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游艺竞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612
颗粒名称: 第六章 游艺竞技
分类号: G249.273.4
页数: 10
页码: 106-1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游艺竞技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民间戏曲及歌舞、民间体育竞技、游戏娱乐。
关键词: 长春市 游艺竞技 娱乐

内容

民俗不仅表现在日常生活、礼仪信仰的各个方面,也突出地表现在民间文艺、娱乐、竞技上,这是人民精神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过去长春地区对民间文化事业不够重视,民间艺人难登大雅之堂。可是象二人转、民歌、谣谚、秧歌、棋类、放风筝、踢毽子等文娱游艺活动,却深深扎根在群众之中,代代相传,成为广大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古老的民间文艺,解放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指引下,发挥了新的异彩。
  第一节 民间戏曲及歌舞
  一、二人转
  二人转在解放前,亦称“蹦蹦”,演唱形式有双玩艺儿(二人唱的);单出头(一人唱的);小落子(多人拉场戏)等不同形式。女角叫“包头”(也由男演员扮演),男角称“丑”。民间没有专业演员,都是农忙劳动,农闲演出,故有“高粱红唱手”的美称。道具亦极简单,包头(旦角)有一把扇子或一条手绢;男的手持彩棒或“手玉子”。有唢呐、板胡、竹板、打击乐器等伴奏。小班五人,大班十人左右。曲调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咳咳”之说。基本曲调是胡胡腔、大救驾、蛤蟆调、文咳咳、武咳咳等,每年演出数十场。解放后有很大发展,现在许多县、乡镇都有专业剧团。
  二、秧歌
  秧歌是长春地区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过去都集中在春节到元宵节期间演出。它起源于农业劳动,历史悠久。明末清初,由于关内向东北移民,把河北、山东一带秧歌和花鼓秧歌传到东北,经过东北人民的丰富、加工,创造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东北大秧歌。它火爆、粗犷、乐观、活泼,深为人民所喜爱。解放初期,更创造出内容新颖健康,形式优美大方的新型秧歌。如土改秧歌、花鼓秧歌、翻身道情秧歌、红绸秧歌、双扇秧歌以及朝鲜族的丰收秧歌等。秧歌过去分官办、民办两种。官办的大都为有权有势人物(地方乡绅)和官署出面出钱,进行组织;民办的则由各乡镇秧歌手们自己组织,以“拜年演出”形式出现,得到的酬资(赏钱)大家平分。秧歌会为提高质量,还经常请二人转艺人参加演出,一进腊月门,就开始排练。
  秧歌的总指挥兼领舞者是沙公子(洒公子)也有的叫“拉衫的”。头戴小生巾,身披斗篷,手拿扇子,全队由他指挥。全是包头,左边打头的称大腊花,依次有二腊花、三腊花,右边打头的是傻柱子、有大丑子、二丑子……。
  秧歌由鼓、铙等打击乐器伴奏,或加吹奏乐器唢呐等演出。演员分生、旦、净、末、丑,各种行当俱全。通常扮演传说人物和喜剧人物,如《白蛇传》中的白蛇(白娘子)、青蛇(小青)、许仙;《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唐僧等,或《小老妈开嗙》中的小老妈、阔大爷和反穿皮袄的傻柱子。老旦(俗称老?)丑扮,常在两耳挂红辣椒,两腮抹上浑圆的红胭脂,手持两个木棒,互相敲击。专门阻挠男女调情窜前窜后,引人发笑。
  早年秧歌舞蹈形式有“扇子面”、“双插花”、“卷白菜心”、“龙摆尾”、“编蒜辫”、“龙套”等。扮演人员不受局限,自由扭动,有紧有慢,时前时后,抑扬、旋转、扭曲、屈伸。舞姿粗犷大方,火爆活泼,深受人民欢迎。
