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耕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623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耕作
分类号: F326.11
页数: 2
页码: 188-18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清代以来,福安畲族农民耕作方式逐渐发展变化,50至80年代水稻和甘薯为主要作物,耕作制度不断调整。畲村水田和旱地有多种耕作方式。
关键词: 福安 畲族农民 耕作方式

内容

清代卞宝第《闽峤輶轩录》载福安“山居多畲民,亦知耕作”。散居于汉族山区的畲族农民,耕作方式与当地汉族基本相同。
  清代张景祁《福安县志·物产》载“邑土坟衍,绮脉交错,禾黍菽麦之属,盈于原隰”。“山田硗确”,“悉种薯蓣”。20世纪50年代之前,畲村水田基本种植单季稻,山区畲村以山垄田蓄水浸冬,一年一熟,内陆平原、半山区的畲村部分水田实行水田旱作,或水稻、甘薯水旱轮作。畲村旱地以甘薯为主作物,内陆平原地力较肥的旱地,常于甘薯收后冬种小麦一季,地力差的旱地多冬闲,或者抛荒轮歇,或者改插松杉。
  50至70年代沿海和内陆平原的畲村逐渐推广双季稻,水稻栽培形式以间作稻改为连作稻,高杆品种改为矮杆品种,稀植改密植,双季稻形式逐渐由内陆平原向低山丘陵区的畲村延伸发展。80年代福安水稻种植伴随杂交水稻在单季中稻和连作晚稻上逐渐推广,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对双季稻种植面积进行调整,面积在12~14.5万亩之间,复种指数185%左右,使水稻总产、单产都达到较高水平。畲村水稻种植,按照海拔、湿光条件,根据经营方式与经济效益采取单季稻为主的种植方式。
  50至70年代畲村旱地耕作以甘薯为主,但不同时期,因经济效益、生活需求和政府倡导等因素,主要几种大宗旱作,如甘薯、大小麦、豆类、花生等种植面积的升降幅度大,随之影响复种指数的升降。80年代由于水稻生产发展,以甘薯为主粮和搭配粮的畲族农户比例下降,以及降耕还茶、果、林和灌溉条件改善,改旱地为水田,甘薯面积下降。
  1982年调整耕作制度类型,畲村耕作制度有12种方式:
  水田类型7种:
  稻—稻—闲
  稻—稻—麦
  稻—麦
  稻—稻—紫云英
  麦—稻
  稻—甘薯
  稻—闲
  旱地类型5种:
  甘薯—马铃薯
  甘薯
  麦—甘薯
  麦—花生—甘薯
  麦—豆—甘薯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志

《福安市畲族志》

出版者:福建教育出版社

1

阅读

相关人物

卞宝第
相关人物
张景祁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福安市
相关地名
畲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