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图书馆
石嘴山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石嘴山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章 隋唐五代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787
颗粒名称:
第三章 隋唐五代时期
分类号:
K294.33
页数:
50
页码:
137-186
摘要:
本章节记述了隋朝灵州北境石嘴山地区行政建置,唐代民族交往大通道,唐五代石嘴山地区建置,筑定远军城的名将,唐代石嘴山水陆交通,朔方军镇驻兵重地定远城,唐末五代石嘴山地区少数民族, 贺兰山下果园成的内容.
关键词:
石嘴山
唐代
贺兰山
内容
581年,杨坚灭北周建立隋朝,结束自西晋以来300余年的分裂、战乱局面,统一了全国。隋朝先实行州、县两级行政建置,后改郡、县两级制。今石嘴山市的河东地区,当时人口、土地都较多,行政建置也较完善,设有历城郡和建安县(后更名广润县、灵武县),郡县的驻地,都在今平罗县陶乐镇西南。河西地区则沿袭北周建置,在今平罗县东北置有临河郡,辖临河一县。
隋代突厥兴起并进入河套地区。位于河东的历城郡、灵武县,既是突厥骑兵南下的必经之地,又是隋军反击突厥的战场。隋初的17年间,突厥常以骑兵南下掳掠,邻近郡县,民无宁日。他们一般从石嘴山的黄河东岸出发,然后经灵武郡、鸣沙南下,至陇东、陇西、陕北甚至关中各地。开皇三年(583年),突厥达头可汗领骑兵40万跨过历城郡,到今海原县后分作两路:一路向西,扫荡今天水、兰州、武威等地;一路向东,掳掠今庆阳、绥德、延安各地。数十州郡烽火连绵,百姓遭殃,不但六畜、粮食被抢光,甚至青年男女也被掳去当奴隶。直到开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才派蜀王杨秀出灵武道击突厥。次年,又派右仆射杨素、柱国李彻和韩僧寿出灵武道击突厥。杨素率军从灵州沿黄河东岸北上,刚过历城郡(今平罗陶乐镇西南),与达头可汗精骑10万遭遇。隋军带有大量战车,杨素一改惯例,变车阵为骑阵与之对决。达头可汗大败而逃,隋军斩获无数。开皇二十年(600年),隋文帝再派晋王杨广和杨素出灵武道击败突厥。此后,历城郡安定了10多年。605年,杨广登上皇位,史称隋炀帝。为与其名“避讳”,广润县也在这一年更名为灵武县。618年,李渊借农民起义之势灭隋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改年号为武德。唐代早期分全国为十道,后增为十五道。今石嘴山地区多数时期属于关内道的灵州管辖,其行政建置与隋朝相比,变化很大。一是河东地区因黄河游荡冲刷,耕地大量减少,原设的历城郡不复存在,灵武县也迁往今青铜峡邵岗堡西。由此迄清末,河东地区再无郡、县级行政建置。二是河西地区在唐朝建立后130多年有军无县,没有行政建置。原有的临河郡、临河县在唐初即被撤销。开元盛世之后,因人口日渐增加,才在今平罗县姚伏镇附近新设定远县,唐末升为警州。三是河西地区军事地位日显重要,成为关内道、朔方军的屯兵重地。天宝年间以前,整个关内道数十州,包括今陕西秦岭以北、内蒙古中部和西部、宁夏全境、甘肃的陇东,一共才设9个军府,而石嘴山就占了两个:新昌军和定远军。天宝年间撤销新昌军,其兵马并入定远军。从此,定远军兵力更加强盛。石嘴山地区山河交锁,西有贺兰山之固,东有黄河天堑之险,是宁夏平原的北大门,历代为兵家所必争。修筑定远军城的决策者,是武则天时代四位名相中的两位,即张仁愿和郭元振。他们都是赫赫有名的战将,又都从宰相任上调任朔方行军大总管,自然对石嘴山地区的战略地位十分清楚。所以,张仁愿先于景龙元年(707年)在今平罗县姚伏镇东筑定远城,6年后郭元振又在原地拓展重筑。又过约20年后,兵马倍增,原来的城池不敷使用,信安王李玮在城西另筑一城,取名羊马城,又称定远西城,作为安置军马专用。后来新设定远县,又将羊马城重新修缮作为县治。从此,今平罗县姚伏镇就有了“一地两城”。
定远军刚设置时,只有健勇(步兵)5500人。开元九年(721年),朔方节度使在灵州成立,其兵力主要部署在黄河外侧的六座军城,统称“河外六城”,定远军城是其中之一,编制军士7000人,战马3000匹。此时新增了骑兵,所以配备了战马。到天宝年间,兵员已近2万。定远军的战将和士兵中,有很多是在各羁縻州、“六胡州”招募的北方游牧民族后裔,即“六蕃子弟”,其性格刚勇,能征惯战,在保卫家乡、平定安史之乱、收复关中和京都长安的战事中战功卓著。在贞元年间反击吐蕃的战事中,定远军的将士曾一次斩首2000级。唐代大诗人王维《老将行》中的“贺兰山下阵如云”,就是对定远军城的真实写照。
石嘴山地区位于黄河与贺兰山之间,在唐代仍是民族融合的走廊。突厥、回纥的特勒十一姓(一作九姓)、吐蕃、党项等10多个民族,曾在这里和睦相处,共同浇灌黄河文明之花。贞观十五年(641年),居住在杭爱山北麓的薛延陀首领夷男,派其叔父、专使两次到长安请求下嫁公主和亲,每次都驱赶数万头牲畜、携带数万张貂皮作为聘礼,经过石嘴山地区,长途跋涉5000多里,往返于漠北、长安间。贞观二十年(646年),唐太宗亲幸灵州。漠北的铁勒十一姓及回鹘、突厥的数千名酋长、俟斤,也沿黄河西岸南下灵州。唐太宗在帐幕中“张饮高会”,盛情款待各族首领。为了方便漠北各民族进入中原,唐太宗还决定修建一条参天可汗道,由灵州沿黄河西岸向北,直达娑陵水(今蒙古国色楞格河,北流注入贝加尔湖)上的回纥衙帐。沿途设立68所驿站,建馆舍备食宿,免费招待进入中原的各民族、各部落使节。这条“民族团结之路”,自南而北穿过石嘴山市境。唐太宗又在灵州境内设置约20个羁縻州,安置愿意内迁定居的漠北游牧民族。石嘴山境内的贺兰山麓、黄河之滨,也成为他们生息繁衍的乐土。唐中后期,吐蕃族、党项族大量进入石嘴山地区,在今平罗县的姚伏镇、县城的东北,形成若干具有“自治”性质的“民族乡”“民族村”。朝廷让其部落首领担任乡都指挥使或村巡检使,对内部自行管理。经过岁月的磨洗,这些民族后来都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
石嘴山市西屏贺兰山,东依黄河。贺兰山之名,首见于隋朝,在唐代史籍、诗文中广为使用。它的得名,与当时的生态环境有直接关系,也与山下居住的游牧民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时的贺兰山,森林密布,有的树呈青色,有的树泛白色,形成“山有树木青白,远望如驳马”的景观。而居住在这里的游牧民族,又将“驳马”叫做“贺兰”,贺兰山也就因此而得名。也有人认为,它是因匈奴或鲜卑族中的曷拉、黑赖、贺赖或贺兰部久居山下而得名。唐代把今汝箕沟口以北的贺兰山叫做“乞伏山”。“乞伏”就是一个鲜卑部族之名。乞伏山有茂密的森林、植被,栖息着各种野生动物、鸟类。山中最多的动物是岩羊、马鹿、麝、野猪和野马。山林中更是鸟类的天堂,雕、白鹘、蓝马鸡是其中的珍禽。唐代诗人中,也留下不少吟诵贺兰山的佳韵。韦蟾所作《送卢潘之朔方》、王维的《老将行》、贾岛的《送李骑曹》、张籍的《送李骑曹灵州归觐》等,都流传至今。黄河对于石嘴山而言,除了水利灌溉,还有水上运输之便。唐代石嘴山境内段黄河可通行木帆船,逆流上溯,可抵灵州、丰安军、雄州;顺流下驶,可经三受降城至今山西省西北的河曲、保德。武德七年(624年),唐高祖李渊甚至决定在灵武至五原的黄河中组建水师,以防御突厥渡河南下。开元九年(721年)后,朔方军的粮草供应,大多数依赖水运。当时的六城水运使、六城水陆转运使,就是专门管理包括定远军城在内的驻军后勤运输。正常情况下,是将灵州所产粮食,顺流而下运抵三受降城、振武军城。在灵州遇到战乱或粮食歉收时,则从山西太原购进粮食,用牛车运到黄河边,然后装船,逆流而上运抵定远军、灵州或丰安军。
