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30023 条 244 / 2002
3646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灶神的基本情况。灶王以彩色粗糙的雕板年画形式被尊为“东厨司命”,供在东壁灶上。其象“头戴礼冠,身着朝服。”
3647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民间信仰中门神的基本情况。钟馗亦为唐传说中的驱鬼武士,独扇门的门神,当即钟馗。皆供之以驱鬼迎祥。
3648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民间信仰中财神的基本情况。财神,或增福财神,也是东北民间过去普遍供奉的神祗。。《长春县志》(1940年版)载其事,直到本世纪四十年代“尚见白骨磷磷,杂于沙碛。”可见财神爷保祐不了百姓应得的财富,要发财只能靠人民自己奋力生产、...
3649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巫术、占卜、禁忌及其他的基本情况。民间各种信仰习俗,都是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一种习惯迷信心理,大都渊远流长,且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心理依据,但多无科学根据。随着时代的前进,大都(特别是其中陋俗)已成为历史陈迹,早被人们遗忘和淘汰。
3650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民间巫术的基本情况。巫术原为远古先民在万物有灵的观念支配下,企图征服自然或驱使神灵的一种特殊形式。
3651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民间占卜的基本情况。占卜也是迷信活动的一种形式。包含:算卦占卜之法、求签、抽贴法、相面法、手相法、风水、卜阴阳宅法。
3652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民间禁忌的基本情况。禁忌是人类未开化时,一种避祸心理的体现。如巫术是用积极的方法以达到人类所要求的目的,而禁忌则是广义的巫术,用消极回避的方法实现人类所要达到的目的。
3653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游艺竞技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民间戏曲及歌舞、民间体育竞技、游戏娱乐。
3654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民间戏曲及歌舞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二人转、秧歌、高跷、龙灯、狮舞、跑旱船、跑驴、太平鼓。
3655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民间戏曲二人转的基本内容。二人转在解放前,亦称“蹦蹦”,演唱形式有双玩艺儿(二人唱的);单出头(一人唱的);小落子(多人拉场戏)等不同形式。
3656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民间歌舞秧歌的基本情况。秧歌是长春地区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过去都集中在春节到元宵节期间演出。早年秧歌舞蹈形式有“扇子面”、“双插花”、“卷白菜心”、“龙摆尾”、“编蒜辫”、“龙套”等。
3657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民间歌舞高跷的基本情况。高跷是秧歌的一种,在东北称“柳木腿”,因其长肢用柳木做成故名。秧歌最早起源于春秋时代,宋时也叫“踏跷”。
3658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民间歌舞龙灯的基本情况。龙灯为自古流传至今民间盛行的游艺活动。活灵活现地呈现出中华民族龙腾虎跃,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最具有民族气息,被认为是一种祥瑞的征兆。
3659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民间歌舞狮舞的基本情况。民间狮舞象征精神抖擞,奋发向上,为人们欢迎。狮舞由三人或五人扮演,两人一组扮一狮,双狮四人,前一人执绣球作引。
3660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民间歌舞跑旱船的基本情况。旱船用竹条或木条做成船形,四周围以花布,或用浅蓝色布饰成水纹状,上有船篷。舞蹈则表现船行水上各种姿态,表现风平则稳,浪大则颠的情景。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