卷二十三科学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九江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520020220001030
颗粒名称: 卷二十三科学技术
分类号: D922.17
页数: 14
页码: 525-539
摘要: 科学技术协会1956年8月,成立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在县科委成立前,代行全县科技工作管理职能。1959年1月,并入市科普协会。1964年初,恢复县科普活动;2月,改县科普协会为县科学技术协会;1967年3月,因“文化大革命”冲击停止工作。1980年,逐渐恢复各级科协组织;次年1月,设县科协办事机构,与县科委合署办公。1984年5月,从县科委分出,成为县委领导的常设科技团体机构。
关键词: 科学技术 科学发展

内容

科学技术协会1956年8月,成立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在县科委成立前,代行全县科技工作管理职能。1959年1月,并入市科普协会。1964年初,恢复县科普活动;2月,改县科普协会为县科学技术协会;1967年3月,因“文化大革命”冲击停止工作。1980年,逐渐恢复各级科协组织;次年1月,设县科协办事机构,与县科委合署办公。1984年5月,从县科委分出,成为县委领导的常设科技团体机构。
   科学技术委员会1958年6月,成立县科学工作委员会,是县人民委员会领导下管理县内科学技术工作的职能机构。1959年1月至1961年9月,并入市科委。1968年4月,撤销县科委,工作并入县革委抓促部。1979年8月,重建县科委,改称县科学技术委员会,主要任务是协助党和政府贯彻落实党的科技工作方针和知识分子政策,恢复科技团体组织,制定全县科技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组织科研项目攻关、成果鉴定和新技术推广等。1984年9月,扩大其职能范围,凡属自然科学技术干部的调配、培训、考核、晋升和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等工作,划归县科委管理。
   第二节研究试验场所科学院1959年7月,成立九江市科学院,是市(县)人民委员会直属综合科学事业单位,与市科委、普协会合署办公。内设院务委员会,分置工业、农业、文教卫生、社会科学组,成为全市(县)科学研究和技术指导中心。基层相应成立公社(场)科委1个、科学分院12个,生产大队科研所128个,生产队科研组1221个;工矿企业科委2个、综合性科研所6个、科研室12个,职工科研小组16个;卫生科学分院1个、科研所3个、科研室11个,综合性科研组5个、专业科研组7个。1961年9月,市、县分治后,根据调整的精神,撤销县内“四级科学网”,科技工作由专业科研所、试验示范场和农业技术推广站取代。
  农业科学研究所1960年3月,将沙河公社农业科学分院改为市(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市(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同时并入,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有科技人员29人,科研基地17亩,主要试验、推广水稻良种。市、县分治后交县办,1967年撤销。
  1970年7月,重建县农科所,与县水稻良种场(后改称水稻原种场)合并;1981年3月,县农业干部学校相继并入,实行所、场、校合一,对外统称县农科所,是县革委直属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所内设专业科研组,配备专职科技人员5~7人,有试验场地28.7亩,以引进、培育水稻良种为主,兼及麦、豆、油料、棉花等良种选育,并进行稻稻油、稻稻麦和双季水稻高产等试验,多次获省、地(市)科研成果奖。
  1970年始,县以下层层复设农业科研机构。至1971年底,全县有公社(镇、场)农科所17个、良种场15个、病虫情测报站21个,生产大队科研组146个、病虫情测报组130个,生产队科研小组1276个,再次形成“四级农科网”。进入80年代,为了适应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势,逐步树立科技示范乡、村、组和专业户,以点带面推广农业新技术,旧的农科网渐次淘汰。1985年,全县仅保留江洲、城子镇、洗心桥、涌泉、新合、沙河、黄老门、马回岭等8个乡农科所。
   水产科学研究所1960年3月,成立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与白水湖水产繁殖试验场合署办公,配有专职管理、科技人员各3人,建有精养鱼池3亩,以研究淡水鱼类繁育为主,亦作螃蟹、鳝鱼、石鸡等特种水产试养,并引进海产神仙鱼,乌贼人中孵化获得成功。市、县分治交县办。1962年8月,与水产繁殖试验场同时撤归县白水湖垦殖场。
   农业机械研究所1973年,成立县农业机械研究所,与县农机厂合署办公,定编3人(实际仅配所长1人),隶属县农业机械局。1975年,改与农机局合署办公,以所长为主,农机局干部配合,依靠基层农机厂开展农机研究与试制,先后在新洲试制铲(运)土机11台,推广到永安等地;在永安研制机耕船,产品销往湖北等地;在新塘研制净籽(稻、麦、豆)脱粒机,亦批量生产。此外,还在永安公社幸福大队进行农机化试点,基本实现耕、耙、播、收、排灌和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1979年,农机研究机构撤销。