第一节 隋朝灵州北境
隋朝石嘴山地区行政建置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春,早已把持朝政的丞相杨坚(541~604年),以“禅让帝位”的方式,废掉北周才6岁的静帝宇文衍,建立隋政权,改元开皇,史称隋文帝。开皇八年(588年),杨坚派晋王杨广率领51万大军向南方陈朝发动总攻。次年正月元旦清晨,隋朝大将韩擒虎、贺若弼在漫天大雾的掩护下,分别率领军队渡过长江,一举灭掉南朝的陈国,结束了中国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实现了统一大业。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除北周的州、郡、县三级建置郡,只存州、县两级。大业三年(607年),又改为郡、县两级建置。按《隋书·地理志》记载,石嘴山地区的行政建置有:
河西地区,初设临河郡,上隶灵州,下管临河一县,郡、县同治一地,在今平罗县东北,辖今石嘴山市黄河以西各地。临河郡系西魏所置,北周、隋初予以保留。开皇三年(583年)撤销临河郡,只保留临河县建置,上面直属灵州管辖。大业三年(607年),又恢复临河郡,仍辖临河一县。即建安县,郡、县同驻历城(今陶乐镇西南),辖今石嘴山市、银川市的黄河以东各地。开皇三年(583年)撤销郡级建置,保留建安县,上面直属于灵州。开皇十八年(598年)将建安县更名为广润县。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杨广即帝位,为避名讳,将广润县改名为灵武县。大业三年(607年),又恢复历城郡,仍辖灵武一县。
杨素出灵武击突厥
隋朝建立后,居住在我国北方的突厥也强大起来,经常以骑兵从河套地区南下掳掠。突厥南下,基本不走石嘴山地区的黄河西岸,黄河东岸才是他们南下的出发线路,然后经灵武郡、平凉郡(隋平凉郡在今固原市原州区)至陇东、陇西、陕北甚至关中掳掠。南下抢掠的骑兵队伍,动辄数万,最多时达40万。整个宁夏及关陇百姓苦不堪言,一旦遇上,家业、畜产一扫而光不说,青壮劳力还被掳去当奴隶,青年妇女则掳去做妻妾。但是,隋朝初年因忙于统一战事、整顿内部,朝廷还无力开展对突厥的全面出击。直到开皇十七年(597年)后,才年年派大军主动出击,灵州(或灵武郡)便成为抗击突厥的前沿阵地。从灵武郡沿黄河东岸到今石嘴山黄河大桥一线,也就成为双方兵锋所指的“灵武道”。唐代魏徵修《隋书》,都把几次击突厥的战事记作“出灵武道”。隋朝以“灵武”命名的地方有两个:一是灵武郡,系大业三年(607年)以灵州改置,在今吴忠市利通区古城湾。另一个就是位于今平罗县陶乐镇西南的灵武县,系仁寿元年(601年)以广润县更名。因此,“出灵武道”,也可以理解为出灵武县。
整个隋朝,共有四次派大军经石嘴山地区击突厥。第一次为开皇三年(583年),突厥南下关陇地区抢掠,隋文帝任命赵仲卿为行军总管,与河间王杨弘“出贺兰山”,即沿黄河西岸北上反击。但他们选错线路,结果连突厥兵的影子都没见到,“无敌而还”。第二次为开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诏令蜀王杨秀出灵武道击突厥,也无战果可言。次年,又派右仆射杨素率领柱国李彻和韩僧寿出灵武道击突厥。开皇二十年(600年),晋王杨广(后登基称隋炀帝)又与杨素出灵武道击突厥。这四次击突厥,以杨素功劳为最大。
杨素(544~606年),字处道,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朝名臣、诗人,杰出的军事家、统帅,隋朝的开国元勋。杨素原为北周名将,因功封成安县公,食邑1500户。后助杨坚建立隋朝,并参与隋朝法律的修定,被封为上柱国。开皇四年(584年),拜御史大夫。杨素统帅隋军,在灭南朝陈国的战争中立下显赫战功,进封越国公,转内史令、右仆射(宰相)。杨素“多权略,乘机赴敌”,治军严厉,部下如有违犯军令者,立斩不赦,绝不宽容。杨素在对突厥的战争中,最著名的是与达头可汗的一战。
开皇十九年(599年)二月,前方传来谍报,达头可汗正部署制造攻城器械,准备大举南下进攻内地郡县城池。隋文帝命令汉王杨谅为元帅(实际未亲临前线),以杨素出灵武道,尚书左仆射高颎出朔州(治善阳,今山西朔县),上柱国燕荣出幽州(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三路夹击突厥。
四月,杨素带领大军沿黄河东岸北上,刚过历城郡(今平罗县陶乐镇西南),与达头可汗所率突厥主力遭遇。中国的车战之法,从春秋战国一直沿袭下来。隋军带有大量战车,按以往的战法,每遇突厥骑兵,将领便成方阵,把步兵、骑兵护在中央。阵外四周遍设鹿角、蒺藜。杨素认为“此乃自固之道,非取胜之方”,力排众议,摒弃车阵改为骑兵在前的骑阵。突厥兵民善骑射,以骑阵对决,正是投其所好。所以,达头可汗闻讯,大喜道:“此天赐我也。”下马仰天而拜,然后指挥精骑10万冲阵,结果大败而逃,其众死伤不可胜数。战后,隋文帝下诏褒奖,赐杨素缣两万匹,加其长子杨玄感大将军,其余诸子杨玄奖、杨玄纵、杨积善都有升迁。后来杨素拥立隋炀帝有功,进位司徒,改封楚公,随即病死。杨素工草隶书,善属文,有集十卷,今皆不存。
杨广击突厥与广润县的更名
杨广(569~618年),是隋文帝的次子,604年即帝位,称隋炀帝,在位15年。杨广年轻时武艺高强,诗也写得很好,可称文武全才。589年,年仅20岁的杨广被拜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51万大军南下向富裕的陈朝发动进攻,以完成统一大业。“长江天堑,古以为限”,朝臣都认为无必胜把握。可隋军在杨广的指挥下,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一举突破长江天堑。隋军所向披靡,对百姓则“秋毫无犯”,对陈朝的库府资财“一无所取”,博得了广泛赞扬,“天下皆称广以为贤”。这次战役,结束了300年来中国的分裂、战乱时代,杨广功不可没。
隋朝设在今平罗县陶乐镇的广润县,后改名灵武县,就与隋炀帝有直接关系。隋炀帝在当晋王时,曾与杨素同出灵州道击突厥。开皇二十年(600年)四月,突厥步迦可汗率兵进犯隋边。隋文帝命晋王杨广与杨素出灵武道,同时又令汉王杨谅、柱国史万岁出朔州(治善阳,今山西朔县),合击步迦可汗。这次出兵,杨广路过了历城郡广润县,县名就有个“广”字。登基之后,立即将广润县更名为“灵武县”,以避名讳。也因为这次出兵,杨广为培植自己的势力,放下“王”的架子与杨素结交。后来,隋文帝废太子杨勇,立次子杨广为太子,杨素起了重要作用。隋炀帝即位后,立即升杨素为尚书令,以示报答。杨广登基为帝后,在物质生活上与登基前判若两人,不但荒淫奢靡,而且又营建东都洛阳,大造宫殿、园林供自己享乐,迫使百姓无偿劳役,严重破坏了生产力。他甚至下令造“观风行殿”,殿上载歌载舞,盛陈文物,除了乐伎、歌舞伎,还有30多个外国使节、数百名侍卫都在上面;再装上许多车轮,让宫女拉着这个庞然大物出巡“观风”。后来,他从大运河南下游玩,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禁军将领宇文化及缢死,隋朝38载而亡。史学家对隋炀帝的评价是荒淫之君,但在中国历史上也有两大贡献:一是所修建的大运河,成为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运河,至今仍在使用;二是亲自领兵西征,击败吐谷浑王国,首次在今青海省设立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
第二节 唐代民族交往大通道
突厥衰落
