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编 农村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0734
颗粒名称: 第十七编 农村工作
分类号: D422.6
页数: 22
页码: 299-320
摘要: 本编记述山丹县农村工作,其中包括了农村改革、农村建设、农村经营管理、农业机械。
关键词: 山丹县 农村工作

内容

作为传统的农业县,1949年后,历届山丹县委、县政府都把农业农村工作作为主要工作和中心工作来抓。1950年末至1952年底,全县完成土地改革,土地由私有制走向公有制。20世纪50年代成立农业局,1986年8月成立县农业委员会(2002年更名为县农业办公室),2007年成立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2010年撤销农业局,并入县农业委员会。多年来,县委、县政府管理农业农村的机构一直变更,但统筹管理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主体地位始终未变。
  1989年8月,县委、县政府抽调县乡干部390人、村社干部1086人,在全县10个乡111个村700个合作社分期分批全面实施“两田制”(承包田、自留田)建设。1996年11月,县委从县乡机关抽调干部240人,用45天时间到农村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2000年,针对畜牧业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在全县实施“万千百”羊产业开发工程,促进羊产业发展,增加农户收入。2003年后,不断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责任体系,通过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土地整治,实现全县耕地占补、总量平衡;严格执行土地利用用途管制制度,不断提高土地节约和集约化利用水平。
  2007年,为提高农民收入,发挥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在农村工作中的作用,县上成立马铃薯产业协会,次年成立啤酒大麦产业协会、油料产业协会、种子产业协会。2010年成立农业能人协会、高原夏菜产业协会。到2013年,建成农牧业专业合作社159户,促进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2000年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2005年起全面取消农业税及附加;同年,为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稳妥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2010年启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至2013年,全县农村在道路砂化、硬化,渠道、小型塘坝建设,村民健身广场建设等方面成效突出,改变了农村环境面貌。
  县域内沿用几千年的农业生产工具主要有二牛抬杠犁、耧、耙、耱、石磙、石碾、铁木轮大车等,笨重低效,农民长期处于艰难沉重的农事劳作中。在农业机具的改进和发展上,20世纪50年代起推行农具改革,推广滚珠轴承、山地犁、七寸步犁、双轮双铧犁和手推独轮车、胶轮大车、架子车等,逐步由传统畜耕农业向机械农业发展。六七十年代,拖拉机、柴油机及小钢磨等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开始发展,拖拉机向多型号、多用途迅速发展,均由集体经营。80年代包产到户后,农机改变过去集体经营的单一格局,社员独户或联户承包经营形式普遍出现,农业机械拥有量快速增长,1989年,全县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4303台,拥有各种农业机械5100多台件,胶轮大车、架子车共2.71万辆,基本实现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对农业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改善促进作用显著。2000年以来,随着包产到户政策的稳定,手扶拖拉机、小四轮拖拉机普遍使用,劳动强度降低,市场不断对拖拉机及其他农业装备提出新的要求,农民开始把资金用于购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业机械及运输车辆等农机产品。全县农村平均每2.8户拥有一台拖拉机,配套农具26672台件,配套比1∶1.65。农民从繁重的农事活动中解脱出来,农业生产效率,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服务水平、科技水平和安全水平稳步提高,农机配备结构优化。
  第一章 农村改革
  第一节 家庭联产承包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陆续建立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开放集贸市场,扩大社员自留地,允许个人购买牲畜农具,发展家庭副业。
  1979年,全县有82个生产队划分为185个包干作业小组。次年,全县750个生产队推行多种形式承包责任制,有2个生产队的13户搞包干到户。1981年,全县推行和完善包括统一经营、联产到劳,专业承包、联产计酬,大包干到组、以队作业、定额计酬等5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采取责任制形式的生产队有300个、大包干到户的生产队208个。到1982年,全县农村全部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本上把以土地为主的生产资料全部承包给农户,有24314户承包集体土地54.7588万亩。1978年,全县粮食产量4752.5万公斤,至1982年增长到5258万公斤。
  1989年,为深化农村改革,稳定以家庭经营为核心的土地承包责任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县委、县政府在全县10个乡110个村700多个合作社全面实施“两田制”(承包田、自留田),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将集体土地划分为口粮田和责任田两部分,承包期内人口发生变动的,普遍采取“两田互补、动账不动地”的办法进行调节。在农户承包农田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人口增加口粮田,减少等量责任田;减少人口减少口粮田,增加责任田。两田制承包方式,使人地矛盾得到适当缓解。1989年全县粮食总产量6697.3万公斤,较1982年增加1439.3万公斤,增长27.4%。
  1997年,中央明确规定不提倡实行“两田制”,已经实行的必须按土地承包政策认真进行整顿,无论“口粮田““责任田”,承包权都必须到户,并明确30年不变,不能随意调整。县上及时纠正随意提高土地承包费、收回部分承包地高价发包,或脱离实际,用行政命令办法搞规模经营,强行从农户手中收回责任田等做法,农业生产持续向前发展。
  1998年,全县开展二轮土地延包工作。按照“大稳定、小调整”“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在第一轮土地承包的基础上承包期统一延长30年(1996—2025年)。全县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3.62万户农户承包耕地面积46.6万亩,并全部签订土地承包合同,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做到承包地块、面积、合同和经营权证书“四到户”。二轮承包合同的签订,夯实党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放活了农村土地经营权,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1998年全县粮食产量11859.9万公斤,较1989年增加5162.6万公斤,增长77.1%。2013年全县粮食产量18173.1万公斤,较1998年增加6313.2万公斤,增长53.2%。
