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12793 条 844 / 853
12646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彭泽县儿童组织的发展历程,包括民国时期成立的儿童团和建国后成立的中国少年儿童队(后改为少先队)。儿童团在民国时期担任各种宣传和协助工作,而少先队在建国后逐渐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暂停活动。1978年后,少先队组织逐渐...
12647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彭泽县商会和工商业联合会的成立和发展历程。在民国时期,县商会下辖同业工会,并于不同时期进行理事长和理监事的选举。建国后,工商业联合会成立,并在各时期积极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工商联合会遭到机构瘫...
12648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彭泽县科学技术协会、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抗美援朝分会和中苏友好协会的成立和发展历程。科学技术协会于1956年成立,经历了解散和再次恢复的过程。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于1956年成立,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未能开展工作,直到1983年恢复活动。...
12649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彭泽县权力机构、行政机构发展情况。
12650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彭泽县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会议的时间、地点、出席代表、主要议题和会议成果等内容。
12651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彭泽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历史沿革和主要议题。从1949年12月7日第一届第一次会议开始,到1953年12月25日至30日第二届第四次会议结束,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成立县农民协会、发动群众剿匪反霸、减租减息、安定社会秩序、组织妇女...
12652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彭泽县人民代表大会的历史沿革和主要议题。从第一届至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和会议次数都有所不同,从第一届至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要议题包括贯彻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方针政策、全力救灾、选举县长和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等。此外...
12653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县人大常委会)的设立、职责和主要工作。县人大常委会是县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和工作机关,依法监督“一府两院”工作,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持县、乡换届选举,组织委员视察,保持同人民代表和群众的联系...
12654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彭泽县的行政机构历史演变,包括县署、县政府和县苏维埃政权等机构。其中,详细介绍了各个时期机构的设置、职能、人员构成等情况,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彭泽县政治体制的特点和变化。
12655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本县县署的历史变迁和清代县署的构成。县署曾三易其地,汉高祖六年始设于小凰山,唐武德五年迁至旧县街,南唐升元二年再迁至小孤山江次。元末兵毁后,明洪武元年重建。
12656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民国时期彭泽县政权的变迁和机构的设置。北伐军接管政权后,县公署改称县政府,知县改称县长。民国16年,各科统改为局,17年设县警备队。25年省府撤局改科,合署办公。27年县政府迁至二十五都之严村,进入战时体制。34年县政府迁回县...
12657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彭泽县革命委员会和县苏维埃的成立背景、组织架构、任务和活动,以及在国民军第五师进驻本县后的艰苦抗争和牺牲。
12658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彭泽县人民政府及其下属部门的成立和演变过程。从1949年彭泽县人民政府成立开始,详细描述了各个时期的政府机构设置和名称变化,包括秘书科、民政局、公安局、邮电局、农业畜牧局、财政局、税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教育局、司法局、粮食局...
12659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彭泽县的参议会和政协委员会的历史。
12660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彭泽县参议会的设立、演变和职能。参议会作为咨询机构,非权力机关,主要审议县政府施政方针、监督财政收支、提出建议等。由于彭泽当时是游击区县份,参议员的选举方式不同于通常,由区乡长提名,县政府审核指定。在抗日战争期间,参议会还负责...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