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游酢” 相关
共 156 条 10 / 11
136
知识出处: 朱子学说与闽学发展 | 类型: 正文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朱熹在福建地区开展教育工作的情况,并探讨了福建地区书院教育和刻书业的兴盛与发展。
137
知识出处: 朱子学说与闽学发展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探讨了闽学的发展历程、特色及其对教育复兴的贡献。文章指出,闽学经历了从判定为伪学到确立为官学,再到定于一尊的过程,其发展的一大突出特色是教育复兴,通过兴学育人、传道讲学充分发扬重教、兴学、育才的儒学文化传统。
138
知识出处: 朱熹画像考略与伪帖揭秘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探讨了古籍刻本中配有朱熹画像的相关情况,特别是来自福建故里的朱子像。文章指出,建阳刻本《事林广记》中最早出现了朱熹的全身像,其底本来自朱熹在建阳考亭的自画像。此外,明初建阳书坊出版了《孔门儒教列传》,明后期约万历前后,又出现了一批题...
139
知识出处: 黄榦:朱子学第一传人 | 类型: 正文
本章介绍了黄榦的出身和家族传承,包括他的父亲、祖父和曾祖父的事迹。文章还描述了黄榦的早期教育和受到的启发,以及他父亲黄瑀在地方任职时的廉政治绩。同时,文章也提及了黄榦与朱熹的关系,并强调了朱熹的教学特色,包括专心听讲和及时复习等要点。
140
知识出处: 黄榦:朱子学第一传人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朱熹的理学思想、黄榦候师三月的经历以及他们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理学发展的贡献。文章通过叙述黄榦在武夷山等待朱熹三个月的传奇故事,表现了中国古代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文章还介绍了朱熹的思想体系和黄榦在朱熹门下的学习经历,以及他们对中国...
141
知识出处: 黄榦:朱子学第一传人 | 类型: 正文
本章描述了黄榦在石门酒库务监任上的努力改革和恢复,以及他在临川县令期间的勤政务实和为民造福的举措。文章还提及了黄榦的一些铭文和朱子学思想的传播。
142
知识出处: 黄榦:朱子学第一传人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黄榦在湖北汉阳军任知军期间的事迹,包括救灾、教育、抗金等,以及他为了阐扬朱子之道统而乞祠奉祠的经过。
143
知识出处: 黄榦:朱子学第一传人 | 类型: 正文
本章主要介绍了黄榦在担任石门酒库务监和临川县令期间的事迹,以及他对朱熹学派的传承和发展的贡献。文章描述了黄榦对石门酒库务监的改革和恢复工作,以及他在临川县令期间的勤政务实和为民造福的举措。还介绍了黄榦创办高峰书院和勉斋学派的情况。
144
知识出处: 黄榦:朱子学第一传人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南宋时期黄榦作为朱熹的弟子和传承者,对朱子学的传播和推广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文章涉及了黄榦的生平经历、学术思想、教育活动以及历史评价等方面。
145
知识出处: 游酢新论 续编 | 类型: 照片
146
知识出处: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 类型: 照片
147
知识出处: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 类型: 照片
148
知识出处: 游酢新论 续编 | 时代: 北宋
杨时(1053—1135),字行可,后改为中立,号龟山,被称为龟山先生,北宋南剑州将乐县人,北宋著名理学家、政治家。在将乐有杨时墓,碑刻有“宋龟山文靖杨先生之墓”,墓前建牌楼一座,古雅雄伟,楼前匾额题“倡导东南”,后匾“程氏正宗”。他与游酢...
149
知识出处: 游酢新论 续编 | 时代: 不详
胡安国,崇安五夫里(今武夷山市五夫镇)人。他跟随游酢学《论语》、《孟子》、《易》、《诗》,得其精髓。他在武夷山致力于理学研究和传播,历时30载,著《春秋传》,被宋高宗列为经筵读本,而后被定为科举考试范本。他虽然受游酢思想影响,但却又偏离游酢...
150
知识出处: 游酢新论 续编 | 时代: 不详
吕本中,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少从游酢学,著作有《春秋解》、《童蒙训》等。吕本中除了师法游酢外,也师法杨时、伊和靖,而全祖望在《紫微学案》中说,吕本中所传的是其家学而不是游学。他的侄孙吕祖谦是朱熹的好朋友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