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0124 条 202 / 1342
3016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秦汉移民实边的秦朝在筑塞外浑怀障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14年,实行了两项移民河南地的政策:一是“徙谪戍”,二是移民“实之初县”,就是往新设置的县迁移内地汉民的内容.
3017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西汉时对石嘴山地区的开发的经元狩年间的大规模移民后,石嘴山地区进入了历史上的第一个经济大开发时期。开发分河西、河东两区;河西以牧业为主,河东发展农业的内容.
3018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汉代卑移山与黄河的卑移山、黄河西河与枝津的内容。
3019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卑移山系北方某游牧民族白部居地,卑移山并不是指整个贺兰山,而是专指今石嘴山境内一段,即贺兰山北段的内容。
3020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黄河西河与枝津,黄河进入宁夏平原后,多数为游荡型河床,黄河的径流量在历史长河中呈递减趋势,所以越往上溯,水的流量越大,河床的摆动也相应大。在秦汉之际,石嘴山地区黄河的走向,也与今天不尽相同的内容.
3021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廉县废弃与羌族起义的东汉时的廉县、北地郡的羌族起义、北地郡内迁与廉县的废弃的内容。
3022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东汉时的廉县,经过西汉末年的战乱,各地人口锐减,到东汉时,朝廷按人口多少撤并郡县,北地郡从原辖19县减为6县。永和六年(141年)十月,声势浩大的羌族起义波及全境,朝廷下令将北地郡南徙关中,廉县亦不复存在的内容.
3023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北地郡的羌族在尧时居三危(敦煌市南30里三危山),汉初羌族臣服于匈奴,经常攻打汉地边郡的内容。
3024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东汉时的廉县经过西汉末年的战乱,各地人口锐减,永和六年(141年)十月,声势浩大的羌族起义波及全境,朝廷下令将北地郡南徙关中,廉县亦不复存在的内容。
3025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永初五年(111年)三月,先零羌部首领零昌在丁奚城的起义正处于鼎盛时期,朝廷决定将北地郡南迁至关中,郡治寄理池阳(今陕西泾阳西北)的内容.
3026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 北魏时期石嘴山水陆交通的随高车族传入的牛车、刁雍造船、开发黄河水运的内容。
3027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唯高车是一个独立的民族,因惯乘高轮车而得名。高车族的发祥地在贝加尔湖以北,两汉以后进入今蒙古国色楞格河至阿尔泰山一带,一部分继续南下至今河北一带的内容.
3028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刁雍造船的过程,对刁雍造船运粮之事,魏太武帝拓跋焘大加褒奖,开发黄河水运的内容.
3029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北朝时少数民族融合的驻牧贺兰山下的鲜卑族、雄踞漠北的柔然族、惯乘高车的高车族的内容。
3030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驻牧贺兰山下的鲜卑是北魏时石嘴山的主体民族。鲜卑原称“东胡”,生活在今辽河上游的鲜卑山区,因山而名,在秦代以前很强盛,匈奴兴起后稍衰的内容.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