   示范繁殖农场1951年4月,县人民政府在第九区九号乡设立县示范繁殖农场,并在该区柳洲乡、四区三七乡和三区沙河镇设立分场,共有职工300余人(其中总场配备脱产管理干部4人、技术员1人),耕地530亩(其中总场300亩、柳洲100亩、三七80亩、沙河50亩),总场和柳洲、三七分场主要是培育、繁殖“岱字15号”等棉花良种,沙河分场则着重水稻品种、肥料和稀密植对比试验。1957年,撤销沙河、三七分场。1958年11月,柳洲分场和总场相继撤销. 水产繁殖试验场1959年11月,撤销原县办第一、第二水产养殖场,分别成立市官湖、白水湖水产繁殖试验场,均以试验繁育淡水鱼类为主。1960年3月,白水湖水产繁殖试验场内增设市水产科研所,市、县分治后场、所交县办,1962年8月同时并入县白水湖垦殖场。1960年6月,官湖水产繁殖试验场改为省、市合办鱼种场,市、县分治后由省、县合办,1964年5月并入县官湖垦殖场。
   水稻原种场1968年11月,原地区农业局创办的颜家畈良种场下放九江县,改办县水稻良种场,1981年3月更名水稻原种场。1970和1981年县农科所和农干校先后并入,三位一体,各司其职。1985年,全场辖8个生产队(其中1个集体挂钩队)和1个科研组,有干部、职工552人(其中国家管理、科技人员和固定职工59人)、水田750亩(其中水稻原种繁殖田450亩),粮食总产577.4吨,提供良种70余万斤,是全县水稻良种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基地。
   棉花原种场1980年12月,分永安公社幸福大队成立县棉花原种场,下辖4个分场。同时在第四分场设立1个科研队,配备农民技术员5人(其中助理研究员1人),划拨试验田38亩,专事棉花良种引进、选育和高产栽培规律探索,藉以指导大田原种繁殖。至1985年,全场有国家管理、科技人员12人,繁育原种棉田6100亩,5年累计提供良种450余万斤,是县棉花良种和优质棉生产的重要基地。
   第三节推广服务网络 农业技术推广站1947年(民国36年)3月,九江县政府在十里铺租地20亩,设立县农业技术推广所,繁育、推广水稻“南特号”。1949年解放由县人民政府接管,1950年撤销。
  1953年,成立县农业技术指导站(各改称农业技术推广站),先后隶属县人民政府建设科、农业局。1959年1月,改为市(县)农业技术推广站。1960年3月,与市(县)农业研究所合并。市、县分治后交县办,1967年撤销。1969年迄今,复设县农技站,成为县农业局内设事业机构,担负全县农业技术宣传、推广和咨询服务工作。1956年3月,设立新港、大桥、沙河、港口、新塘、马回岭、城门等7个区农技站,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隶属所在公社,1959年撤站改为公社农业科学分院。1961年11月,恢复新港、港口、新塘、沙河、马回岭5个区农技站,大桥、周岭公社由县农技站分别派驻工作组。1962年撤区后,基层站均属所在公社管辖。“文化大革命”初,公社农技站瘫痪。1971年后,各公社(镇、场)配备专职农技员,相继恢复和建立农技站。1985年,全县共有乡(镇、场)农业技术推广站17个。
   科技市场1983年,永安公社创办农技服务公司,选配专业技术人员5人,设立专业组(站)7个,开展科技有偿服务。
  1984年5月,根据全国科技体制改革座谈会精神,组建县科技市场,内设科技服务部、新产品门市部,开展科技信息传递、先进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转让、有偿咨询服务以及内联外引联合开办乡镇企业等活动。
  1985年初,江洲乡党委、政府把原乡农技站、水技站、农经站、农科所、企业办、多种经营办公室等扭在一起,成立乡科技市场管理委员会,乡长兼任管委会主任。后经研究调整,把负有管理职能的乡企办、多办划出,更名乡技术市场开发中心,实行单独经济核算,开展有偿服务,使之成为专门从事科技服务的经济实体,初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四节科技工作队伍 专业队伍建国前,虽有一批学有专长的县籍科技人才供职在外,然县内专业技术力量极其薄弱。国编技术人员寥寥无几,私营企业徒工缺乏系统职业教育,散处城乡能工巧匠未能组织起来,现代医疗技术几被外国传教士垄断。
   建国初,接、招收一批旧职科技人员,经过学习改造为人民科学事业服务;50年代始,理、工、农、医各类大、中专毕业生陆续分配到县,逐渐锻炼成为各条战线的技术骨干;通过自办共大、工农业劳动大学、职工技术夜校和各种短训班、轮训班、进修班,又培养大批初、中技术人员,新的专业科技队伍迅速成长。1956年8月,全县首批加入科普协会会员66人,翌年增至93人。1965年,各类专业科技工作者(不含社科人员)发展到206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专业技术队伍遭受严重摧残,不少科技人员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牛鬼蛇神”,有的被揪斗甚至关“牛棚”,有的下放劳动或被迫改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认真贯彻落实党对科技干部政策,先后给历次政治运动蒙受冤屈而平反昭雪的90人,给学非所用重新安排对口专业的37人,择优提拨到各级领导岗位的24人(其中担任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共7人,科局级干部17人),还有部分人员分别推选为省、市、县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其中市人大常委1人、县人大常委7人、县政协常委5人);并为144名科干待业子女安排了就业、11户科干家属解决了城镇户口,有35户搬进了新居。
  1980年5月,开始对全县科技人员进行业务考核和职称套改。1981年11月,经地区行署确定、晋升为中级职称32人,其中机械工程师1人、土建工程师1人、水泥制品工程师1人、食品工程师1人;农艺师9人、林业工程师2人、水利工程师2人、水利建筑工程师3人、畜牧兽医师1人;主治医师9人、主管医师2人。同年12月,经县人民政府确定、晋升为初级职称48人,其中助理工程师18人、助理农艺师11人、助理畜牧兽医师6人及各类技术员13人。
