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福安” 相关
共 181 条 6 / 13
76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服饰卷、工艺美术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福安市畲女装腰带的服饰特点。
77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服饰卷、工艺美术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福安畲族女装布鞋方面的服饰特点。
78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服饰卷、工艺美术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福安畲族女装饰品方面特点。
79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90年,福安畲族自然村分布如下:坂中畲族乡(52个畲族自然村)、穆云畲族乡(65个畲族自然村)、康厝畲族乡(37个畲族自然村)、社口乡(48个畲族自然村)、甘棠镇(31个畲族自然村)、溪坪村(35个畲族自然村)、荣岭头村(15...
80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安地区的三个畲族乡——坂中畲族乡、康厝畲族乡和穆云畲族乡地处福建省西部,分布着畲族人口。这些乡镇拥有良好的亚热带气候和肥沃的土地,适宜于农业、林业和茶叶种植等多种经营。此外,这些地方还拥有丰富的名胜古迹,如山脉、洞穴和古战场遗址...
81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畲族在福安地区发展农业经济,但在封建社会晚期受到土地兼并和地租、高利贷的威胁。直到20世纪50年代土地改革后,这种局面才得到彻底改变。在社会主义经济生产的轨迹中,畲村与其他农村一样经历了曲折和艰难,但稳步前进。
82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安畲族聚落的地貌结构分为四个区域,包括西部、北部低山、中山区;东部低山、山间盆谷区;交溪中下游平原、丘陵区;以及南部滨海高丘、低山、海岸平原区。每个区域的地貌类型和特点不同。畲族自然村所处的地质结构和海拔高度也不同,同时还描述了...
83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福安畲族地区土壤肥力资源的分布情况,分为三个区域。山地地形复杂、水田类型和土壤理化性的特点。
84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安地区畲族的历史和土地占有情况,明清时代的土地状况,民国时期的土地改革和互助合作,以及畲族农民的生产体制和剥削情况。这些信息总结了福安地区畲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经济状况和社会变迁。
85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安畲族在土地革命时期分到田地,后丧失。1949年后,政府推行土地改革,畲族农民再次获得土地,但平均占有量低于全县农民。
86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50年代土地改革后,福安畲族农民获得大量耕地,成为耕地主人。随后畲族乡建立,耕地面积不断增加。至1980年代,畲族耕地面积及水田旱地比例持续上升。
87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 类型: 正文
这段文本主要包括了清代《闽峤輶轩录》中对福安畲族农耕方式的描述,以及水稻、甘薯、麦类等作物的栽培技术和种植历史。
88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清代以来,福安畲族农民耕作方式逐渐发展变化,50至80年代水稻和甘薯为主要作物,耕作制度不断调整。畲村水田和旱地有多种耕作方式。
89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畲族的历史、文化、政治地位以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作用。畲族是中国东南沿海的少数民族,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尽管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但畲族仍然保留了自己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在革命时期,畲族儿女积极参与民族解放事业,为中国...
90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作者回忆了自己在1957年至1958年间,参与全国畲族社会历史调查的经历。调查涉及福建、浙江、江西等地的畲族地区,重点介绍了福鼎县的调查过程和成果。作者详细描述了福鼎县畲族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信息,以及他们在调查过程中的工作方...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