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商品名点名肴名特产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双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37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商品名点名肴名特产品
分类号: F307.5
页数: 10
页码: 614—623
摘要: 白蚕丝也称洋庄白丝,供出口。稍下为国内用丝,主要产自苕南丁径、西阳、邢窑、镇西雉头村等。每年出口洋庄白丝约三千余担(22.5万公斤),销于国内之杭庄、苏锡庄约八百余担(6万公斤)。南浔丝商收购后以充“辑里”丝。
关键词: 商业 商贸概况 特产品

内容

白蚕丝也称洋庄白丝,供出口。稍下为国内用丝,主要产自苕南丁泾、西阳、邢窑、镇西雉头村等。每年出口洋庄白丝约三千余担(22.5万公斤),销于国内之杭庄、苏锡庄约八百余担(6万公斤)。南浔丝商收购后以充“辑里”丝。
   肥丝一名粗丝。大都以双宫、薄皮茧、柴印等茧缫之。白光和黑光两种主要用于织绉。丰年可产五百担(3.75万公斤)左右。
   野蚕丝一名桑蚕丝。丝色微黄,其坚韧度超于白蚕丝,年销售可达十余万银圆。
   丝绵里人俗称“绵斗(兜)”。用于制(翻)丝绵被、丝绵衣以御寒。以蛾口茧和双宫茧剥制而成。
   丝吐头俗称“长吐”或“吐头”。为缫丝后副产品。盛时可达千担。
   烂茧即为次茧。不多,仅数十担左右。(1担=100市斤=50公斤,1公斤=2市斤)。
   羊毛以本地湖羊产之。优质供本地制毡毯之用。少量家妇纺线织毛衣。约五百担左右。
   绵绸用丝绵或用汰头、茧衣等打线后,用手织成疋头。年产有三万疋之多。
   绫绉包头纱为茧丝织物。轻者称“海丈”,销往福建、港台地区,用于妇女包头,或用于海上舟人包头。重者称“狭贡”“顶贡”“帽绉”“泉丈”“泉九”等。操业者同时又织裱绫裱绢,分花素两种,经过染、胶以粉,巨石砑之,有光泽,称绫包绢。年销可达十余万银圆。
   裱绫裱绢蚕丝织物。用于裱装书画、装饰墙壁之用。唯双林镇一处出,行销日本、东南亚、朝、韩及中东地区。品种大类可分龙绫、云鹤绫、洋花绫、三二素绢、尺八纱、尺六纱等,销全国各地。
   破絮衣、被所用丝绵每年必弃旧添新。被弃不用者称破絮。当时不值钱,后洋庄收之,价始升,每年有千余担,镇人始设庄兼收。
   破布头、旧棉花破布头为造纸原料,旧棉花经处理后与新棉花合用可织毛巾。
  共可输出千五百余担。镇上有两家设行兼收破絮等其他废物。
   煤、火油、火柴皆舶来品。全年约四万银圆,民国时期曾有火柴厂一家。
   吕宋烟、纸烟、洋烛、洋皂、洋碱皆舶来品。全年约三万银圆。
   毡毯以上等羊毛与黏土制成,可染色,亦有绘五彩,行销长江各口岸。由于不知先染后织之技艺,无发展,年出货不足万元。
   棉织布产于今苕南后坝村及洪城一带,时称马腰布。其规格为宽一尺三寸,长约四丈。