在唐王朝存在的280多年间,石嘴山地区一直是北方游牧民族迁移、交往、融合的大通道。突厥、回纥、铁勒各部落迁到内郡安置,中原朝廷遣使到漠北诸部,漠北各游牧民族入唐都长安进贡、请封甚至请婚送聘礼,都要经过包括石嘴山地区在内的古灵州地界。这条大通道的形成,与唐代初期击突厥,灭薛延陀及唐太宗的灵州之行有直接关系。
突厥是公元6世纪兴起的游牧部落,原在阿尔泰山西南、准噶尔盆地北,后迁移至吐鲁番盆地西北。西魏之初,其首领土门击败铁勒,552年又率兵东进大败柔然,然后自称可汗。至隋立国,已统治整个漠北和天山南北、中亚东部。突厥各部经常入隋境掳掠,从灵州、上郡、原州进入尤多。583年,因内乱分裂为东突厥、西突厥。西突厥统治西域,东突厥统治漠北至河套地区。到唐朝建立时,东突厥已十分强大,史称“东自契丹、室韦,西尽土谷浑、高昌诸国,皆臣属焉,控弦百余万,北狄之盛未之有也!”唐高宗李渊下令在灵州、五原设水师布防巡逻,严防东突厥渡河南下。但处罗可汗之子郁射设仍率部众万人越过黄河,入居套内,唐朝只能“以灵州为塞”。颉利可汗更是经常率部南下灵州、原州掳掠。武德七年(624年)八月,颉利、突利可汗从原州“连营而南”,关中震恐。玄武门之变后,他甚至率骑兵攻到渭河便桥上,与唐太宗隔岸对话。随后,突厥内部的薛延陀、回纥、拔也古等部叛乱,唐太宗于贞观四年(630年)趁势部署数路大军合击,突利可汗投降,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遂亡。与此同时,西突厥也发生了内乱,659年,唐朝派大将苏定方剿灭,北方边患大大缓解。
薛延陀败亡
东突厥灭亡后,漠北尽为薛延陀所有,有控弦之士20万。薛延陀原属回纥的铁勒部,与薛姓杂居,后灭延陀,故称薛延陀。隋末始有可汗,名乙失钵。唐贞观二年(628年),乙失钵的孙子夷男率部七万帐投归突厥的颉利可汗。过了一年多,见颉利势衰,又反攻颉利。铁勒诸姓附和,并共推夷男为新可汗,夷男推却“不敢当”。此时唐太宗正部署大军攻颉利,就暗中派游击将军乔师望带着诏韦、鼓纛,前往漠北册封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夷男遣使致谢,建衙帐于郁都斤山(今杭爱山)北麓仙娥河上源(今蒙古国色楞格河西源),南距长安5000里。贞观四年(630年),突厥颉利部被唐军消灭,夷男率部趁势东扩,回纥诸部莫不款附,势力范围达整个漠北。这是唐与薛延陀关系的第一阶段——分化利用阶段。
贞观十五年(641年),夷男派其叔父向唐朝请婚,并献马3000匹、貂皮3.8万张为聘礼。唐太宗当即谢绝通婚。第二年,夷男再次派使臣至长安请婚,带的聘礼更多,有马5万匹,牛和骆驼共1万头,羊10万只。这两次请婚,送那么多的家畜,光驱赶牲畜的人过千数,从今内蒙古的五原、磴口、乌海,经石嘴山市的黄河西岸南下,在青铜峡市叶盛附近渡黄河至灵州,然后进入长安。早先突厥选黄河东岸南下,是因为鄂尔多斯草原有他们的部落。薛延陀选黄河西岸,是因为这里都是他们的部落,更何况他们的衙帐偏西,不可能绕道走黄河内侧。
唐太宗与群臣计议和亲之事,大臣多反对。唐太宗认为,薛延陀一再要求和亲,我们有两种选择:派兵10万击之,使无遗种,是百年之计;不和亲但尽量安抚,搞好关系,可以减少边患,大概可以维持30年。到底哪种办法好?此刻他心中想的,依然是拒绝和亲。房玄龄说,现在大乱刚过,疮痍未愈,战虽能胜,到底对国家不利,不如和亲更好。唐太宗猛醒称善,决定以亲生的第十六女新兴公主下嫁夷男。当天晚上,唐太宗设宴盛情款待请婚使者突利什,并让群臣作陪,陈宝器,奏十部乐。唐太宗诏告使臣:约期让夷男带更多聘礼到灵州迎娶;我“将幸灵州以成婚”。这是唐与薛延陀关系的
第二阶段——议婚阶段。
使臣回到漠北后,夷男十分张狂,对诸部可汗说:“我本铁勒小帅,上以我为可汗,公主以妻我,乘舆为我幸边,孰与我荣?”骄奢之意溢于言表,已惹得诸可汗、酋长离心;又为聘礼强行征敛,惹得部众怨恨。薛延陀是游牧部落,国中既无府库,部落居住又很分散。现在要临时准备数十万牛羊、马匹、貂皮,国内征调,已是往返千里。其衙帐距灵州3700余里,沿途多是荒漠沙碛,又乏水草,数十万头牲畜尚未赶到灵州,已死其大半,最后还是违了婚期。这样,唐太宗便有理有节地停幸灵州,公开下诏停止和亲。对唐太宗的这次“绝婚”,当时就有大臣提出质疑,后代史家亦多有贬词。司马光著《资治通鉴》写到这里评论道:“孔子称去食、去兵,不可去信。唐太宗知薛延陀不可妻,则初勿许其婚可也。既许之,乃复恃强弃信而绝之……可羞也!”然而,事态的发展,竟一如唐太宗所料:夷男和亲不成被羞辱,引起亲信侮谩;搜刮聘礼,遭到民众怨恨;他本人羞愧难当,不到两年便恚愤而死;他的两个儿子分统其国,却又自相残杀;铁勒诸部失去凝聚力,相继叛离。贞观十九年(645年)十二月,唐太宗派李道宗、李世勣、阿史那社尔等一举灭掉薛延陀,回纥十一部皆归附唐朝。其中李道宗一路,从灵州出发,沿石嘴市的黄河西岸北上。这是唐与薛延陀关系的第三阶段——薛延陀瓦解阶段。
唐太宗灵州之行
薛延陀灭亡后,北部边境安定,铁勒诸部均表示内附。在这种形势下,大病初愈的唐太宗决定亲幸灵州,抚慰内附的回纥、铁勒诸部,当然也有炫耀“北荒悉平”之功的成分。
贞观二十年(646年)秋八月,御驾从长安出发。第二天刚到泾阳,朝中信使来报:铁勒、回纥、拔野古、同罗、仆骨、多滥葛、思结、阿跌、契宓、跌结、浑、斛薛十二部各遣使入贡,并说,薛延陀可汗公开与大国抗衡,现在部落像飞鸟各归林,他自己也下落不明;我们各有领地,请朝廷派遣官员前来管理。唐太宗诏令他们都到灵州会聚,自己继续北上,共走了36天才抵达灵州。
此时,回纥、铁勒十一部的酋长、俟斤等首领数千人已云集灵州。唐太宗举行盛大宴会招待,因人数太多,只能搭上许多帐幕依次会见,并宣布将各族首领数千人任命为唐朝的地方官,在原地管理其部众。朝廷不再另外派遣汉官。
唐太宗奠定的民族怀柔政策
这次灵州盛会,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民族团结盛会,既彰显了唐朝的国威,更昭示了唐太宗以包容、怀柔、安抚为主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雄才伟略,在处理民族问题上有其特殊贡献,对唐朝乃至后来几个朝代的民族关系都有深远影响。其民族政策可归纳为四点。第一,统一是基础。实现中华民族的统一,制止分裂,是唐太宗民族政策的基石。第二,以安抚为主。漠北的突厥、薛延陀灭亡后,敕勒十一姓(一作铁勒九姓)慑服。唐太宗不失时机地到灵州抚慰。敕勒、回纥的酋长、俟斤、使节,参加者达数千人之多,愿世世代代友好相处。第三,首创羁縻州府制度。贞观八年(634年),朝廷讨论如何处置突厥的十余万降众问题。唐太宗主张安置在“河南”(今河套地区黄河以南)。绝大多数大臣反对,主张将其化整为零,分散安置到内地各州县消化掉(同化),把漠北变成无人区,彻底消灭这个民族。秘书监魏徵甚至认为:“突厥世为中国仇,不即诛灭,当遣河北。彼为兽野心,非我族类……陛下奈何以河南居之?且降众十万,若经数年,孳息略倍,而近在畿甸,心腹疾也。”只有温彦博一人拿出孔子“有教无类”的论据,支持唐太宗。这场大辩论,实际是在讨论对少数民族的看法,是“非我族类”,还是同族同种的兄弟。唐太宗力排众议,让温彦博实施在内郡建羁縻州集中安置突厥降众的办法。温彦博选取朔方之地,从幽州至灵州,建立顺、佑、化、长四州为都督府,又在定襄、云中分设都督府统之。此为羁縻州府之首创。羁縻,笼络也。将少数民族集中安置,保留其风俗习惯和社会制度,由其首领自行管理并可世袭。据《新唐书》《旧唐书》记载,唐朝共建立856个羁縻行政建置,大者为都督府,次者称羁縻州,小的叫羁縻县。其中,灵州境内就有近20个羁縻州。今石嘴山地区也属灵州,况且河东、河西各地向来都是游牧部落的牧场,肯定设有羁縻州,而且不止一个。但由于史籍只列举了少数羁縻州的位置,石嘴山境内的羁縻州之名、安置的是哪个民族,都难以考订。其中,于调露元年(679年)所设六胡州(鲁、丽、塞、含、依、契州)地处“河曲”的盐州之北,又属灵州管辖,其中一个州应在今石嘴山市的黄河东岸。唐代诗人薛蓬有“六州蕃落从戎鞍”的诗句,是说六胡州各族的子弟,都穿上戎装骑上胡马,加入到唐军的行列。事实证明,这种羁縻州制度有利于化解民族矛盾,增进民族团结,还有利于少数民族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进步。经实践检验的好制度不会被废弃。直到明朝,我国一直在实行羁縻州、卫、所制度。第四,通婚和亲。唐太宗在位时,多次与少数民族政权和亲,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三节 唐五代石嘴山地区建置
