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书院内外之合唱诗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8290
颗粒名称: 二、书院内外之合唱诗歌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6
页码: 237-2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宋明道学家对音乐的热情与了解程度不一,但书院内外常有合唱诗歌的活动,其中制度化、常规化的合唱主要出现在书院内部的礼仪活动中。从胡瑗到明代,儒家传统音乐文化逐渐被普遍吸收为固定的书院仪式。
关键词: 朱熹 合唱文化 历史渊源

内容

宋代道学兴起后,除了国家礼制层面继承过去,理学家个人对音乐的态度与了解程度如何?学者集会时有合唱吗?就此,理学集大成者、闽学第一人朱子的例子至关重要。
  毫无疑问,朱子喜爱吟唱。《朱子语类》卷一〇七记载,朱子每“领诸生游赏,则徘徊顾瞻,缓步微吟”。他与张栻等人同游衡山,留下《南岳酬唱集》,便属于此类。但严格说,唐以后盛行的近体诗吟唱,音乐性略低,还不是“歌”。宋人以长短句作歌,如“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永)词”①之歌,才是“歌”。陈荣捷先生在1980年代作《朱子之歌》一文,说他所知的朱子高歌,只有他二十一岁时回徽州,酒酣独歌《离骚》一次。②这种认识,容易造成朱子不喜歌或不善歌的印象。
  陈文提到,《宋元学案》记元儒许衡将死,“歌朱子所撰歌”,歌罢奄然而逝。歌曰:“睡起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身心无累久轻安,况有清凉池馆?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这首《和西江月》,载《朱文公文集》卷十四,陈荣捷先生误以为文集未载。此外,应张栻之邀,朱子曾作《虞帝庙迎送神乐歌词》两阙:“皇朝为兮山之幽,翳长薄兮俯清流……”1182年,许进之挟琴来到朱子的书堂,月夜“挥弦度曲,声甚悲壮”。嗣后朱子为琴曲《招隐操》作词二阙:“南山之幽,桂树之稠,枝相樛……”更有名的是游九曲溪所作《武夷棹歌》十首,相信用的是当时武夷山间的民谣曲调。今曲不存,而词犹在。实际上,朱子自小生长在浓厚的音乐氛围中。其祖父朱森,“时时为歌诗,恍然有超世之志”。③朱子十余岁在崇安五夫,便从屏山先生刘子翚学琴。《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五载《紫阳琴铭》一则,知此琴为朱子所有。据悉,此琴仍存世,名“太古遗音”,琴铭落款“淳熙丁未,新安朱熹书”,为《文集》所无。此琴曾为吴景略(1907—1987)所藏,2009年在北京匡时拍卖会上以2072万元人民币成交。①朱子《精舍杂咏》回忆:“琴书四十载,几作山中客。”“精舍”指武夷精舍,建于淳熙十年(1183年),时朱子54岁,距其14岁移居崇安,正好四十年。
  可以肯定地说,朱子对音乐是充满热情的。韩元吉(1118—1187)《武夷精舍记》:“(吾友朱元晦游武夷,)与其门生弟子挟书而诵,取古诗三百篇及楚人之词,哦而歌之。潇洒啸咏,留必数日。”门生辐辏于武夷,自是朱子中年以后事,特别是精舍建成以后事。也就是说,他青年高歌诗赋的兴致,日后并未抛弃。此等情怀,正是孔门“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浪漫传统。后来陈白沙之“或浩歌长林,或孤啸绝岛”①,王阳明之“老夫今夜狂歌发,化作均天满太清”②,皆一脉相承。
  朱子流连武夷山水,与门生“哦而歌之,潇洒啸咏”之际,同声合唱应是大概率事件。几百年后,王阳明在滁州也做了同样的事:他“日与门人遨游琅琊、瀼泉间。月夕则环龙潭而坐者数百人,歌声震山谷”③。可以想象,比之行军打仗的阳明一门,紫阳一门的歌唱,激昂之气或稍逊。无论如何,与张岱他们在虎丘合唱《澄湖万顷》一样,这些合唱由山水激发,遣怀咏志,哪怕是集体行为,仍属个人自由意志范畴。而我们更希望找到制度化的合唱,一种常规的、超越个人目的的合唱。这就需要诉诸儒家礼制,一个异于山水之乐的、不那么浪漫的传统。就宋明道学而言,除了对于家国礼法的意见,主要就是书院内部的礼仪活动。
  宋明学校诸生歌诗,始于胡瑗。作为宋初三先生之首的胡瑗(993—1059),在湖州州学、苏州州学、汴京太学的一套经验,成为后来学校、书院教育的典范。它具有多方面的创新,如课程分为经义斋、治事斋,如设投壶、射艺,即今之体育。又如令学生歌诗奏乐。黄宗羲《宋元学案·安定学案》载:“先生在学时,每公私试罢,掌仪率诸生会于肯善堂,合雅乐歌诗,至夜乃散。诸斋亦自歌诗奏乐,琴瑟之声彻于外。”所谓“合雅乐歌诗”,不是偶尔为之,而是经常举行。《宋史·乐十七》记胡瑗在湖州事:“宋朝湖学之兴,老师宿儒痛正音之寂寥,尝择取《二南》《小雅》数十篇,寓之埙籥,使学者朝夕咏歌。自尔声诗之学为儒者稍知所尚。”当有宋之初,胡瑗等人抱着急迫的心情,意图复兴传统音乐文化,其中歌《诗经》就是一环。