   肥皂除洋皂外,有一名“振茂”制皂厂,所产皂行销邻近乡镇,原料以本镇羊油为主。
   湖羊为本地特有绵羊品种,肉质鲜美,羊腥味轻。供本地食用外,每年外运可达两千余头。
   猪油以猪脂熬成。装竹篓销苏、嘉、杭、沪等地。
   桑叶除本地养蚕食用外,余叶供外地蚕农。而枯桑叶,供湖羊冬天食用。平均每年可供青桑叶约3万担左右。(1担=100市斤=50公斤)。
   鲜鱼有青鱼、草鱼、鲢鱼、黄鳝、甲鱼等,有鱼行贩运至上海等地。而虾、蟹等小品种鱼类仅供本地食用。
   其他有猪、鸡、鸭、蛋之类,除满足本地需要外,有少量被贩运至外地。
   衣料类呢、羽、绸、缎、粗细斜纹、标布、丝绒、洋纱等货,均为外来货,大都来自上海、杭州等地,每年约二十万银圆。
   丝边、丝绒带、纽扣、香皂、香水、毛巾、洋针等均为外来货。
   颜料、铁钉每年进货值约二万五千银圆。
   玻璃灯、镜、洋伞、瓷器来自上海、杭州和江西,每年约一万五千银圆。
   腌肉咸鱼及各海味来自杭州、上海、嘉兴等地,每年约有五万银圆进货。
   纱罗、纺绸、绉纱、丝线、丽边、丝带、桂带等均为本国产,每年进镇货约七万银圆之多。
   各种厂布仿西式染织之格子布、柳条布等,每年二万余银圆。
   港布俗称“市杜布”,出自浦东、常熟、南浔一带,粗重耐用,为农村乡人所乐购,每年约有四万五千银圆。
   毛巾、线袜、肚带每年进货约一万银圆左右。
   冬夏帽类、胶鞋、皮鞋、女套鞋等货来自杭、苏、绍、沪等地,每年值约三万银圆有余。
   洋棉纱每年进货约二万余银圆。
   苎布产自江西,由杭州及湖城转入,平均每年约四万五千左右银圆。
   葛布、多罗麻产自广东,由上海转入,约一万银圆。
   头绳(即毛线,也称绒线)、香粉、扇类、饰品等,名目繁多、销场琐碎。
   大米本区域内各类大米皆有,除酿酒和做糕、饼食品外,大部分为日常食用。
  历代以来有漕粮以供京城和北方各城。籼米和蒸谷熟米来自嘉兴、长兴等地。年价值约二十万六千银圆之多。
   麦产自无锡。当地面坊购之磨粉后供切面和作酱及制饼类之用。自机器面粉盛行,面坊自制粉渐衰。年值约三四万银圆。
   麸皮农村乡人主要用作饲料喂养家畜。多余充销市场,年销可达二万袋。镇上有多家糠麸点店。
   面粉每年可消化五千袋。
   豆类黄豆以制豆制品、豆酱为主,大部分由上海、无锡输入本镇,每年约四千担。绿豆以制豆粉、丝粉、粉皮为主,主要由无锡等地输入,每年约千余担左右。
   豆饼、菜油饼等当地榨油和制豆制品之渣饼,用于肥田、猪饲料、鱼饲料等,每年约二万银圆。
   油类有豆油、菜油、麻油。皆以烹调食用以及制作食品,除自产外,一部分来自上海、洲泉、新市等地。约四万银圆。乡人自种之大豆和菜籽托油坊代榨。桐油由桐树果榨取,用于油漆家具、房屋、船舶等。年值约万银圆。
   盐历代称“官盐”。零售至居民食用,由酱酒业经营,称“食盐”。另一方面,主要用作制造酱货和腌制鱼、肉、蔬菜,每年可达六千石。
