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粮食购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06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粮食购销
分类号: F307.11
页数: 3
页码: 479-481
摘要: 玛曲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气候寒冷,全年只有19天无霜期(全年没有绝对无霜期),粮食作物不能生长,广大牧民群众以游牧为主,主要食物糌粑的原料青稞及其它粮食自古以来均从外地长途运购。
关键词: 粮食管理 粮食购销

内容

玛曲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气候寒冷,全年只有19天无霜期(全年没有绝对无霜期),粮食作物不能生长,广大牧民群众以游牧为主,主要食物糌粑的原料青稞及其它粮食自古以来均从外地长途运购,形成了 “玛曲——阿木去乎 ——桑科滩——拉卜楞”、“玛曲——郎木寺——黑错——临夏”、“玛曲一_郎木寺——尕海——华盖山一一临潭旧城或新城”、“玛曲——阿坝马尔康”4条基本习惯长途购粮路线,每年9〜10月牛羊肥壮之际,以部落为基础,或十户或二十户为群体,赶上运畜和交易的牛、羊、马匹,驮上酥油、羊毛、皮张等畜产品,到七八百里,甚至千里之外的产粮区以畜产品易粮,一般每头牦牛只能驮运100公斤左右的粮食,且每天行十几公里路程,因此,一趟外地易粮,往返数月,旷日持久,既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所购粮食的成本也特别的昂贵,倘若运气不好,就被强盗在某一隘口险地抢劫一空;而那些贫困的无畜户,或人丁稀少户,由于无畜无人到外地购买粮食,便托人代购或高价购买,存在着严重的中间剥削。因此,粮食问题,长期地困扰着玛曲地区,成为制约牧民群众生活问题的首要条件,一直延续到1953年3月中共欧拉工委、欧拉行政工作组进入玛曲开展工作。
  —、调购
  1953年3月,中共欧拉工委和欧拉行政工作组进入玛曲后,粮油的调运、销售、储存工作由下设的贸易组负责,全县牧民群众的口粮一方面由贸易组从夏河拉卜楞等地和其它日用品一起购进,然后再销给牧民群众。由于运输艰难和粮油工作的刚刚开始,此种购进销岀的粮食,只占销售的一小部分;另一方面,贸易组出据介绍信,由牧民群众自己到夏河粮站购粮;此是当时粮食来源的主要部分,但由于玛曲至拉卜楞,路途遥远,粮食转运困难,虽然当时粮食采取统一的购销价格,但相对来说,一次购运来的数量有限,造成粮价高于其它地区和夏河粮站代销的局面。
  1955年11月,随着玛曲有史以来的第一条公路——郎(木寺)玛(曲)公路的开通;1956年1月,县粮食供应站随之设立,从而结束了牧民群众赶着牛羊长途到外地购运粮食的历史。粮站刚设立之初的一段时间内,玛曲县的所需粮食,仍从夏河县粮站调购。不久,玛曲的粮食调购工作走上正轨,即粮食的调运从产地一次到站,减少了中途中转环节,极大地降低了粮食的成本。到1957年全县共调入粮食47.9万公斤,全部满足了牧民群众的购粮需要。之后,玛曲的粮食调购,随着阿万仓、曼日玛乡粮站的建立,以及后来各乡粮站的相继建成,粮食调购工作也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截至1990年底,全县计划调入粮食达600万公斤,是1957年调入粮食的12.5倍。二、供应
  1953年3月中共欧拉工委、欧拉行政工作组进入黄河首湾部开展工作后,玛曲的粮食供应开始由欧拉行政工作组下设的贸易组负责,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粮食的销售主要仍以牧民群众自购自销的方式进行。1956年1月,县粮食供应站设立后,此种局面有所改变,当时,粮食采取不定量供应的办法,但到年底仅销售15.3万公斤,按全县当时人口15174人计算,人均年销量仅10.1公斤。1958年,根据中共中央“粮食定产、定购、定销”政策,县人民委员会决定,全县所需粮食一律由县粮食供应站按计划定量供应,具体采取按工种、凭证定人定量供销的办法,进行供销流通。随着县基层粮站相继成立后,对牧民群众的粮食销售更为方便,门类更为齐全,同时根据牧民生活习俗,增加了青棵和面粉的供应比例,到1990年底,全县广大牧民均可到各自所在的乡粮食供应站选购自己需要的粮油,完全满足了牧民群众吃粮的需要。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

相关地名

玛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