  第二节 土地流转
  2006年前后,全县土地开始规模流转。2008年,针对全县劳务输出力度加大,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多,土地逐步出现撂荒、部分能人返乡创业等现状,县上按照“合法、有偿、自愿”的原则,以劳务输转带动农村土地流转,鼓励农户采取转包、出租、转让、返租倒包等形式,使土地逐步向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和经营能手集中,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县委、县政府制定《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指导意见》《山丹县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扶持土地规模经营奖励办法》,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统筹指导和推动全县土地流转工作。全县8个乡镇相应成立由乡镇长任组长的土地流转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和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在行政村建立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点,配备专职人员为土地流转提供指导和服务,形成“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有点”的土地流转三级服务体系。通过政府推动、市场拉动、政策牵动、能人带动、服务促动,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同年流转土地2.65万亩,亩租金收入400—500元。通过流转土地,有一技之长的农民腾出手来安心创业,在企业和大户租赁的土地上打工挣钱或发展家庭养殖等产业,家庭收入明显增加。
  2009年,全县流转土地5.3万亩,占农村土地承包面积的11.3%;涉及农户4949户,占总农户的13.0%。其中转包3.4万亩,涉及2808户;出租1.09万亩,涉及1316户;代耕代种5899亩,涉及620户;入股1312亩,涉及99户;互换610亩,涉及106户。118家规模经营户流转土地1.63万亩。位奇镇建成张掖市第一家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荣华种植专业合作社成为全市首家土地入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2010年、2011年、2012年分别流转土地10.8万亩、17.5万亩、19.5万亩。对流转期限在3年以上的,规范合同签订。围绕马铃薯等特色主导产业连片规模经营的流转户,实际流转面积在200—500亩、500—1000亩和1000亩以上的,县财政分别给予每亩20元、40元、60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利用流转土地发展设施农业的,由县财政提供3年贷款贴息。
  2013年,全县流转土地25.6万亩,占承包面积的54.8%;规模经营户544户,流转面积千亩以上47户,涉及2.1万多农户,占总户数的56%。流转率和涉及农户数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7倍和1.95倍,均居全省各县(市、区)之首。全县有2360多户农民与外出务工者签订“托田合同”,托田面积2.7万亩。土地流转方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机械的推广使用,全县农作物标准化栽培面积达40万亩以上,科技在农业增收中的贡献率达60%。通过土地流转,打破一家一户分散的经营模式,建成脱毒马铃薯、高原夏菜和农作物繁种三大基地,全县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外出经商或进城打工,留守家园的中老年人和妇女照顾家庭又就近打工挣钱,变成了宜家宜工宜农型“三栖”农民,农民钟情这种“你种我的地,我赚你的钱”的新模式。全县有2.6万名农民脱离土地,从农村向二、三产业发展,人均年收入在4万元以上。
  全县土地流转初步形成能人带动型、家庭农场型、合作社组织型、企业基地型、亲友托管型5种主要模式。实践证明,同样发端于农民自己创造的土地流转,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缓和人地矛盾。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农业比较效益明显提高。
  第二章 农村建设
  第一节 小康建设
  1994年,山丹县农村小康建设拉开序幕。按照省上确定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住房比重等六大类17项指标,围绕提高人的素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三项重点开展工作,全县农村小康建设经历了修路、改善环境面貌、住房建设三个阶段。到1997年,除老军等乡的14个相对贫困村外,全县整体达初级小康,成为全省22个率先实现初级小康建设目标的县份。同年作出建设宽裕型小康的决策,提出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宽裕型小康的奋斗目标和主要措施。
  修路 1994—1995年,主要组织实施“百村千里”道路改造。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乡村自筹、群众投劳等形式,以改造村社主街道为重点,全县农村大规模铺筑整修乡村道路,解决行路问题。1994年砂化道路120公里,硬化主街道15公里,美化12公里。此后几年,一直把乡村道路改造作为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方面,从路基平整到铺沙硬化,坚持不懈地搞。1999年整修乡村道路925公里,铺油或混凝土硬化80公里。2000年整修乡村道路285条305公里(铺油、混凝土硬化6条16公里),2001年37条151.5公里,2002年160公里(铺油、混凝土硬化18公里)。至2003年底,全县砂化农村道路近650公里,硬化主街道260公里,硬化乡村道路9.5公里,初步改善农村道路状况。
  改善环境面貌 1996—1997年,组织实施“百村千巷”村镇面貌改造。从治理村镇建设规划混乱、农民建房设计随意、农村环境脏乱差入手,统一规划设计,群众自筹为主,政府适当补助,开展大规模的门面改造,全县农村改造门面1.5万户。1999年绿化美化居民点巷道158条93公里,2001年绿化美化居民点道路18条6公里。
  住房建设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从1998年开始,重点组织实施住房改造工程,开展了“百村千户”等活动,把农户住宅改造和村镇建设作为宽裕型小康建设重中之重,鼓励农民加大建房投入,掀起村镇建设和住房改造高潮。县委、县政府下发《山丹县加快农村住宅改造步伐的意见》,从土地审批、规划设计、补助资金等方面出台10条优惠政策,调动农民建房的积极性。通过建点示范、整体推动,县城建局、小康办对村镇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免费为农户提供住宅设计图纸和技术服务,土地实行优先审批建设用地和宅基地,对集中连片修建20户以上楼房的示范点,县上为每户协调贷款2万元,贴息两年,农户建房的积极性日渐高涨。1999年,全县投入补助资金230多万元,建成高标准示范点41个,示范点户数达2035户。涌现出清泉镇祁店、北滩、郑庄、清泉村,位奇镇芦堡、二十里堡村,东乐乡静安村,花寨子乡城南、新泉、高湖村等先进典型。全县新建农户住宅4250户,完成住宅改造9250户。2000年新建改建住宅1289户。2001年启动东乐乡西屯村、清泉镇北滩村、位奇镇位奇村等10个高标准住宅改造示范点,带动全县新建改建砖木、砖混高标准农宅1163户。2002年建成高标准住宅1162户,102个村完成宽裕型小康发展规划,占总数的88.6%。2003年完成农宅改造1006户。至2004年,全县有2.45万户农民建成砖木、砖混结构的高标准住宅,占全县总农户的63%。霍城镇西关村一农户投资100余万元建起农家庄园,建筑面积达600多平方米,建筑规模为全县农宅之最。
