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林林” 相关
共 12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张贞,原名叫善兴,是诏安四都人,他考入漳州府中学堂后,改名张贞,字干之。早期,他是同盟会漳州支部成员。民国初期,张贞参加福建学生北伐军,后来在南京加入国民党组织。南北军阀议和之后,他被保送到保定军官学校深造。1922年6月,陈炯明在广州发动...
2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诏安县的书画历史和传统。诏安县自唐代以来就有书画传统,历代名人辈出,对当地的书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诏安县在抗日战争时期,由青年知识分子组织的救亡团体,如“诏安旅外回乡服务团”、“抗战青年社”、“孩子剧团”和“巡回歌咏戏剧队”等,这些团体在宣传抗日、组织抗日活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诏安县在不同时期的教育发展历程和特点,包括历史上的书院、教育经费的短缺、革命传统的影响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成就。
5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沈璟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成就,包括他倡议创办诏安中学、担任校长、聘请优秀的教师、培养人才等事迹,以及他在其他领域如担任县知事和农民协会会长的经历。
6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沈福文教授的生平事迹和艺术成就。
7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中国著名诗人林林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8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诏安县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从最早的师范讲习所到后来的乡村师范养成所和简师,规模逐渐扩大,课程设置逐渐完善。
9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本文回忆了在抗日战争初期加入城东小学的经历,描述了该校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和张源校长的领导,以及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实践。
10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沈光老师的教育生涯、道德品质、治学态度和语文教学成就。沈光老师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学者、诗人和书法家,他热爱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学生。他的治学态度严谨,笔耕不辍,精益求精,追求真理。他的语文教学成就...
11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福建诏安县四都镇梅洲村农民书画活动的发展历程。文章指出,梅洲村自宋代以来就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尤其是明清时期的书画风气盛行,为现代当地农民书画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该村农民书画逐渐兴起,得到了美术教师的启蒙和辅导。...
12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沈福文先生的乡梓情怀。文章从作者与沈福文先生的认识和交往开始,描述了沈福文先生对祖籍诏安县的深厚感情。文章提到沈福文先生在他一生中多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恋和乡梓情怀,比如他说自己是"少小离家老大回,忆往昔,乡音不改"。沈福文先生...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