唐代石嘴山地区多数时期属于关内道的灵州管辖。关内道,就是靠近京城的“内地”,也就是“京畿”地区。唐末至五代还曾设独立的警州。这一时期的主要建置有:定远城、定远军、警州、新昌军等。
定远城
是朔方军屯兵重地,在“灵州东北二百里黄河外”,即今平罗县南姚伏镇附近。这个军城筑过两次:据唐代史籍《元和郡县图志》《通典》记载,第一次为景龙元年(707年)朔方行军大总管张仁愿所筑;按《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郭元振传》记载,第二次为先天元年(712年)由朔方行军大总管郭元振筑。两次筑城位置都在“灵州东北二百里黄河外”,而且都属“关内道九军府之一,受节制”,只是时间相差5年。《元和郡县图志》的作者李吉甫、《通典》的作者杜佑都是唐代名臣,当朝人写当时事,应属“信史”。《旧唐书》作者为五代后晋刘昫,《新唐书》作者为宋代的欧阳修、宋祁,虽属后代人写前朝之事,因属“正史”,查阅了大量档案,也不能轻易否定。这座军城筑毕后,也没有毁坏的记载。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张仁愿是始筑,5年后驻军增多不敷使用,郭元振又拓展面积重筑。
开元九年(721年),朔方节度使设立,定远军成为所辖七军府之一,常驻军士7000人,编制战马3000匹。朔方军由于有很多北方游牧民族的战将和士兵,唐诗中称其为“六蕃子弟”(后详)。
定远县
置县时间不详,疑在天宝元年(742年)之后,位置就在定远军城之侧,原名羊马城,是信安王李祎(唐太宗李世民嫡孙)于开元十五年(727年)前后所筑。今姚伏镇田州古塔东,20世纪70年代尚有马场大队,原属通伏乡,现属姚伏镇,很可能就源于“羊马城”。其城池规模不小,唐《元和郡县图志》记载为“幅员十四里”。后在此置定远县,因民户较多,为上等县,上隶灵州,辖今石嘴山市的河西各地,唐末至五代为警州属县。
警州
本定远军城,唐末撤销定远军,于景福元年(892年)设置警州,辖定远一县。五代的后梁、后唐仍为警州。后晋天福七年(942年)四月废州,改置威肃军,隶灵武节度使。
新昌军
是唐初关内道直属九个军府之一,位置在今平罗县东北,即西魏所置临河郡,详址待考。天宝年间(742~756年)撤销,其驻军并入定远军。
石嘴山市的河东地区,在唐代由于黄河的河道变迁,冲毁大片农田,所以没有州、县设置。
第四节 筑定远军城的名将
定远军城始筑者张仁愿
据唐代史籍《元和郡县图志》《通典》记载,定远军城系张仁愿始筑。张仁愿(?~714年),唐朝名将。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本名仁亶,因与唐睿宗名字的发音相似,故改名仁愿。张仁愿在少年时便才华出众,具有文韬武略。武则天当政时,从小官吏做到殿中侍御史。当时御史郭弘霸为巴结武则天,上表称武则天是弥勒佛转世。凤阁舍人张嘉福、王庆之也上表请求将武承嗣立为皇太子。张仁愿被邀请联名上表,结果遭到严词拒绝。此后,张仁愿多次带兵到北边击默啜(后突厥可汗,此时已进入宁夏平原),因功升州刺史。
神龙二年(706年)十月,张仁愿被调回京城,任左屯卫大将军。次年五月,唐中宗李显任命张仁愿为朔方道大总管、御史大夫,屯边以备突厥。朔方道是一个军事机构,驻灵州城(吴忠市利通区古城湾),统管关内道北部军事,因而十分重要。因此,唐中宗特在望春宫设宴为张仁愿饯行,又作诗送别。皇帝如此,朝中大臣岂敢怠慢,一些文臣也纷纷“奉和圣制”作诗。很可惜,唐中宗的诗已失传,在《全唐诗》中仅存刘宪(太仆少卿)、李适(修文馆学士)、李峤(宰相)、李乂(中书舍人)的四首诗,标题都一样:《奉和圣制幸望春宫送朔方大总管张仁愿》。现仅录宰相李峤之诗于后:
玉塞征骄子,金符命老臣。
三军张武旆,万乘饯行轮。
猛气凌玄朔,崇恩降紫宸。
投醪还结士,辞第本忘身。
露下鹰初击,风高雁欲宾。
方销塞北侵,还靖漠南尘。
张仁愿到任后,首战是追击掠夺陇右监牧(监牧使驻原州)马匹的突厥叛众,夜掩其营,大破突厥军,夺回了被掠的牧马万余匹。
此时,默啜正统帅全军西击突骑施(西突厥部落,当时居于新疆东部),北方兵力空虚。张仁愿觉得是个好机会,上疏请求乘虚夺取漠南之地,在黄河以北修筑三座首尾相应的“三受降城”,即可断绝突厥的南侵之路。朔方军与后突厥一直以黄河(在今内蒙古黄河弯曲段)为界,唐军守河南,突厥守河北。河北岸有一拂云祠,突厥每次发兵,都要去祠中祈祷,然后再发兵南下。筑受降城的同时,也要捣毁拂云祠。
奏疏送至京城后,唐中宗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太子少师唐休璟认为,“两汉已来,皆北守黄河,今于寇境筑城,恐劳人费功,终为贼虏所有”,表示反对。但张仁愿认为机会千载难遇,所以执意请求,最后中宗答应了仁愿的请求。张仁愿又上表请求将戍边满期的兵士留下来,以加快工程进度。当时有200名咸阳籍(今陕西咸阳东)士兵不愿筑城,集体逃走,结果被擒获,为严肃军纪,张仁愿将其全部处斩,一时“军中股栗”,无不尽力。经过将士的努力,只用60天便将三城全部筑成。以拂云祠为中受降城(今内蒙古包头西),与东、西两受降城相去各400余里,皆据要津,遥相应接,向北拓地300余里。又于牛头朝那山(今内蒙古固阳东)北设置烽堠1800座。紧接着,张仁愿又组织士兵在“灵武郡东北二百里黄河外”修筑定远军城,俗名东城,并置兵戍守。从此以后,定远军城与三受降城都成为朔方军的屯兵重地。从秦汉到隋朝,朝廷都把河套地区的军事据点布设在黄河内侧。张仁愿打破陈规,把几座城池修到黄河外侧,也是一种首创。
景龙二年(708年)春,张仁愿回朝任职,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宰相,并拜左卫大将军,封韩国公。同年秋,张仁愿再次督军备边。后又迁镇军大将军、右武卫大将军。开元二年(714年)因病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太子少保。张仁愿为将,号令严明,赏罚分明,御敌有方。在唐朝这一时期的宰相中,唯李靖、郭元振、唐休璟、张仁愿四人被称作“文武兼备”。
定远军城修筑人郭元振
据《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郭元振传》记载,郭元振是另一位修筑定远军城的唐朝名将。
郭元振(656~713年),名震,字元振。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北)人。少有才智,以书法闻名。16岁为太学生时,家中送来40万钱为生活费。有人上门说“五世未葬”,求助丧葬费,郭元振不问姓名,尽数给予。18岁中进士,任通泉县尉。年轻的郭元振负气仗义,不以细务为意,爱打抱不平,还参加过铸造私钱、贩卖人口等违法活动,所得之钱尽赏宾客。这件事传到武则天那里,召他进宫当面责问。郭元振毫不隐瞒,并慷慨陈词。武则天一听非平庸之辈,向其索要所作文章。郭元振献上诗歌《古剑篇》: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飘沦古狱边。
