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汉代卑移山与黄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765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汉代卑移山与黄河
分类号: K308
页数: 3
页码: 089-091
摘要: 本节记述了汉代卑移山与黄河的卑移山、黄河西河与枝津的内容。
关键词: 黄河 卑移山 枝津

内容

卑移山
  《汉书·地理志》在廉县之下有一句注文:“卑移山在西北。”《水经注》也有记载:“河水又北迳廉县故城东,王莽之西河亭,地理志曰卑移山在西北。”按这两条史地名著的权威记载,卑移山并不是指整个贺兰山,而是专指今石嘴山境内一段,即贺兰山北段。
  为何取名“卑移山”?对此,不但古籍没有记载,当代学者也很少有人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唯有两种考证,让人读后觉得耳目一新。
  一是力识先生的考证《贺兰山的名与义》(载《宁夏文物》1986年试刊)。他认为“卑移”即“白人”的异读音。北方的匈奴、鲜卑等民族,常用黑、白之号来区分部落,称做“白人部”或“黑人部”。“卑移”即“白人”异读的对音。而古代“人”与“民”互通,因而“卑移山”又可称做“白民山”。他的结论是:卑移山系北方某游牧民族白部居地,因此而得名。
  宁夏史志专家吴忠礼先生认为,根据“族以地名、地以族名”的惯例,“卑移”源于秦汉之际北方少数民族的一个部族名。这个部族叫“伯夷”,原驻牧于陇山(六盘山脉)地区,传说为“四岳”(亦作西岳、太岳、泰岳)之父。《山海经》有载:“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生氐、羌。”也就是说,伯夷是西北游牧民族氐、羌的族源。伯夷在贺兰山也有分布,东汉时羌族更是遍布宁夏平原各地。以“伯夷”名山,音转成为“卑移山”。结论是:卑移山,因“伯夷”游牧部落驻牧此山而得名。
  以上两说,从声韵学的角度看,后者似乎更贴切。
  黄河西河与枝津
  据史籍记载,西汉时即已出现黄河一名,但隋以前(包括《隋书》)的记载一般把黄河称作“河”,而从唐代开始,则普遍记作“黄河”。
  黄河进入宁夏平原后,多数为游荡型河床。民谚曰“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黄河的径流量在历史长河中呈递减趋势,所以越往上溯,水的流量越大,河床的摆动也相应大。在秦汉之际,石嘴山地区黄河的走向,也与今天不尽相同。
  对宁夏汉代至北魏河流水系的记述,以郦道元的《水经注》最为详尽。这部地理名著,名义上是注释《水经》,实以《水经》原文为纲,作了20倍于原书的补充、扩展和再创作而自成不朽巨著。郦道元生前可能到过宁夏,不但走遍塞上的山山水水,并作为一个有心人实地考察、访问,所以对宁夏的河流水系记述极为详尽、准确。
  至于《水经》,则是中国第一部记载河流水系的专著。其作者一说为汉代的桑钦,一说为晋代的郭璞。从《水经》所记“河水”沿岸城镇看,有上河城、典农城、廉县等西汉城镇。因此,所描述的河流当是汉代实况。
  按《水经》原文和《水经注》郦道元的注文分别考证,可以理清汉代黄河石嘴山境内段的走向。
  河水出青山峡(今青铜峡),经富平县西,然后分作两股:东面为岔河,当时叫枝津,其走向与今天的黄河大同小异,唯石嘴山境内略向西偏三五公里,从枝津引出若干灌渠“以溉田圃”;西面为主流,又称西河,从今天的青铜峡大坝下游约10公里折向正北,经过今青铜峡市蒋鼎乡西、邵岗镇西、银川市新城东,再经西湖北流至汉廉县(在今平罗县下庙乡暖泉村有遗址)东。此处是河水流向的一个拐点,即由正北流变为东北流,至平罗县陶乐镇略西南与枝津汇合。主流和岔河所围的洲岛,古称灵洲。按《汉书·地理志》和《水经注》的描述,西汉时的廉县城,濒临主河道西岸;而塞外浑怀障,则在岔河(枝津)的东岸。古人依水而居,临水而作,所以城镇多建在河流沿岸。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石嘴山史纲》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