  如果说胡瑗令学校学生歌诗,多有存亡续绝背景下的演练性质。当其渐为儒者所知,开枝散叶,到明代则已被普遍吸收为固定的书院仪式。资料很多,兹举四例。
  1.紫阳书院,徽州,主祀朱子。其祀典规定,亚献礼、终献礼之间及前后,“歌诗生”总共三次“升歌”。歌生八人或六人左右对立,歌《诗》某章。④歌诗的目的,主要是降神和送神。
  2.姚江书院,余姚,主祀王阳明子。有会规曰,会讲前,“同会就坐,鸣云板三下。赞:‘歌诗!’童子出班揖行则折旋。歌时或以小磬节之,歌毕鸣云板三下”①。歌童“出班”,即是升歌之仪。会讲者来自书院内外,会讲之礼参照分主宾的“燕礼”。歌诗的目的,重在和主宾。
  3.刘宗周的证人会。其会仪规定:拜过先圣先贤,坐定后,“司赞者传云板三声,命童子歌诗。诗毕,复传云板三声,请开讲。……讲毕,命童子复歌诗”②。此合唱模式类似姚江书院。看得出来,童子歌诗可前可后,可一次可两次。
  4.东林书院,无锡,有道南祠祭祀“洛闽中枢”杨时。其会讲仪式为:“会日,久坐之后,宜歌诗一二章,以为开畅性灵之助。会讲毕,就听讲中推一人,朗诵嘉言善行一二,则其于感发兴起未必无补也。”③无韵的文用来朗诵,有韵的诗用来歌唱,有分别。歌诗的目的,是活动血脉,开畅性灵。东林书院的歌诗队如何组成?规定:“习礼者充歌生,每歌,鱼贯升堂齐立,对圣像一揖。择年长声亮一人为倡,每句倡者先歌一声,众生齐和一声。”这段话信息丰富:歌生是书院习礼的学生;有人领唱;唱者要向孔子圣像行礼。
  以上基本属晚明清初之事。较早,王襞(1511—1587)“每遇讲会,以童子歌诗,声中金石”④,应该也是童子合唱。明代书院俨然普遍化、制度化了的歌诗队,从形式上看,综合了庙堂的升歌礼和汉高祖选育童子的做法。有趣的是,朱子特意观察过童子的唱功,说:“向见一女童,天然理会得音律,其歌唱皆出于自然。”⑤明清书院志留存较多,歌诗之出声法、伴奏乐器等细节,班班可考,今日复原颇便利。⑥
  遗憾的是,朱子、王子二人,虽皆以讲学为事,均未发现留下这方面的资料。这是就成人讲学场所或提供高等教育的书院而言,至于蒙学、小学,二人则皆明文提倡童子歌诗。如朱子《小学》多处提到小学生歌咏舞蹈之要,指出歌以养性情耳目,舞蹈以养血脉,且援引程子之言:“(《诗经》)今人未易晓,别欲作诗,略言教童子洒扫、应对、事长之节,令朝夕歌之。”程朱尚停留在纸面,至王阳明则已实行之。钱德洪《王阳明年谱》载,王子平定南康、赣州之贼,随即“兴立社学,延师教子,歌诗习礼”。他留下的《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曰:“今教童子者……务其培植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如果有人怀疑这些所谓童子歌诗,只是童子聚在一起学习唱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唱,那么再看一下王子同时人崔铣(1478—1541)为其家塾规定的功课:“日中令群立歌诗,一人倡之,众乃和之。诗用《孝顺》三十章及邵子《子养亲》六章,渐进之《二南》及《鹿鸣》。”①时间定在正午,且需站立而歌。看得出来,仪式性是很强的。社学、家塾之类也可以行释奠释菜礼,把歌诗用于祭孔典礼是完全可能的。当然总的来说,跟成人场合的登歌比,小学之歌诗更多是预备性质。
  因为今天不少人以为朱子单调,与音乐似乎无缘,所以关于他的音乐这里多说几句。他丰富的音乐实践前文已及之,而他的音乐理论在他的时代其实也是一流,读者具体可翻阅其长篇论文《琴律说》及诸多经注、语录。据郑俊晖博士学位论文《朱熹音乐著述及思想研究》,②中国最早的律吕谱《风雅十二诗谱》收入朱子及其门人编纂的《仪礼经传通解》,经过了朱子与作者赵彦素的切磋。而中国音乐学史上的重要著作、署名蔡元定的《律吕新书》,实为蔡朱二人共同的智慧成果。相视其浩繁的著述,关于朱子本人音乐实践的文字真的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相比于个人自娱的音乐,朱子更关心礼制层面的音乐,也就是他在《诗集传》序中说的“可以用之乡人,用之邦国,以化天下”的音乐。他对《诗经》乐谱、对音律的大量讨论,正是基于乐教方面的无比热情。有研究者指出,由于朱子对音乐的主要功能强调它的社会教化,导致“会友之时,乐而放歌于朱子是常有之事,但他却不说”。③换言之,不是其他可能的合唱,而是上述周礼中的登歌才是他关心的合唱。

知识出处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全球化时代朱子学核心价值的新意义》《宋明理学法因天理论》《朱熹安贫恬退的思想》《曹植的性理学思想》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子
相关人物
许衡
相关人物
陈荣捷
相关人物
朱森
相关人物
刘子翚
相关人物
韩元吉
相关人物
王阳明
相关人物
张岱
相关人物
胡瑗
相关人物
黄宗羲
相关人物
刘宗周
相关人物
王襞
相关人物
钱德洪
相关人物
郑俊晖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