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
唯一号: | 130720020220004966 |
颗粒名称: | 昭雪贤良 褒扬气节 |
分类号: | B244.75 |
页数: | 3 |
页码: | 222-224 |
摘要: | 朱熹主张“内修明政,外攘金夷,振举纲维,变化风俗,爱养民力,修明军政”。他力褒贤良,怒斥奸宦。朱熹知漳,知郡人高登蒙冤受屈,他上书《乞褒录高登状》,竭力陈情昭雪。第二年,高登又与陈东在宣德门上书,请求罢主和派太宰李邦彦,启用主战派李纲,受到京都数千人的声援与支持。高登被贬古县令,仍满身正气,秉公办事;疾恶如仇,敢斗权贵。由于高登刚正耿直,力主抗金,奏劾奸党,屡被诬陷。朱熹上状为高登昭雪,朝官纷纷响应,光宗被迫下诏,对高登“追复原官,仍赠承务郎”。还题写一付对联和两道横额,对联是“获鹿感鱼千秋称孝子,明东仇桧万古识忠臣”。从毁秦桧祠到为高登昭雪,可看出朱熹的高尚气节和抗金立场。 |
关键词: | 历史名人 朱熹 政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