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王阳明” 相关
共 74 条 5 / 5
61
知识出处: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宋明道学家对音乐的热情与了解程度不一,但书院内外常有合唱诗歌的活动,其中制度化、常规化的合唱主要出现在书院内部的礼仪活动中。从胡瑗到明代,儒家传统音乐文化逐渐被普遍吸收为固定的书院仪式。
62
知识出处: 朱子学说与闽学发展 | 类型: 正文
本节主要介绍了闽学在台湾的传播与发展。文章首先阐述了闽学的起源与传承,以及其在宋代的发展和影响。接着,文章着重探讨了闽学在清代学术风向转变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闽学传统在台湾的建立。
63
知识出处: 朱子学说与闽学发展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论述了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中对于闽学在清代学术风向转变和台湾文化传播方面的重要性的观点。文章指出,梁启超认为清学是对明朝心学的一大反动,而闽学作为以朱子思想为代表的学派,在清代得到了官方的推崇和宣传。文章分析了闽学在台湾的传...
64
知识出处: 朱子学说与闽学发展 | 类型: 正文
本节主要介绍了闽学在台湾的推广和传播。文章指出,康熙统一台湾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在岛内尽快建立起如内地一样的“文治社会”,使儒学的价值系统制度化,从而为新建立的社会秩序提供文化精神支持。
65
知识出处: 朱子学说与闽学发展 | 类型: 正文
本节主要介绍了朱子学在历史上的发展和影响。文章指出,朱子学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既控制着庙堂之上的思想倾向,也渗透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习俗当中。同时,由于朱子对理学的义理阐发得尽其精微,朱门后学对朱子理学的新发展微乎其微,主要在阐释朱子对《四书》学...
66
知识出处: 朱子学说与闽学发展 | 类型: 正文
本文讨论了朱子学派在朱子去世后的延续和发展情况,以及一些朱子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他们对朱子学说的阐释。文章指出,朱子学派在后继弟子的努力下,对朱子关于《四书》、《五经》、小学和理学等方面的著述进行解读和发展,为后来的朱子学传承打下了基础。
67
知识出处: 朱子学说与闽学发展 | 类型: 正文
本文研究了宋明理学范畴内陆王学派与朱学的关系,以及一些对朱子学的批判或融合。陆王学派与朱学同属于宋明理学,陆九渊的弟子在他去世后逐渐融入了朱学思想。明代的一些学者如陈献章、湛若水对朱陆持平等看待的态度。王阳明心学是对朱子学的改造,提出了与之...
68
知识出处: 朱子学说与闽学发展 | 类型: 正文
本文探讨了从气本论角度出发对朱子学的批判和发展。明朝中后期,罗钦顺、王廷相等理学家以张载的气本论为基础,对朱子学的理气论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自己的理气说。他们认为气是最根本的,理是气的条理,与朱子的理先气后观点有明显不同。在此基础上,王夫之...
69
知识出处: 朱子学说与闽学发展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传统义理分析方法和哲学研究方法在朱子学研究中的应用,并提出这两种方法在当代海外朱子学界都有传承者和应用。文章概述了东京学派在日本朱子学界的影响力,以及他们运用义理分析方法对朱子的教育思想、伦理思想和哲学思想的研究。
70
知识出处: 朱子学说与闽学发展 | 类型: 正文
本文着重介绍了朱熹及其闽学在福建地区的影响,探讨了福建地区的文化性格在历史发展中的变化,并详细阐述了闽学对福建文化的深远影响,包括对宗教信仰、家族制度、礼仪习俗、社会伦理等方面的影响。
71
知识出处: 朱熹画像考略与伪帖揭秘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一幅明代画家郭诩创作的“文公先生像”在北京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春季拍卖会上以九百多万元的天价成交的情况。文章介绍了这幅画的背景、作者郭诩的生平事迹和绘画风格,以及这幅画的特点和价值。同时,文章还探讨了这幅画是真迹的可能性,并提...
72
知识出处: 四端七情之辨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整庵罗钦顺是明代能够与王阳明分庭抗礼的朱学阵营代表性人物,被称为“宋学中坚”和“朱学后劲”。他的代表作《困知记》传播至朝鲜和日本,对朱子学在东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整庵对朱子学进行了修正和补充,提出了“理气一物”的说法,并从寂感、动...
73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0 | 类型: 文化事件
2020年8月29日,“阳明学在福建”学术研讨会在福建漳州举行。来自浙江、江西、福建、贵州等地的专家学者,王阳明行经地的有关部门领导以及阳明文化爱好者共70多名嘉宾齐聚一堂,共襄学术、共谋发展。王阳明曾总制福建汀、漳二府军政四年之久,亲履漳...
74
知识出处: 朱熹画像考略与伪帖揭秘 | 类型: 文学
《题郭诩濂溪图》是明代王阳明所作的一首七绝诗。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