  1984年起,还建立科技人员保健制度,凡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每年可免费体检一次,并酌情安排其疗、休养。同时,对长期工作在农村的农、林、水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实行上浮一级,若到乡镇企业工作的国家科技人员待遇从优。
  1985年,全县有自然科学专业人员83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19人、专职研究人员1人、专职教学人员312人。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中级职称33人。
   [=此处为表格(1985年全县自然科学专业人员基本情况)=] 群众队伍50年代中、后期,在大搞科学试验、技术革新和科学种田活动中,开始形成县内群众科技队伍,通过多种培训途径或自学成才之路亦涌现一批技术骨干。1957年,全县有熟练农业技术手500人,新法接生员159人。1959年,全市(县)有工农科技人员3800人,其中手工业者张忠铭、粮农黄家柳、棉农文经珠等50人被市(县)科委分别聘为工农科学研究员。1962年,全县有从事各种专业试验和机械操作的技术工人857人,各类农民技术人员3291人,特约科学研究员30人。到1965年,经业余夜校系统学习,累计培养农业技术骨干4984人。
   “文化大革命”发生后,群众科技活动一度中止,70年代初始渐恢复。1971年,全县有“三结合”(分管科技领导、专业科技干部、工农群众技术骨干)科技大军8000余人,其中病虫情测报员184人,牲畜防疫员246人,土农药、土化肥研制人员1100人。1975年,有经过培训的赤脚医生407人。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经过调整、整顿,县内群众科技队伍获得新的发展,素质不断提高。1982年,全县有泥、木、篾、铁等各业工匠6654人,农、林、水、植保、畜牧兽医等农民技术人员2250人,社(镇)集体科技干部105人(其中农技师4人、农技员32人、农机员17人、林管员15人、水利员20人、乡镇企业统计员17人)。1984年,县棉花原种场全国植棉劳模张才东晋升为高级农民技师。1985年,有全民、集体技术工人1324人,占企业职工总数25.74%;有农业科技示范户2322户,占农户总数4.89%;有乡村医疗卫生人员501人,其中接生员173人。第二章科技活动 第一节科普宣传 建国后,经常组织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结合县内各个时期党的中心工作和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广泛开展科学技术宣传教育,藉以破除迷信思想,普及科学知识。
   设立专栏50年代始,县内各地多在村头、街口、机关、工矿区和夜校设立墙报、黑板报或宣传栏、宣传窗,定期或不定期地宣传简易科学知识,报道科普动态。1981~1985年,全县固定性的科普宣传专栏和橱窗逐步发展到44个,仅县科委、科协和中华医学会分会共出板报、窗刊116期。
   开动广播50年代初期,县内农村多采用“土广播”(以木架或高地作广播台,用铁皮或马粪纸制成喇叭筒),由乡村小学教师或回乡知识青年利用早晚空闲时间,义务广播气象预报、农作物病虫情测报及其他科技知识。1957年有线广播开通后,即通过县广播站开展科普宣传,当年组编科技稿43件,其中农业技术26件、水文气象15件、物理和卫生常识各1件。1981年后,县广播站在自办节目中辟有“科技知识”专题,各社(镇、场)广播站按时转播。至1985年,先后播出科技稿2343件,举办科技广播讲座20次,并出动科技广播宣传车7次。
   放映影片50年代初期,县文化馆经常放映幻灯片,进行“提倡科学,破除迷信”教育。1957年,县电影队开始带科教片下乡,1~6月份共映出11个专场,观众1300余人次。70年代后期,县科技管理部门与电影管理单位建立协作关系,共同组织科教电影专场放映,1976~1980年共放映科教片92部,比前5年增长1.88倍。1980年,县科协自办科教电影队,至1985年,先后放映《棉花枯黄萎病》、《棉花害虫的综合防治》、《预防农药中毒》、《渔牧农良性循环》、《家庭笼养鸡》等科教片20余部、223场,观众20余万人次。1981—1985年,县电影公司发行科教片拷贝131部,占同期发行拷贝总量4.69%。举办展览1955年,举办大型卫生知识展览,在全县巡回展出。1957年,举办农业科技知识展览会2次,观众2840人次。1959年,举办九江市(县)国民经济建设10年成就展览会,工农业科技成果(图片和实物)占有相当大的比重。1964年,举办农业科技传授流动展览会14场次,观(听)众5000余人次。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先后举办消灭血吸虫病、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等巡回展览,全县观展群众数以万计。
   宣讲培训1956年,县科普协会组织会员先后在各乡(镇)作自然常识、农业技术和生理卫生知识等专题报告或演讲41次。1957年,全县发展科技宣传员126人,全年宣讲238场次,听众12163人次。1958年,采取“逢会插一脚”,请县、乡领导作有关科技工作报告或专业人员讲授科技知识,听众累计19.5万人次;同年,通过农民技术夜校或科技学习研究小组,参与听课或试验的青年农民2.75万人。1981-1985年,县内自然科学各学(协)会及基层分会分别举行科技讲座或学术交流会共1118场次,与会科技人员及听众共4.3万余人次,其中植棉劳模张才东在永安、港口、城门和省棉科所、市农干校等地讲授棉花专业技术课17次,邀请外地专家、学者来县作学术报告21人次。同时,县科技管理部门和业务单位先后举办各种类型技术培训班571期,参训2.85万人次。
