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屏南县” 相关
共 235 条 2 / 16
16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忠洋石板桥位于屏南县黛溪镇忠洋村中,是村内主要交通要道,始建于南宋绍兴三年八月。
17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攀龙桥位于屏南县黛溪镇北圪村水尾,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该桥为石板平桥,桥边正中刻有“攀龙桥”三个字,虽历经230多年风雨侵蚀,至今仍清晰可见。
18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双溪宋宅位于屏南旧县治双溪镇东,由清道光丙午科举人宋贞芳创建于清道光年间。土木建筑,有一座主落和两座附落,门口巷道两端设“护砂门”,布局严谨,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宋宅主落为二进三开间格局,七柱十五檩穿斗式构架。大门内有一照壁(中门),...
19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本节讲述了屏南县瑞光塔、奎光阁、 文昌阁、漈下城楼;华阳境等内容。
20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本节内容讲述了屏南县古墓葬:黄童墓、薛文潮墓、蟠龙墓。
21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黄童墓位于棠口乡漈头村西杉树岔党仔边,距漈头村约1100米。据黄氏支谱记载:“明天顺四年,十朝奉黄童奉钦旨葬于此地。”墓坐北朝南,由黄土、碎石构成,墓宽3米,深3.9米,占地面积20平方米,墓碑高42厘米,宽27厘米。
22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薛文潮墓坐落在棠口乡贵溪村台头自然村东北800米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涉台文物。
23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蟠龙墓为宋代古墓,200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宋徽宗政和六年,为双溪陆氏八世祖陆公亨与夫人苏氏合葬墓。该墓建筑造形与本地其他墓葬不同,而与北方的墓葬相似,墓周随山势用块石砌就,正中壁上嵌一石碑,碑文为近千字的墓志铭。
24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硋窑窑址位于寿山乡硋窑村边,是一处宋、元、明时期的窑址群,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布于村周山野中。窑址中到处可见残缺的瓷器及其模具的堆积层,厚约0.5-8米。
25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本节内容包括:第一节屏南县革命烈士陵园;第二节棠口、双溪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北上抗日纪念碑;第三节上楼战斗纪念碑;第四节中共闽东北特委闽东北军分区驻地纪念碑等。
26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屏南革命烈士陵园是为纪念为屏南人民解放事业而英勇牺牲的烈士而建造的,是屏南县红色革命遗址之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是屏南人民革命斗争胜利的标志性建筑物。
27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棠口和双溪是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北上抗日的集训地、改编地和出发地。为了纪念这一革命历史事件,1980年屏南县人民政府在棠口村溪边的松岛和双溪村边分别兴建了“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北上抗日纪念碑”。使这里成为屏南县青少年革命历史教育基地,199...
28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上楼村位于鹫峰山脉中段偏北方向的屏南县岭下乡境内,毗邻建瓯县。在艰难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有许许多多革命先烈用生命捍卫着这块红土地,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为纪念这些英雄的无名烈士们,特在上楼村建立了“上楼战斗纪念碑”,如今该纪念碑被公布为县级...
29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中共闽东北特委、闽东北军分区遗址,坐落在屏南县路下乡山峰村。山峰村位于屏南西部与古田、建瓯交界处,方圆数百里为莽莽林海,从军事上讲,是易守难攻,便于隐蔽的兵家之地。其附近的仙山牧场和九仙山,海拔均达1200米以上,是闽东北红军游击队驻扎和开...
30
知识出处: 屏南文化遗产 | 类型: 正文
本节内容讲述了屏南县戏曲:四平戏、漈头平讲戏、寿山乱弹戏、杖头木偶戏;民间技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黄酒酿造技艺、双溪元宵灯会。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