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畲族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620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畲族乡
分类号: C924.25
页数: 5
页码: 86-9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安地区的三个畲族乡——坂中畲族乡、康厝畲族乡和穆云畲族乡地处福建省西部,分布着畲族人口。这些乡镇拥有良好的亚热带气候和肥沃的土地,适宜于农业、林业和茶叶种植等多种经营。此外,这些地方还拥有丰富的名胜古迹,如山脉、洞穴和古战场遗址,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光。
关键词: 畲族乡 福安 亚热带气候

内容

坂中畲族乡
  位于福安中部,在长溪中游的富春溪畔。东与韩阳镇、城阳乡毗边,西与穆云畲族乡交界,南与溪潭乡、康厝畲族乡相邻,北与社口镇接壤。本乡方圆67.7平方公里,北南相距21公里,东西相距5公里。地形为“二分平原八分山,一条大溪穿”。北南除了富春溪沿岸是小平原外,大都是群山起伏,峰峦叠嶂。大小山峰共有40座。北部有岭柄山,海拔562米;西部有老爷顶山,海拔679米;南部有新头岗山,海拔540米。
  本乡有20个村委会,87个自然村,150个村民小组。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共4320户,18427人。人口密度272.19人/平方公里。其中畲族1773户,占41.04%,7400人,占40.16%。畲族人口遍布于全乡的每一个村委会,其中畲族人口占60%以上的村委会有仙岩、大林、和安、后门坪、井口、林岭、日宅、彭家洋等8个。1984年9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坂中畲族乡,乡政府驻地设于坂中村。
  本乡地处亚热带,全年气候温暖宜人。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4℃,年平均气温20℃~22℃,无霜期280~300天,平均年降雨量1600~1850毫米,正常风力2~3级。生态环境适宜于平原地带“麦—稻—稻”3熟生产,适宜于山区地带“麦—稻”2熟生产,也适宜于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1987年全乡耕地面积15121.30亩,其中水田12342.79亩,旱地2778.51亩,其中畲族占地7589亩,占50.19%,包括水田5980亩,占48.45%,旱地1609亩,占57.91%。全乡有效灌溉面积6943亩,其中电灌面积1300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3993亩。有12万立方米水库1座,引水渠道6000米,农业机械总动力1163.32千瓦,可机耕面积2048亩,实际机耕面积1600亩。本乡用电量为52.3万千瓦时,有乡办水电站1个,发电能力为726千瓦小时,村办水电站1个,发电能力为31千瓦小时。本乡粮食作物以水稻和甘薯为主,经济作物以茶叶、茉莉花、甘蔗、香茅草、橄榄为主,1990年农业总产值为1712.91万元,其中农业1116.85万元,林业114.67万元,牧业340.74万元,副业130.34万元,渔业10.31万元,本乡乡办企业以机电产品为主,有农械厂、木器厂、水电站、建筑社等。1990年全乡工业总产值9958千元,其中乡办工业产值4644千元,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5314千元。
  本乡颇多名胜古迹。“韩阳十景”中的“仙岫晴云”,即在仙岩畲族村地界;大林畲族村的钟氏神牌供奉祠堂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江家渡文笔峰的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的凌霄塔,又名风沙塔,与韩阳镇天马山塔隔岸相望;坂中村长1000米,宽150米的森林公园,树木葱茏,秀色天然。坑下村的崇福寺、松潭村的福庆阁、汤洋村的福禄庵、南岸村的西兴庵、亭兜村的华岩寺和江家渡村的红石碑等皆吸引着香客游人。
  康厝畲族乡
  位于福安西部,北部以穆水溪为界与穆云畲族乡相邻,南部、东南部与溪潭乡毗连,东北部与坂中畲族乡交界,西部与周宁县接壤。本乡方圆110.2平方公里,南北相距9公里,东西相距20公里。境内除沿穆水溪畔有小块平原外,其余都是群山起伏,峰峦叠嶂。西南方牛板头山,海拔998.9米,是全乡最高山峰,东南部南山头海拔521米,蛤蟆石海拔616米。穆水溪从周宁七步乡流入,在本乡西北处与山溪汇合,从西向东流经渡头、梧溪等8个村委会,注入廉溪,全长约35公里,平均水深2.5米,最宽处60米,为穆阳区域通往赛岐港的水上航道。赛浦公路依穆水溪畔从东向西经洋溪、岭尾等8个村委会,是通往周宁、闽北的交通要道。