   编印资料50年代以来,县科委、科协及有关事业单位先后创办<科普知识>、<科技简讯>、<农业科技>等内部资料,为各行各业科技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科技情报、推广科技成果、普及科技知识。1976~1979年,编印各种科技资料累计6000余份。1982年,为适应群众性的学科学、用科学热潮需要,组编科普学习参考资料114种,印发8万余份。1981~1985年,订阅科技报刊320份,定期或不定期自编科技刊物539期,并与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350个单位建立了资料交流关系。
   第二节科技推广 建国后,广大科技人员根据各个时期科普工作要求,结合本县实际,引进推广一批批科技成果,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前进,有关卷章已有记述。现就耕植、营林、畜种、水产养殖和机电工具方面的技术传播与改造扼要摭采。
   耕植耕作制:1953年,总结新塘刘友松试种双季稻成功经验,次年大面积推广中稻改早稻、单季稻改双季稻、部分旱地改水田和小杂粮地改种棉花。60年代后,总结新港叶文金和港口桂训柏“早稻一二晚一油菜”三熟三高产经验,全面推行水田稻一稻一油、稻一稻一麦、稻一稻一肥三熟制和旱地棉麦两熟制。进入80年代,则据土壤改良利用区划,调整种植结构,实行多种形式的水田三熟制和旱地两熟制。
   选育种:1951年8月,成立县水稻单穗选种委员会,县长侯野烽兼主任委员,对全县稻种选优汰劣。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无论早、晚稻多以高杆早熟品种为主。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陆续引进和选育矮杆良种。70年代中、后期,大量推广杂交晚稻籼优2号,并派员驻海南岛制种;80年代初,县内自建杂优制种基地。至1985年,基本实现水稻矮杆良种化和晚稻杂优化。
  1950年,第一、四区部分乡率先引种岱字15号棉,1951年继在江洲、新港、港口、新塘等地扩大试种面,1952年向全县铺开。1976年后,大面积推广县内选育的4134棉种。至1985年,以县育江棉683、291和引进泗阳835为主,基本实现棉花良种化。1956年始,引进甘兰型胜利2号油菜,后渐扩大种植面积。70一80年代,通过引进与自选油种的优势对比和更新换代,确定以西南302和县农2号为当家品种,油菜亦趋良种化。
   栽种:50年代末至60年代,水稻推行温室育秧、温床育秧、场地育秧和大株密植。70年代,改行旱播水育和温润育秧,插秧曾出现矮、小、密、早“一刀切”。80年代,推广地膜育秧,兼以湿润地膜育秧和稀播壮秧,插秧则据不同品种特性合理密植。
  50年代,棉花采取套种地宽窄行条播,冬闲地划行点播。60年代,推行冬闲地翻耕、短垄高畦、二板地播种,套种地先锄后播。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逐步推广营养钵育苗移栽。
  50年代后期起,套种地小表推行宽幅条播。60年代后,三熟田油菜实行育苗移栽。
   施肥:建国初,农作物多施农家肥。50年代中期起,逐步推广氮、磷、钾等化肥。60~70年代,通过实践总结推行水稻普施、重施基肥,分施“送嫁肥”、“安家肥”、“壮籽肥”和水田球肥深施;棉花施足基肥,轻施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肥和补施桃肥等方法。80年代,又推广棉花喷施硼肥等植物激素。
   防治病虫害:50年代,以农业防治为主。60—70年代,推行药物防治。80年代,重视和推广生物防治。1985年,全面实行“五统一分”(统一查虫、统一配药、统一时间、统一地段、统一验收和分户打药)防治办法。
   营林引种育苗:1955年,引进太仓桃、玉露桃、陆林桃、莱阳梨等果树良种。70年代初,国营岷山林场和天坡、东风等社队林场先后引进檫树、黄柏、厚朴、黄山松、湿地松、火炬松等推广树种。1980年,岷山林场建立湿地松种子园271亩。1984年,天坡林场李平贵栽植27亩湿地松,试行大苗主根短截,成活率达98%,为推广湿地松育苗移栽提供了新鲜经验。
   造林:50年代,大多采用“横山等高,条割穴垦”或“一锄法”栽植。70年代初,推广“三深(深垦、深栽、深抚)法。80年代,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因地制宜实行低山丘陵全垦深挖,缓坡山地全垦抽槽,水土易流失大山坡作水平带划行打穴,山峰颗石多处则条割穴垦或直播。
   抚育:50年代后期起,对幼林抚育以块状为主,60年代大多改用条状,70年代后推行林农间作,以耕代抚,直至林木郁闭。对老林修复亦采取相应措施,50年代中期推广铁炉戴山久荒油茶林的垦复经验,70年代后期推广岷山金盘“一年一修,两年一垦,三年产量翻一番”的毛竹垦修作法。1980年,还在沙河天坡和城门白鹤林场进行丘陵地区人杉木林小片皆伐更新试验。
   畜种建国后,对滨湖水牛和滨湖黑猪等传统良畜不断提纯复壮,并多次引进和繁育良种公畜。1978年,从江西种牛站引进海福特、夏洛来和么拉水牛冷冻精液,对本地滨湖母牛进行人工授精,育出杂交一代水牛,为耕牛良种化打下了基础。同时,以本地滨湖黑猪为母本,引进长白、约克夏、克米洛夫等良种公猪作父本,由点到面推行杂交,使县内生猪逐步实现母猪本地化、公猪良种化、肥猪杂交一代化。
   水产养殖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探索大湖人工养鱼规律。70年代初,推广永安爱国大队河蚌育珍珠技术。1977年,永安、港口等社办渔场以长江青、草、鲢、鳙四大家鱼苗为亲鱼种,试行人工孵化鱼苗成功;1980年,相继试用网箱育鱼种,并不断扩大孵化点。1983年,又在部分湖泊和水库试办“三池一场”(孵化池、暂养池、精养池和畜牧场),实行渔牧、渔禽、渔副相结合。