  2010年,开工建设农村小康住宅1773户(农民住宅楼20栋844户),示范点10个(50户以上示范点9个)。全县小康住宅建设项目补助资金约680万元,住宅建设至少拉动农村投资2亿元以上,资金拉动比达1∶20以上。2011年,开工建设农村小康住宅3464户,全县启动30户以上小康住宅示范点12个(楼房示范点9个,平房住宅示范点3个)。以城中村改造为主的西街村、以集镇建设为主的东关村和以移民搬迁整村推进的岸头村3个精品小康示范村典型示范作用明显。
  2000—2013年,主要实施宽裕型小康建设中的农村住宅改造、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美化等工作,全县建成农村小康住宅31970户。
  第二节 新农村建设
  2006年,县委、县政府启动新农村建设工作,由县农村小康建设办公室负责实施。同年,全县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启动,9个试点村(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位奇镇芦堡村;市级试点村位奇镇十里堡村;县级试点村东乐乡西屯村、清泉镇南关村;乡级试点村李桥乡高庙村、霍城镇刘庄村、陈户乡西门村、大马营乡花寨村、老军乡硖口村)群众自发投工投劳2650个,开工各类项目20个,投入资金3591.26万元(其中省市县投入155万元,市县帮扶单位帮扶30.32万元,项目及企业投资2429.43万元,群众自筹976.51万元)从事道路修建等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新增市级相对贫困村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东乐乡山羊堡村。10个试点村共完成建设项目35个,投入资金1765.5万元(省市县补助资金130万元,部门及项目资金1015.45万元)。省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完成试点建设任务并通过省市考核,芦堡村获得省委、省政府表彰奖励。
  2009年,山丹县被确定为全省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县,确定1个园区(山丹县寒旱区现代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2个乡镇(清泉、位奇镇)、18个试点村(东乐乡城东、城西、山羊堡村;清泉镇东街、南关、郇庄村;位奇镇芦堡、十里堡、高寨村;李桥乡巴寨村;霍城镇东关、西关村;大马营乡马营、花寨村;陈户乡东门、西门、盘山村;老军乡焦湾村)作为试点,省上安排试点补助资金4000万元。全县以双孢菇、红地球葡萄和精细蔬菜为主的设施农业从无到有,达4826亩。建成规模化养殖小区46个;建成通村道路526公里,硬化居民点巷道82公里,通村道路硬化率达63.4%;衬砌渠道459公里。农田灌溉水资源利用率达50%;完成安全饮用水入户5829户,自来水普及率达96%;新建沼气池6500户,改建卫生厕所6100座,农村沼气、卫生厕所入户率达68.9%;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12829户,开工建设农民住宅楼2724户,农村砖木砖混结构住房比例达89.7%。有19个村实施中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位奇、清泉镇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芦堡村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村”,花寨等6个村被评为省市级生态村。
  2010年,全县完成通村道路110公里,硬化居民点巷道31.37公里;衬砌渠道107公里;建设沼气池500户,改建卫生厕所3650座;改造农村危旧房2855户(单元式楼房1152户),整修巷道60多条。绿化村庄道路45公里,栽植各类苗木3.8万余株,建成垃圾处理点166个,人居环境得到改善。落实“两免一补”资金1159万元,整合农村小学11所;新建村卫生所4个;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5个。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率达75%以上,电话入户率95%以上。
  到2013年,18个试点村栽植各类绿化苗木11.3万株,建成垃圾处理点417个,安装太阳能路灯260盏。投资1.3亿元建成高标准育才中学,实现农村初级中学整合。整体改造扩建乡镇卫生院8个,建成村级标准化卫生所86个。建起县级中心敬老院1所,五保老人得到供养。4年举办各类培训2004场次42168人,培训率达82%。全县评选文明户1.15万户,表彰“五星级”文明户1520户,“五星”文明户参评率达95%。各行政村普遍成立农民业余演出队,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360多场次。2012年,芦堡村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全国文明村镇”,山羊堡村被中组部表彰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县80%以上的村新建、改建村级活动及办公场所,“村财乡管村用”制度全面推行。
  第三节 扶贫开发
  20世纪90年代前后,山丹县作为全省18个干旱县之一,扶贫攻坚任务繁重。1983—1992年,“三西”(甘肃河西、定西和宁夏西海固)建设10年,国家向山丹县投入专项资金1454.6万元,主要进行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1994年前后,山丹县被列为全省“四县一片”(古浪、民勤、民乐、山丹)干旱区。1994—2000年,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105.86万元,扶持发展福利水泥厂、包装箱厂、交电材料厂、茂源粮油加工厂等乡镇企业,新建山羊堡滩、丰城堡滩、王城滩移民基地,在大马营乡圈沟村、老军乡羊虎沟村、陈户乡张庄村和清泉镇建设人饮工程4处。县内外安置移民7079人,安置劳务移民10660人。在霍城、老军和大马营乡建立油料基地及贫困村养殖场。到1997年,山丹县与省内其他21个县率先实现初级小康目标。1998年,山丹县被省上取消省级扶贫重点县政策待遇。2001—2010年,省上仍有零星扶贫资金用于扶贫建设,全县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439.59万元,与第一个十年计划(1983—1992年)基本持平,只占到“八七”扶贫计划期间的68.4%。
  2011年,国家重新划定贫困人口收入线标准,按照2300元的国家新标准,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有12622户43654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28.4%。其中享受国家民政救助的五保户、低保户和扶贫低保户有5617户19404人,占到44.4%;纳入扶贫政策支持的有7005户24250人,占55.6%。
  2013年,山丹县被省上列为全省17个国家片区外“插花型”贫困片带扶持县份之一,又一次被省上确定为全省7个利用国开行贷款推进基础设施扶贫攻坚试点县之一。利用一年半时间,完成投资1.39亿元,建设通村道路48条252公里,全县所有建制村道路通畅率达100%;完成投资2.37亿元,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30处,解决90936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省上安排“三西”专项扶贫资金871万元,其中老军乡整乡推进扶贫资金400万元。
  第三章 农村经营管理
  第一节 财务管理