虽复沉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武则天览毕大为赞赏,令人传抄数十份赏给学士李峤、阎朝隐等人,破格提升郭元振为右武卫铠曹参军。随后出使吐蕃,返回后,上疏反对朝廷正准备实施的“罢河西四郡兵”案,又献离间吐蕃君臣之计,武则天都一一依从。长安元年(701年)任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州大使。景云二年(711年)回朝,授同中书门下三品,享受宰相待遇,并代吏部尚书。后又改任兵部尚书。先天元年(712年)调任朔方军大总管。到达灵州后,当即组织士卒在今平罗县姚伏镇东修筑城池,次年又在当地招募健勇5500人驻扎,设置定远军城。从此之后,定远军城即成为朔方军行军集结之所。与此同时,又在今中宁县石空镇西筑丰安军。当年回朝,恢复宰相之职。唐玄宗即位后(712年)进封为代国公,食实封四百户,又令兼御史大夫,持节为朔方道大总管,以备突厥。正准备赴任,时逢唐玄宗于骊山讲武,郭元振只好到场,但军容不整,坐于纛下。唐玄宗大怒令斩,经宰相刘幽求、张说求情,才免其死罪,流放新州。不久,唐玄宗又想起郭元振的旧功,起用为饶州司马。但郭元振自恃功勋卓著,才当个小小的一州司马,怏怏不得志,死于上任途中。后追赠太子少保,有文集二十卷。
羊马城筑城者李祎
李祎(660~743年),唐太宗李世民的重孙,郁林王李恪的孙子。自幼立志,以孝子著称。其父早逝,不但对继母孝顺,而且把继母所生弟弟李祗抚育成人。父亲死后所追赠的临江王,本该李祎承袭王位,但他却坚持要弟弟继承。唐中宗李显嘉其品格高尚,特封为嗣江王。开元时改封信安郡王。公元710年为太子太仆,后历任德州、蔡州等诸州刺史,为政令行禁止,部下及百姓都信服。后升任礼部尚书。开元十五年(727年)任朔方节度副使。因节度使李亨(时为太子)并未到职,所以一切军务、政令都出自李祎。他到定远军城,见军马太多,与士卒同在城中,拥挤不堪,便下令在城西另筑一城,方圆十四里,名为羊马城,又名定远西城,即后来的定远县城;原军城俗称定远东城。开元十七年(729年)升朔方节度使,率领朔方军远征青海,与河西、陇右军共击吐蕃,取石堡城(青海湟源县西南),夺取吐蕃所据之地,拓地千里。后又至河北道大败契丹,因功特准开府,仪同三司。天宝元年(742年)任太子少师,第二年刚被任命为太子太师,随即病故。身前战功卓著,朝中宰相多瞒而不报,极少褒奖,很多人都为其愤愤不平。
第五节 唐代石嘴山水陆交通
民族团结之路——参天可汗道
唐太宗时期漠北的回鹘铁勒十一姓及突厥的数千名首领和代表,沿黄河两岸南下,参加了灵州的民族团结盛会,尊唐太宗为“天可汗”,愿意世世代代友好相处。为了方便漠北各民族进入中原,唐太宗决定修建一条交通大道,由灵州向北直达贝加尔湖以南的回纥衙帐。沿途设立68(一作66)所驿站,备足酒肉,招待进入中原的各少数民族。这条驿道后来取名为“参天可汗道”。唐太宗对铁勒十一姓的首领说:你们来到中原,就像鱼儿找到水池,我再为你们掘深、扩大。又说:只要我在,天下周边各族有不安者安之,不乐者乐之。一代帝王,对少数民族能有如此博大胸怀,怎不令人为之动心!这就是唐贞观之后很多少数民族纷纷要求举部内迁的一个重要原因。
按日行70里设一个驿站计算,参天可汗道共68个驿站,总长约5000里。其控制点是3个:灵州,在今吴忠市利通区古城湾;鷿鹈泉,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北,狼山西北200余公里,距今中蒙边界数十公里;回鹘衙帐,在仙鄂河口之南300多公里(仙娥河即色楞格河,也写作仙萼河,唐代称娑陵水,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北流,入贝加尔湖)。在今石嘴山境内,参天可汗道的走向基本和今天的京藏高速公路走向相同,即由姚伏经平罗、黄渠桥、石嘴山,在麻黄沟出境。此后,各民族的迁徙、安置,友好往来,都沿此路而行,成了名副其实的民族团结之路。
这条陆上交通线路,完全沿黄河外侧而行,因此又连接了朔方节度使与所辖的“河外六城”。由定远军城向南,行200里经朔方节度使驻地灵州,再向南180里即丰安军城(今中宁石空镇西)。由定远城向北,可达西受降城、中受降城、东受降城和振武军城。此外,在黄河东侧,还有一条秦汉时形成的古道,南可至灵州,北可抵丰州(今内蒙古五原境内)。
黄河水运
唐代石嘴山境内的黄河可通行木帆船,逆流上溯,可抵灵州、丰安军、雄州(今中卫);顺流下驶,可经三受降城至今山西省西北的河曲、保德。武德七年(624年),唐高祖李渊在朝廷询问群臣:有什么良策能巩固北部边防?将作大匠于筠建议在灵武、五原一段黄河组建“舟师”,以防突厥渡河南下。中书侍郎温彦博附议说:魏挖掘长堑防匈奴,行之有效;我们可利用黄河天堑,于筠的办法可行。李渊当即采纳,一方面招募江南造船工人到灵州造战舰,一方面“大发卒”抽调兵员,组建成黄河上的水师,春夏秋三季行河巡防。唐开元九年(721年)之后,沿黄河南起今中卫市、北至内蒙古托克托县,都属朔方节度使的防区,驻有士兵近7万人,战马4万多匹。这么多的军马,后勤运输的数量庞大,光是制作军衣的布匹,每年需运200万匹。至于军粮,要运几千万斤,其中大多数以水运完成。而从唐太宗到唐肃宗的150多年间,宁夏平原没有战乱,所产粮食自给有余,就装船顺流而下,供应下游三受降城、振武军城各地的驻军。按当时的船型,每船可载26吨多,不但运量大,速度也比牛车快得多。而在唐初和唐末,宁夏平原烽火连绵,农业生产受到破坏,连灵州、定远军城、丰安军城、盐州的军粮,都不能自给,须每年花费60万缗钱,从“北都”(今山西省太原市)购进军粮,再用牛车运到黄河岸边,然后装船逆流而上2200多里,运抵定远军城等地。黄河中走上水的重载船舶,按船的载重量要减载2/3,每船最多只能载9吨,而且全程都靠人力拉纤,所以规定上水重载日行程为30里,空驶40里,下水不分空重日行150里。往定远军城运一趟粮,上水要走80天,下水走15天。上水拉纤,船夫十分辛苦,而且有生命危险,所以《新唐书·食货志》说“溯河舟溺甚众”。贞元年间(785~805年),吐蕃军东进,宁夏南北战火不断。吐蕃多次破坏灌溉渠道,本地粮食绝收,只好再度从山西用船往定远军城、灵州、丰安军城运军粮。唐代的定远军城,又是一个水旱码头。河西各地有大车通往这里,河边还有渡口和码头。
魏少游与六城水运使
黄河水运可以说是朔方军镇的生命线。正因为如此,朝廷在灵州专设六城水运使,管理河外六城的水上运输。到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后,干脆由朔方节度使亲自兼任六城水运使,足见水运的重要性。数年后,又更名为水陆转运使。天宝十五年(756年),唐肃宗李亨在灵州登基。当时由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兼六城水陆转运使,但他不在灵州,而是率领5万朔方军在河北与安禄山的叛军激战。这样一来,筹备登基事务的重担就落在六城水陆转运副使魏少游的肩上。李亨尚在去往灵州的路上,魏少游便率骑卒千余人,干戈耀日,以整齐的军容到鸣沙县(今中宁县鸣沙镇)奉迎,又准备了威严的仪仗队开道,浩浩荡荡接到灵州城。魏少游知道,太子远离宫廷,又是第一次到边镇,所以一切供应,特别是对生活起居的安排,都计划得十分周到。他又在灵州城大兴土木,殿宇宫闱,都仿照长安城的皇宫,只是规模较小;给诸王、公主,则各建独门小院;饮食起居,“供应穷其水陆”。魏少游本是河北钜鹿人,凭借务实干练、体察上意的本事,从一名小吏做到朔方水陆转运副使。这次迎太子登基,充分利用了他分管水陆运输的优势,获得唐肃宗好感,后升刑部侍郎、洪州刺史、御史大夫,封赵国公,先后四次任京兆尹(管理京都的最高行政长官)。大历六年(771年)三月卒于官,赠太师。
第六节 朔方军镇驻兵重地定远城
朔方军镇的伞形防御线
唐朝初年,北方突厥、回纥等游牧民族势力强大,动辄以数十万骑兵南下掳掠,成为朝廷的主要边患。而灵州正处在军事防御的第一线,所以始终设有级别很高的军事机构,如总管府、都督府、大都督府、行军大总管等。