   机电工具50年代初,开始应用机器碾米、榨油、轧花,推广新式农具。50年代中期,部分地区引进棉花条播器、小表播种机、稻谷脱粒机和柴油抽水机,逐步扩大拖拉机耕地面积。1958-1959年,大搞以工具改革为中心的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引进、改良和研制新式农具18种、6668件,兴修水利工具18种、1.2万件,灌溉工具7种、38件,运输工具8种、1.01万件,农副产品加工工具10种、55件,手工业生产工具11种、1205件。1963年后,有条件的地方陆续改用电力排灌。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先后引进各种机动车辆,1985年基本实现陆路运输机械化。
   第三节咨询服务 信息传递80年代初,县科技部门常把接受外地咨询所获科技情报,经筛选整理编印成<情报与信息>、<信息服务>等内刊,传递有关科研单位、乡镇企业和专业户,并协助做好技术引进工作。如新塘向阳村养兔专业户凌仕钊,因缺乏专业知识养兔收效其微,1984年县科协向其提供技术信息和扶助资金,从上海、玉山等地引进良种、用良法饲养,1985年兔群发展到350只、年收入11325.87元,比1983年分别增长1.48和5.66倍,成为致富能手,出席了全省百业科学致富经验交流会。新塘篾器厂原有职工5人,只生产土篼、篾篓等粗制品,工资收入微薄,企业濒临倒闭,1984年根据县科技市场提供有关竹编工艺和竹材防虫防腐信息,即从苏、闽、川等地引进设备和技术人员,开拓竹藤产品19种,198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5万元,上交利税3750元,比1983年分别增长9.71和4.36倍。在县科技市场的引荐下,赛城湖等离子喷涂厂与航天部、机械工业部所属研究所建立长期技术协作关系,使产品不断更新,销路更活,198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5万元,上交利税46.7万元,比1984年分别增长48.63%和1.28倍;江洲食品机械厂从华中工学院引进“多元低合金抗磨铸铁磨球”新工艺、新技术,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产量和质量,198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3万元,上交利税5.9万元,比1984年分别增长14和3.9倍。同时,县科委还帮助县食品厂从江西大学引进酿酒新技术,使产品增强了竞争能力,扩大了市场销路;帮助新合氢氟酸厂从江西工学院引进技术和设备,较好地解决了废气回收和环境保护问题。
   现场咨询1984年,沙河街镇东风村办企业拟开发“仿珍珠门帘”生产,但技术力量不足,县科技市场主动为其设计图案和调色,安装维修机电设备,使该产品得以顺利投产。1985年5月21~22日,县科协组织所属10个专业学(协)会会员171人,在城子镇乡开展科技咨询服务集市活动,设科普宣传、技术讲座、现场指导、问题解答、信息交流、成果转让、修理服务等项目,接待干部、群众5000余人,免费赠送和销售科普书刊3580册,免费供应避孕药品、药具1100余件,免费注射防疫鸡针5500余只次;义务查病治病352人,义务修理自行车60辆、家用电器89件;办理技术咨询13起,解答生产、生活疑难问题无算,受到各界人士赞赏。
   技术承包1983年,以县农业局植保人员为骨干组成4个植保公司,开展技术承包有偿服务,当年全包棉田1160亩、稻田100亩,代防棉田9300亩、稻田1500亩,比相邻的未承包棉、稻田农药投资降低20-30%,防治效果提高10~15%。同年,永安农技服务公司开展大面积棉花技术承包后,针对当时春季久雨低温、汛期内涝棉苗迟发等特点,果断地将“打顶心”的时间推迟8~10天,使4000余亩受淹的棉株大多增发果枝1一2层、有效花蕾4~5个,在大灾之年仍夺得亩均皮棉145.5斤,按实收面积计算亩均196斤,高于大丰收的1982年。1981年,县科委曾在狮子牌楼一个偏僻山村建立科技示范点,试图实施科技扶贫,但数年不见显效,1985年转交县科技市场实行有偿承包责任制,向村民面对面地传授科技知识,协同引进良种,指导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利用稻田养鱼、发展家庭养殖业,使这个仅有22户、125人、130亩耕地的穷山村,当年实现了农副业纯收入56928元,人均纯收入455.42元,比1980年翻了两番。第三章科技成果 第一节农业成果 油肥轮作试验70年代初,县农科所贺雄针对当地沙质土壤严重缺钾、普遍缺磷、有机质少状况,采用绿肥与油菜轮作,并适当施以饼肥,同时改进栽培方法,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结构,促进了粮、油作物明显增产。1974年,获九江地区科技成果二等奖、江西省科技成果四等奖。
   水稻“九良晚粳”1号和7号选育70年代初,县农科所彭玉咸、贺雄从“农垦58”中选取的变异单株定向系统选育而成。其中1号比农垦58通常增产5—10%,1972~1976年累计推广面积32万余亩;7号比农垦58增产10~15%,1975—1981年累计推广面积65万余亩(其中县外约45万余亩)。1978年9月,获省委、省革委优秀科技成果奖。
   棉花新品种“3134”选育70年代初,永安公社幸福大队农民技术员张才东从“岱字15号”棉中选取天然变异单株,用系统选育法培育的新品种,因衣分率高达41.34%而得名,比常规品种产量高出50%。1976年,被农业部列入全国60个新品种之一,在省内外推广面积10万余亩。1978年9月,获省委、省革委优秀科技成果奖。油菜喷施硼肥试验1975~1977年,县农科所贺雄、彭玉咸于每年油菜初花期,按每亩用硼砂40~45克,以0.1%比例兑水,对菜花进行喷施试验,亩均增产32.1%。1977年,分别在沙河、港口等5个公社农科所进行大田示范,增产幅度为11.3% -17.4%,是一项投资少、操作易、收效大的增产措施。1978年9月,获省委、省革委优秀科技成果奖。
