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安溪县” 相关
共 4826 条 63 / 322
931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电力经营管理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推行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生产管理采取统一调度、分级管理,制定调度室的调度管理职责,规定各有关发、供、用电户应严格服从公司调度室统一调度指挥,以保证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安...
932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水土流失严重,解放初期就开始治理工作。50年代至70年代,修建谷坊等工程控制水土流失,但由于“文化大革命”影响,成果难以巩固。1981年成立水土保持委员会,建立水土保持管理站和防护督导站,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通过多种措施,全县...
933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增加,安溪县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等,治理水土流失,取得一定成效。
934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50年代开始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取得一定成效。1981年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建立管理站和防护督导站,结合节能措施,重点治理流失区,建立示范点,带动面上治理。官桥水土保持试验站开展科研试验,为科学治理提...
935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安溪县手工业和工业的发展历程,从解放前缓慢发展,到解放后快速发展,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蓬勃发展,以及80年代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工业的崛起。
936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私营、公私合营、集体、国营等经济形式的工业在安溪县得到发展。安溪县的私营工业以印刷业为主,公私合营工业则以炼铁和酒厂为主。集体工业是从个体手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国营工业则由县财政科统一管理。
937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县内传统私营手工业包括土纸、冶炼银铁、陶瓷器、制糖、印刷等,农村家庭手工业则以打铁、木作、竹器、泥水及修理业为主。1958年后大部分私营手工业入厂为集体所有制。1965年有打铁匠申请个体营业执照,1990年全县有私营印刷业申请营业...
938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1952-1958年,安溪县的公私合营和私营工业逐渐发展,包括炼铁、酒厂、水力发电等。其中公私合营的工厂在1958年后转为国有,不再分红,改为领取定息。
939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全县二轻工业主要是集体所有制,归县二轻工业局管理。它从个体手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经历多个阶段,包括全民办工业、县社双重领导等。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手工业系统下放为社办工业。1980年实行“开放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促进发展生产...
940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县内国营工业从解放初期到80年代,经历多个阶段的管理机构改革和产业调整,由国家投资兴建,逐步改变经营管理模式,参与市场竞争。到1990年,有50家企业,职工6360人,产值12742万元,利润595.2万元。
941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安溪县的煤炭、冶金、建材、化学和机械等工业发展历程与产能情况。
942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清光绪年间到1984年间,珍地站牛坑一带的煤炭开采历史,包括国营安溪煤矿、剑斗东阳村小煤窑、安溪剑斗煤矿等的发展过程。
943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县内炼铁和耐火材料的发展过程,炼铁厂经历了五代南唐始炼、民国时期、1949年等不同时期,耐火材料系县内开发新产品。
944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石灰和水泥工业在安溪县的发展历程。湖珍一带群众开采石灰石烧石灰,用于建筑和肥料,成为传统产业。安溪县水泥厂和湖头水泥厂是县内主要的水泥生产企业,其中湖头水泥厂在建厂初期以老工人和新工人的培训为基础,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945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安溪县化学工业主要产品包括合成氨、钙镁磷肥、电石、松香、纯碱和蚊香等。其中,安溪县化肥厂是主要生产合成氨和碳铵的企业,而安溪县电冶厂则生产钙镁磷肥和电石。松香厂和蚊香厂也是安溪县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