  三、高跷
  高跷与后面要讲的龙灯、跑旱船、跑驴等皆为秧歌,是带有技艺性的游艺。这些形式也是清代随着冀鲁豫一带移民的迁入而传入东北的。当时长春庙会高跷主要一项是十八盘会。即大刀会、三节棍、七节鞭、抬阁、推阁、大头和尚逗柳翠、钟旭嫁妹、打棒、龙灯、旱船、舞狮子、竹马、高跷、童子会、唐僧取经、渔樵耕读、娘娘架、扮戏。
  高跷是秧歌的一种,在东北称“柳木腿”,因其长肢用柳木做成故名。秧歌最早起源于春秋时代,宋时也叫“踏跷”。
  高跷是用两三尺双木棒绑在人腿上,于其上做表演。由头跷、二跷领头,皆戏装彩衣或丑扮。表演时几乎等于秧歌演员本身自带舞台(高一层)。所演情节亦如地秧歌,以一个完整的小故事为主,根据故事中人物多少装扮,生旦净末丑都有。一次可以十几人或几十人同演,亦可扮演出许多不同节目。行走时可成一行,只着重腿技表演,不唱亦不进入角色。定场表演时各自进行,以唢呐、锣鼓伴奏。
  四、龙灯
  龙灯为自古流传至今民间盛行的游艺活动。最初实由汉民族的图腾舞发展而来。龙灯由油绘彩布及节节圆木(竹)架做成硕大的龙头及龙身,一般七节或九节,亦有多至十余节或二十几节者。内燃灯烛,今皆为电灯。龙首成张牙舞爪状态,多节龙身相联,末有龙尾。龙头及每节龙身之下有一竖棍,舞龙手持之以舞。龙首之前,另由一人持绣球灯引龙作舞。多人配合,首尾相应,有“进行式”、“扫龙尾”、“二龙戏珠”等舞法,腾跃翻舞,活灵活现地呈现出中华民族龙腾虎跃,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最具有民族气息,被认为是一种祥瑞的征兆。
  五、狮舞
  民间狮舞象征精神抖擞,奋发向上,为人们欢迎。据说狮舞是从西域传入内地的。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作《西凉使》,叙述狮舞来源及制做、表演,最为生动:“西凉使,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尾,如从流沙来万里。”狮舞之传入东北,亦在明清之际。
  狮舞由三人或五人扮演,两人一组扮一狮,双狮四人,前一人执绣球作引。狮头及前脚为一人立扮,头顶狮头模型作舞,后一人持前者腰,躬身屈行,扮狮身及后腿。两人配合,在持绣球人引导下,作各种翻滚跳跃,或骚痒扑打、或立球、登高等高难度动作。有醒狮、双狮等。狮是象征吉祥的灵兽,狮舞表现醒狮奋跃,和龙灯一样,具有奋发向上的精神。
  六、跑旱船
  旱船用竹条或木条做成船形,四周围以花布,或用浅蓝色布饰成水纹状,上有船篷。饰包头(旦角)者,用带子把船系于腰间,船面上有做的假腿脚盘坐其上,似女郎盘脚坐船上,而饰者的真腿却在下边跑。持桨划船者为老翁。双船同时表演亦称龙凤船,一以龙(图)纹饰之,一以凤(图)纹饰之。常扮《打鱼杀家》、《王少安赶船》和《万花船》等。舞蹈则表现船行水上各种姿态,表现风平则稳,浪大则颠的情景。
  七、跑驴
  跑驴及老汉推车都是假做的纸驴或车,上坐一少妇,由一男子饰其夫,赶驴或推车去娘家走亲戚。表演大多为中途驴惊、车毛,少妇受颠簸,老夫挨累,夫妻调笑,即景生情,颇有风趣等内容。
  八、太平鼓
  太平鼓亦称单鼓,是由满族萨满教跳神分离出来的民间游艺形式。它原来是祭神时娱神的舞蹈,后来变成春节期间演唱的文艺形式。单鼓班通常由四——七人组成,有掌坛的、贴边的、打小鼓的。用细铁条弯成直径一尺多的圆形鼓圈,上蒙牛皮,下有短把,左手持之,右手持鼓棒击之。腔调有四句诗、对口词、大香烟、慢四棒、紧四棒、小正魂、武咳咳、发配调、河南调、疙瘩调、大悲调、胡胡腔等。内容有演唐王征东、王小放牛等,它是一种将唱词舞蹈乐器密切配合,节奏统一,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民间游艺。民间妇女在春节期间也常二三人或一人持鼓玩耍,俗云耍鼓,虽无艺人所掌握的众多曲调,简单的咚咚腔,亦足以达到娱乐目的。
  解放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导下,编出了新的剧目,甚至有了乡县剧团,多次参加省市演出,有的词曲还编进《吉林优秀歌曲选》。