   棉花高产栽培规律研究永安公社幸福良种队张才东,通过多年对棉花高产栽培规律的研究,1979年所种1.086亩棉花高产攻关地.平均亩产皮棉达318.7斤,被省科委列为重点推广项目。1980年1月,获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
  53种农林昆虫幼(若)虫期体长产长规律研究县农业局胡贤彬通过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和确认绝大多数农林昆虫幼(若)虫期体长增长规律通式为Mi.an-,还发现适用于棉花红铃虫幼虫期体长增长特殊规律的通式M1.q2n,以及求得各龄体长增长的计算通式。以此公式鉴定虫龄的准确程度达90qo以上,对于虫情预测和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1981年3月,获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四等奖。
   长江中游水田三熟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县农业局和县、市农科所等33个单位协作,系统研究推广水田稻一稻一油三熟和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对推动农田耕作制度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1981年9月,获农林部科技成果一等奖。
   棉地套种夏绿常肥一柽麻1975年,县农业局熊志辉与港口公社港口大队第十七队农民技术人员合作,在棉地进行套种柽麻压青作肥试验,单产皮棉146.3斤,增产31%。1976年大面积套种,亩均皮棉157斤,增产24%。至1981年,全队91亩棉地普遍轮植柽麻2次,从而改变了因有机质缺乏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农本高、产量低的历史状况。1982年2月,获九江地区行署科技成果四等奖。
   细绿萍的放养与利用1980年,县农业局引进萍种,由局粮油站文贻福、魏安松等分别在沙河、狮子公社农科所和涌泉公社跃进大队第二生产队进行制种放养和作稻田基肥试验,证明它是一种繁殖快、产量高、肥效好的优质水生绿肥。次年,全县制种田扩大到2万亩。1982年2月,获九江地区行署科技成果四等奖。
   氯化钾试验、示范和推广1980年,县科委虞继尧和县农业局万云汉、邓钟瑞、王维金等针对县内棉地严重缺钾状况,分别在江洲公社农科所和柳洲大队、永安公社农科所和幸福良种队的棉地进行施用氯化钾试验、示范。实践证明施钾棉地亩均增产13.5qo,增收人民币23.53元,于是继向全县推广。1982年2月,获九江地区行署科技成果四等奖。
   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1980年始,永安公社被省科委列为全省8个农业综合科技推广示范点之一。县社科技干部虞继尧、万云汉、陈枧英、喻方安、王维金、夏良松、李林森等,针对棉地严重缺磷、普遍缺钾状况,大面积推广“三喷”、“两施”技术,同时根据气候变化规律指导生产,试点三年面貌大变。1982年,皮棉总产比1979年翻一番,总收入增长1.2倍,人均纯收入增长105%。1982年2月,获九江地区行署科技成果三等奖。
   推广棉花普施桃肥技术1980年始,县棉办万云汉、代学潮、熊志辉、邓钟瑞等试验推广棉花普施桃肥,藉以增大果实,增强后劲,防止早衰,从而实现了高产丰收。1982年2月和5月,先后获九江地区行署和江西省农业厅科技成果三等奖。
   “五统一、一分户”棉花病虫防活办法研究80年代初,县农业局陈枧英、江期达分别同江洲、永安公社农技人员长年合作,摸索棉花病虫发生规律,总结群众防治经验,推广“五统一、一分户”(统一查虫、统一配药、统一时间、统一地段、统一验收和分户打药)办法,对防治棉花、水稻病虫害均收到显著效果。1982年5月,获省农业厅科技成果三等奖。
   第二节林业成果 池杉的引进与推广1976年,县林业局引进池杉树种,由局营林股丁传堂、陈永铃与黄老门公社林技人员合作,在株岭林场育苗成功。1978年,继于团结公社长江堤外滩地作移植试验,三年连片,总面积370亩。实践证明池杉具有繁殖易、生长快、干形直、抗逆性强等特点,是营造农田、江堤防护林和平原洲地用材林的理想树种,由此而向江洲、永安、沙河、黄老门等地大面积推广。1982年2月,获九江地区行署科技成果四等奖。
   危害泡桐桑蚧虫的观察与防治1979年6月,天坡林场泡桐林出现树皮粗糙皱裂,树叶提前枯黄凋落。场长李平贵为究其原委,连续两年利用早、午、晚休息或值班时间进行实地观察,现场记录上千次,采集标本200多块,终于发现乃桑蚧虫所害,并对其生活史及孵化薄弱环节有所了解。于是,在县林业局罗坤桃的指导下,采取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1981年12月,获九江地区林学会科技成果一等奖。
   竹林垦修技术推广县内历史上毛竹资源丰富,由于长期过伐和失垦,以致竹林荒败,竹材产、质量逐年下降,几乎成为缺竹县。1979年,岷山公社金盘大队试行“一年一修,两年一垦”竹林垦复,并坚持修林不留杂,浅垦不漏挖,扩垦林缘4—5米诱导发鞭,从而收到了出笋多、扩林快、成竹壮、材质好的效果。1980年始,县林业局先后召开现场会5次,推广金盘经验。截至1984年,全县6乡l场的14个产竹村垦修竹林6200亩,占县内竹林总面积66.33%,新增竹材蓄积68.2万棵,亩均110棵。至是,全县竹材自给有余。
