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浦城县” 相关
共 47 条 1 / 4
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福建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过程,包括在农村开展“四三二”活动、在城市开展“五四三”及“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组织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县城和基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的竞赛活动等,以及改革开放后开...
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地貌形成的内营力因素包括地壳运动、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而外营力因素包括流水作用、河流作用、海岸作用和风的作用。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塑造了福建丰富多样的地貌形态。
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地貌发育包括前燕山构造旋回——福建陆域轮廓形成、燕山构造旋回——两大山带基本轮廓形成、喜马拉雅构造旋回和新构造运动——现今地貌形成情况。
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的流水地貌主要分为冲积平原、洪积-冲积平原、河谷平原和盆谷平原等类型。这些平原地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河流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所造成的。冲积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西部山间盆地的河流下游地区,是由河水冲刷和泛滥沉积形成的,适宜农...
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西部,地貌复杂多样,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是福建省农业和林业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同时,该区也具有丰富的自然风景资源,如武夷山的丹霞地貌和森林景观。
6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近900年来的气温变化经历了冷、暖、冷、暖四个阶段。
7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地方志记载,福建省历史时期出现了多个湿期和干期。湿期明显多于干期,湿期最长达到130年。20世纪初福州和厦门的降水量多数时候偏多,1925-1930年间偏少,1931-1953年间以正常或较多为主,1954年至1987年间主...
8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内方志有关宋至清末雨情及水旱灾的记载情况。
9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闽江是中国东南沿海最大的河流之一,流经福建省。它具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重要的农业功能,对福建省的经济和人民生活有着重要作用。闽江河口附近也有一些重要的城市,如福州和厦门。然而,闽江也面临着水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的挑战,福建省政府一直致...
10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福州府、兴化府、泉州府等的历史沿革和行政区划变迁。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和考证,文章详细描述了福州府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名称、治所、所属行政区划以及其下辖的县、厅等行政单位的变化。
1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财税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在清朝时期,福建地区的规费主要包括书役催征所得规费、粮串费、官契纸价、诉讼费以及船牌照费等各种收费项目。这些规费收入被用于地方县衙及胥差丁役的办公经费。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规费收入被纳入财政预算并逐渐得到整顿和管理。
1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财税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革命根据地的公营工业和商业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但由于地理条件和战争环境的限制,经济发展困难。公营工业主要以军需工业为主,民用工业规模较小;公营商业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克服敌人经济封锁,保证军民必需日用品的供给,盈利甚少。因此,公营经...
1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财税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公营商业情况。公营商业包括粮食调剂局、对外贸易局、商业公司、小型商店、饭店和红色旅馆等。中华贸易公司、中华纸业公司等公营商业推动了商业发展。对外贸易方面取得了成绩,促进了食盐、煤油的进口,纸张和莲子的出口。闽北根据...
1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财税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在古代福建地区,包括宋代、明代、清代,有关蠲赈和赈济的记载较多。宋代福建对灾害蠲免的项目较多,包括蠲免天役钱、身丁钱米、两税、公田地租、赋役、盐息钱、盐丁米、经总制钱、铁缆钱、科折等。明代福建设立常平仓和义仓用于灾民救济,同时设立...
1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财税志 | 类型: 正文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