  第二节 民间体育竞技
  一、风筝
  风筝即古代纸鸢,早见于春秋时代。五代以后,鸢上系竹哨升空,声如筝鸣,始名风筝。
  放风筝是长春民间迎春游戏的重要形式。每年在农历岁末到元宵节前后,北方气候虽然仍在零下30度左右,但立春之后阳气上升,春风劲吹,正是放风筝的时候。风筝用竹篦做架,扎成各种架子,上糊以彩纸,作出各种动物形态,如孔雀、沙雁、飞虎头、飞燕、蜈蚣、蝴蝶等。最简单的有方形豆腐块,斜插花系成十字架子,中间系长绳放线,儿童持手滑车放线,随风飘扬,扶摇而上,颇为壮观。至今在日本人的著作《满洲の民志》中还能查到“新京产双鱼”风筝图案,其式两鱼并排竖立,口尾相连。解放后民间也仍喜放风筝。到八十年代,更把它编入体育项目,并成立了风筝协会,将为民间风筝进入体坛竞赛做出贡献。
  二、毽子
  毽子古称“蹀〓”,唐、宋时已流行。东北自古流行制做毽子,方法简单,经济方便。用古币形铅锡或直接用铜钱,钱眼中装以鸡翎、鸟羽或用羊毛、狗毛及绒线等,塞牢固定,是冬季儿童户外游戏运动的一种极好形式。长春地区一到江河封冻之时,许多户外活动都难以进行,唯有踢毽子方便易行,最受儿童喜爱。不只以连踢毽子多少分胜负,还有各种踢、打、奔、掰、压、磕、顶、颤、掏等多种技巧。踢得好的使毽子久不落地,绕身起落、翻转自如,十分好看。“遛猫、遛狗,遛到那儿都取(东北方音qiǔ)。”孩子们把毽子踢得高高的,羽毛平胸散开,飘飘而落,是冬季户外健身活动的好形式。
  近年长春地区中小学中又盛行毽球运动。其法是人数多少不等,多则可至十几人,平均分成两队。中间隔以网(比排球网低),两队踢毽隔网对接,以落地、出界者为输。比赛规则颇似排球。
  三、秋千
  秋千是历史悠久的民间体育运动,汉族古时盛行,今日朝鲜族妇女最喜欢此种游戏。朝鲜族女孩从五、六岁时就开始打秋千,直到成年都坚持这项运动。每逢节假日或运动会(最喜在端午节荡秋千),朝鲜族妇女便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在大树下或草坪上架起秋千。妇女群游,荡起秋千,嬉戏悠荡,和乐异常。秋千分单人荡和双人荡两种。双人荡二人对面共站一板上,互相助力,可以持久。竞赛时多为单人荡。秋千比赛有三种方法:(一)以前方高处的树叶或花朵为标志,用脚踢到标志或用口咬住标志为赢;(二)在踏板底下栓一根尺绳,量秋千跃起的高度,高者胜;(三)在秋千前竖两根高杆,中间栓绳,绳中悬铃铛,荡秋千时,以触铃声响为度。
  四、跳板
  跳板也是朝鲜族的一项传统民间体育活动,从十世纪初一直流传到今天,颇受朝鲜族妇女喜爱。每当节假日或端午节,妇女们穿着民族服装短袄长裙,腰束彩带,手持扇子、手帕、绸带、小鼓、花环等,去玩跳板(跳板的长度一般约5米到6米,宽约40公分,厚约5公分)。跳时两名妇女各在一端,一起一伏地弹跳着,做各种轻盈优美的动作,有民族音乐伴奏。时而腾空弹起,时而蹲俯而下,彩裙飞舞,优美飘逸。跳板带有比赛性质,单身腾空比赛,由两人在一定时间内的腾空高度来决定胜负。以四人为一组轮着腾空比赛,亦以弹跳高者取胜。此外还有技巧腾空,比较复杂:两人一组,各自拿扇子、小鼓、绸带、花环,在腾空瞬间表演各种动作,根据动作的准确性和技艺的高低决定胜负。
  秋千和跳板,具有很浓厚的民族色彩,且带有很强的民族技艺的传承性,能培养勇敢顽强的精神,是有益于妇女身心健康的一种民族体育活动。
  五、跳绳
  跳绳是在摆动绳索中做各种跳跃游戏,原属儿童庭院游戏,后亦发展为一种体育竞技活动,清代称为“跳白索”。民间多于正月跳绳,今已成为学校运动项目之一。其跳法一般有三种,一种是单人双臂摇跳,以连跳次数多者取胜(亦有单脚跳、双脚跳、分腿蹲跳等技巧)。一种是多人群跳,取长绳约四五米,由两人各执一头,摇摆震荡,多人上场齐跳,或一人接一人上场跳,有各种花样,如走串、做势、插花等,摇绳动作与跳绳者密切配合方能取胜。再一种是两人摇绳,一人作竞技跳。此类绳技后发展成为女孩的跳猴皮筋,有踏跳、弹跳等,边跳边唱歌谣。近年男孩也跳皮筋,于是又增加了双腿腾跳等难度大的动作。
  六、陀螺
