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0005条
析出资源
2561条
图表
1687条
人物
2793条
机构
931条
事件
8204条
地名
807条
专题
2138条
作品
544条
实物
334条

检索条件

共 20005 条 72 / 1334
1066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玛曲县民族贸易公司是全县最早的国营商业企业,组建于1953年3月,时称欧拉贸易组,后改称玛曲贸易组,有帐篷1顶,工作人员1名,隶属西北贸易公司夏河中心支公司。
1067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玛曲县建政到1980年以前,全县尚无商品集贸市场,亦无个体经商户。1981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国家放宽了经济政策,允许私人开业经营,县城出现了首家个体经商户,主要经营食品、糖果、烟酒及日用小杂货,由外来客商经营。
1068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3年3月,业务归属欧拉行政工作组民族贸易流动组,1956年7月11日县民族贸易公司建立后,全县牧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供应工作,仍由其担负。
1069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4年,玛曲县供销合作联社紧紧围绕改“官办”为“民办”,改“全民为集体”的供销改革方针,使县供销合作联社成为农牧民群众集体的合作商业组织, 恢复合作商业的性质,县财政局停拨县供销合作联社经费。从此县供销联社成为自负盈亏的企业单位。
1070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4年根据甘肃省供销合作社有关文件精神及“入股自愿,退股自由”的原则,县供销合作联社根据社情和为了扩大企业资金,开始着手发动广大干部、职工入股,当年底供销联社共发动73人入股,入股资金为2.8万元,平均每人378.38元。
1071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3年3月,中共欧拉工委、欧拉行政工作组进入玛曲开展工作后,粮食工作由工作组特设的贸易组管理,1956年1月县人民委员会在县城设立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粮食供应站一一玛曲县粮食供应站,具体办理全县广大牧民群众和干部职工的口粮供给及牧民群众牧犬...
1072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3年3月,中共欧拉工委、欧拉行政工作组进入玛曲开展工作后,粮食工作由工作组特设的贸易组管理,1956年1月县人民委员会在县城设立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粮食供应站一一玛曲县粮食供应站,具体办理全县广大牧民群众和干部职工的口粮供给及牧民群众牧犬...
1073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玛曲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气候寒冷,全年只有19天无霜期(全年没有绝对无霜期),粮食作物不能生长,广大牧民群众以游牧为主,主要食物糌粑的原料青稞及其它粮食自古以来均从外地长途运购。
1074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玛曲县建政以前,交通闭塞,没有一条公路,运输工具主要以“高原之舟 —牦牛”为主,每年9~12月份从外地购运而来的粮食用品,只够一年用度。再加牧民群众逐水草而居,终年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因而没有条件大量屯积储存粮食。
1075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玛曲牧区历史上的粮食加工,几乎全部用手工,一般以家庭为单位,除个别穷困户外,各家各户都具备一个手推磨,帐圈走到那里,就与粮食一起带到那里,随时可以加工牧民的主食糌粑。
1076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对粮食采取了集中施用的政策。1953年,全国除西藏、台湾外,实行统销统购的政策;1955年全国开始实行定产、定购、定销(简称“三定”)政策,但由于玛曲建县迟和当地不产粮食,加之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等原因,没有实行“...
1077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玛曲建县初期,粮食价格由于交通因素,比较昂贵,从1955年开始至1963年9月19日,一直执行建县初期的粮食价格。
1078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6年1月刚设立县粮食供应站时,只有几间办公室和宿舍,供应站的院墙是就地取材,用草皮垒砌而成。所有调运来的粮食,都在露天存放,使粮食储存与保管工作,面临严峻的困难。
1079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全年几乎没有绝对的无霜期,广大牧民以畜牧业为生,从来没有种植过粮食作物。1955年建县以后,全县仍以发展畜牧业为主。
1080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5年6月30日县人民委员会正式设立财政科,由于当时全县正处在宣传政策、筹备组建基层政权阶段,县财政机构虽然存在,但业务归口甘南藏族自治州财政处直属会计单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