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秧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615
颗粒名称: 二、秧歌
分类号: J722.211
页数: 1
页码: 10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民间歌舞秧歌的基本情况。秧歌是长春地区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过去都集中在春节到元宵节期间演出。早年秧歌舞蹈形式有“扇子面”、“双插花”、“卷白菜心”、“龙摆尾”、“编蒜辫”、“龙套”等。
关键词: 长春市 游艺竞技 秧歌

内容

秧歌是长春地区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过去都集中在春节到元宵节期间演出。它起源于农业劳动,历史悠久。明末清初,由于关内向东北移民,把河北、山东一带秧歌和花鼓秧歌传到东北,经过东北人民的丰富、加工,创造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东北大秧歌。它火爆、粗犷、乐观、活泼,深为人民所喜爱。解放初期,更创造出内容新颖健康,形式优美大方的新型秧歌。如土改秧歌、花鼓秧歌、翻身道情秧歌、红绸秧歌、双扇秧歌以及朝鲜族的丰收秧歌等。秧歌过去分官办、民办两种。官办的大都为有权有势人物(地方乡绅)和官署出面出钱,进行组织;民办的则由各乡镇秧歌手们自己组织,以“拜年演出”形式出现,得到的酬资(赏钱)大家平分。秧歌会为提高质量,还经常请二人转艺人参加演出,一进腊月门,就开始排练。
  秧歌的总指挥兼领舞者是沙公子(洒公子)也有的叫“拉衫的”。头戴小生巾,身披斗篷,手拿扇子,全队由他指挥。全是包头,左边打头的称大腊花,依次有二腊花、三腊花,右边打头的是傻柱子、有大丑子、二丑子……。
  秧歌由鼓、铙等打击乐器伴奏,或加吹奏乐器唢呐等演出。演员分生、旦、净、末、丑,各种行当俱全。通常扮演传说人物和喜剧人物,如《白蛇传》中的白蛇(白娘子)、青蛇(小青)、许仙;《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唐僧等,或《小老妈开嗙》中的小老妈、阔大爷和反穿皮袄的傻柱子。老旦(俗称老?)丑扮,常在两耳挂红辣椒,两腮抹上浑圆的红胭脂,手持两个木棒,互相敲击。专门阻挠男女调情窜前窜后,引人发笑。
  早年秧歌舞蹈形式有“扇子面”、“双插花”、“卷白菜心”、“龙摆尾”、“编蒜辫”、“龙套”等。扮演人员不受局限,自由扭动,有紧有慢,时前时后,抑扬、旋转、扭曲、屈伸。舞姿粗犷大方,火爆活泼,深受人民欢迎。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长春市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编修地方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也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生前所倡导的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事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地方志的编纂工作又重新提到日程,市委、市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加强领导,并给予多方面的支持。《长春市志》是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在编纂过程中,我们力求思想性、科学性与资料性的完整统一。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