   糖槭引种试验1979—1980年,县林业局从湖北引进糖槭树苗,两次计4600株,按山区、丘陵、平原不同土质分布试植点11个。1983年,又从黑龙江引进原种自播,亦获成功。1985年,育苗2万株,造林60亩。试点经验表明:粮槭树易繁殖,春、夏、秋季无论常规扦插或育苗移栽,成活率均在95%以上;成材快,新合爱国林场栽植5年的械苗平均树高6.1米,胸围24厘米,长速仅次于泡桐,连土壤瘠薄的天坡林场栽植的也在3米以上,长速高于樟、杉、木荷和杜仲;适应性强,不仅抗寒、抗旱、耐高温、无病虫害,而且除酸性红壤外各种土壤均可栽植,为大面积推广糖槭树种、开辟新的糖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丘陵地区人工杉林小片皆伐更新试验1980年始,以城门白鹤林场和沙河天坡林场为点,对1970年营造的杉木林进行小片皆伐更新试验。至1985年,试点区萌芽更新林杉木平均树高5.5米、胸径8.7厘米,比实生重造林平均高41.03%、粗52.63%。经1985年10月13日鉴定认为:该试验选题准确,在生产上意义重大,为丘陵地人工杉林的更新方式、轮伐期的确定,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九江三角槭的发现与命名1982年6月,县林业局谭策铭在岷山公社株岭大队发现一新树种。当即采集标本,反复观察比较,认定系槭树科槭树属落叶乔木三角槭的一个变种,它与原种三角槭的区别在于果翅直立、基部内弯、中段叠覆、上段越过中轴张开成锐角。为了作出科学结论,旋将标本(谭字82022号)送往江西农业大学林学系,经俞志雄副教授鉴定认同,并撰文命名为九江三角槭(Acer buergerianum Miq.var.jiu-jiangense Z.X.Yu),发表在<植物分类学报>第2l卷(1983年第4期)上。这是中国植物学界首次以“九江”命名的一种树木。
   第三节渔牧业成果 庐山地区栉鰕虎(石鱼)的生物学研究1974~1978年,县水产局石道泉在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指导下,以鱼类分类学的基础理论为依据,通过长期调查和观察,确定“庐山石鱼”属于鲈形目、缎虎鱼科,并对栉缎虎的分布、回游、生殖、卵形态、副性征特性、性腺发育、食性有较深入的研究,由此确认其适应性强,分布极广,对保护珍贵鱼种资源,发展石鱼生产颇有价值。1980年1月,获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
   推广配合饲料养猪1980年,县粮校熊光宗、蔡灿旺试验生产生猪配合饲料成功。接着由县粮食局筹资创办配(混)合饲料加工厂,1981年推广使用配(混)合饲料550吨,次年增加到3500吨,为发展养猪业开辟了新的饲料来源。1982年2月,获九江地区行署科技推广成果四等奖。
   复方中药针剂治疗耕牛伊氏锥虫病试验1983年2月起,县农牧局周龙水根据耕牛锥虫病机特点,运用中兽医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先后研制“灭锥十一”、“灭锥十二'’、“强壮灭锥”、“新灭锥五”、“异灭锥五”等复方中药针剂,作治疗危重锥虫病和疑难病牛的试验。至1985年,共治病牛百余头,总有效率为94.5%。据专家考察认为,该中药针剂治疗锥虫病牛比拜耳“205”疗效高、疗费低,对虚弱卧地不起病牛的疗效更优于拜耳“205”,此项研究省内处于领先水平。1985年11月《江西科技报》发表了题为<兽医周龙水对治疗耕牛锥虫病有研究,制出五种草药针剂效果颇佳>的消息。
   第四节水利成果 利用挖泥船吹填江堤险段县境永安长江大堤不少堤段内有深潭,外无滩脚,填土工程量大,土源远,因而长期得不到根治,历年汛期险情迭出。1981年,县水电局采用挖泥船吹填方案,向长江航道局汉口航道区租来定泊绞吸式挖泥船1艘,从堤外江底抽取流沙21.2万立方米,填平了老坝头、浴港等重点险段内深潭,加固了堤基,经1983年大洪考验效果良好。同年10月,经省水利厅推荐,派代表出席了中国水利学会施工专业委员会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机械化疏浚施工技术经验交流会,交流了专题论文。
   移动缆车电灌站县内长江沿岸农业抗旱多赖江水,因其涨落变幅较大,给固定电灌站提水带来诸多不便。1979年,县水电局通过<水利水电技术>杂志介绍,受甘肃刘家峡水库大禹渡电灌站启迪,便在江洲、新洲各筹建移动缆车电灌站一座,江洲装机容量230千瓦,灌溉15万亩,1982年竣工;新洲装机容量170千瓦,灌溉1万亩,1984年投入运行。其特点是泵车可通过轨道上卷扬机移动其位置,以适应水位变化,提水高程最低在10米以下,最高可达21.5米,且运转自如,操作方便,为提取江水抗旱作了有益的尝试。
   环氧树脂固化剂(,131)推广应用马头水库系县内唯一的中型水库,其洩洪隧径达3.5米,由于多种原因,出现全环裂缝44条,半环裂缝17条,纵向裂缝37条,严重威胁水库安全。1984年冬,经省水利科学研究所介绍,采用环氧树脂固化剂(l31)修补隧洞裂缝94条,效果良好。其特点是无毒、无刺激性气味,低温和湿度大于80%及水下均可作业;同时固化程度高,使用方便,操作安全,较其他修补方案耗资低50-75%。1985年9月,继用此法处理马头水库总干渠导洪吸管断裂16处,10月处理张家湖电灌站泵梁地脚螺丝砼破损4处,均获满意效果。
   第五节工业成果 GDP -2型等离子喷涂设备70年代中期,赛城湖九江等离子喷涂厂龚鲁飞、郑国文等,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样机,研究设计一种新的喷涂设备,它可根据需要给工件喷上耐磨、耐蚀、耐高温或绝缘等具有特殊功能的涂层,还可使已磨损的各种工件恢复原状。此项研究填补了省内空白,1978年9月获省委、省革委科技成果奖,1982年被国家经委列为全国重点推广项目。