  全县农村财务管理大体经历三个阶段: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前,村级财务管理仍然实行村级财务管理的模式,核算内容除本村财务收支外,乡统筹、村提留预算和收缴工作是当时村会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2003年开始到2012年,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制度,乡统筹、村提留已在全县取消,村级财务业务委托乡经管站代理,村级实行报账制,加强集体资金管理;2012年6月,完成农村集体经济资产、资金、资源“三资”管理的登记、摸底和审核工作,全县8个乡镇110个村的“三资”管理及村级财务全部移交乡镇委托代理中心,全县村级财务网络化管理工作由此开始,并逐步规范。
  1989—1991年,由县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全县合作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县经管站下派业务技术干部,对全县1/3的乡镇进行村级财务审计和农民负担检查。1992年,组织培训村社会计75人,对符合免试条件的43名村社会计颁发会计证。1995年,审计李桥、陈户两乡统筹费,总金额50.7万元。1997年,对全县农村财务进行执法检查。1999年,各乡镇乡统筹、村提留预算方案列入县经管站审批范畴。2001年,县乡农经站参与全县农村税费改革。2002年,将村级财务业务委托乡经管站代理,村级实行报账制。
  2004年,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制度,通过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理财等方式加强集体资金管理。2005—2006年,引导农村土地流转,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加强对征地补偿费分配和使用的监管;对全县8个乡镇128个村社开展财务审计,重点审计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村组干部任期离任审计等。2008年,7个乡镇72个村开展“一事一议”筹资455.2万元,5个乡镇32个村开展筹劳7.77万个,用于渠系配套、道路修建等开支。2009—2010年,对8个乡镇115个村的村级财务进行清理,清理出乡镇级债权1956.3万元、村级债权907.5万元;乡镇级债务17459万元,村级债务12550万元。推进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规范化管理,举办村社财会培训班2期150人次。开展村级转移支付资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专项补贴资金为重点的农村审计工作,审计金额145.86万元。推行村账乡管,形成乡镇有代理会计、村有报账员的财务管理体系。2012年,推进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全县110个村“三资”清理资料按要求全部进入乡镇委托代理服务中心。2013年,建立健全“三资”管理台账,开展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各乡镇农综服务中心(农村会计委托代理中心)在2003年村账乡镇代管的基础上与各村委会重新签订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协议书,农村财务管理由传统手工操作向会计电算化管理转变。
  第二节 农经组织
  马铃薯产业协会 山丹县被国家和省上相关专业组织认定为是最适合马铃薯栽种的地区之一。包产到户后,在农民传统自种自产的基础上,经过多年培育包脱毒马铃薯等高品质品种被农户接受并快速得到推广。2002年10月,由创办瑞达淀粉的周伟等人发起,联合本县53户马铃薯种植运销大户自行筹建马铃薯协会,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开展马铃薯生产、采收、加工、销售、贮藏。2005年,该马铃薯种植基地被甘肃省认证机构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006年发展会员1306人,种植农户5372户,基地面积达6万亩。2007年1月成立山丹县马铃薯产业协会,选举产生理事15人,会员53人,周伟当选会长。同年落实订单面积3.4万亩,辐射带动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2010年以后,随着瑞达淀粉有限责任公司产权变更,马铃薯淀粉产业由山丹农场芋兴粉业接替,协会职能作用未能发挥。
  啤酒大麦产业协会 种植啤酒大麦具有投入少、成本低、产量高、效益好、节水效果明显等优势,对缓解干旱缺水矛盾、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从2000年前后开始,随着瑞源啤酒大麦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的建成,山丹县啤酒大麦年种植面积达三四万亩。2008年,全县种植啤酒大麦10.03万亩(良种繁殖2万亩),总产达4127万公斤。位奇、陈户两个乡镇建成2万亩啤酒大麦高产示范区。以推广啤酒大麦良种、种子包衣、药剂拌种等高产高效技术为主,位奇镇十里堡、二十里堡、高寨、马寨、张湾、永兴6个村和陈户乡三十里堡、王城、西门、刘伏4个村各建成2000亩连片啤酒大麦高产示范区,并在十里堡、高寨村建成2个百亩攻关示范点。数据分析,啤酒大麦万亩高产创建田平均亩产496公斤,比该区前三年平均高出11.4%,其中产量上千斤的面积达1.5万亩,千亩展示田平均亩产526公斤,百亩攻关田平均亩产553公斤,达到预期效果。2010年前后,全县每年种植啤酒大麦10万亩左右,落实订单田8万亩左右。每年向外销售啤酒大麦3万多吨,商品率达85%以上,加工率达90%,啤酒大麦成为全县种植业中的支柱产业。
  2008年11月成立山丹县啤酒大麦产业协会。选举理事17人,薛世仁当选理事长。首次发展团体会员19个,个体会员60多人(从事啤酒大麦管理、生产、销售、加工的40多人以及重点生产基地村负责人12人)。
  油料产业协会 山丹县是国内优质油料产区,所产油料具有含油率高,芥酸、硫苷含量低,无公害污染等特点,在省内外具有很高知名度。从20世纪90年代华协1号的引进到青杂系列、陇油5号等品种的推广,油料成为全县种植面积较大的重要经济作物。1998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产业富民工程实施,县上成立油料产业办公室,负责全县油料种植基地规划和技术指导,在发展规模、产值比重、产品质量、标准栽培、加工销售、无公害产地产品认定认证等方面稳步发展,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特色主导产业。包括中牧山丹马场、国有山丹农场,全县年种植面积在22万亩左右,总产突破2.8万吨。以大马营乡和霍城镇为主建成万亩以上连片示范区2个,全县初步形成具有规模和效益的生产基地与加工企业。县内有中小型油脂加工厂14家,年加工油籽2000多万公斤。山丹马场建成5万吨菜籽高烹油生产线,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格局。
  2008年12月成立山丹县油料产业协会,选举产生理事21人,陈加明当选理事长。首次发展团体会员6个,个人会员46人。
  种子产业协会 经过多年努力,全县建成以油料、小麦、大麦、马铃薯、花卉蔬菜等农作物为主的种子产业体系,县内注册制种企业4家,年繁制种面积稳定在3万亩左右,年产量2000多万公斤。制种企业的发展对加速优良品种的应用步伐、繁荣种子市场、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作用,但也存在诸如基地抢购、套购种子等现象:一些农户受眼前利益驱使,置种子生产收购合同于不顾,私下将生产的种子倒卖给套购者,扰乱种子生产经营市场,使制种企业蒙受很大损失;部分种子经营者私自引进农作物品种,未试先推,致使农技推广部门对此类品种的特征特性、适应性、栽培技术不了解,无法进行栽培技术指导,对种子产业的发展产生消极作用。
  2008年12月成立山丹县种子产业协会,选举产生理事21人,韩康当选理事长。首次发展团体会员8个,个人会员44人。2013年前后,通过发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的作用,引导农民掌握市场信息,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全县种子产业步入规范化发展轨道。
  农业能人协会 2010年1月成立山丹县农业能人协会,选举产生理事21人,周济民当选会长,吴玉珠为名誉会长。协会以全县种植、养殖等能人为主体,以培养农业人才队伍为宗旨,带领农民进入市场。