李渊登基建立唐朝的第二年(619年),因袭隋制设立灵州总管府,节制邻近诸州军事。武德七年(624年)改称灵州都督府。先天元年(712年),设朔方行军大总管,以郭元振为首任总管。他在今平罗县姚伏镇组建了定远军,在今中宁县老石空堡组建了丰安军,分别管兵7000人和8000人。开元二年(714年),名将王睃任朔方行军大总管兼安北大都护,整个河套地区防务受其节制,包括东、中、西三个受降城、振武军、丰安军、定远军和邻近地区的驻军。所有这些,都为朔方军镇的设置奠定了基础。
唐睿宗景云中(711年),首次设立幽州、河西两个节度使。开元九年(721年),又在灵州设立朔方节度使。武则天钦点的状元、此时已任宰相的张说为首任节度使,到天宝初年,全国共设九个节度使,这是唐朝在军事上的一项重大改革。节度使又称军镇、节镇,相当于今天的大军区。节度使授职时赐给双旌双节,总揽防区的军、民、财政,辖区内的各州刺史均为其下属。朔方节度使又称灵武节度使,或由宰相外放,或于任后迁升宰相,其权力很大,统管单于都护府及灵州、夏州、盐州、原州、绥州、延州、庆州等20余州,辖7个军府。其防区包括今天的内蒙古中部、西部,整个河套地区,陕北及陇东地区。从此,朔方节度使成为唐、五代至北宋初年的著名军镇。朔方节度使成立时,总编制兵力64708人,战马24300匹。这只是正常时期的“原额”,而到战时,兵力要超过一倍还多。安史之乱时,朔方军就有甲士十几万,开赴河北直捣安禄山老巢的就有5万。到五代时,一般称灵武节度使,成为朝廷要竭力笼络的割据势力。
唐代朔方军镇的兵马,多数驻扎在黄河外侧的六座军城,统称河外六城。“原额”军马分别为:定远军城,驻今平罗县姚伏镇东,管兵7000人,马3000匹;丰安军城,驻今中宁县老石空堡,管兵8000人,马1300匹;东受降城,驻今内蒙古托克托县,管兵7000人,马1700匹;中受降城,驻今包头市西,管兵6000人,马2000匹;西受降城,驻今内蒙古杭锦后旗,管兵7000人,马1700匹;振武军,驻今呼和浩特市西,管兵9000人,马1600匹。另有经略军,驻灵州城内,管兵27000人,战马3000匹。朔方军镇的防御线像一把撑开的伞:灵州是伞的把柄,六个军城是伞面。
定远军城
定远军城头枕贺兰、足蹬黄河,是塞北江南的北面门户。它的北面约600里为西受降城,西南约380里为丰安军城(中宁县石空镇西)。先天元年(712年),朔方行军大总管郭元振认为“西[受降]城远阔,丰安势孤,中间千里无城,烽堠杳渺”,所以在此修筑城池,以便互为应援。第二年即在新筑之城设置定远军,并在当地招募5500名健兵戍守,成为关内道9个军府之一。开元九年(721年)在灵州设立朔方节度使后,为所辖7个军府之一。由于郭元振招募的健兵很多是当地的少数民族,性格刚毅,尤善于骑射,所以定远军的骑兵略占一半,配备的战马比其他军城多出一倍。天宝年间(742~756年),又将位于平罗县东北的新昌军撤销,其驻军全部并入定远军,使定远军的驻军大增。朔方军在开元、天宝年间是全国最强大的军镇,实有的士兵人数、战马都大大超编。由于郭元振筑的军城只考虑了5500名士兵的住所,现在要驻扎10000多名士兵,还有数千匹战马,实在拥挤不堪。开元十五年(727年),信安王李祎任朔方节度副使,下令在城西另筑一城,名为羊马城。
定远军组建后,东征北伐,南进西援,战功显赫。其将士参加过反击默啜、进攻安禄山老巢河北、拥立唐肃宗登基、收复关中、收复京城长安、西援河西战吐蕃的诸多战事。定远军的士兵以少数民族的“六蕃子弟”居多。薛蓬《送灵州田尚书》诗,在回顾初唐时安置铁勒九姓、置六胡州的历史后写道:“九姓浑羌随汉节,六州蕃落从戎鞍。”意思是,
当年安置的少数民族后裔,现在都成为唐军的骨干了。唐宪忠初年,吐蕃大举进入河套地区,河外六城中的三受降城、振武军城都先后陷落,定远军城变为前沿阵地。元和十二年(817年),吐蕃一方面派使臣论矩立到长安议和,暗中却调兵遣将分路进攻平凉、灵州等地。朔方军北路的定远军首当其冲,经过浴血苦战,定远军大胜,斩敌首级2000级。唐宪宗闻讯,当即扣留以论矩立为首的吐蕃使团,两年后才予释放。
到五代时,定远军城仍为朔方军镇屯兵之所,只是在后晋时更名为威肃军。整个五代时期,中原王朝国力衰败,贺兰山以西、黄河以东、定远军城以北都被党项族、吐蕃族占领,唯有定远军坚挺不拔,是中原王朝西北方向的前沿据点。北宋政权建立后,赵匡胤称帝。他本人原为北周的节度使,就是利用掌握兵权的有利条件,以兵变方式夺取政权的。因此,只要各地的军镇存在一天,他就如坐针毡。开宝二年(969年),赵匡胤设宴招待各节度使,佯装酒醉,道出心里话。诸节度使惶恐不安,下跪交出兵权,这就是“杯酒释兵权”的典故。从此,朔方节度使不复存在,定远军也随之撤销。定远军从公元713年成立到此,历时257年。
第七节 唐末五代石嘴山地区少数民族
后突厥
突厥内迁后又再度兴起,故名后突厥。后突厥于武则天执政时,即公元7世纪末进入石嘴山地区,公元744年灭亡后,散居各地,融入其他民族。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东突厥灭亡。贞观八年,唐太宗决定在内郡建羁縻州,选取朔方之地,从幽州至灵州,集中安置突厥降众。石嘴山地区刚好在范围之内,也安置了部分东突厥降众。公元682年,颉利可汗的后裔骨咄禄纠合5000人,在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反叛,自称颉跌利施可汗,史称后突厥。公元691年,骨咄禄死,其胞弟默啜继立,拥兵40万,西讨党项及西突厥十姓部落,又远征中亚昭武九姓控制地区,东击奚、契丹等族,扩地万里,漠北各部族大多受其控制,势力稍逊于东突厥颉利可汗强盛时期。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因助唐平契丹,受封为立功报国可汗。次年,默啜可汗向周(武则天时国号)索取安置在丰(今内蒙古五原南)、胜(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灵(今吴忠市利通区古城湾)、夏(今陕西靖边县红墩涧乡白城子)、朔(今山西朔县)、代(今山西代县)等州的突厥降户及单于都护府(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之地,又要求唐朝拨给农具、谷种、缯帛、铁。武则天开始不同意,但后来还是满足了全部要求,给予谷种4万石,杂缯(质地稍差的丝绸)五万匹,农具3000件,铁4万斤。这说明后突厥部众已不单纯以游牧为生,他们在南迁后学会了农业生产。至此,默啜成为盛唐时期北部主要边患。就关内道而言,经石嘴山地区南下,是默啜使用最多的南侵路线。朔方节度使成立前后约50年间,主要任务就是防御默啜。
唐中宗即位后,以裴思谅为灵武道行军大总管,以备突厥。唐神龙二年(706年)十二月,默啜又率兵经石嘴山地区南下,在鸣沙(今中宁鸣沙镇)与朔方节度使沙吒忠义大战,唐军大败,士兵战死达几万人。后突厥骑兵南下至原(今固原)、会(今甘肃靖远)等州,抢走陇右监牧的牧马万余匹,整个宁夏都遭蹂躏。朔方军从成立到北宋初年撤销共200多年,最大的败仗就是这次鸣沙之战。公元708年,张仁愿趁默啜主力西征之机,在黄河以北、阴山以南筑东、中、西三个受降城,又在平罗县姚伏镇筑定远军城,以阻挡其南进之路。但默啜对唐境的侵扰仍未停止。
公元716年默啜出征战死。此后30年间,后突厥逐渐衰落。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后突厥国中大乱,朔方节度使王忠嗣率大军趁乱北伐,一举歼灭其十一部,而回纥又出兵杀掉后突厥新立的可汗,牧地尽入回纥。突厥老可汗毗伽可汗的妻子(称可敦)率亲信投奔长安,唐玄宗在花萼楼大会群臣,设宴款待,即席赋事“美其事”,当场宣布封可敦为宾国夫人,每年赠给脂粉钱20万。东突厥的民众,有的留在原地融入回纥,有的南下与汉族相处,还有少部分向西投奔西突厥。
