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对石嘴山历史的考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781
颗粒名称: 《水经注》对石嘴山历史的考证
分类号: K928.4
页数: 3
页码: 108-1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石嘴山地区在秦汉时的一段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大多源出于郦道元的《水经注》。如秦代的塞外浑怀障,西汉的廉县和卑移山,北魏以前的黄河主流和岔河枝津,枝津对水利灌溉所起作用,北魏的历城及山东移民等等,如果没有郦道元的记述,恐怕至今仍是谜团的内容.
关键词: 石嘴山 《水经注》 郦道元

内容

可以这样说,郦道元是研究和考证石嘴山历史的开山鼻祖。
  郦道元所处时代,今石嘴山地区属薄骨律镇直辖。这是一个军政合一的建置,管辖今宁夏的中部和北部,下面不设郡、县。从《水经注》的记述看,郦道元有可能来过薄骨律镇,做过实地考察,访问过当地老人。如对薄骨律镇名的考究:“访诸耆旧,咸言故老宿谚云:赫连之世有骏马死此,取马色以为邑号,故目城为白口骝韵之谬,遂仍今称。”《魏书·郦道元传》对此也有记载:正光五年(524年),“肃宗以沃野、怀朔、薄骨律、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御夷诸镇并改为州,其郡县戍名令准古城邑。诏道元持节兼黄门侍郎,与都督李祟筹宜置立,裁减去留,储兵积粟,以为边备”。因李祟病危,仅郦道元来到薄骨律镇,于孝昌二年(526年)撤镇置灵州,并设郡、县。因沃野等镇发生少数民族起义,未完成其余诸镇的撤镇改州任务,便返回朝廷。所以,《北史》记载此事,多了一句“诸镇叛,道元不果而还”。当时,沃野等镇确实发生了农民起义,但薄骨律镇始终是稳定的。《北史》的“不果而还”,显然是指郦道元只到了薄骨律镇,因其余“诸镇叛”,只好返回朝廷,多数撤镇改州的任务没有完成。
  石嘴山地区在秦汉时的一段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大多源出于郦道元的《水经注》。如秦代的塞外浑怀障,西汉的廉县和卑移山,北魏以前的黄河主流和岔河枝津,枝津对水利灌溉所起作用,北魏的历城及山东移民等等,如果没有郦道元的记述,恐怕至今仍是谜团。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石嘴山史纲》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郦道元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石嘴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