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粮食储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06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粮食储存
分类号: F307.11
页数: 2
页码: 481-482
摘要: 玛曲县建政以前,交通闭塞,没有一条公路,运输工具主要以“高原之舟 —牦牛”为主,每年9~12月份从外地购运而来的粮食用品,只够一年用度。再加牧民群众逐水草而居,终年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因而没有条件大量屯积储存粮食。
关键词: 粮食管理 粮食储存

内容

玛曲县建政以前,交通闭塞,没有一条公路,运输工具主要以“高原之舟 —牦牛”为主,每年9~12月份从外地购运而来的粮食用品,只够一年用度。再加牧民群众逐水草而居,终年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因而没有条件大量屯积储存粮食。牧民生活用粮食的存放,一般将购买来的粮食装在牛皮缝制的皮袋中,平时堆放在帐篷的两壁,随牧场迁移而迁移,这样,对粮食的屯积造成了很大困难,使牧民群众长年生活在年无余粮的困境中,倘若遇到或发生大的灾祸,人与畜群只能听天由命了。当然,玛曲各部的土官、头人、寺院或寺院的活佛,一般贮有够吃一两年的粮食。他们的粮食贮存,也和牧民群众一样,没有粮仓,主要以皮袋贮存堆放。由于牧区群众购粮困难,存有余粮,一般也不会出售,特殊情况下,只有借粮还粮或者以高利贷形式放粮等情形存在。
  —、口粮
  1956年1月玛曲县粮食供应站设立之初,由于无仓储设施,所有调入的粮食,全都露天存放,给粮食保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鉴于此,1958年粮食供应站克服重重困难,建成玛曲县有史以来第一栋仓容量为100万公斤的土木结构简易粮仓,为粮食的储存、保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为以后大规模地储存粮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当时县粮食供应站调入的粮食,仅够全县的口粮供应,因此每年贮粮不多。60年代和70年代略有好转,但库存数额有限。1980年以后,随着全国粮食形势趋于稳定回升和各乡粮食供应站的相继建立,全县的粮食库存量有了明显的增长,10年间,除正常口粮供应外,平均年结余库存粮食373.6万公斤。库存最大的1989年达到715.1万公斤,保证了全县20个月的粮食供应。截至1990年底,全县有粮仓12栋,总仓容量达到675万公斤,在正常的情况下可以存放675万公斤粮食。
  二、食油
  全县的食油供应工作,由于仅限于非农业人口之间,所以调入、销售、存放量都很小。1955年此项工作刚开始时,由县民族贸易组经营,1957年9月起业务统一归县粮食供应站接管,它的调、销、存与粮食同步进行。1958年全县正式开始采取定人定量供应的办法,并根据人数定量,进行统一的计划调拨、销售。截至1990年底,全县年计划调入1.9万公斤,销售1.9万公斤。
  1980-1990年玛曲县粮食调销存一览表
  表101
  单位:吨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

相关地名

玛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