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牧贺兰山下的鲜卑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嘴山史纲》 图书
唯一号: 310320020220002777
颗粒名称: 驻牧贺兰山下的鲜卑族
分类号: K308
页数: 2
页码: 102-1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驻牧贺兰山下的鲜卑是北魏时石嘴山的主体民族。鲜卑原称“东胡”,生活在今辽河上游的鲜卑山区,因山而名,在秦代以前很强盛,匈奴兴起后稍衰的内容.
关键词: 贺兰山 鲜卑 匈奴

内容

鲜卑是北魏时石嘴山的主体民族。鲜卑原称“东胡”,生活在今辽河上游的鲜卑山区,因山而名,在秦代以前很强盛,匈奴兴起后稍衰。其语言、习俗与乌丸大体同,唯婚姻先髡头,“以季月大会于饶乐水上,饮宴毕,然后配合”。汉初臣服于匈奴。到东汉和帝时,趁北匈奴西迁,鲜卑进入漠北,匈奴未迁的10余万众也融入其中。东汉桓帝时,其首领为檀石槐,建王庭于弹汗山(今内蒙古兴和),北距丁零,南与汉为边,西击乌孙,尽占匈奴故地,东西12000里,南北7000余里。檀石槐的两代继承人无能而贪,至东汉末土崩瓦解,分散成多部。檀石槐的儿子和连继位后,率部南下进攻北地郡,刚进入石嘴山地区,就被廉县的弓弩手射死。西晋时,西部鲜卑又分为河西鲜卑和陇西鲜卑。此后两部逐步东扩,至东晋时进入陇山周边、河套地区。尤其是陇山北陲(六盘山)的高平川(今宁夏清水河)流域,先有陇西鲜卑鹿结部7万余落进入,佑邻部又跟进,兼并鹿结部后,达15万之众。10余年后,河西鲜卑也沿黄河进入高平川,其首领没奕于先被符丕封为安定北部都尉,后被姚兴封为高平公,其部众也有10多万。除此之外,西晋时还有一部慕容氏鲜卑迁至今青海省境内,后来发展为吐谷浑王国。此时进入石嘴山地区的鲜卑族,主要是河西的乞伏部和漠北的贺兰部,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沿黄河西岸入居。淝水之战后,在今内蒙古中部、山西北部的鲜卑拓跋部迅速崛起。公元386年,其首领拓跋珪在牛川(今呼和浩特东南)大会旧部,即代王位,立年号为登国,后改称魏王。396年秋七月,拓跋珪建天子旗,改元皇始,置百官。拓跋嗣继位后,南征西讨,于420年定都平城,建立北魏政权。北魏迅速统一中国北方,结束了五胡十六国的长期战乱局面,各族民众得以休养生息。北魏的皇帝中,魏太武帝拓跋焘、魏孝文帝元宏都有雄才大略,能够发展经济文化,促进社会进步,增进民族团结。这也是鲜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不朽贡献。鲜卑族在石嘴山地域文化中留下很深的民族烙印。一是对地名影响大。如贺兰山的得名有两说,一说为“驳马说”,另一说为鲜卑贺兰部说。两说都与鲜卑族驻牧于山下有直接关系(见第三章第八节)。贺兰山北陲,即今石嘴山市境内段,在隋唐之际称乞伏山。乞伏也是鲜卑的一个部落,公元385年由乞伏国仁在河西走廊建立西秦割政权。公元340年后,沿黄河逐步东迁进入宁夏。由于迁入的少数民族人口大大超过汉族,汉族聚居已成为罕见之事,故在北魏初期,出现了汉城(即刁雍所建薄骨律仓城,魏太武诏名刁公城,民众俗谓之汉城)这样的地名称谓。二是加速了各民族的融合和地域文化的融合。迁入石嘴山地区的鲜卑族鹿结部、佑邻部来自陇西,乞伏部来自河西,贺兰部来自漠北,其余来自晋北和阴山南北。他们在原居地已融入当地各民族的习俗,然后带入石嘴山地区,形成畜牧产品、农作物品种、生活习惯、饮食起居、衣着装饰甚至方言土语大体相同的局面。

知识出处

石嘴山史纲

《石嘴山史纲》

出版者: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石嘴山市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社会,从先秦南北朝始,至2009年底,反映了它的变迁历程,市建设发展的社会全貌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石嘴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