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山丹县” 相关
共 5768 条 49 / 385
721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山丹县马营河灌区辖原马营河灌区和祁家店灌区,有干渠15条229.16公里;支渠33条167.254公里,干支渠建筑物1510座;斗农渠2379条1426.1公里,各类建筑物10819座。至2013年,共改建干渠6条89.76公里,建...
722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山丹县霍城河灌区属霍城河流域,是马营河的支流,有13条独立引水坝系。投资6115.11万元,在红岩坝、东山柏家坝、大独沟等坝系建成北台子、东湾湖、东沟3座小型水库,改变霍城河灌区无坝引水的现状。并改建干渠11条75.3公里,配套建筑...
723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山丹县寺沟灌区有干渠2条12.37公里;支渠8条21.46公里,干支渠建筑物77座;斗农渠133条119.7公里。至2013年底,灌区共改建干渠2条15.46公里,建筑物55座;支渠5条17.124公里,建筑物52座。
724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述山丹县人畜饮水、防洪工程、高效节水等情况。
725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山丹县20世纪50年代,人畜饮水以涝池蓄水,人畜混用居多。1999年,国家启动实施农村饮水与环境卫生项目,建成老军乡潘庄—丰城、陈户乡郑庄—西门等氟病改水工程。2010年10月建成山丹县农村水质监测中心,开展各类农村供水工程水质检测...
726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山丹县境内洪涝灾害年年有所发生,唯大小程度不同。洪水灾害主要发生在每年7—9月间,多为局地暴雨引发的山洪,偶有春季融雪水汇流引发的洪水。建成简易雨量监测站40个、无线广播预警站40个、自动雨量监测站17个、自动水位雨量一体站1个、县...
727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山丹县高效节水是为缓减水资源紧缺矛盾,提高水的利用率的一种农作物管灌方式。主要包括输水和灌水两种方式。
728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述山丹县水利管理,其中包括了用水管理、工程管理、水资源管理、综合经营。
729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山丹县用水管理,全面实行计划用水、合理灌溉。统一执行全区农业水费平均成本,实行定额内用水按基本水价收费,超定额用水加价收费。
730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山丹县水利工程管理,其中包括了水库管理、渠道管理、机井、塘坝管理、人饮工程管理。
731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山丹县水资源总量1.2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不足600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280立方米左右,属甘肃省18个干旱缺水县之一。境内蓄水设施规模小,严重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732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山丹县水利综合经营,其中包括了青龙管道公司、李桥水电站。
733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正文
本编记述山丹县农村工作,其中包括了农村改革、农村建设、农村经营管理、农业机械。
734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述山丹县农村改革,其中包括家庭联产承包、土地流转。夯实党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放活了农村土地经营权,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735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述山丹县农村建设,其中包括了小康建设、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