  陀螺是一种儿童玩具,形状略似直立海螺,玩时拿鞭绳用力抽打使之旋转,追逐取乐。此活动可锻炼儿童臂力,与北京等地的抖空竹相似。抖空竹是两手做技,做诸种花样,已进入杂艺表演。而长春地区儿童的抽陀螺则是旋转于光滑的地面,更多在冬季冰面玩耍,俗称抽冰猴,独具北国特色。
  七、溜冰
  溜冰在东北民间叫打冰滑子,就是在一块比鞋宽大的小木板上,顺着脚前进的方向,钉上一条或两条粗铁条,然后绑在一只鞋上,在冰雪上滑走。另一只脚蹬地,绑滑子的脚向前滑行,冰雪中行走速度很快。在板上安一条粗铁条的叫单滑子,安两根小铁条的叫双滑子。据说冰滑子是金太祖阿骨打在对辽兵作战时发明的。女真人最初用兽骨绑在脚上滑冰行军,后发展为铁制冰滑子(冰鞋)。在十九世纪以后,滑冰滑子是八旗士兵必备的一项军事技术,后发展为民间体育运动。
  八、摔跤
  摔跤是两人相角的一种运动。我国民族形式的摔跤,渊源于古代的角力和相扑。各地亦有不同的摔法,一般均按体重分级进行,能使对手身体任何部位(除两脚外)触地为胜。蒙古族的民间摔跤多在“那达慕”盛会时举行,选手们不远百里前来赴会。比赛开始,由有威望的长者带领摔跤健儿举行庄严的入场式,摔跤选手穿着彩色的摔跤服装,唱起摔跤歌,跳着鹰步舞,进入场地。角逐得胜获第一名者,被视为英雄人物,格外受到牧民尊敬。
  九、赛马、射箭与击球
  骑射是满、蒙狩猎民族的共同爱好和特长。古时是出自狩猎生产和军事训练的需要,其后多在节日及各种盛会举行。据《金史》与《清史稿》记载,满族每逢端午或重九都举行骑马射柳、骑马击球活动。射柳比赛是在勇士骑马奔驰中,用无羽横镞箭射柳枝削白处,再驰马飞奔,将射断的柳枝接在手中为胜。流经伊通镇的伊通河两岸,有一片方圆五里的平川开阔地,长着一片大柳条通,即当初满人习武比箭和赛跑的小围场,中有八角凉亭,号曰“箭亭”。此围场光绪八年(1882)建成,两年后,每年有三次赛会在此举行。长春的赛手都去参赛。击球是马上执鞠杖,杖头如偃月形,分两队击球,破门取胜,可谓之“马球”。《元史》记载,蒙古那达慕大会中之马术骑射竟技更为奇绝。今马上射柳、击球、赛马绝技已不再流传,但赛马和比箭仍是满、蒙民族特别喜欢的竞技。赛马除单纯的比速度外,还有马上竞技,如越障、斩劈、马球、射击、套马、夺羊、镫里藏身、下腰拾物等,花样繁多,技艺超绝。今长春除少数民族集聚区外,亦无此等竞技比赛活动,但受历史影响,民间仍有习武的余风。
  第三节 游戏娱乐
  长春市城乡,传统的文体活动是丰富多采的。建国后,人民的文化生活异常活跃,近年增设了剧场、影院、电视、广播,文艺团体,特别是村屯建立的文化站、图书室,十分活跃。过去流传下来特有的传统游戏,仍在民间流行。
  一、象棋
  中国象棋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见于文献记载,隋唐时已具现代象棋雏形,并传入日本、朝鲜等国。到北宋时,象棋日臻完善,风糜全国。宋末元初,中国象棋最后定型。中国象棋寓娱乐与体育于一身,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科学性,深受我国各族人民的喜爱。象棋玩法由两人对局,按照规定部位在棋盘上各放棋子十六枚。棋子分将、士、象、车、马、炮、卒等,各子走法不同。棋盘由九根直线和十根横线组成,中间划定河界,共有九十个据点,双方各占其半,先后交替走子,以把对方“将死”为胜,不分胜负为和。长春地区很早就有象棋,1985年农安出土一处窖藏文物,其中有铜质象棋子,中间有方孔,完全是按照当时方孔圆钱的形式制造的,称为“棋钱”。这种棋可以用绳索贯穿,便于携带,不易丢失,是研究中国象棋发展史的重要文物。由此可见,象棋早已是东北民间一种古老的竞赛性游戏,下象棋既要走完上步看下步,亦要眼观六路,预测后几步棋之趋势,对于培养人们分析、推断、联想、运筹全局的能力颇有益处,既是一种益智游戏,又是一种益智运动。
  二、下五道
  下五道也叫走五道。五道的棋盘就是横竖交叉的五条线,两人各占一方,先把棋子摆好,每人五枚,交替行走,每次一步,横、直行走都可,但不能越子走动。当一方的两枚子走在一条直线上,且二子相连时,就可以吃掉对方同在这条线上的一枚子,但一条直线上如有四枚子,就不能吃子。最后以剩子多少取胜。
  其棋盘图形如下:
  三、下连
  “连”是两人下,共二十四枚子,双方交替将棋子任意摆放在棋盘中,每次放一枚。为区别双方,一方可用土块、石子,另一方可用草棍、碗片。各方直到把十二枚子摆完为止。摆时,尽量使自己在横、直或斜的直线上有三枚子,连成一条直线,形成防御体系,称之“成连”,有权将自己十二枚额外的一子放在对方未成连的关键部位的子上,取缔对方的子,这个子叫“炸子”。等双方摆完,便将“炸子”拿掉,开始走棋,由后放子的先走。走时可沿线横、斜、直走,要努力使自己的棋子成连,同时破坏对方成连。成连后,有权拿掉对方一枚未成连的棋子。最后谁先剩两枚无力成连的棋子谁为输。其棋盘如下:
  四、憋死牛
  憋死牛也是两人玩游戏,每人两枚子,一次走一枚子。其棋盘如下:
  棋盘中画圆圈的代表井,这条直边线谁也不能走,先走的人第一次不准把人憋死。此棋虽简单,但要快走。稍不谨慎,就会被对方憋死。
  五、诸葛亮点将
  据传有一次诸葛亮点将,令关羽出征,张飞争着要去。诸葛亮拿出个棋盘,放上八枚棋子对他说:现在咱俩一黑一白各要一色。棋子可以横、直、斜走,但不能跳过另一只棋子。每次只能走一步,如能在攻城前把四枚棋子走成一条直线,就让你去攻城。结果张飞始终没能取胜。除此之外,还有狩猎棋、葫芦头、大鞭杆、老牛赶山等棋,从略。
  六、抓“嘎拉哈”
  “嘎拉哈”是东北地区一种古老的玩具,实际上是猪或羊的腿骨与胫骨相连的一块骨头,经蒸煮去肉脱脂后即成。抓“嘎拉哈”是满族人家女孩最喜欢玩的一种炕上游戏。“嘎拉哈”农村每家都有,渐积渐多。多者几百,少则几十。为了美观,有的还涂上红、绿、黄、蓝各种颜色。其种类以猪“嘎拉哈”、羊“嘎拉哈”居多,山区亦有少量熊“嘎拉哈”,狍“嘎拉哈”,其中熊的最为粗大,而狍子的则小巧玲珑。“嘎拉哈”有四面,因其形状各异,叫法亦不同。凸面为“肚”(亦称“背儿”),凹面称“坑”(亦叫苦水井);其余两面相对,较平滑的为“驴”,有纹络的叫“仔儿”(亦称云卷)。其玩法通常有弹子、满徒、抗大车、撂正、搬仔等。最简单的是将同样纹络的“嘎拉哈”相弹,或先向上扔一个“嘎拉哈”(或布口袋),然后用单手(子多时用双手)把相同形状的“嘎拉哈”抓起,再把扔出的“嘎拉哈”接住,要抓、接的干净利落。同样的没全抓起来不行;抓时碰到别的子不行;抓起子没接住扔出的“嘎拉哈”也不行,按抓的多少计数得分,得分多者优胜。也有口唱歌谣手抓“嘎拉哈”者,如“哑吧自己数,五一花,亮一花,够十个往家里搂”。
  民间娱乐的普遍形式也包括各类赌博戏,如骨牌、掷骰子、叶子戏等赌博形式。如叶子戏,早自唐代中期即已风行,明清以来,叶子戏又发展为一百〇八张,以梁山好汉命名。叶子即纸制赌牌,以后又创制成“麻将”。玩纸牌和麻将有多种多样,这种具有赌博性的游艺,在旧社会以游乐形式出现,暗开赌场,使许多人倾家荡产,成为一种恶习。在新社会允许游乐而禁止赌博,但近年城市、农村赌风又有复燃趋势。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长春市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编修地方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也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生前所倡导的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事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地方志的编纂工作又重新提到日程,市委、市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加强领导,并给予多方面的支持。《长春市志》是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在编纂过程中,我们力求思想性、科学性与资料性的完整统一。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