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0124 条 203 / 1342
3031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柔然是鲜卑人的一支。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继匈奴、鲜卑之后,活动于中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古代民族,主要是柔然和敕勒。当时,正是中国历史上处于十六国、南北朝纷争对峙时期的内容.
3032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高车的发祥地在贝加尔湖以北,两汉以后进入色楞格河至阿尔泰山,高车族的食俗、婚俗、衣着、性格最为殊异。他们性情粗猛,团结同心,危难关头,相互怜悯的内容.
3033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郦道元《水经注》中的岩画的郦道元生平、《水经注》对石嘴山历史的考证、画石山与贺兰山岩画的内容。
3034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石嘴山地区在秦汉时的一段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大多源出于郦道元的《水经注》。如秦代的塞外浑怀障,西汉的廉县和卑移山,北魏以前的黄河主流和岔河枝津,枝津对水利灌溉所起作用,北魏的历城及山东移民等等,如果没有郦道元的记述,恐怕至今仍是谜...
3035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郦道元是中国记录岩画第一人,从贺兰山到内蒙古卓资山一带,至今仍留存有大量岩画,印证了《水经注》记载的真实的内容.
3036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北朝移民与“塞北江南”文化内涵的南北朝时期石嘴山地区的行政建置、北魏、北周两朝的内地移民、“塞北江南”的由来的内容。
3037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南北朝时期(420~581年),控制黄河流域包括石嘴山全境的是三个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的政权,即北魏、西魏和北周。这一时期石嘴山地区的行政区划变动较多的内容.
3038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北魏初期,石嘴山地区的民户中汉人占少数,多数为鲜卑、匈奴、敕勒、高车等少数民族,3次迁入内地汉民的内容.
3039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石嘴山市,地处美丽富饶的“塞上江南”,塞上江南”的美誉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古代称“塞北江南”,多种民族的民俗文化,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融合,孕育出了新的“塞北江南”地域文化的内容。
3040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章节记述了隋朝灵州北境石嘴山地区行政建置,唐代民族交往大通道,唐五代石嘴山地区建置,筑定远军城的名将,唐代石嘴山水陆交通,朔方军镇驻兵重地定远城,唐末五代石嘴山地区少数民族, 贺兰山下果园成的内容.
3041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隋朝灵州北境的隋朝石嘴山地区行政建置,杨素出灵武击突厥,杨广击突厥与广润县的更名的内容.
3042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唐代民族交往大通道的突厥衰落,薛延陀败亡,唐太宗灵州之行,唐太宗奠定的民族怀柔政策的内容.
3043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突厥衰落的兴起和衰落的过程,东突厥和西突厥也发生了内乱的内容.
3044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薛延陀是东部高车一部落。曾经于南齐永明五年,随阿伏至罗到准噶尔盆地建高车国。南北朝时游牧于阿尔泰山西南,额尔齐斯河一带,少数留在于都斤山。隋大业元年(605),铁勒诸部奋起反抗西突厥暴政,共推契苾部首领契苾歌楞为易勿真莫何可汗,又...
3045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唐太宗灵州之行,这次灵州盛会,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民族团结盛会,既彰显了唐朝的国威,更昭示了唐太宗以包容、怀柔、安抚为主的民族政策的内容.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