  本乡有31村委会,117个自然村,185个村民小组。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总计5767户,24292人,人口密度220.44人/平方公里,其中畲族1352户,占23.44%,5503人,占22.65%。畲族人口遍布于全乡的每一个村委会,其中畲族人口占60%以上的村委会有凤洋、金斗洋、半山、红坪、长潭、秋岭、东山、竹岙等8个。1984年9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康厝畲族乡,乡政府驻地设于康厝村。
  本乡地处亚热带,全年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20℃,最低气温10℃,最高气温40℃,年平均降雨量为165毫米,无霜期329天,土质肥沃,适宜于农、林、茶等多种经营。1987年全乡耕地面积24396亩,其中水田21975.68亩,旱地2420.32亩。其中畲族占地6357.50亩,占26.06%,包括水田5884亩,占26.78%,旱地473.50亩,占19.56%。全乡有效灌溉面积11294亩,其中电灌面积280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6615亩。有水库2座,共蓄水量33万立方米,农业机械总动力1361.07千瓦,可机耕面积4788亩,实际机耕面积3000亩。本乡用电量652760千瓦时,乡办水电站1个,发电能力244千瓦时,村办水电站8个,发电能力24千瓦时。本乡粮食作物以水稻、甘薯为主,经济作物以茶叶为主,1990年农业总产值为1548.55万元,其中农业858.05万元,林业183.35万元,牧业414.58万元,副业74.28万元,渔业18.29万元。本乡龙甲山方圆12平方公里,有辉钼矿石藏量800万吨,市辉钼矿址建于此山麓赤路村。本乡乡办企业有建筑公司、农械厂、竹编厂等,1990年全乡工业总产值为9754千元,其中乡办工业总产值3501千元,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6253千元。
  本乡名胜有位于东山畲族村的“东山雪洞”,于1984年被福安人民政府列为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穆云畲族乡
  位于福安西部,东与坂中畲族乡相邻,西与周宁县交界,南与康厝畲族乡毗连,北与社口镇接壤。本乡方圆116.80平方公里,东西相距27公里,南北相距13公里。境内地形大部分属丘陵地,小部分属平原,有牛池冈海拔828米,有穆水溪、秀溪、下逢溪贯穿全乡。
  本乡有33个村委会,146个自然村197个村民小组。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总计5312户,22993人,人口密度196.86人/平方公里,其中畲族1764户,占33.21%,7286人,占31.69%。畲族人口遍布于全乡的每一个村委会,其中畲族人口占60%以上的村委会有溪塔、虎头、洋坪、燕科、高岭、南山、竹洲山、燕坑、岭坑、王楼、梨田、科后、中岙等13个。1984年10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穆云畲族乡,乡政府驻地设于穆阳镇。
  本乡地处亚热带,全年气候温和,年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5℃,无霜期250天,土质良好,适宜于农、林、茶、果等多种经营。1987年全乡耕地面积18828亩,其中水田15955.04亩,旱地2872.96亩,其中畲族占地8144亩,占43.25%,包括水田7306亩,占45.79%,旱地838亩,占29.17%。全乡有效灌溉面积12375亩,其中电灌面积190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7101亩,农业机械总动力为948.71千瓦,可机耕面积2206亩,实际机耕面积2500亩。本乡用电量40480千瓦时,村及村以下办水电站3个,发电能力1千瓦时。本乡粮食作物以水稻、甘薯为主,经济作物以茶叶为主,1990年农业总产值1588.62万元,其中农业450.45万元,林业217.79万元,牧业310.13万元,副业79.7万元,渔业6.18万元。本乡乡办企业有农械厂、茶厂、竹木厂、农具厂等,1990年全乡工业总产值为5324千元,其中乡办工业产值2030千元,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3294千元。
  本乡名胜古迹有洋坪畲族村以南的传说黄巢造反的驻地牛池坪,凤洋(原名凤翔)畲族村与桂林村之间的凤翔山侧峰有清泉洞。乡西南部的竹洲山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畲族人民的革命根据地。乡北部的畲族聚居地白云山脉是每年农历六月初一游客避暑之地。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福安市畲族志》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1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