   酒类黄酒。以本地坊家雇绍兴技师来酿造。每年用米约千担,每担出酒百斤,尚不能满足需求,另从南浔、乌镇等地输入。清末,本地特产发酵“三白”酒渐息。
   烧酒有糟烧、米烧、麦烧。大多来自苏州、横泾等地。本地自制以“三白”酒为主,销路颇广,每年约有四万银圆。(“三白”酒不是烧酒,而是无色“黄酒”。)酱类有豆酱和酱油(以日晒酱油为主)。本地自制自售为主。每年值约四万银圆。
   茶叶上等茶叶来自江西、安徽、杭州。稍次产于上柏、埭溪等地,每年可销四
  五百担。少量本地农家茶叶。(1担=50公斤)糖有赤糖、白糖、青糖、冰糖、贻糖等多种。除贻糖外,其他均来自上海、嘉兴、义乌等外地。每年输入值约四万银圆。
   烟品类甚多。鸦片、香烟为舶来品。鸦片进入本镇为光绪十年。民国初至民国中期镇人沉溺于此者不少。香烟在民国早期传入,很快普及于民,基本取代原来水烟和旱烟。水、旱二烟是各家烟作坊购买新昌、练市烟叶自制而成,每年可达三万银圆。
   猪有客猪和乡猪之别。客猪主要来自江苏吴江,以小猪输入,特点是肉嫩皮薄,乡人养大后,销洋庄。乡猪是本地农民自养,年宰万余头。
   果蔬干货来自山乡,新鲜货来自塘栖、太湖洞庭、嘉兴平湖等地。年输入约四
  五万银圆。
   柴炭来自山乡,本地乡人育蚕之必须物,餐饮、茶水各业均以柴炭为燃料。每年输入约二万五千银圆。
   木料多用于建房、造修船舶,平均每年输入木料近十万银圆。而用于制作棺木,每年也可达三万银圆。
   纸类各类纸张均有。自机械纸通行后,原有各类土制纸销路剧减,仅用于商店商品包装,每年用纸值价仅万银圆。
   颜料有洋货、土货之分。洋货染料一半为舶来品,另一半来自附近各城。年输入约三万银圆。而各染坊所用染料各自购于上行。
   蜡烛用桕油所制为普通烛。在煤油未进入双林前,营业收入极盛,主要用于照明和佛事。年销约千担。
   药材中药材大多产于他处,本地所产仅野蔷薇、桑叶、夏枯草等几种。业此者大多是宁波人士。每年输入药材价值约五万银圆。
   楮、箔楮产于富阳,品种有长边、侧边等。锡箔产于杭州、绍兴两地。楮、箔两者均用于冥事。年产值约三万银圆。
   典当业清道光时镇上有五家,郡城和双林徐氏、郑氏、陈氏、以及南浔人所开设。每月利率为二分。双林镇比较有声望是启泰当,有本银二十万银圆之巨,为双林郑氏入股与他人合办。
   衣业镇上最盛时有衣庄六十余家,每年营业额可达六七十万银圆,民国中期仅剩十余家。制新衣销路广,可得利二分。主要由东路乡人和香客至石淙烧香礼佛,假道于镇,购买各类绵绸、絮、衣之类。
   银楼饰业大小凡七家。以汤氏和陈氏为领军,每年视丰歉进货,平均每年四万银圆。由于交通逐步畅便,镇人大宗金饰购于上海、杭州、苏州,以上仅乡人之交易额。
