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35143 条 132 / 2343
1966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1923年4月间,北洋军阀任命山东督军田中玉为剿匪司令,统辖山东第五、第六混成旅和二十旅、老五师等部队对抱犊崮进行围剿,把“自治军”死死围困在抱犊崮山寨之上。山上缺水断粮,“自治军”危在旦夕。孙美瑶于是率领精干力量突出重围,于5月6日清晨,...
1967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枣庄有7300年的原始文化、4300年的城邦文化,枣庄下层民众文化就是在这些文化的濡染中逐渐形成。多样的地理环境、独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文化从多个方面雕塑着枣庄人的文化精神和意志品格。
1968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抗曰战争期间,枣庄人民充分发挥文化活动在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方面的巨大作用,通过组织宣传队、出版报刊书籍、开展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宣传抗日,不仅丰富了军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极大地焕发了民众抗战到底的民族精神和旺盛斗志。而流传在大街小巷...
1969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枣庄地区党组织一直比较重视文化工作。抗战初期,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及其领导的党组织就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通过组织宣传队、战地慰问团和编印散发传单等形式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暴行,发动群众积极抗战。
1970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说唱艺术和歌谣创作来自于民间,在市井乡村都受到广泛欢迎。抗战期间,无论是抱犊之巅,还是运河两岸,无论是百里矿区,还是微山湖千顷碧波之上,都流传着数量众多的说唱故事和红色歌谣,它们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优美流畅的韵调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讴歌...
1971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铁道游击队堪称枣庄最响亮的一张名片。抗日战争时期,铁道游击队战士以大无畏的精神战斗在津浦、临(城)枣(庄)、台(儿庄)枣(庄)3条铁路线上,打票车,劫货车,扒铁路,炸桥梁,打得日军魂飞胆丧,表现出了中华儿女誓死保卫祖国独立的英雄气概。
1972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1938年5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在滕(县)峄(县)边山区墓山成立了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洪振海、王志胜毅然参加了这支队伍。10月,为了打入敌人心脏地带,已担任抗日义勇总队排长的洪振海、王志胜经过短期特工培训后潜人枣庄,建立秘密情报站。1...
1973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杜季伟上任后,经过2个月的考察与培养,先后吸收了王志胜等人加人中国共产党,并建立了党支部。共产党员成了铁道队的中坚力量,队员中打架斗殴、吃喝嫖赌现象大大减少。由杜季伟讲解共产党的抗日方针、政策及对敌斗争策略,洪振海讲扒火车、破铁路、袭击敌据...
1974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铁道游击队已经成为整个国家的文化记忆,这是整个枣庄人的骄傲。作为铁道游击队的故乡,铁道游击队抵御外敌、英勇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枣庄人,成为枣庄市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这里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莘...
1975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于1940年1月1日在周营镇(今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正式成立“八路军一一五师运河支队”,由苏鲁边之峄、滕、铜、邳地方抗日武装组编而成,下设2个大队,初创时1500余人,曾先后隶属于八路军一一五师、新四军淮北三军分区、八路军鲁南军区。孙伯龙、...
1976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枣庄是块革命的热土,枣庄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为了解放全中国,枣庄人民发扬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满腔热情倾注到支援前线的战斗中。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他们怀着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吃苦耐劳,不怕牺牲,勒紧腰带,推着独轮小车,抬着担架,穿行在硝烟战...
1977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鲁南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在枣庄地区对国民党军发动的进攻战役,亦称“峄枣战役”。新四军军长、山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和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率两野战军主力从苏北迅速移师鲁南,准备发动鲁南战役,全歼峄县、...
1978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我军在枣庄、滕县、官桥、临城、界河、韩庄等地重创敌军,枣庄地区大部分得到解放。在战役中,涌现出许多动人的战斗故事和英雄人物。在柏山战役中,机枪班长陈金合舍身炸碉堡。在解放滕县的战役中,山东野战军第八师师长兼政委王麓水也光荣牺牲,以自己年轻的...
1979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支援前线的地区除由鲁南、鲁中合并而成的鲁中南区为临战区外,其余都远离战场,因此,鲁中南区承担了最为繁重的支前任务。处在淮海战场前沿的枣庄人民,成为这只支前大军的中坚力量。枣庄人民除地方武装直接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外,还在“一切为了前线胜利”的口...
1980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 类型: 正文
《白毛女》的鲁南元素贺敬之创作《白毛女》时刚刚20岁,仅凭这一作品足以奠定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这个故事流行于河北阜平一带,讲述一个遭受地主欺凌的农村少女只身逃人深山,在山洞中生活多年,全身毛发变白,又因偷取庙中供果,被附近村民称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