  高原夏菜产业协会 2010年1月成立山丹县高原夏菜产业协会,选举产生理事17人,王德勤当选理事长。协会把高原夏菜作为农民增收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山东泰安复发中记公司、酒泉吉龙公司、山丹绿源脱水蔬菜公司、高台宏达公司、酒泉敦煌种业、张掖勤园公司等加工企业,向蔬菜种植户推广白株404、白地球、白比伦白皮洋葱、津优30号黄瓜、陇椒2号辣椒、七寸参、五寸参胡萝卜、陕抗5号、华冠一号、抗病皇冠西瓜、大西洋脱毒马铃薯等市场适销对路的优质高产高原夏菜新品种。2013年前后,全县种植白皮洋葱、胡萝卜、砂田西瓜等高原夏菜4万多亩,新品种新技术覆盖率均在95%以上,白皮洋葱平均亩产达4吨以上,砂田西瓜平均亩产达3吨。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98%,白皮洋葱平均亩产值达3200元左右,砂田西瓜平均亩产值达2300元以上。
  农民专业合作社 按照形式多样、群众自愿和民办、民管、民收益的原则,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两洋(羊)、油、啤、麻、棘、蜜等优势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为重点,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循序渐进,逐步规范提高。2007年,工商注册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业3家,养殖业1家):李鹏的旭辉农业专业合作社、尹华文的荣华种植专业合作社、尚创业的金土地种植专业合作社、徐积华的同心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287万元,合作社成员162人。2008年,建成林业专业合作社1户;2013年,建成农牧业专业合作社159户。至2013年,全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88个,入会农户19816户,带动非成员农户1.1万户;拥有注册商标合作社1户,使用农产品质量认证2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户,实施生产质量标准的合作社74户。
  从产业分布看,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多分布在第一、二产业,其中从事种植业的252个,占总数的31%;从事畜牧业的352个,占45%;从事林业、服务业的124个(林业1户),占16%。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第三节 农业综合开发
  1996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004年,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划归财政局管理。至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24085.07万元(中央财政9335.5万元、地方配套2664.5万元、银行贷款1046.16万元、自筹11038.91万元),维修改造和修复配套机电井154眼,改造修建渠道871.99公里、渠系建筑物21366座,修筑田间道路347.85公里,营造农田防护林2.036万亩,完成高标准农田和中低产田改造22.41万亩,扶持县内重点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实施产业化项目10多个。
  第四节 农村税费改革
  200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有:取消乡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取消统—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全县随即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
  2002年5月,依据省文件精神,县上取消屠宰税。随着各项政策落实,全县农村税收收入由改革前的农民负担1223.4万元降为792.2万元。
  2003年,在调整农业特产税的基础上,县上对收购环节征收农业特产税的皮、毛、绒等畜产品,在非农业税计税土地上生产的水产品、原木等农业特产品不再征收农业特产税,也不征收农业税。2004年,全县农业税税率总体下降1个百分点,取消农业特产税;免征牧业税,只征收农业税。
  从2005年1月起,山丹县全面取消农业税及附加。山丹县属干旱和半干旱农业耕作区,农村税费改革后,实际落实计税土地面积40万亩,粮食常年产量8017万公斤,减免农业税正税496万元,减免农业税附加99万元,免征人口15万人,免征户数填列37524户。
  根据政策,农村税费改革前形成的尾欠只准清理不准清收,妥善清理农业税尾欠。乡镇农业税收征收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对农业税收票证进行认真盘点,对票证的领用、作废、上缴、损失和损毁的数量号码进行登记和核算,并把农业税收票证上缴到县财政局。
  取消农业税后,乡镇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由此形成的部分财力缺口,中央财政和省、市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给予全额补助,由县上落实到乡、村,专款专用。
  2005年12月,县上启动契税征收工作。
  第五节 农村综合改革
  2005年12月,为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政策为主要内容,稳定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同年,全县11个乡镇撤并为8个乡镇,将原有的乡镇编制精减、优化,核定行政编制187人、事业编制392人,减少139人。
  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完善分税制,合理划分县乡收入。增值税地方部分全额入县库,净上划省市部分由县财政全额承担,其他地方税种按属地划分原则,确定合理分成比例,增强乡镇财政收入的积极性;加强支出管理,核定支出范围,乡镇公用经费增长较快势头得到遏制;加大县对乡镇转移支付力度,强化乡镇资金管理,确保县乡分税制财政体制平稳运行。
  2006年,涉农收费公示落实到村社一级。严格执行省上确定的村级报刊订阅不超过600元的标准,2006—2008年全县村级报刊订阅平均每村分别为424.2元、395.4元、526元(2008年每村订阅《甘肃日报〓张掖日报》各1份)。开展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涉农收费专项检查、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检查、机动车辆收费检查、教育收费、动植物检疫收费等专项检查,2006年查处61家单位违纪金额24.93万元,查处举报案件6起,查处一所农村小学自立项目收取补课费2400元。2007年查处7家单位违纪金额37.61万元,查处举报案件12起;其中一所中学自立项目收取高三学生复读生补习费18.1万元,没收上缴财政46750元,责令退还学生134250元。
  2006年,对粮食直补资金实行征、补两条线管理,市上下发的310.6万元粮食直补资金和355.4万元综合直补资金全部兑付到3.75万户农户手中。2008年,全县兑付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资金2364万元(粮食直补449.5万元,综合直补1914.5万元),受益种粮农户3.7万户、农民近15万人。2009年,按照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要求,填写明白册76530册,制作农户存折38265个,发放农户存折38265个,为农户存折存入种粮直接补贴、农资综合直接补贴、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等补贴资金5555万元。2011年,为农户存折存入上述资金11959万元。