回纥(回鹘)
回纥原居漠北,贞观十九年(745年)大量迁入石嘴山地区。
回纥原属东突厥之一部。最早源于匈奴,后称敕勒或铁勒,隋大业中改称回纥。唐贞元四年(788年)取“回旋轻捷如鹘”之意,又改称回鹘。在很长时间内,部族“无君长,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隋朝时牙帐在娑陵水(蒙古国色楞格河)上,有众10万。东突厥灭亡后,回纥又占据薛延陀牧地。据《新唐书·回鹘上》记载,贞观十九年(645年),回鹘新立可汗吐迷度“与诸部攻薛延陀,残之,并有其地,遂南过贺兰山,境诸河”。这段文字记载,对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的石嘴山地区,是最详细的文字记载。它记述了三个问题:第一,在贞观四年(630年)突厥灭亡后,薛延陀趁势南下,占领了今石嘴山的整个河西地区。第二,公元745年,回鹘可汗吐迷度吞并了薛延陀,回鹘诸部又“南过贺兰山”,进入石嘴山市的黄河西岸,与唐朝以黄河为界。第三,薛延陀属于回纥的薛、延陀两姓,此时回纥的铁勒(敕勒)部又有九姓(拔野古、同罗、仆骨、多滥葛、思结、阿跌、契宓、跌结、浑)。这十一姓是贞观年间石嘴山地区的主体民族。
贞观二十年(646年),回纥诸部至灵州降唐。唐置燕然都护府统管仍居漠北的回纥,下有六都督府、七州,均以回纥酋长、俟斤任都督、刺史。又在灵州境内设立近20个羁縻州,安置原在漠北又愿意内迁的铁勒九姓。中唐以后,又有
部分回纥人以经商、贩马、助唐平乱等各种方式,经石嘴山地区南下,其中少数在此定居下来,逐渐融入其他民族。
吐蕃
吐蕃是藏族的前身,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大量进入石嘴山地区。
公元7世纪初,吐蕃在青藏高原兴起。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许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入吐蕃和亲,弄赞亲自到扎陵湖迎娶。此后,吐蕃与唐朝保持了近30年的友好关系。公元656年以后,吐蕃逐步向内郡扩张。是年灭白兰,公元663年攻灭吐谷浑,占领青海全境。随后又与唐争夺西域控制权,公元670年攻破18个羌族羁縻州及安西四镇。不得已,唐派薛仁贵率十余万军西征至大非川,几乎全军覆没。此后,吐蕃一直实行扩张政策。安史之乱后,更是趁火打劫,大肆东进。剑南、陇南、河西、陇右、西域、陇东乃至原州、盐州等地区,都被攻占。广德元年(763元)甚至攻占京都,在长安抢劫10日,最后郭子仪用疑兵计,才把吐蕃军吓出长安。贞元十三年(797年),吐蕃首领马重英率四万骑攻灵州,并破坏汉渠、御史渠、尚书渠,朔方军在留后常谦光的率领下力保灵州城不失。马重英率部拆毁盐、庆二州的州城后退去。第二年,唐朝派殿中少监崔汉衡出使吐蕃议和。吐蕃赞普提出的条件之一是“云州西尽贺兰山为吐蕃境”,也就是把今天的整个石嘴山辖区划入他的版图,还建议将会盟地点选在贺兰山(后改在平凉清水,即今泾源六盘山镇蒿店村东清水沟门)。这件事说明,在贞元年间(785~805年),石嘴山地区已有大量吐蕃族。元和十二年(817年),吐蕃派使臣论矩立藏到长安与唐议和,而吐蕃兵却在夏州、剑南、平凉等地大肆进攻。其中一路攻入灵州,与朔方军战于定远军城(今平罗姚伏镇)。吐蕃大败退去,被斩首2000级。9世纪中期,吐蕃发生内乱。河西等11州汉族起义归唐,唐军亦组织反攻,收复了近20个州。但很多州县仍为吐蕃部族控制,直到五代都未收复。而整个西北,到处都有吐蕃部落居住,但互不统属。如宁夏平原,到五代末、北宋初时,每个镇都有若干吐蕃乡或村,每个村为一个部落。如位于今平罗县姚伏镇的定远县(北宋初废县为镇),就有四个吐蕃族部落,即:都指挥使麴守荣、麴再遇管理的麴家族;巡检使西逋管理的竾浪族;巡检使越啜管理的富儿族;巡检使遇悉甫管理的小阿父儿族。位于今平罗县东北的临河镇,汉民才67户,而集中居住的吐蕃村有3个,每村百余户,各是一个部族:义征使崖悉逋管理的小父儿一族;巡检副使瘦子管理的鬼悉涡一族;巡检使埋逋管理的鬼悉涡一族。朝廷对这些大分散、小集中的吐蕃部族,采取“以夷治夷”的办法,任命小的部落头领为巡检使,大的部落头领为都指挥使。
党项
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于唐太宗贞观、唐高宗显庆年间开始迁入石嘴山地区,唐中后期大量进入。
党项族原居青海、甘南、川西北一带,又名“党项羌”。隋朝时与吐谷浑为邻。唐贞观、显庆年间,因不堪吐蕃攻劫,两次降唐内迁共50万人。朝廷在灵州、夏州境设朝、吴、浮、归等十个羁縻州予以安置。石嘴山境内也安置有羁縻州,但州名不详。唐安史之乱后,党项族继续大量迁徙至今陕北、宁夏定居,形成“种落愈繁”的局面。
唐咸通元年(860年)至十四年(873年),党项族首领拓跋思恭占据宥州(陕西靖边城川古城),自称刺史,并建立地方武装。后因平定黄巢农民起义勤王有功,被唐僖宗任为左武卫将军、夏州节度使,赐姓李,封夏国公,节度夏、绥、银、宥四州。至此,由党项首领控制的藩镇形成。五代改称定难军节度使,仍控制陕北五州,表面上臣服中原朝廷。由于有世袭节度使的名号,可以公开扩充军队,李氏集团成为党项族的核心,凝聚力增强,势力逐步扩大至陕北、鄂尔多斯、宁夏东部。五代时,继续大量从甘肃庆阳、环县向灵州境内迁移,灵州、盐州大道沿线的居民,已经全是党项部落。据《宋史·外国六·高昌国》记载,北宋立国后派王延德出使高昌,因盐州地区道路不靖,只好从今陕西靖边县向西北穿过鄂尔多斯草原,在今平罗县陶乐镇附近西渡黄河。渡口的黄河两岸居住着党项族的一个部落,王延德在他的《使高昌行记中》称之为“茅女涡子族”。这个部落对过往行旅比较友善,只要付给一点“打当”就免费提供食宿,钱数也就与食宿费相当。他们的渡河方法让王延德看后很新奇。一种是单人泅渡,“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显然,这就是在宁夏平原长期流传的“浑脱”,用它可以组并成羊皮筏。第二种办法是“以骆驼牵木筏而渡”。黄河那么宽,需要多长的绳索?绳索没入水中就要承受河水的冲击,多少骆驼才能经住?到底怎么个渡法,王延德没有记载。推断有这种可能:先让骆驼将木筏拉向上游,然后解开绳索,仍用人力划向对岸。到了对岸,用同一方式返回。民国时期石嘴山渡口的木船过渡,就是采用这种原理,只不过将骆驼拉筏变成了人力拉纤。王延德的《使高昌行记》表明,五代末期党项族已大量进入石嘴山地区。
第八节 贺兰山下果园成
隋唐之际的贺兰山
贺兰山南北绵亘200多公里,它挡住了来自蒙古高原的风沙,是石嘴山市的天然屏障。贺兰山又是一道军事屏障,唐代有“边城巨防”之称。检阅史籍,尚未发现突厥、回纥、鲜卑、吐蕃从西面越过贺兰山进入宁夏平原之事,这是因为北方游牧民族都是骑兵,很难翻越高大的山岭。
隋唐之际的贺兰山,在石嘴山境内又名乞伏山,当时生态环境还相当好。
山上森林密布,主要树种有:梓树,树皮呈白色;榆树,树皮为暗灰色;云杉、油松、杜松,呈一片青色;山杨、白桦,呈一片白色。各个树种混杂相间,成为针叶林与阔叶林的混交林。所以,当时的史籍描述为“山有树木青白,远望如驳马”。既有茂密的森林、植被,各种野生动物、鸟类也就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动物最多的是岩羊、马鹿、麝、野猪和野马。鸟类更是品种繁多,不胜枚举。唐代向朝廷进贡的“土贡”中,白膠、青虫、雕、鹘、白羽、麝、野马、鹿革、野猪黄、吉莫靴等,都是出自贺兰山及其山麓的特产。现在中国野生的野马已经绝迹,只有从国外回归、驯养繁殖的普氏野马(即蒙古野马)。但在唐代,这种野马在贺兰山麓尚多,一般行人都可遇见。张籍在《送李骑曹灵州归觐》诗中,就写到这种情形:
翩翩出上京,几日到边城?
