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民间戏曲及歌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春市志》 图书
唯一号: 07012002022000361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民间戏曲及歌舞
分类号: J825
页数: 4
页码: 106-10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长春市民间戏曲及歌舞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二人转、秧歌、高跷、龙灯、狮舞、跑旱船、跑驴、太平鼓。
关键词: 长春市 游艺竞技 民间戏曲

内容

一、二人转
  二人转在解放前,亦称“蹦蹦”,演唱形式有双玩艺儿(二人唱的);单出头(一人唱的);小落子(多人拉场戏)等不同形式。女角叫“包头”(也由男演员扮演),男角称“丑”。民间没有专业演员,都是农忙劳动,农闲演出,故有“高粱红唱手”的美称。道具亦极简单,包头(旦角)有一把扇子或一条手绢;男的手持彩棒或“手玉子”。有唢呐、板胡、竹板、打击乐器等伴奏。小班五人,大班十人左右。曲调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咳咳”之说。基本曲调是胡胡腔、大救驾、蛤蟆调、文咳咳、武咳咳等,每年演出数十场。解放后有很大发展,现在许多县、乡镇都有专业剧团。
  二、秧歌
  秧歌是长春地区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过去都集中在春节到元宵节期间演出。它起源于农业劳动,历史悠久。明末清初,由于关内向东北移民,把河北、山东一带秧歌和花鼓秧歌传到东北,经过东北人民的丰富、加工,创造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东北大秧歌。它火爆、粗犷、乐观、活泼,深为人民所喜爱。解放初期,更创造出内容新颖健康,形式优美大方的新型秧歌。如土改秧歌、花鼓秧歌、翻身道情秧歌、红绸秧歌、双扇秧歌以及朝鲜族的丰收秧歌等。秧歌过去分官办、民办两种。官办的大都为有权有势人物(地方乡绅)和官署出面出钱,进行组织;民办的则由各乡镇秧歌手们自己组织,以“拜年演出”形式出现,得到的酬资(赏钱)大家平分。秧歌会为提高质量,还经常请二人转艺人参加演出,一进腊月门,就开始排练。
  秧歌的总指挥兼领舞者是沙公子(洒公子)也有的叫“拉衫的”。头戴小生巾,身披斗篷,手拿扇子,全队由他指挥。全是包头,左边打头的称大腊花,依次有二腊花、三腊花,右边打头的是傻柱子、有大丑子、二丑子……。
  秧歌由鼓、铙等打击乐器伴奏,或加吹奏乐器唢呐等演出。演员分生、旦、净、末、丑,各种行当俱全。通常扮演传说人物和喜剧人物,如《白蛇传》中的白蛇(白娘子)、青蛇(小青)、许仙;《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唐僧等,或《小老妈开嗙》中的小老妈、阔大爷和反穿皮袄的傻柱子。老旦(俗称老?)丑扮,常在两耳挂红辣椒,两腮抹上浑圆的红胭脂,手持两个木棒,互相敲击。专门阻挠男女调情窜前窜后,引人发笑。
  早年秧歌舞蹈形式有“扇子面”、“双插花”、“卷白菜心”、“龙摆尾”、“编蒜辫”、“龙套”等。扮演人员不受局限,自由扭动,有紧有慢,时前时后,抑扬、旋转、扭曲、屈伸。舞姿粗犷大方,火爆活泼,深受人民欢迎。
  三、高跷
  高跷与后面要讲的龙灯、跑旱船、跑驴等皆为秧歌,是带有技艺性的游艺。这些形式也是清代随着冀鲁豫一带移民的迁入而传入东北的。当时长春庙会高跷主要一项是十八盘会。即大刀会、三节棍、七节鞭、抬阁、推阁、大头和尚逗柳翠、钟旭嫁妹、打棒、龙灯、旱船、舞狮子、竹马、高跷、童子会、唐僧取经、渔樵耕读、娘娘架、扮戏。
  高跷是秧歌的一种,在东北称“柳木腿”,因其长肢用柳木做成故名。秧歌最早起源于春秋时代,宋时也叫“踏跷”。
  高跷是用两三尺双木棒绑在人腿上,于其上做表演。由头跷、二跷领头,皆戏装彩衣或丑扮。表演时几乎等于秧歌演员本身自带舞台(高一层)。所演情节亦如地秧歌,以一个完整的小故事为主,根据故事中人物多少装扮,生旦净末丑都有。一次可以十几人或几十人同演,亦可扮演出许多不同节目。行走时可成一行,只着重腿技表演,不唱亦不进入角色。定场表演时各自进行,以唢呐、锣鼓伴奏。