  2006年,全县中小学收费全面推行“一费制”,规范中小学收费行为,减轻农民负担,全县中小学在校学生流失率有所下降。同年春秋学期,全县中小学收费执行“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
  2007年,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整合教育资源,扩大办学规模,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马营中学20名教师和280名学生合并到总场中学,李桥乡10所小学五、六年级学生224人合并到李桥中学,由268人增加到492人。2008年以撤点并校为基础,创办寄宿制中小学。夹河小学六年级、中河小学合并到山丹三中;大马营的花寨、城南、城北、双泉,老军乡的硖口、下焦湾,霍城镇的盛沟等7所学校389名学生49名教师合并;李桥学区的东沟、西沟小学43名学生8名教师合并到上寨小学;清泉学区的南湾、清泉学校并入双桥学校。
  2008年,乡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编制实名制,解决混编混岗、“吃空饷”等问题,乡镇人员工资由县财政委托专业银行统一发放,以工代教人员待遇问题彻底解决。
  2009年,规范完善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8个乡镇60个村筹资134.6万元、筹劳26.5万个,用于农田渠系配套、道路修建等开支。
  2010年,启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当年全县审批村内公益建设项目52项(一般项目37个,重点项目15个),投资2997万元(省厅奖补812万元,县上完成配套850万元,群众筹资筹劳1190万元),涉及52个行政村。2011年审核批复村内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48项(重点项目8项),项目总投资3780万元(省厅奖补1038万元,市级奖补46万元,县上完成配套850万元,群众筹资筹劳1846万元),涉及48个行政村。2012年财政奖补项目55项(重点项目9项),总投资4802万元(申请奖补资金1544万元,县级预算安排950万元,群众筹资筹劳2308万元),涉及55个行政村,完成硬化道路38.9公里、砂化道路18.7公里、建设渠道105公里、小型塘坝6000立方米,建成村民健身广场4500平方米。
  2013年享受国家粮食及农资综合直补资金种粮农民3.79万户15.3万人,受补面积40.2万亩,发放资金4271万元(粮食直补资金459万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3812万元),亩均补贴资金106.3元、户均1126.91元、人均279.2元。落实购置补贴机具1026台(件),补贴资金999.96万元(山丹马场105.24万元),发放到50个村713户农户手中。全县兑现良种补贴22.17万亩、资金221.70万元(小麦补贴20.67万亩206.7万元、青稞补贴1.5万亩15万元、马铃薯补贴0.1万亩80万元)。全县新农合参合140172人,到位补助资金4344万元,财政补助标准人均280元,个人缴纳60元;农村社会救助人数1.1万人,救助资金1657.3万元。审核批复村内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62项(重点项目10项),投资4933万元,涉及62个行政村。
  第四章 农业机械
  第一节 农业机械发展
  1970年成立山丹县农业机械局,管理全县农业机械化工作。1983年改为县农业机械管理站,归口农业局管理。1987年3月恢复县农业机械管理局,统一管理农业机械的经营、培训、推广供应等工作。1997年成为县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内设综合办公室、农业机械管理股、推广培训股、农机监理站4个股室(站)。2010年6月,确定农机监理站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县农业机械管理局。
  传统农具 山丹县传统耕作农具主要有犁、耧、耙、耱、石磙、石碾、木轮大车等;用于收获的有镰刀、磙子、杈、木锨等;用于运输的有架子车、皮车等;用于木工工具的有锛、木锯、推刨等。
  犁 以翻土为主要功能并具有松土、碎土作用的土壤耕作农具,主要有铧式犁、直辕犁、曲辕犁等。由犁铧、犁把、犁杆三部分组成。犁深3—5寸,一般用1—2头役畜牵引,1人扶犁。后拖拉机广泛普及应用,畜力犁逐年减少。
  耙 有木制和铁制两种,横“目”字形,齿面为耙,反面为耱,体形较大,可灭茬、碎土、整平土地、播前保墒及整理苗床。耕作深度一般不超过15厘米。还有一种九钉耙,由木把、耙头组成,耙头装有铁齿(农村中的铁匠、木匠都能制作),多用于平地碎土、耙土、耙草、平整菜园等。翻地时,农民手握木把的一端,把耙举过头先往后,再往前甩,铁齿由于甩劲插入泥土,然后向后拉耙把土翻松。还有一种犁耙,体形较大,一般由大牲畜或者机械牵引,用以平整规模较大的土地。
  耧 由牲畜牵引、人工掌控播种的木制农具。制作工艺较为复杂,主要由耧斗、耧台、耧管、耧铧组成。
  拉排 山地使用的拉运农具。由于山地坡陡,不能行车,庄稼人就制作拉排代替车辆,运肥、拉田等。用两根长约1.5米、直径20厘米左右,且一头翘起的圆木做底,再用3根1.5米长的衬木将圆木用隼卯平行穿联,做成一个状似龙舟的长方形木排。上面放一个大柳筐,拴上绳索,套上牛、驴、马等就可往地里运粪、运红灰等。两边的圆木着地,滑行。拉排重心低,不易翻倒,大下坡没有失控的危险。非常适用山地短途运输。随着山旱地逐步退耕还林还草,拉排已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淘汰。
  石磨 加工面粉的工具。采用山中石料经石匠凿刻而成。石磨根据动力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水磨,用水的冲击力带动;二是畜力磨,用驴骡拉动;三是手推磨,人可以推转。石磨原型分上下扇(或上下盘),中间有轴套合,合面有齿纹,上盘有磨眼,粮食从中流入,磨成粉状,从周围出来。水磨是上扇固定,下扇转动,畜力磨、人力磨反之。产量水磨最大,畜力次之,人力最小。20世纪70年代逐渐被机器磨取代而退出历史舞台。
  碾子 用人力或畜力把高粱、谷子等谷物脱壳的石制工具,一般由碾台、碾盘、碾磙和碾架等组成。碾盘中心设竖轴,连碾架,架中装碾磙子,多以人推或畜拉,碾盘和碾磙为石头制成,上面分别由石匠凿刻有规则的纹理,其目的是增加碾制粮食时的摩擦力,通过碾磙子在碾盘上的滚动达到碾轧加工粮食作物的目的。
  磙子 有石磙、铁磙两种,按形状又分圆磙和棱磙,主要用于压地保墒和打麦场上打碾脱粒和农作物秸秆、饲草料粉碎作业。大滚用机械带动,小磙用畜力带动。
  独轮车 俗称“手推车”,因其车厢、车排底部只安装一个木制轱辘而得名。20世纪60年代前是山丹农村常见农具,用以载土、载物,轻巧平稳,现已少见。
  架子车 农村常用的运输工具,轻便灵活、人畜混用。由车排、车厢和铁制车轴加两个橡胶轮胎的车轮构成。用于载土、载物,以人力推拉为主,也可以牛、马役使,平稳轻巧。
  大轱辘车 农村常用的运输工具,轮子由榆木制成,直径1.2—1.7米不等。中间小圆为毂,外圆为辋,毂上18根辐条呈放射形与辋连接。辋的两侧各嵌168个铁钉加固,辋碾用铁皮包裹,用大铁钉固定。毂中间为轴孔。两轮用轴穿连,是为底盘。上安置车厢、车辕。用牛或骡马为动力。用铁皮加工、包装后也称皮车(也有胶胎车轮的),可乘人或载物,速度快于木轱辘车。20世纪60年代末还有使用,后被胶轮车替代。
  铁锨 农村最常用也最普遍的农具,用于挖土、浇水、翻地、装车等。铁锨一般由锨把和锨头组成,分圆头锨、方锨、条锨等。圆头锨适宜较硬土壤和开沟挖穴,方锨用于较软土壤装卸,条锨用于开挖硬质土壤。
  镢头 用来刨土、挖药、刨柴的农具,均装木柄,其制相同,外形和锄头类似,比锄头厚重结实、锋利。镢头在山区使用广泛,也可用来捣粪、挖沟、收获根茎作物。
  锄头 长柄农具,农村最常用的工具之一。用于耕耘、除草、疏松植株周围的土壤。比镢头轻巧。目前使用的有圆肩、平肩等。
  杵头 也称夯,旧时用来夯筑土质墙体或建筑物地基的工具。有杵头和杵柄组成,杵头一般为石制,杵柄为木制。
  榔头 又称长把榔头,全木质结构。用硬木段做头,安上长木柄,用来打碎地里的土块;安上短把,用来捶芨芨等。
  铲子 由金属制作的铲头、铲柄和木制铲把组成,种类繁多,大小不一,是除草、松土、间苗、移植、挖穴点种和挖掘收获根茎植物的工具。
  镰刀 农村收割庄稼和割草的农具,由刀头、刀刃和木把构成,多为全铁制刀头、木制把,刀片一般呈弯月状,是农村人工收割庄稼和割草的农具。
