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朱熹” 相关
共 39 条 1 / 3
1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朱熹,字元晦、仲晦,号晦翁,祖籍江西婺源。幼颖悟勤学,好探求知识,十九岁登进士,朝廷屡召不仕,只做六任地方官和46天宁宗皇帝待诏兼侍讲,潜心著书讲学40多年,建立深有影响的朱熹学派。朱熹知漳重教化、整弊俗;兴学校、倡儒学;宽赋税,恤民瘼。政...
2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南宋时期,金兵南侵。朝廷委曲求全,苟且偷安,弊政害民,世风日下。光宗绍熙元年,朱熹以花甲之年知漳州。时漳州号称“佛国”,有寺庙600多所。许多男女聚集寺庙为“传经会”,女不嫁遁入空门,祈望来生福报。众多庙宇,各有拜神之礼,逐月有迎神之会,竞...
3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朱熹一生对教育与学术的贡献昭著,修建了当时全国四大书院中的白鹿书院和岳麓书院,创建闻名的考亭书院,还建立了武夷书院、紫阳书院、晦庵书院、建安书院。朱熹知漳,把“笃意学校,力倡儒学”,作为改变漳郡“俗未知礼”的方略。提出“身修家齐,风俗严整,...
4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夏秋正税外,还有经总制钱,预借钱等等。朱熹体恤民瘼,屡办“荒政”。他认为“国家之大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实在于省赋”。他极力蠲减赋税,“奏除属县无名之赋七百万,减轻总经制钱四百万”。后又奏罢“科茶钱”。漳郡濒海产盐,原无官卖。官府为弥补费...
5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朱熹主张“内修明政,外攘金夷,振举纲维,变化风俗,爱养民力,修明军政”。他力褒贤良,怒斥奸宦。朱熹知漳,知郡人高登蒙冤受屈,他上书《乞褒录高登状》,竭力陈情昭雪。第二年,高登又与陈东在宣德门上书,请求罢主和派太宰李邦彦,启用主战派李纲,受到...
6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清康熙《龙溪县志》卷十一《古迹·白云岩》与光绪《漳州府志》卷四十《古迹·白云岩》均载:朱熹尝游白云岩,题联云:日月每从肩上过,江山常在掌中看。大雄真迹枕危峦,梵宇层楼耸万般。仙峰不间三春秀,灵境何时六月寒。更有上方人罕到,暮钟朝磬碧云端。地...
7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云洞岩众多的题刻中,有朱熹一首五言小诗。“文革”期间,我陪同沈雪夜老师、王作人先生在一次寻访题刻的活动中,不经意间在霞窝北侧之岩壁,发现了刻有署名“晦翁“的一首诗。当时借助西斜的日光,在淋上薄薄的一层水后,终于在依稀中辨读出全诗。诗云:“君...
8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資料第八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陈淳的故事:朱、陈的倡和诗:陈淳和朱熹结交为师友,互相欢喜和钦佩。一次,朱熹到陈淳家做客,陈淳没有准备好丰盛的饭菜,只端上一碟溪鱼招待。陈淳感到不好意思,写了一首诗表达歉意。朱熹回赠了一首诗,赞叹陈淳的品德和朴素生活。说...
9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第十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漳浦县境内的碑刻遗存,涵盖了摩崖石刻、官府告示、寺庙碑记、墓道石刻等多个类别。通过详细的描述和评述,展现了这些碑刻所承载的历史、宗族文化、官吏行政、修桥造路等方面的信息,反映了漳浦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特色。然而,也指出了碑刻...
10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 第二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漳浦县的历史名人蔡世远和蔡新,他们是同宗同祖的叔侄“两帝师”,都出生在下布村,具有爱国爱民、勤奋博学、清正廉明的崇高品质。文章还介绍了蔡新的丰功伟绩,他是漳浦县历史上职位最高、任职时间最长的历史名人,受到皇帝器重嘉奖之多,是闽南历...
11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 第二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高登是北宋末南宋初的忠孝名士,官德高尚。他上书抗金,直言敢谏,被贬谪后仍讲学、执法,深得民心。后被平反昭雪,多次受到褒奖,其忠孝节义事迹被载入史册。
12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林一阳是明朝官员,与洪朝选交情深厚。其三个儿子林一初、林一新和林一阳均登科第,称为“三凤齐鸣”。父母亲对他们进行严格的教育和熏陶。林一阳为学以居敬穷理为宗,书法遒劲壮伟。
13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这是一个关于漳浦李姓的源流和传衍的详细研究。根据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到漳浦李姓有多个不同的源流,包括建县前原住民传衍、唐初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平乱的李氏将士后裔传衍、李诲后裔传衍以及李火德后裔传衍。
14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漳州地区镇海卫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当地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15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竹马戏是漳浦县的一种民间小戏,以“打四喜”或“跑四美”为特色,表演四季曲,由四个小旦扮演春、夏、秋、冬四个角色,骑竹马(绑马头马尾于腹前臀后,后改拿竹竿子或马鞭代替)出场。竹马戏历史悠久,由唐代的“竹马灯”演变而来,在宋代已相当普...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