   二名点心名菜肴名点心小吃类子孙糕、水晶糕、百果年糕、肉糕、百果糖糕(俗称软糕)、松糕、定胜糕、肉馅圆子、洗沙圆子、豆腐干粒咸菜圆子、溜沙圆子、刺毛圆子、南瓜圆子、青圆子、肉粽、骨头粽、赤豆粽、洗沙粽、牛肉馒头、烧饼、朝板烧饼、猪油葱烧饼、油氽臭豆腐干、白肺丝粉、肺心丝粉、豆腐花、油豆腐丝粉、大肉馄饨、虾仁小馄饨、姑嫂饼、腰子饼、酥糖、白麻片、黑麻片、椒盐桃片、寸金糖、橘红糕、马饼、杏仁饼、薄脆饼、肉月饼、百果月饼、洗沙月饼、广式月饼、八珍糕、红凉鲜面、白凉鲜面、酥肉面、爆鱼面、虾仁面、虾肉面、虾爆鳝丝面、虾腰面、卤子面、腰花面、咸菜虾仁面、蹄筋面、龙肠面、三鲜面、素三丝面、酥羊肉交面(白)、剪羊交面(红)、阳春面、葱油拌面,蒸汤面饺、油汆汤面饺、生煎肉馒头、烧卖、汤包、小笼、棉花饺、藕粥、冰糖糯米莲藕、莲心白糖粥、鸡粥、鸡鸭血丝粉头、粢米饭(甜、咸二种)、油条、茶叶蛋、鸡蛋煎饼、熟荸荠(地力)、炒白果(银杏)、烘番薯、麦芽糖饼。
   名菜肴水产类烩草鱼(酸辣)、头尾、划水、剪菜(指草、青鱼肚肠、肝、膘)、松子精灼桂鱼、红烧桂鱼、清蒸桂鱼、花鲢头滚豆腐、鱼羹、卤瓜黑鱼片、冬笋韭芽炒鱼片、鱼圆、状元球、清炒虾仁、虾仁腰花、开明鳝丝、红烧段鳝、清蒸河鳗、煎鳊鱼、蟹粉、占墩肉蒸鲫鱼、虾仁蹄筋、盐水虾、葱油爆虾、醉跳虾、爆鱼、清蒸河蟹、清蒸甲鱼、田螺嵌肉、糟炖鳑鲏鱼、糟炖白鱼、鲈鱼炖蛋、韭菜笋粒炒蚬肉、豆腐泥鳅、卤瓜青毛豆肉烧田鸡、虾仁蒸臭豆腐干、清蒸糟鱼、清蒸文武鱼(咸鱼与新鲜鱼同清蒸)、油汆“密”小鱼、清蒸鰟鲏鱼、清蒸河鳗。
   肉类冬笋韭芽炒肉丝、糖醋排骨、椒盐排骨、白肚(计肚)、炒肚片、炒腰花、红烧肉、红腐乳卤烧肉、东坡肉、荷叶粉蒸肉、红烧蹄膀(陈蹄)、五花酥肉、栗子烧肉、冻猪头肉(猪头膏)、门腔(舌头)、鼻冲、红烧羊肉、白烧板羊肉、羊交头、羊肚、烩羊血、春笋咸肉、文武肉(咸与鲜肉)、炒猪肝、里脊片、猪爪黄豆、猪白肺丝粉汤、黑木耳烧肉、肉丸、油炸肉饼。
   禽蛋类白斩鸡、带毛鸡(腌)、庆宝酱鸡、庆宝酱鸭、糟鸡、荷叶鸡、八宝鸭、盐水鸭、跳叫(指雄鸡头与鸡爪搭配)、酱煨蛋(与红烧肉或猪蹄一起烧)、虾仁炒蛋、韭菜炒蛋、葱爆蛋、蛋球、蛋卷、蛋皮、喜蛋、蛋糕、肉末蒸蛋、虾仁蒸蛋、水蒸蛋、糟蛋、灰鸭蛋(即腌蛋)、冬笋韭芽鸭掌、鸭血汤、鸡血汤、炒时件(指鸡鸭类硬肫和软肝、肠)。
   豆制品肉丝烩豆腐、花鲢头滚豆腐、香葱麻油拌豆腐、半氽豆腐、开洋豆干、油豆腐嵌肉、千张包子、油豆腐红烧肉、千张炒韭菜笋丝、千张烧咸肉、千张毛豆肉烧田鸡、素鸡(千张)、豆腐衣包子、咸菜炒豆芽、盐水发芽豆(指蚕豆)、臭千张、臭豆腐干、臭毛豆、菠菜豆腐。
   其他类苔心菜烧咸肉、臭苋菜梗、炒三鲜、全家福、发菜扣三丝、黄鱼鲞烧肉、
  三冬(冬菇、冬笋、雪里蕻同炒)、冬笋韭芽肉丝炒年糕。
   三名特产品板羊肉(俗称琼脂白板羊肉)始于清同治年间双林著名酒楼“金胜叙”馆。结合北方白烧羊肉,与本地湖羊肉制作工艺,唯双林独有。“金胜叙”馆毁于1931年火灾,其时双林镇上已有七爿羊肉饭店,其中陈昌盛、戴顺兴、陆顺泰、张顺兴四家沿袭原制作红烧工艺,相继经营板羊肉,其他几家仍单纯经营红烧羊肉。解放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后,板羊肉逐渐淡出市面。直至1981年,双林食品站根据当地群众和回国探亲海外侨胞要求,恢复传统名菜“琼脂板羊肉”,在镇领导支持下,重新购置一整套加工设备,聘请老羊肉饭店老员工出山,先后烧煮三次板羊肉,供不应求,好评如潮,轰动一时。现有烧制板羊肉书面资料传世,但真正会烧制此菜人员已难找到。