  木锨 形状与铁锨类似,锨头用薄木板或五合板做成,是扬场的专用工具。木锨一般长158厘米,锨头长方形,为35厘米×25厘米,板厚1厘米,锨头磨损后可更换使用。
  推板 碾场使用的农具。用一块宽10厘米、厚5厘米—6厘米、长60厘米—80厘米的木方,中间开凿斜眼,装上长木柄,把碾好的麦子推堆便于扬场。
  杈(叉) 用来扬场或装草的工具,有木杈、铁叉两种。木杈多为红柳木制成,一般为四股、六股。用硬木枝做四或六个齿,穿在杈档里,用生牛皮缠紧,然后安上长把即成。木叉使用轻巧灵便,不伤场面。铁杈由叉头和木柄构成,一般为四股、五股,主要用于打碾脱粒时茎秆的清理、堆积、翻晒、分级、搬运等。
  鞍子 放在牲口背上驮运东西或供人骑坐的器具,多由皮革或木头加棉垫制成。
  臃子 马、驴、骡拉车或碾场时套在脖子上的挽具,用皮革加布料制成,内装棕、麻等。通常和夹板配合使用。有的地方也称为套包。
  夹板 马、驴、骡等拉车或拉犁时夹在脖颈上的挽具,通常和臃子配套使用。夹板一般是在两根长短一致、粗细均匀的圆木中间打眼穿绳套而制成。使用时,先把臃子套在牲畜肩上,然后用夹板夹住,可使其不直接摩擦两肩,既可有效保护牲畜,又能使其在拉车拉犁时用力更大。
  筐 用芨芨或柳条等编成的盛东西的器具。常见的有手提筐、挑筐和驮筐等,现今农村中仍较常见。
  筛子 用竹蔑编制的底部整齐排列小孔的器具,圆形,有大小之分。把碎细的东西漏下去,粗大的东西留在筛上,用以分离胡麻、菜籽等的器具。也有用芨芨、柳条等编制,常用来盛晒麦子、谷物等。20世纪60年代后逐步改为木制边框,钢丝筛网制作。
  锛 用来削平木料的木工工具。由锛头和木柄组成。用时向下向内用力砍。
  木锯 用来截断木料的木工工具。分大锯、二链锯、小锯、鱼肚锯、圆盘锯、手锯、钢锯、刀锯等。锯条钢质带齿,用来切断木料。
  推刨 用来刨光和平整木料的木工工具。由刨床和刨刃组成。
  现代农业机械 现代农业机械是在农业生产中代替人力和畜力来进行农业耕作的现代化装备,用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传统农业的劳动强度,县境内广泛推广使用的有十大类。
  动力机械 从手扶拖拉机到小型250型轮式拖拉机再到2104型大型轮式拖拉机。
  耕整地机械 翻转犁、旋耕机、微耕机、田园管理机、开沟机、深松机、联合整地机、圆盘耙、起垄机、灭茬机、平地机(激光平地机)。
  种植施肥机械 条播机、穴播机、根茎类种子播种机、免耕播种机、旋耕播种机、施肥机(化肥)、撒肥机(厩肥)、追肥机(液肥)、地膜覆盖机、残膜回收机。
  田间管理机械 中耕机、培土机、机动喷雾喷粉机、动力喷雾机。
  收获机械 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割晒机、背负式玉米收获机、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油菜籽收获机、薯类收获机、青饲料收获机、牧草收获机、割草机、搂草机、捡拾压捆机、压捆机、饲草裹包机、秸秆粉碎还田机、高秆作物割晒机、果类蔬菜收获机。
  收获后处理机械 稻麦脱粒机、玉米脱粒机、粮食清选机、干坚果脱壳机、粮食烘干机、简易保鲜储藏设备、磨粉机。
  畜牧养殖机械 青贮切碎机、铡草机、揉丝机、饲料粉碎机、饲料混合机、饲料搅拌机、颗粒饲料压制机、喂料机、挤奶机、贮奶罐。
  农产品初加工机械 碾米机械、磨粉(浆)机械、果蔬加工机械、茶叶加工机械、剑麻加工机械、天然橡胶初加工专用机械。
  排灌机械 水泵、喷灌机械设备、其他排灌机械。
  设施农业装备 卷帘机、加温系统、农业用北斗终端。
  新机具 1989年以来,随着包产到户的稳定和劳动生产率的逐步提高,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的农业新技术、新机具逐步推广。播种机、小型收割机、拖拉机、割晒机等新型农机具大量使用。2000年后,小麦覆膜穴播机、全方位深松机、地膜穴播机、马铃薯播种机、马铃薯收获机、牧草收割机也逐步推广开来,并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增大,机具数量逐增,效能不断提高。
  农机作业水平 1989年前后开始推广半机械化耕、播、收技术,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不断引进推广并投入农田作业,农机作业面积和作业水平快速提升。2000年前后,农机作业从半机械化向全程机械化转变,特别是大麦、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农机作业链条得到延伸,从原来的耕、播、收环节向产前、产中、产后作业环节延伸;农机作业范围扩大,从种植业向畜牧业、草业、林果业、渔业、设施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等领域拓展。2005年,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山丹县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机械总值及拖拉机拥有量快速增长。
  与1989年相比,2013年全县农机作业水平由机耕21万亩增加到48.3万亩,机播由20万亩增加到46.83万亩,机收由3.7万亩增加到34.15万亩。全县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从1989年的28%提高到2013年的73%。
  综合机械化水平 2006年,农机管理部门抓住春耕、“三夏”“三秋”关键农时季节,组织引导农业机械投入农田作业,增加农机作业面积,提高农机化综合水平。2006年全县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500多台、联合收割机150台,农机经营总收入超过7300万元。全县主要农作物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3%。至2013年,全县拥有拖拉机16165台、各种农业机械25575台件,分别是1989年的3.75倍和5.0倍。
  第二节 农机技术推广
  马铃薯生产技术 长期以来,全县马铃薯生产一直采用传统的人工开沟、点种、挖掘、捡拾的耕作方式,费时费工、劳动强度大、投入高,制约了马铃薯的规模化发展。2002年首次引进马铃薯机械化作业技术,先从定西和省推广总站引进德国产马铃薯双行起垄播种机和国产马铃薯播种机各一台,在陈户和花寨子乡进行试验,次年在李桥乡东沟村示范推广,完成马铃薯机械化播种750亩,马铃薯体现出茎壮叶茂的特点。同年秋季又引进2台临洮中兴机械厂生产的洋芋收获机。2007年引进起垄施肥播种机、中耕培土机、收获机等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提高产量15%—30%,节约种子5%—10%,节约劳动力30%。与人畜作业相比,收获期短,作业效率每小时1.5—2亩,明薯率大于96%,损伤率小于3%,损失率小于2%。
  油菜联合收割技术 多年以来,以山丹军马场为代表的油菜机械化收获采取先割晒后拾禾的方式进行,工序多、损耗大,不利于油菜丰产丰收。2011年引进油菜割晒机、油菜联合收割机等油菜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每小时可收获油菜5—8亩,比人工收获提高工效40倍以上,亩节省劳动力3个以上,同时减少了人工收获油菜割晒、打捆、运输等十多个工序和机械分段收获油菜铺放、捡拾、脱粒等六个环节的籽粒损失,减少籽粒损失30公斤以上。新技术明显缩短收获时间、减少作业环节、降低损失、节约生产成本,减轻了劳动强度。
  保护性耕作技术 2004年,山丹县被农业部确定为“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示范县,引进全方位深松机、铲式深松机、免耕播种机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清泉、位奇、李桥3个乡镇的15个村建立示范点26个,与农户签订保护性耕作技术核心示范面积2万多亩,建设500亩以上连片示范区点5个。至2013年,完成示范面积15万亩,通过测产对比,小麦、大麦亩增产13%,亩增产值25元,亩节水50—100立方米,节约用工近60%。该技术能使农田少耕、免耕,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
