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74条
析出资源
174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与 “廉彥” 相关
共 174 条 9 / 12
121
知识出处: 東萊博議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段内容包括宋襄夫人杀害了昭公的党羽,随后又杀害了昭公,箕郑父亲杀死了先克,范山告诉楚子图关于北方的情况,楚范巫矞称王子玉和子西都已经死了,楚文无畏处决了宋公的仆人,宋国杀死了申舟,叔孙得臣俘虏了长狄侨如。
122
知识出处: 東萊博議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段文字出自古文《宋襄夫人杀昭公》的一部分,讨论了待人和论人的原则。文章指出,待人时应宽容,论人时应尽量客观。待人宽容如天地江海,宜包容万事万物;论人客观如日月水鉴,应详尽察觉。这两者都是不可偏废的。文章以宋襄夫人的行为为例,指出她从最初的...
123
知识出处: 東萊博議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段文字出自古文《见人之祸必思求其得祸之道》的一部分,论述了人遇到祸患时,应该思考引发祸患的原因。文章指出,世上并非没有不幸而遇到祸患的人,天下本就存在着遭遇祸患的情况。人们经常通过寻找祸患的原因来证明其罪行。但是在记录历史时,通常会对君子...
124
知识出处: 東萊博議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段文字出自古文《观人之道自近者始》的一部分,讨论了观察他人时近和远的角度的不同。文章指出,近者能听到旧闻,看到近处的事物,但了解不够全面;远者则能洞察一些明显的情况。文章以晋灵公的事例来说明近者和远者的观察差异。文章强调,近者可能陷入细节...
125
知识出处: 東萊博議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段文字出自古文《凡人之情厌常而嗜怪骇正而从僞》的一部分,论述了人们对奇怪和假象的嗜好,以及对正理的恐惧和追随错误的倾向。文中指出,人们常常对奇怪的事物感到兴趣,担心嗜好过深;同时,人们也害怕追随错误的道路。文章以巫观为例,说明了迷信和虚假...
126
知识出处: 東萊博議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段文字出自古文《宋杀申舟宣公十四年》的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宋国无畏之名的虚伪和真实面貌的差异。文章指出,虽然宋公国位弱于楚,但以楚国的威势威胁他国,使得宋公能够轻松地获得无畏之名,然而当真正评价宋公的实力和品德时,却是另一番景象。文章进一步...
127
知识出处: 東萊博議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段文字出自古文《防风氏身横九亩不能免于会稽之诛》的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形体对人的影响和重要性。文章指出,形体的大小、长短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真正实力和品德,因为形体只是造化的一种机遇,是外在的表现,并不代表内在的品质。人们应该不以形体的长短来...
128
知识出处: 東萊博議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段内容包括秦伯派西乞术来聘见,随会料测晋国的军队,吴国打算进攻鲁国,询问叔孙辄公山是否勇猛,晋国派遣魏寿馀假装投降,以引诱士会,魏寿馀踩在士会的脚下向朝廷行走,赵盾把捷菑纳入邾国,周公王孙苏在晋国提出诉讼。
129
知识出处: 東萊博議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段文字出自古文《天下之情待之厚者责之厚待之薄者责之薄》的一部分,主要讨论了人们对待他人态度的影响和两种不同的名与实的关系。文章指出,人们对待他人的态度会决定对方对自己的评价,待之厚则责之厚,待之薄则责之薄。文章进一步说明,名大于实的人会先...
130
知识出处: 東萊博議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段文字出自古文《吴将伐鲁问叔孙辄公》的一部分,通过对叔孙辄公和公山不狃的比较,论述了人的品德和行为对于个体和国家的影响。文章指出,观察事物和听取语言需要善于观察和倾听,了解一个事情即可通于万事,理解一个意思即可解释千语。文章进一步探讨了书...
131
知识出处: 東萊博議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段文字出自古文《忍弃其所不可弃者必有大不可弃者也》的一部分,探讨了在面临困境时,人们是否应该保持信义和忠孝,并讨论了诈谋的问题。文章指出,人们应该坚守信义和忠孝,不轻易放弃,在不可放弃的信仰和价值观面前,必然需要有大不可放弃的东西。文章进...
132
知识出处: 東萊博議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段文言文来自古文《匪手携之言示之事》的一部分,讨论了言语传达和理解的困难。文章以比喻的方式描述了人们之间的难以相互理解的情况,指出了言语的局限性和人们对话语意识的缺乏。文章进一步通过魏寿馀和随会的例子来说明人们对于理念的领悟能力的不同。最...
133
知识出处: 東萊博議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章指出了言论选择的困难以及不同观点的存在,强调了君子应当能够言之有物。通过赵盾的例子来说明对于过失的警示和奖励的必要性,以及对于不同观点的同时存在的可能性。文章呼吁君子应当能够客观审视事物,避免偏废和执一,明辨实际情况并虚心思考,对于各...
134
知识出处: 東萊博議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段文言文来自古文《昔者文王听虞芮之讼而商道始衰》。文章通过对文王听讼的故事、商周兴衰的比较,以及后世君王的对比,探讨了权力的失去和国家的衰败。文章批评了当时的纣王,称赞了文王和周公的治理,同时也指出了晋侯在处理纠纷中的错误。文章驳斥了仅凭...
135
知识出处: 東萊博議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段内容包括晋侯和秦伯共同围困郑国,秦穆出兵袭击郑国,秦军经过周城的北门,秦国派遣孟明负责政务,晋国和秦国在彭衙地区战斗,孟明再次受用于作战,秦国渡过河流并放火焚烧战船,齐国的庄子前去聘请鲁国,郊劳并赠送贿礼,在礼成之后以敏郑的方式加以待遇...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