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明郭诩画“文公先生像”小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画像考略与伪帖揭秘》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925
颗粒名称: 二、明郭诩画“文公先生像”小识
分类号: K879.49
页数: 6
页码: 5-10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幅明代画家郭诩创作的“文公先生像”在北京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春季拍卖会上以九百多万元的天价成交的情况。文章介绍了这幅画的背景、作者郭诩的生平事迹和绘画风格,以及这幅画的特点和价值。同时,文章还探讨了这幅画是真迹的可能性,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朱熹 画像 郭诩

内容

2010年5月15日,一幅由明代画家郭诩创作的“文公先生像”在北京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春季拍卖会上,以九百多万元的天价成交。
  一般来说,拍卖方为了促成拍品成交,对其拍品的介绍,大多都言过其实,但对这件极其罕见的明代朱熹画像的描述,应该说,还是比较符合拍品的实情的。其文曰:
  朱文公头戴透明方巾拱手凝视前方,广额厚唇,目光坚定,面带微笑,显得安详慈和。眉目神情极为生动。衣纹遒劲,银钩铁划,显示出画家非凡的功力。郭诩自然没见过朱熹,此图或得之于宋、元旧稿,也可能想象为之,但出于对前辈大学者的仰慕,因此一改平素纵放肆恣的狂习,画得凝练端庄,一丝不苟。不过,他笔底的雄劲力量,傲岸气度,却与我们目前能见到的郭诩其它作品气息一致,不落小家之习。那疏松细劲的胡须头发,画得轻松利落却根根都像从皮肉中长出。两眼的上睑,都有短短的一笔若不经意地画出,把对象的年龄特征在轻松一挥间画得生动传神,刻画入微。画幅右上的隶书写“文公先生像”五字,劲硬生拙,是明代早中期隶书的特征。右下小字落款,为“后学泰和郭诩拜写”,字迹比习见的规正,但仍明显带有山谷体,特别是“泰和”二字,撇、捺舒展,与多幅郭诩落款中这二字的写法完全一致。既然是“拜写”前代大学者,画法与书写规正些是必须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图1-1)①
  郭诩是何方神圣?他的这幅画过去为什么从来没有人提起过?(按:前几年,世界朱氏联合会评选朱子标准像,古代画家创作的朱子像仅有清上官周的“朱文公”,而没有此画。)最重要的是,这幅画是真迹吗?我想,作为关心朱子学的各界人士,特别是朱子后裔来说,这应该是最为关注的了。
  郭诩是明中叶的一位著名画家。记载他生平事迹的文献很多,大多与书画艺术有关,如明朱谋垔《画史会要》、明汪砢玉《珊瑚网》、清康熙《御定佩文斋书画谱》等,而以朱谋垔《画史会要》的介绍最为详细:
  郭诩字仁弘,号清狂道人。江西泰和人。少为博士弟子,已弃去,而极其能于画。于是南窥九疑,践衡岳,转溯建康,东入吴越,折北经汶泗,吊古齐鲁之墟,极抵帝里,过代汴以归。曰:“画在是矣,何谱也。”其后肆意,手摹即成山水,画已,题诗其上。间作《辟谷》、《抱膝》等图,题云:“仰看青天小于席,茫茫万古如一日。世间无处可逃名,走入龙宫学吹笛。”又云:“流落人间四十年,并无人识是神仙。天涯地角无多地,只借洪厓一夜眠。”《豪吟图》云:“此老吟豪气亦豪,双横碧眼与天高。批风弄月三千首,却笑渔翁读楚骚。”以自寓其逍遥豪迈之意。是时,有江夏吴伟、北海杜堇、姑苏沈周,诩与之齐名。有以百金求其画者,诩或口其人,则不肯一顾,狂跃叫奡而去。中常侍肖敬谄以锦衣世官,诩言平生不任羁束,卒谢却。李空同称其“居业洁良,不愧逸民”。信矣。侄岩亦能其业。①
