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踞漠北的柔然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778
颗粒名称: 雄踞漠北的柔然族
分类号: K308
页数: 2
页码: 104-10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柔然是鲜卑人的一支。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继匈奴、鲜卑之后,活动于中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古代民族,主要是柔然和敕勒。当时,正是中国历史上处于十六国、南北朝纷争对峙时期的内容.
关键词: 柔然 鲜卑 匈奴

内容

柔然在古籍中又被音译为蠕蠕、茹茹、芮芮,源出于东胡鲜卑,融合了匈奴、高车及西域多个民族的残部,因此《南齐书·芮芮传》称之为“塞外杂胡”。在北魏祖先力微时代,东胡鲜卑余部有两大主要部落:木骨闾和郁久闾。木骨闾死,子车鹿会统部众,自号柔然。到北魏建国前夕,柔然迅速强大,东至朝鲜,西据焉耆,北过沙漠穷瀚海,南临大碛,敦煌、张掖之北是其经常会聚之所。不久,又占据了准噶尔盆地,东面与北魏接壤并成为主要边患,魏帝多次征讨不胜。429年,魏太武帝拓跋焘再次集兵击柔然,高车亦乘机夹击。魏军扫荡东西5000余里,南北3000里,降者30万。第二年又遣左仆射安原征讨,降者过10万。443年,拓跋焘亲率大军进击至色楞格河之源,收其“人户、畜产百余万”。此后,柔然开始衰落,552年被兴起的突厥灭亡,其部众多数融入突厥,少数被俘、逃散者进入宁夏平原。《魏书·杨播传》载:“初,显祖(拓跋弘)世有蠕蠕万余户降附,居于高平、薄骨律二镇。”其中有一部分游牧于贺兰山下。538年,西魏文帝元宝炬娶柔然主阿那环的长女(即悼皇后郁久闾氏),陪嫁队伍有车700乘,马万匹,骆驼千头,迎娶队伍也是大驾卤簿,浩浩荡荡。两支队伍在黑盐池(今盐池县东)相会。西魏迎婚使请皇后入住帐幕。皇后见幕户都是面南,而蠕蠕习俗是面东,便说道,“我未见魏王,故蠕蠕女也;魏仗面南,我自面东”,然后进入柔然帐幕。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石嘴山史纲》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