  四、龙灯
  龙灯为自古流传至今民间盛行的游艺活动。最初实由汉民族的图腾舞发展而来。龙灯由油绘彩布及节节圆木(竹)架做成硕大的龙头及龙身,一般七节或九节,亦有多至十余节或二十几节者。内燃灯烛,今皆为电灯。龙首成张牙舞爪状态,多节龙身相联,末有龙尾。龙头及每节龙身之下有一竖棍,舞龙手持之以舞。龙首之前,另由一人持绣球灯引龙作舞。多人配合,首尾相应,有“进行式”、“扫龙尾”、“二龙戏珠”等舞法,腾跃翻舞,活灵活现地呈现出中华民族龙腾虎跃,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最具有民族气息,被认为是一种祥瑞的征兆。
  五、狮舞
  民间狮舞象征精神抖擞,奋发向上,为人们欢迎。据说狮舞是从西域传入内地的。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作《西凉使》,叙述狮舞来源及制做、表演,最为生动:“西凉使,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尾,如从流沙来万里。”狮舞之传入东北,亦在明清之际。
  狮舞由三人或五人扮演,两人一组扮一狮,双狮四人,前一人执绣球作引。狮头及前脚为一人立扮,头顶狮头模型作舞,后一人持前者腰,躬身屈行,扮狮身及后腿。两人配合,在持绣球人引导下,作各种翻滚跳跃,或骚痒扑打、或立球、登高等高难度动作。有醒狮、双狮等。狮是象征吉祥的灵兽,狮舞表现醒狮奋跃,和龙灯一样,具有奋发向上的精神。
  六、跑旱船
  旱船用竹条或木条做成船形,四周围以花布,或用浅蓝色布饰成水纹状,上有船篷。饰包头(旦角)者,用带子把船系于腰间,船面上有做的假腿脚盘坐其上,似女郎盘脚坐船上,而饰者的真腿却在下边跑。持桨划船者为老翁。双船同时表演亦称龙凤船,一以龙(图)纹饰之,一以凤(图)纹饰之。常扮《打鱼杀家》、《王少安赶船》和《万花船》等。舞蹈则表现船行水上各种姿态,表现风平则稳,浪大则颠的情景。
  七、跑驴
  跑驴及老汉推车都是假做的纸驴或车,上坐一少妇,由一男子饰其夫,赶驴或推车去娘家走亲戚。表演大多为中途驴惊、车毛,少妇受颠簸,老夫挨累,夫妻调笑,即景生情,颇有风趣等内容。
  八、太平鼓
  太平鼓亦称单鼓,是由满族萨满教跳神分离出来的民间游艺形式。它原来是祭神时娱神的舞蹈,后来变成春节期间演唱的文艺形式。单鼓班通常由四——七人组成,有掌坛的、贴边的、打小鼓的。用细铁条弯成直径一尺多的圆形鼓圈,上蒙牛皮,下有短把,左手持之,右手持鼓棒击之。腔调有四句诗、对口词、大香烟、慢四棒、紧四棒、小正魂、武咳咳、发配调、河南调、疙瘩调、大悲调、胡胡腔等。内容有演唐王征东、王小放牛等,它是一种将唱词舞蹈乐器密切配合,节奏统一,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民间游艺。民间妇女在春节期间也常二三人或一人持鼓玩耍,俗云耍鼓,虽无艺人所掌握的众多曲调,简单的咚咚腔,亦足以达到娱乐目的。
  解放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导下,编出了新的剧目,甚至有了乡县剧团,多次参加省市演出,有的词曲还编进《吉林优秀歌曲选》。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长春市志》

出版者:吉林文史出版社

编修地方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也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生前所倡导的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事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地方志的编纂工作又重新提到日程,市委、市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加强领导,并给予多方面的支持。《长春市志》是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在编纂过程中,我们力求思想性、科学性与资料性的完整统一。

阅读

相关地名

长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