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双林镇” 相关
共 615 条 15 / 41
211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正文
1958年,在距双林西约25公里处钱山漾遗址下层,获得4700余年前残绢片,为平纹组织,由多根单茧丝并成一股丝线交织而成,经、纬密度分别为134根/英寸。可见当时双林区境已有先人生产平纹绢。夏、商时代,从《夏书》开篇《禹贡》中可见,所分九州...
212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正文
倪家滩曾名倪家儒,在双林镇西倪家滩村,有南北两自然村,村中多王姓。初无“倪家”之名,后因双林“倪绫”而成名,村中尚有倪家桥。倪绫原出双林东庄,自倪家独生女梅英嫁与该村王姓为妻后,梅英把祖传倪绫工艺秘诀传授给村民,由此倪绫发扬光大,世擅其名。...
213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正文
明时,双林丝织珍品倪绫,专供朝廷制作御服和奏本之用,上有两龙,龙睛突起,光彩夺目,密实异常,织造技术为倪姓家所创和掌握。倪家祖居双林东庄,家规森严:织法传媳不传女。不料传至同治年间,倪家无男丁,只生一女,名梅英,聪明伶俐,父母十分宠爱她,因...
214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正文
双林区境历来除生产绫绢这一大类丝织物外,同时利用绫绢织机纺织其他丝织品。
215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正文
双林区境历来除生产绫绢这一大类丝织物外,同时利用绫绢织机纺织其他丝织品。
216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正文
清末民初,双林以钮氏以丝绢庄改办铁木机生产丝绸。生产厂丝与土丝交织,厂丝与人造丝交织的产品,为改良绸。
217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前,农药无专营,私商有少量经营,品种有滴滴涕、鱼藤粉等。1951年后,供销社开始专营农药,品种有六六六、滴滴涕、硫酸铜、漂白粉、福尔马林、硫黄等15种,货源由省供销社计划分配。1954年,因化肥农药货源少,供销社开始大量收购闹羊花、楝叶...
218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正文
据陈学文《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范金民《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境内,明清时,镇上除有老绢巷、旧绢巷、新绢巷,羊叶汇(枯桑叶)市场外,还有米粮市场,一开始地处金锁桥畔米市,后来逐渐扩展至四栅,并有代客买卖米行和零售店铺。在众...
219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正文
据陈学文《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范金民《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境内,明清时,镇上除有老绢巷、旧绢巷、新绢巷,羊叶汇(枯桑叶)市场外,还有米粮市场,一开始地处金锁桥畔米市,后来逐渐扩展至四栅,并有代客买卖米行和零售店铺。在众...
220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正文
白蚕丝也称洋庄白丝,供出口。稍下为国内用丝,主要产自苕南丁径、西阳、邢窑、镇西雉头村等。每年出口洋庄白丝约三千余担(22.5万公斤),销于国内之杭庄、苏锡庄约八百余担(6万公斤)。南浔丝商收购后以充“辑里”丝。
221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正文
毛长春豆浆、各种粽子;梅家粽子;洪钧酱粽;费子祥圆子;潘某某(陆家)馄饨;郭家笃笃馄饨;阿三酒酿圆子、生炒白果(银杏);马家酥油饼;沈某某丝粉肺头、豆花、凉粉;袁某某、孔某某朝板烧饼、猪油葱烧饼;小山东生煎牛肉包子;蔡家臭豆腐干(油氽);左...
222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正文
1950年7月中央召开全国合作社工作者第一届代表会议后,决定成立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制定章程,明确合作商业地位以及合作社是劳动群众经济组织的性质。同年,吴兴县颁发《吴兴县合作社联合社章程准则(修正草案)》》。8月,由谢振元、杨蓉卿、茅士华...
223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正文
1950年7月中央召开全国合作社工作者第一届代表会议后,决定成立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制定章程,明确合作商业地位以及合作社是劳动群众经济组织的性质。同年,吴兴县颁发《吴兴县合作社联合社章程准则(修正草案)》》。8月,由谢振元、杨蓉卿、茅士华...
224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正文
在万魁桥南堍西侧,主营农副产品收购、废旧物资回收。经营方式为批发、零售、调拨、代购、代销、串换,并统一组织收购特产、土产、畜产、副食四大类,计400余种。主要有小湖羊皮、肠衣、蚕茧、羊毛、兔毛、各类畜皮、桑皮、稻麦草、丝绵等。其中,肠衣收购...
225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以前,双林历史上无国营商业。食用盐由当政经营(称官盐),但双林镇无此机构,均由酱酒业者零售供应给民众食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双林镇先后成立中百、烟糖、土特产、五金交电化工、粮食、食品、水产等相应机构,后逐步沿革为办事组、中...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