   食用方法:出售时,将煮好拆骨整羊铺于洁净木板上,凭顾客所指部位斩割而卖,其胸次部位是五花精肥相间,最受欢迎,鲜美可口,入口即化。以羊肚、羊肝佐酒,更是一种享受。
   按顾客所需,斩割下羊肉后,以原汁为面汤,面上放一块重约二两板羊肉,加上姜末和大蒜叶末,或小香葱末,即是一碗原汁原味板羊肉面。其时出售羊肉面,均在清晨天不亮时供应,顾客需提着灯笼到店排号吃面,供不应求。
   板羊肉基本无羊膻味,很多顾客常将板羊肉用干荷叶包后买回家,放在香粳米粥(俗称白米粥)内,与白米粥一起吃,其味入口感觉更佳。费新我有《忆乡味》诗二首,其一曰:“一包板羊肉,两碗白米粥;离乡久不忘,几时温口福。” 制作工艺流程:选羊、屠宰:选用肉厚、膘肥、无伤、无病当年生公羊。屠宰后,烫毛须仔细小心,不可损伤羊皮,以求外形完整。然后斩下羊头,开膛去内脏。
   整理:将宰后整羊“以内作外”,即用剔刀将羊四条腿的大骨剔除,并把表面反入,将胸腹腔往外翻出,四只羊脚朝外反转,塞进腿洞内,用细麻绳捆扎结实后,浸入清水缸内约两小时,以便浸出血水,并漂去,然后提出挂起,滤干。
   制汤:俗话说“姑娘靠妆,厨师靠汤”。板羊肉用汤是将适量螺蛳和虾壳长汤煮约
  一小时,滤去螺蛳、虾壳并澄清,滗出洁净汤汁,去掉底下沉渣,即可将羊肉放入烧煮。这清汤汁相当于当今“味精”。至于需汤汁多少,则视羊大小和经验而定。
   工具:剔骨刀、尖刀、细麻绳、清水缸、汤锅、直径一米煮羊肉铁锅,特制铁爪钩、直径60厘米左右竹蒸架、石块、竹子大笊篱、洁净木板(一般长约2米、宽50厘米左右)、铁制大汤匙等。
   辅料:盐、糖、黄酒、糟油(白)、上等茴香、桂皮、老姜、大蒜、螺蛳、虾壳等
  10多种,凭经验配定量。
   烹调:用直径约一米左右大铁锅,放入量螺蛳、虾壳汤汁、盐、糖、黄酒、白糟油、茴香、桂皮、老姜、大蒜等辅料,然后将整片半羊投入汤内(一般以2片为宜),盖好后用木柴(以前用桑柴)旺火烧约三小时,焖一小时后,用特制抓钩验一下羊身熟酥程度,感觉适度就可以将锅内整羊翻身,放入特制竹蒸架,并在上面用石块压住,使羊身全部浸入汤内,调味均匀走入羊肉内。加盖文火再焖二至三小时即可起锅。
   上板出售:羊肉煮熟后,用特制大笊篱将整羊捞起,用剔骨刀和尖刀拆去四脚及上半部骨骼,然后表皮朝上,轻轻放在洁净木板上,再去掉后半部骨骼,将整羊摊平,浇上少许原汁,即可出售。
   (此资料根据原张顺兴、陈昌茂老师父阿柳、阿聚口述而整理)双林市场流行改进型红烧拆骨剪羊肉和小块红烧带骨羊肉,较有名刘伶羊肉和郭阿三羊肉两家。另外莫蓉、镇西、苕南农庄和农家饭店也有烧售,共有10多家。
  而羔羊肉更受双林人喜爱和双林籍侨胞们青睐。
   姑嫂饼双林“姑嫂饼”名闻遐迩,在1929年6月6日西湖博览会上“沈德大”姑嫂饼获甲级奖,发奖状奖章,又在国际博览会上获糕饼类铜质奖状并颁发证书。此两枚奖章均在战火中焚失。