  垄作沟灌节水技术 2011—2012年,开展垄作沟灌节水农业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引进垄作沟灌分层施肥播种机8台,在位奇镇和东乐乡建立示范点2个,完成示范面积240亩,全县辐射推广面积8000亩以上。垄作沟灌节水技术作为一项重点农田节水技术,是将传统的平作改为垄作,将作物种在垄上,实现垄作和沟灌技术有机结合,改善田间通风透光特性,增强作物抗倒伏和抗病能力,改大水漫灌为沟内渗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具有节水、省工、省种、增产的效果。与常规种植大麦、小麦方式相比,减少田间作业次数3—4次,亩节水40—80立方米,大麦、小麦增产3.6%—5.3%。
  日光温室卷帘技术 传统温室大棚的卷放帘一直由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为有效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设施农业的投入产出率,2001年引进日光温室机械化卷帘技术。该技术将电机和卷杆合理配套并组合起来,只需1人8—10分钟可完成卷帘、放帘工序,比人工操作(2人)节约时间2小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工省时的特点。至2013年,全县共安装日光温室大棚卷帘机310台,为全县推广该技术打开局面。
  牧草收获技术 2003年,全县示范推广牧草收获机械化技术,引进旋转式单圆盘牧草收割机20台,完成牧草机械化收割面积4500亩。2006—2010年,推广多功能铡草粉碎揉草机、铡草粉碎机、秸秆切碎揉丝机、揉草粉碎机等牧草、秸秆生产加工机具185台,示范推广牧草机械化收割面积5万亩以上,全县标准化养牛、养羊小区饲草成套加工机械配套率达71%,建立标准化养殖机械化示范点1个。牧草机械化收获每小时可达3—5亩,亩节约人工3人以上,提高工效30倍以上,收割质量好、损失率低。
  深松整地作业技术 1999年引进机械化深松整地作业技术。该项技术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是改造低产田、提高旱地作物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适应在县境内大面积推广。深松作业后的土地种植小麦、大麦,亩可增产15—20公斤;种植马铃薯亩增产200—300公斤。至2013年,全县推广面积5.8万亩。
  机械化残膜捡拾回收技术 2012年以来针对覆膜栽培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项配套技术,主要是通过机械方法将覆膜种植用过的破损地膜在苗期或收获后进行捡拾、收集。主要是对马铃薯、洋葱、地膜油菜等作物不同时期的残膜回收,重点包括膜土分离、降低伤苗率及秋后残膜回收工艺、茎秆处理等关键技术问题,从而形成成熟的适用技术,主要用于秋后残膜回收,亦可用于蔬菜种植中的残膜回收。该项技术实施后,明显减少田间地头塑膜废弃量,较好控制农田废膜污染。
  第三节 农机服务
  农机专业合作社2008年组建全县第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2011年达6家,2012年10家。到2013年,全县注册登记农机专业合作社达14家,注册资金2042.07万元,固定资产5936万元,入社社员272户,从业人员308人,拥有各类农业机具935台套,拥有车棚7900平方米。有农机化跨区作业服务总公司1个,从业人员255人,联合收割机120多台,年收入860多万元;有农机作业队28个,各类机械600多台件,从业人员260多人,年收入500多万元;农机维修服务网点42个,维修人员52人,经营收入18.2万元。农机合作社的成立较好地解决了农机规模化作业与农户分散经营的矛盾,有利于农机装备的合理配置,减轻农户劳动强度,建立起连接小农户和大市场的纽带,加快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步伐,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2011年,县农机局被省局命名为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十强县”。
  农机跨区作业 1993年引进推广小麦联合收割机,机械收获、机械脱粒等工序一次完成,减少收获损失约3%,缩短收获期近10天。1997年组建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队,2000年组建山丹县“铁麦客”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服务公司,作业范围由省内向河南、四川、陕西等十几个省延伸,单机作业时间由1个月发展到4个多月,单机作业面积由300亩发展到2500亩上。2006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后,更加先进的联合收割机逐渐取代新疆2型和佳木斯联合收割机。
  培训维修 1989年以来,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2006年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后,针对全县农机新机具大幅增加的实际,坚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现代理念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授课方法,聘请教学经验丰富、业务技能精湛的市农机研究所杨明、柴佩琴等专家授课,对农机维修常用技术、农业政策法规、合作社经营管理、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情况等内容进行培训讲解,培训人员2.28万人。2008—2013年,实施“阳光工程”培训计划,普及农机实用技术,培训1050人次。
  20世纪90年代,全县8个乡镇有农机维修网点136个,维修人员168人。随着农机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经销企业“三包”(修理、更换、退货)上门服务,农村机械三级维修网点逐步减少。2013年,全县有一级维修网点1个、专项维修点88个,维修人员140人。
  第四节 农机补贴
  山丹县从2006年开始列入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实施县,至2013年,共争取到国家和省级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5275万元,带动地方农户投资1.21亿元;补贴各类农机具11728台(件),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003台、各类配套机具8725台(件),全县8个乡镇及山丹军马场的8119户农户收益,全县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全县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3%。
  第五节 农机安全监理
  1984年成立山丹县农机监理站,对全县辖区内农业机械实行牌证管理,同年将拖拉机监理业务由山丹交通监理站移交给县农机监理站,移交拖拉机档案289份、驾驶员档案827份。1994年开始换发“九二”式(1992年公安部、农业部统一制式的牌照)拖拉机牌证。1996年,农机监理费实行一级收费三级使用,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1997年山丹县农机监理站被评为全省农机监理先进单位,2000年被农业部授予“文明监理,优质服务”示范窗口单位,1999—2002年连续四年被省农机监理总站评为全省农机监理先进集体。1999年,对联合收割机实行牌证管理,对农用运输车辆实行牌证管理。2002年,全市农机监理分站示范点建设现场会在霍城镇召开,成立山丹县农机监理站霍城分站、陈户分站。2005年,将低速载货汽车(原四轮农用车)档案2157份、三轮汽车(原三轮农用运输车)档案1326份、驾驶人档案2400份移交公安交警部门。2006年全国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开始,至2013年,全县共创建“平安农机示范乡(镇)”5个、示范村46个。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