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图书馆
吉安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吉安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55660条
基础文献
30条
析出资源
17873条
图表
6676条
人物
8844条
机构
2392条
事件
13198条
地名
594条
专题
1348条
作品
4235条
实物
470条
知识出处
全部
吉安地区志 第六卷
峡江年鉴2013 (...
井冈山市志(1991...
吉安法院志
峡江年鉴 2015卷
吉安市志(1990~...
万安县志1991-2...
青原区志
吉水县人物志
吉安市吉州区志(20...
遂川县志 1991-...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吉安地区志 第四卷
吉安年鉴2016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吉安市年鉴 2015
吉安市青原区志
峡江人物
青铜王国
峡江年鉴2014
江南望郡
吉安地区志 第三卷
吉安年鉴2012
吉安年鉴2013
吉安市教育志
吉安人物
吉州年鉴 2013~...
吉安地区志 第五卷
吉州年鉴
吉安年鉴2014
检索条件
共 55660 条
16
/
3711
226
职业结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
类型:
正文
1940年统计,境内总人口为1636000人,就业人口为211000人。除从事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以外的其他各行各业就业人数共为6049人,占总就业人口的2. 87%。1990年,吉安地区共有在业人口 2374514人,占全区总人口 43702...
227
文化结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建立前,由于人民生活条件差,教育事业落后,人民文化程度较低。1949年吉安地区仅有小学1539所,在校学生75289人;中学11所,在校学生537人,在校学生仅占全区人口总数的4.3%。
228
姓氏结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
类型:
正文
吉安地区主体姓氏,均为历代由北方迁移的中原诸姓。姓氏最多的县是吉水县147姓,最少的县是莲花县50姓。新中国建立后,吉安地区的姓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批北方干部南下吉安落户,知识青年下放,军官转业、移民和外省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尤其是中共十一届...
229
第四章 婚姻家庭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
类型:
正文
择偶新中国建立前,人们遵循“同姓不婚”古制,但姨表、姑表中近亲联姻者不少;封建婚姻制度苛严,男女青年没有择偶的自由和权利,仅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亲。招夫入赘,寡妇改嫁为族人所不允、社会所鄙视。择偶标准强调“门当户对,郎才女貌”; 也考...
230
第一节 婚姻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建立前,人们遵循“同姓不婚”古制,但姨表、姑表中近亲联姻者不少;封建婚姻制度苛严,男女青年没有择偶的自由和权利,仅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亲。招夫入赘,寡妇改嫁为族人所不允、社会所鄙视。择偶标准强调“门当户对,郎才女貌”; 也考虑性...
231
择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建立前,人们遵循“同姓不婚”古制,但姨表、姑表中近亲联姻者不少;封建婚姻制度苛严,男女青年没有择偶的自由和权利,仅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亲。招夫入赘,寡妇改嫁为族人所不允、社会所鄙视。择偶标准强调“门当户对,郎才女貌”; 也考虑性...
232
结婚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建立前,在所谓“早栽树,早遮荫”,“早生子,早得福”的封建思想影响下,有钱人家的子女一般早婚,男子十六七岁、女子十五六岁就结婚,也有十四五岁结婚生育的。许多贫困家庭的男性,往往年过30岁才结婚,少数人终身未娶。结婚前,还须经过“订婚”...
233
第二节 家庭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
类型:
正文
家庭规模新中国建立前,人们受封建伦理思想的影响,在家庭规模观念上,习惯于“四世同堂”、“五代同堂” 和“儿孙满堂”,把家庭人口多少视为兴旺发达的标志。因此,大中型的家庭较多。以泰和县为例,清嘉庆十五年,文溪匡建绩妻陈氏“七世同堂”;前溪罗怀...
234
生育观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建立前,不论富人或穷汉,一般都存在“多子多福”和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尤其是富人,如妻子未生男孩,就一而再、再而三的娶妾,想生个男孩“传宗接代”;穷人无条件娶妾,一般采用“承桃” 或“领育” 的办法。有的人重男轻女观念严重,抛弃女婴的现...
235
婚姻构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
类型:
正文
未婚人口绝大部分处于25岁以下年龄,占未婚人口数的95.10%,未婚最多人口的平均年龄组为18?19岁,占62. 75% ,50岁以上未婚人口为4063人,占未婚人口的0.5%。有配偶人口中不是法定年龄已经结婚的有51924人,占有配偶人口...
236
家庭规模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建立前,人们受封建伦理思想的影响,在家庭规模观念上,习惯于“四世同堂”、“五代同堂” 和“儿孙满堂”,把家庭人口多少视为兴旺发达的标志。因此,大中型的家庭较多。以泰和县为例,清嘉庆十五年,文溪匡建绩妻陈氏“七世同堂”;前溪罗怀奇妻喻氏...
237
夫妻关系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建立前妇女依靠丈夫生活,在“夫为妻纲”的封建礼教支配下,丈夫在家庭中处于主导地位, 在处理对外事务和家庭重大问题上有决策权,妻子只管家务和抚养子女,处于从属地位。加以包办婚姻,夫妻之间感情淡薄,貌合神离者颇多。但也有少数妻子文化程度较...
238
第五章 计划生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建立前,吉安地区是革命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口锐减。新中国建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实行的实际上是鼓励生育的政策。所以,吉安地区曾在一段较长时间处于自然生育状态。70年代起,全区以计划生育为基本国策,坚持将计划生育纳入国民经济...
239
第一节 机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
类型:
正文
“文化大革命”初期,计划生育机构被撤,人口生育又陷入无政府状态。1981年12月,吉安地区计划生育委员会成立,下设办公室,各县(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办公室也相继成立。1983年8月后,地区、县(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分别更名为地区计划生育...
240
父(母)子(女)关系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建立前,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夫权社会里,儿子是父亲的家系、财产和事业的继承人。所谓“父命不可违抗”’少数人把子女当成商品,为巩固发展自己的家业, 将子女作为换物。有的人在极端穷困的情况下,为了活命,卖儿卖女。新中国建立后,家庭成员地位平...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