   “姑嫂饼”名称来历,或说因嫂子孝顺婆婆而缘起;或说小姑同嫂子搞恶作剧,在配料中加盐使其变味,此两种传说已无可稽查。历史百年以上是无可非议,祖上传承,据老师傅回忆至少四代以上。近年,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到双林镇,必以品尝为快,回去时又多多购买,带往他乡作为馈赠。
   “姑嫂饼”先用植物油制作,因植物油无黏性,取食不便,后经推敲改用猪油。
  再加精工细作,达到香、甜、酥、糯而又不腻,不粘牙,入口即化,无论哺乳婴儿或脱齿妪叟均受欢迎。
   “姑嫂饼”配方:原料有:面粉、芝麻、白糖、熟猪油、盐、花椒共6种。
   面粉:用上白面粉,过筛去杂质,用软柴火炒。因为软柴便于及时调火候(我地均用稻草),炒至半熟改用文火,一直炒至面粉成嫩黄色止。如若太嫩,做成成品会粘牙;太老,除色泽不鲜明外又极易碳化,从而降低营养价值。过去是将标准样品放在锅边,随炒随对照,以便锅锅面粉色泽相同。将炒好面粉摊开,凉透待用。
   芝麻:先在清水中淘洗干净,趁微湿放入臼中打,去皮壳,称之谓“切顶麻”,再把微湿的“切顶麻”入锅用文火炒至略有爆裂声,粒粒绽起为最佳,千万不能炒焦。
  摊开凉透后过小风去皮壳,再放入臼中打成略细芝麻屑待用。芝麻不必太细,太细反而影响香味,此道工艺好坏直接影响口感。
   白糖:用上等绵白糖,取其“细”“白”。
   盐:用飞盐。飞盐制作法是将普通盐用容易透水粗纸包扎紧密(用“同斗”,即粗糙纸)放入水中浸湿浸透,把湿盐包放入已熄灭炭火中焙干,拆包后,盐已成整块状,将盐过磨过筛,越细越好。这种盐有吸附作用,不易还潮,故称“飞盐”。
   猪油:厚板油煎熬后不可立即起锅,须用文火“养”在锅中,“养”到猪油特殊香味浓郁止。目的是去掉猪油中水分,使成品不易变质。用文火,是不致油色太老,成焦黄色,“养”油是关键。
   花椒:用手工去掉花椒中花籽,将花椒皮焙干过磨过筛,越细越好。
   工艺过程(以5公斤炒面计,可按比例加减):炒面5公斤,芝麻屑5公斤,白糖7.5公斤,飞盐0.05公斤之内,花椒粉(少许),撮合均匀后,边加猪油边用手擦,加油擦到能捏成团不松散为度。放置半小时左右使其走油均匀,再擦一遍即可用饼模试样。为适合一口一个,饼模为深1厘米,直径5厘米之圆形花纹状。将上述作料压入模子成型后倒出。如倒出困难或倒不出来,说明油分太重,应略加干料再擦一遍;如倒出后略用手指一碰即破碎,是油分不足应加油重擦,到既能倒出又略碰不破为度。定型后,十块一卷,包装上柜。用油多少无定准,
  一般说上述配量约需7公斤左右,天热略少,天寒略多。
   “姑嫂饼”除夏季因猪油融化不宜生产外,余三季均可生产,冬季产品可保持半年以上不变质。唯现在筒形包装需改进,因用纸太薄易走油,用纸太厚又易破碎,如改用衬塑纸盒包装,既便于携带又不改变形状,方可两全其美。
   双林“姑嫂饼”现已传至第六代,至2010年在世会此工艺者有陈叔英、张敬华、潘明荣、管博经、管新毛、方明华等。2010年,双林市场上以梁卫民生产为最佳。
   子孙糕与水晶糕二糕均为米粉类传统名点。