   ZXG~500P等离子喷涂电源1980年,国家第三机械工业部625研究所,以进口等离子喷涂设备为样机进行仿制,赛城湖九江等离子喷涂厂龚鲁飞、李有家等分担电源研制任务,在有关科研部门的协助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试制成功。其特点是启弧时冲击电流小,电弧电压高,弧电流稳定,保护装置完善,因之工艺参数重现性好,能提高涂层质量,延长喷嘴使用寿命。1982年2月,获九江地区行署科技成果二等奖。
   LUP~100WH微弧焊设备九江等离子喷涂厂邓平而、龚鲁飞、李有家、络家荣等共同研制的新产品。1985年,通过省级样机鉴定,认为技术性能和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计划任务书的要求,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江西省1985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
   马尾松成材脱脂干燥工艺技术研究1983年12月,县赣北木材厂完成的科研新项目。经过脱脂干燥工艺处理的松材,尺寸稳定性能高,抗腐能力强,各项物理性指标均达到使用要求;且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处理费用低,为松材综合利用开创了有利条件。1984年8月,获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
   T65/C3545/2×C2ls涤棉交织卡西呢县九江织布厂冯立人、邹怀昌、张忠铭等研制的新产品。1985年11月,由九江市纺织公司等单位组成的鉴定会认为:该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及内含质量都有独特风格;且全省独家生产,与其他同类产品比,透气、透水性好,用途广,成本低,效益高,为纺织工业面料生产提供了新品种。获市人民政府1985年度科技成果三等奖。
   第六节医药卫生成果 复方珍珠菜冲剂治疗肝硬化81例1969年,黄老门医院伤科医师李诗坚开始研究复方珍珠菜治疗肝硬化,被省卫生厅列为重点科研项目。1975年,制成珍珠菜合剂,主药为珍珠菜(俗称大红袍)与薜苈果,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功能,经临床验证疗效初被肯定,1977年6月,成立九江地区复方珍珠菜治疗肝硬化协作组,作进一步对比试验。至1980年9月,共收治肝硬化97例,其中治疗组81例,对照组16例,临床再次验证,用复方珍珠菜冲剂治疗,显效23例占28.4%,有效45例占55.55%,无效13例占16.05%,总有效率83.95%;用其他药物治疗有效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43.75%。同时该方剂药源丰富,使用安全,适用慢性肝病的长期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血吸虫病112例70年代中,县血吸虫病防治站王希平在多年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和标本兼治,收治晚期血吸虫病112例,效果良好。按临床分型,属肝脾肿大50例,占44.64%;巨脾5例,占4.47%;腹水57例(其中腹水合并肝癌6例,黄胆性肝炎5例,上消化道出血5例,肺结核2例,胃十二脂肠溃疡5例),占58.8g%。治疗结果,痊愈89例,占79.46%;好转12例,占10.720-/0:死亡11例,占9.82qo。患者出院半年至一年后随访48例,其中恢复劳动34例,占70.83%;复发12例,占25%;死亡2例,占4.17%。其研究成果得到中央~省、市各级血防、卫生部门充分肯定,但对如何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尚在继续探讨。
   针灸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1970年4月至1984年,县人民医院针灸科先后收治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百余例,其中资料完整26例。主治医师邹正风根据祖国医学的治疗原则,按照患者的年龄、体质、症状进行辩证论治,随病取穴,分别使用轻、重、强、弱、快、慢等刺激手法,以针为主,药物为辅,先补健侧、泻患侧,后着重施以针患侧。对病程较长、体质虚弱的偏瘫患者则同时采用艾灸法,温经通络,补气活血。治疗结果,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18例,占69.23%;症状及活动程度有好转7例,占26.92%:经10~20天治疗症状不见减轻l例,占3.85%,其疗效获得医学界的肯定和社会的好评。
   静脉注射抗结核三联针治疗结核病1981~1982年,县人民医院吴兆祥、吕龙云、李诗坚参照辽宁鞍山钢铁公司医院经验,采用硫酸链枚素、异烟肼、对氨水杨酸钠联合(简称抗结核三联针)静脉点滴注射,治疗结核病101例,其中肺结核76例、结脑3例、骨结核22例。治疗结果,显效23例,好转69例,无效9例,有效率91.09%,开创了硫酸链枚素静脉注射的途径。

知识出处

九江县志

《九江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九江县志》是江西省地方志丛书之一,由江西九江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写,于1996年12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了九江县建置区划、人工、自然环境、农业、水利、林业、畜牧水产、工业、城乡建设、商业、财政金融等各方面的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