  郭诩不仅是明中叶的一位著名画家,也是一位对宋明理学抱有理解与好感的画家,这可能主要是受王阳明的影响。朱谋垔《画史会要》说他性格豪放,视金钱、富贵如粪土。如上文所引的断然拒绝“以百金求其画者”,拒绝“中常侍肖敬谄以锦衣世官”的诱惑等,都是例证。但对王阳明,郭诩却丝毫没有这些桀骜之气。这里也有两个例证:
  一是正德十五年(1520年)是王阳明岳母的八十大寿,王阳明因在官,不能回去祝贺。当时,这位曾断然拒绝“中常侍肖敬谄以锦衣世官”诱惑的郭诩,却心甘情愿地做起了理学家王阳明的“幕下之士”,并且特地为王阳明画了一幅《王母蟠桃之图》,以示庆贺。①二是郭诩还为北宋理学家周敦颐作有一幅《濂溪图》,王阳明为此有《题郭诩濂溪图》一首七绝:郭生挥写最超群,梦想形容恐未真。霁月光风千古在,当时黄九解传神。②
  由于不可能见到周敦颐的真容,只能凭借想象,所以是“梦想形容恐未真”,但以郭诩“超群”的笔力和画功,他把周敦颐那种“霁月光风”的内在气质还是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应该说,王阳明的这首诗,用在郭诩所画的“文公先生像”上也是适用的。同样,郭诩也没见过朱熹,也是“梦想形容恐未真”,但在画家笔下的朱文公,头戴方巾,面含微笑,神色安详,端然拱手,右脸颊上方的“北斗七星痣”清晰可辨,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刻画细致入微。
  此图之所以可信,还因为成书于清嘉庆年间的《钦定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藏二十》对此有较为详细的著录:
  明郭诩画朱子像一轴。(本幅)纸本。纵二尺七寸五分。横一尺八寸一分。设色画巾服小传。首题“文公先生像”隶书。款“后学泰和郭诩拜写”。钤印一,太和郭仁宏(弘)印。鉴藏宝玺:五玺全。宝笈三编。(见图1-3书影)①
  所谓“五玺全”,是说此图有五个收藏印,加上“宝笈三编”,应共有六个钤印。五玺即“嘉庆御览之宝”、“嘉庆鉴赏”、“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和“宜子孙”。拍品中,这六个钤印,分别左、右、上环绕排列,十分清晰;在右下角落款“后学泰和郭诩拜写”八个字下方,钤有“泰和郭仁弘印”;而左下角的“显堂真鉴、蒋谷孙”,应是此图大约在清末民初从宫中流出后,民间收藏者后钤之印。
  蒋谷孙是清末民初吴兴著名藏书家蒋汝藻的长子,蒋汝藻的藏书楼名“密韵楼”,藏有不少珍本古籍与名贵书画、碑帖等。蒋谷孙作为继承者,藏有此画也就不足为奇了。此画除了左下角的蒋谷孙钤印之外,再也没有通常大多藏品那种名家题跋扎堆,以求“证实”的现象,干净中透着几分从容与自信。
  最后,还必须指出,现在通行并已获得社会各界所广泛认同的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朱熹像(见图1-4),与郭诩画“文公先生像”,二者之间,应该具有某种传承关系。甚或可以说,来自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朱子像有脱胎于郭诩画的痕迹。在郭诩画中,朱子头戴方巾,端然拱手,向左微侧,凝视前方的神情,以及服饰的线条,在后一幅画中,都得到了继承。其比较大的区别则在于,郭诩画中的朱熹较为年轻,可视为中年,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朱子,则明显已进入老年了。

知识出处

朱熹画像考略与伪帖揭秘

《朱熹画像考略与伪帖揭秘》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上下两卷。卷上为朱熹画像考略,分别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朱熹画像的产生与流传进行了考证和介绍。卷下为朱熹伪帖揭秘,主要内容为对近年出现在国内拍卖市场的号称“朱熹手迹”甚至被吹嘘为“国宝”,经过古今所谓名家鉴定的几幅伪帖。

阅读

相关人物

郭诩
相关人物
朱谋垔
相关人物
肖敬
相关人物
王阳明
相关人物
周敦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