渐觉风沙起,还将弓箭行。
席箕[芨]侵路暗,野马见人惊。
军府知归庆,应教数骑迎。
乞伏山与贺兰山的得名
唐代人李吉甫所著《元和郡县图志》说,贺兰山“又北经定远城西,又东北抵河。其抵河之处亦名乞伏山。”这是在说,石嘴山境内汝箕沟以北的一段贺兰山,当时又名乞伏山。十六国到北魏初期,鲜卑族大量进入宁夏,其中居住在河西走廊的乞伏部,也沿黄迁移到贺兰山北段的东麓。久而久之,人们“因族名山”,也就把定远城西到“抵河之处”的一段贺兰山叫成了“乞伏山”。
贺兰山一名,最早见于隋代。《隋书·赵仲卿传》记载有开皇三年(583年)赵仲卿“出贺兰山”击突厥之事。《隋书·地理志》的灵武郡弘静县后也记有贺兰山。到唐代,贺兰山已相当闻名,出现在各种史籍、文学作品中。但是,对贺兰山一名的由来,今天的各种著述却有不同说法。
有人认为:贺兰山一名来源于蒙古语的“骏马”,蒙语骏马的读音为“阿拉善”,然后音转为“贺兰山”。这种说法目前广为流传,1999年版《辞海》贺兰山条的释文也采用此说:“一称阿拉善山,蒙古语贺兰,意即骏马。”这里有三个明显错误:第一,蒙古族形成于12世纪,而贺兰山一名出现于6世纪末的隋代,此时蒙古族尚未形成,更没有蒙古语;第二,历史上从无“阿拉善山”一说;第三,“阿拉善”一名出现很晚,大致在清代,来源于“贺兰山”,先转成蒙古语音,再译成汉文,就变成了“阿拉善”。把贺兰山说成是由阿拉善音转而来,刚好把事情说颠倒了。出现这种错误的根源,可能是最早的《辞源》一书将“駮马”一词误看成了“骏马”:如1979年版《辞源》:“贺兰,山名,山丘多青白草,遥望如骏马,蒙语称骏马为贺兰,故名。”第一部考证贺兰山得名的著述,是唐代的《元和郡县图志》,其卷四灵州保静县后附:“贺兰山,在县西九十三里。山有树木青白,望如駮马,北人呼駮为贺兰。其山与河东望云山形势相接,迤逦向北经灵武县,又西北经保静县西,又北经怀远县西,又北经定远城西,又东北抵河。其抵河之处亦名乞伏山。在黄河西,从首至尾,有像月形。南北约长五百余里,真边城之巨防。山之东,河之西,有平田数千顷,可引水溉灌,如尽收地利,足以赡给军储也。”北宋乐史的《太平寰宇记》废弘静县贺兰山也说的是“駮(驳)马”。可见《辞源》的“骏马”确实有误。此外,把“山有树木青白”改为“山丘多青白草”,也属附会,脱离当地实际。到过贺兰山的人都知道,这里山体高大,山下只有洪积扇,绝对找不到山丘。
何谓“驳马”?古人更多将其解释为一种树木。如陆玑疏云:“驳马。梓、榆也。其树皮青白驳荦,遥视似驳马,故谓之驳马。”《山海经》说成是一种能食虎豹的怪兽,但这种怪兽无人见过,应属传说。唐人杜佑的《通典》说是一种青白相间、斑驳色的马:“马色并驳,故以名云”。《新唐书·北狄》记载为一个国家:“又有驳马者,或曰弊剌,曰暹罗支,直突厥之北,距京师万四千里。”。《元和郡县图志》说的“山有树木青白,望如驳马”,显然是指树木有青有白,就像斑驳色之马。而在这里居住的北方游牧民族(即“北人”),说“驳马”的发音就是“贺兰”,贺兰山也就因此而得名。由于《元和郡县图志》是唐代地理名著,又是第一个考证贺兰山的得名,所以宁夏学术界很多人同意这种观点,即得名于游牧民族称驳马的发音。
学术界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贺兰山的得名,来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某个部落。这个部落长期居住在贺兰山麓,最后以族名山。至于到底是哪个民族的哪个部落,则各有见解。有说是匈奴的黑赖种,有说是匈奴的黑狼、贺赖部……但更为接近的,应是鲜卑族的贺兰部。据《魏书·序纪》记载,在北魏统治集团拓跋部兴起时,另一个强盛的鲜卑部落就是贺兰部。他们敢于和炀皇帝拓跋纥那分庭抗礼,另立翳槐为烈皇帝,废掉烈帝。13年间,上演了两废两立的兴废史。他们拥立的拓跋翳槐最终形成大气候,将帝位传给了他的弟弟什翼犍。什翼犍统治鲜卑达39年久,给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灭刘卫辰之后,贺兰部即进入宁夏平原。因久居贺兰山下,“以族名山”也就顺理成章。当代人有复姓“贺兰”的,也源于鲜卑的贺兰部。《太平寰宇记》也认为“贺兰”的得名与鲜卑族有关:“贺兰山在县西九十三里,山上多有白草,遥望青白如驳马,北人呼驳马为贺兰。鲜卑之类多依山谷为氏族,今贺兰姓者皆以此山名。”至于鲜卑族的贺兰部又因何而得名,则可能与“驳马”有关。这个部族以青、白相间的斑驳色“驳马”命名,而按他们的语音叫做“贺兰部”。
唐诗中的贺兰山
《全唐诗》中,能找到很多吟诵贺兰山的不朽诗篇,其中脍炙人口的当首推韦蟾所作《送卢潘之朔方》。贺兰山下果园城[成],塞北江南旧有名。水木万家朱户暗,弓刀千骑铁衣明。心源落落堪为将,胆气堂堂合用兵。却使六蕃诸子弟,马前不信是书生。
全诗写出了唐代宁夏平原(当然也包括石嘴山地区)的景象:贺兰山下的果园中,为什么硕果累累?是因为这里早就是闻名于世的塞北江南了。在江南水乡的大场景中,千家万户掩映在林木繁阴之中。在交通大道上,行进着整齐的骑兵队伍。诗人在此笔锋一转,接着写地处边塞的贺兰山英雄男儿:落落大度有为将之才;胆气堂堂有退敌之策;虽说都是“六蕃子弟”,但一上战场,个个都英勇善战。这首诗的作者韦蟾,生年不详,卒于唐懿宗咸通末(873~874年),字隐珪,下杜人,大中年间中进士,初为徐商掌书记。咸通末,卒于尚书左丞任上。韦蟾所作诗,今存10首。前面引用的这首诗,应作于大中年间,此时唐军在与吐蕃的战争中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诗中的“六蕃诸子弟”,与薛蓬《送灵州田尚书》诗中的“六州蕃落从戎鞍”,都是指朔方军中“六胡州”各少数民族的后裔。
在唐代诗人中,有一位著名的边塞诗人王维,他曾经与一位戍边的老将促膝谈心,并把他的经历写成长诗《老将行》。这位老将少年从军,英勇善战,曾升至云中(今包头市西)守捉。但到中年即退役回家卖瓜种柳,生活凄苦。进入老年后,又应召到贺兰山下再度从戎。老将在何处戍守,诗人没有明说。但考证王维所处时代在“贺兰山下”的屯兵之地,只有一个定远军城,即今平罗县姚伏镇。因此,这首上乘之作描写的“老将”,很有可能就是定远军的低级军官。全诗如下: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诗中叙述了一位老将的经历。他一生东征西战,功勋卓著,结果却落得个“无功”被弃、不得不以躬耕叫卖为业的可叹下场。边烽再起,他又不计恩怨,请缨报国。作品揭露了统治者的赏罚不明、冷酷无情,歌颂了老将的高尚节操和爱国热忱。《老将行》的创作时间为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王维奉命出使河陇。他的另一首名诗《使至塞上》也写于此时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塞上就是指今天的宁夏。“萧关逢候骑(一作堠吏),都护在燕然”之句,是说他走到萧关(唐萧关县,705~707年置,在今海原李旺镇北),向人打听去燕然都护府(今内蒙古五原县北乌加河北岸)的路怎么走。答案不必细说,去燕然都护,当然要经过石嘴山。但目前一般著述认为,王维这次去的地方是凉州(甘肃武威)。凉州是不是属于“塞上”?在开元盛世算不算“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观,是写凉州,还是写燕然都护府?王维是否到过石嘴山?在什么地方遇见“老将”并详细了解其一生经历?会不会就在定远军城?由于《新唐书》《旧唐书》中的《王维传》十分简略,这些问题都难做定论,只能留待有志者去研究。但从这首诗的内容看,王维很可能经过石嘴山,也到了燕然都护府。
另一位著名的唐代大诗人贾岛,也在诗中提到了贺兰山。是他一位姓李的朋友,要到朔方军任“骑曹”(朔方节度使下属军职),所以写了一首赠别诗《送李骑曹》:
归骑双旌远,欢生此别中。萧关分碛路,嘶马背寒鸿。
朔色晴天北,河源落日东。贺兰山顶草,时动卷帆风。
“李骑曹”只是朔方节度使帐下的一名军吏,在《全唐诗》中,还有张籍、郎士元也为他到朔方军赴任写过赠别诗,说明他人很正派,交的朋友多。安史之乱后,吐蕃不断侵扰,贺兰山下战火纷飞,顾非熊的《出塞即事》诗,说“贺兰山便是戎疆……无限城池非汉界”。卢汝弼在《边庭冬怨》诗中,为我们留下了夜战中,朔方军将士奋力保卫家乡的场景:“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夜半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卢弼是晚唐诗人,这首诗作于唐昭宗中期,是《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中的一首《冬怨》,写于890年前后。此时,贺兰山下,烽烟昼夜不断,定远军已成为朔方节度使最北面的据点。
咏贺兰山唐、五代诗三首
出塞即事
[唐]顾非熊
贺兰山便是戎疆,此去萧关路几荒。
无限城池非汉界,几多人物在胡乡。
诸侯持节望吾土,男子生身负我唐。
回望风光成异域,谁能献计复河湟?
梁司马画马歌
[唐]顾况
画精神,画筋骨,一团旋风瞥灭没。
仰秣如上贺兰山,低头欲饮长城窟。
此马昂然独此群,阿爷是龙飞入云。
黄沙枯碛无寸草,一日行过千里道。
展处把笔欲描时,司马一騧赛倾倒。
塞上
[五代]谭用之
秋风汉北雁飞天,单骑那堪绕贺兰。
碛暗更无岩树影,地平时有野烧瘢。
貂披寒色和衣冷,剑佩胡霜隔匣寒。
早晚横戈似飞尉,拥旄深入异田单。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