   子孙糕由出身茶食世家南京人王双喜始创于1905年前后。王双喜随父母来双林后,设摊于双林长板桥,用双林百果软糕和南京百果月饼馅料改制而成,每块12个铜板,因制作精良,味道独特,很快被消费者接受,并热卖。其时,王双喜在双林世家糕点朋友张季安,对王双喜“子孙糕”颇感兴趣,虽然王双喜对“子孙糕”制作配方、工艺极为保密,但还是被张季安(“张万兴”糕团店创始人)效用。后来,王双喜因家事而停业,唯张季安被推为正宗嫡传。
   “子孙糕”是米粉类传统名点,以皮薄、馅多、味甜为主要特色,外观挺而不硬、软而不颓,面张清亮、色呈琥珀;上口韧而不粘、油而不腻、甜味纯正、清香诱人。
  是定亲祝寿、婚嫁迎娶、造房盖屋、逢年过节、馈赠亲朋之上乘礼品。
   原料:选用当地优质糯(七)、粳(三)米粉为原料,辅以绵白糖、糖桔皮、糖佛手、糖板油、玫瑰酱、核桃肉、花生仁、杏仁、瓜子仁、青梅、金丝蜜枣、桂圆等,这是王双喜配方原料。而张季安果断弃用红枣、花生仁、桂圆肉,而对留用原料要求更精,如猪油,须用上等厚实板油用重糖(以糖当盐用)腌制10—15天使用,并用自制玫瑰酱,从而使其馅料更馥郁芬芳,色、香、味及外观更一枝独秀。
   外形包装:每块为方形,7厘米×7厘米,厚4厘米,以十六块为一板,送礼一般以十六、十八、二十四块不等,以图吉利。另外,还延伸有猪肉馅和小块尺寸:上小、下大斗形(每边4.5厘米、3.5厘米)称“水晶糕”。“子孙糕”上用食用胭脂红打上“子孙糕”“福”“寿”“囍”等,如今沿用最多的是正楷“子孙糕”和篆体“寿”字两种。
  顾客如需,则用簧篮包装,便于携带。每一簧篮均附有一张包装纸,纸上印有糕名、店主名、店址等,还有仙童两个,一个扛大荷花,一个捧大盒子,旁题“和合二仙”,上面再覆盖一张大红蜡光纸,上印“子孙糕”烫金大字,红底金字,气度不凡。
  1951年,在双林召开吴兴县城乡物资交流大会上,由传人张桐声、殷桂喜、顾根生、姚福林等人所制双林“子孙糕”和“水晶糕”,购者如云、供不应求、一炮走红。
  次年,在嘉兴地区城乡物资交流大会上,“子孙糕”影响再度扩大。
  1989年11月,在杭州举办全省小点心展·评·销大会上,双林“子孙糕”被评为米粉类糕点第一名。
  1991年5月,双林“子孙糕”被收入《湖州美食》一书,后被收入《中国名点》
  一书。
  2008年,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子孙糕”被双林镇列入“民间手工技艺”项目申报,并获通过。
   当今制作传承人有罗阿寿、朱水林、吴培坤、王新泉、潘明荣、丁阿六等。
   水晶糕是猪肉馅,以皮薄为特点。形状上小下大,重量为子孙糕一半左右。制作此糕的米粉,干湿度较难掌握,湿度大,造成水晶糕坍塌,干则不糯。现该工艺已失传。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

相关地名

双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