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马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518
颗粒名称: 竹马戏
分类号: I236.57
页数: 3
页码: 75-77
摘要: 本文介绍了竹马戏是漳浦县的一种民间小戏,以“打四喜”或“跑四美”为特色,表演四季曲,由四个小旦扮演春、夏、秋、冬四个角色,骑竹马(绑马头马尾于腹前臀后,后改拿竹竿子或马鞭代替)出场。竹马戏历史悠久,由唐代的“竹马灯”演变而来,在宋代已相当普遍,并受到宋代理学大家朱熹及其学生陈淳的诋毁。建国后,漳浦县文化部门曾组织竹马戏工作小组,发掘和整理这一古老传统艺术,但因十年动乱而遭到破坏。目前仅存几个清唱曲馆。
关键词: 漳浦县 民间小戏 竹马戏

内容

竹马戏曾是流行于漳浦县的一种民间小戏,它因为开场节目都要表演“打四喜”(或称“跑四美”),由四个小旦扮演春、夏、秋、冬四个角色,骑竹马(绑马头马尾于腹前臀后,后改拿竹竿子或马鞭代替)出场,边舞边唱“春游青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等四季曲,在舞台上走四角门后入场,故名竹马戏。
  源流与沿革
  自从陈政、陈元光率府兵屯垦原绥安县地,传授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发土地,于唐垂拱二年奏准建置漳州和漳浦县,中原文化逐渐在这里传播。到了宋代,在农村经济开始繁荣的基础上,城乡的各种民间伎艺以至专业戏剧活动不但十分普遍,而且影响深远,因而引起宋代理学大家朱熹及其学生陈淳的诋毁,朱熹提出禁演傀儡(见《漳州府志》卷廿十八“民间篇”)。陈淳在《上傅寺丞论淫戏书》中说:“某窃以此邦陋俗,当秋收之后,优人互凑诸乡保作淫戏,号‘乞冬’。一群不逞少年,遂结集浮浪无赖数十辈,共相倡率,号曰‘戏头’,逐家裒敛钱物,豢优人作戏,或弄傀儡。筑棚于居民丛萃之地,四通八达之郊,以广会观者。至市廛近地四门之外,亦争为之不顾,今秋自七、八月以来,乡下诸村,正当其时,此风正在滋炽。……”(见明何乔远《闽书》一百三卷)。陈淳系漳州北溪人(生于1153年,卒于1217年),傅寺丞当时任漳州知府,陈在上文中所说的“作淫戏”很可能包括漳浦早期的竹马戏。
  从戏曲砌末的历史发展来看,“骑竹马”的来源颇为古老,唐代在祖国南方就有“竹马灯”的民间歌舞,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也记载:“如傀儡、杆歌、竹马之类,多至十余队”。元杂剧《萧何月下追韩信》剧本中就注明萧何“骑竹马上”。明代姚旅的《露书》中有“竹马番婆”的记载。清康熙版的《漳州府志》记载:“上元作花灯为火炮,言嘱子弟扮仙狮、竹马、龙灯庆乡闾……”。莆仙戏《陈三五娘》在早期演出中,陈三也是身绑竹马上场的。以上说明“竹马灯”及竹马戏的活动不但时间久远,而且流传甚广,在漳浦毗邻的华安、平和山区也发现有过老白字戏(相传是漳浦竹马戏艺人传授而形成的,所以台词充满漳浦腔)和类似的伎艺活动。
  八百年来,竹马戏走过了一条漫长的道路,它由轻歌漫舞的“竹马灯”,吸收四平戏、梨园戏等的表演艺术,丰富发展自己,逐步发展成为具有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科步唱腔的竹马戏。据老艺人传说,二百多年前一个泉州戏班搭船往海外,中途遇风浪,飘流到漳浦县六鳌半岛附近的地方,被当地人救起,因为交通不便,遂被留下教唱南曲。我们从竹马戏的唱腔、表演、剧目与梨园戏作比较,发现两者都很相似,说明二者的关系相当密切。又我们从成书于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的《官音汇解释义》(作者蔡爽,漳浦人)中,有“做正音”(正)唱官腔;“做白字”(正)唱泉腔……”等的记载,说明梨园戏、四平戏在漳浦一带已经流行,或许书中说的“做白字”指的就是竹马戏。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竹马戏处于鼎盛时期,它由号称“子弟班”的半职业艺术表演团体,向专业化发展,据统计,当时漳浦沿海一带就有十四个戏班。戏班从正月初四出演,往往到年底才能返家过年。为适应演出的需要和观众的要求,开始招收女演员,这就大大增强了竹马戏的表现能力;同时,吸收融化兄弟剧种的剧本、表演程式、曲牌和舞台美术,丰富了竹马戏剧目。
  四十年代,竹马戏渐渐衰落下去,衰落原因有三:一是台湾歌仔戏兴起,逐渐排斥和取代了竹马戏;二是国民党统治的摧残与破坏,打击和扼杀了竹马戏;三是竹马戏实行传统的班主制,对学员以契约的形式加以限制,压抑了艺术的发展。
  建国后党和政府对抢救民间戏曲艺术十分重视,漳浦县文化部门曾组织竹马戏工作小组,发掘和整理这一古老传统艺术,并于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组织竹马戏业余剧团,数次赴县会演和调演。但因十年动乱,在“文化专制主义”的摧残下,这一久己绝响的古老艺术之花才稍有复苏之意又被扼杀了生机。目前,仅散存几个清唱曲馆而已。
  流行情况
  竹马戏主要流行于漳浦的沿海地区,即从古雷半岛到六鳌半岛、整美半岛之间,其繁盛时期曾到达长泰、漳州、同安、厦门、鼓浪屿、金门等地演出,博得各地观众的欢迎。据说竹马戏戏班和艺人曾到过广东海陆丰、福建华安、南安等地,对老白字戏、白字戏、高甲戏的形成与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剧目题材
  竹马戏剧目可分为弄仔戏(又称坠仔形)和本戏两大类,本戏只有《昭君和番》(共十四折)和《赛昭君大报冤》两个。弄仔戏又可分为传统剧目(称弦仔曲)和外来剧目(称哒仔曲)两种。传统剧目有《跑四美》、《金钱记》等十四个。外来剧目有《古城会》、《黑白蛇》等十七个。
  竹马戏剧目题材比较广泛,除了上述二个本戏和以南宋前的故事为题材的武打戏外,大多是来源于现实,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反映劳动人民思想感情的弄仔戏,尤其是《唐二别》、《番婆弄》、《过渡弄》、《管甫送》、《割须弄》、《尾旗弄》等分明就是一幅幅闽南风土民俗画,轻快清丽,色彩浓郁,与东北的二人转、江西采茶戏有异曲同工之妙。弄仔戏均一丑一旦,其表演形式与唐代的参军戏也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当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也难免泥沙俱下,在竹马戏剧目中也发现有不健康的成份,如《双摇橹》中的“十八摸”等就属于糟粕部分。
  艺术特点
  竹马戏以轻快活泼的弄仔戏、古朴粗犷的表演风格、本色本装的舞台美术而显示其艺术特点,有别于其他兄弟剧种。
  弄仔戏在竹马戏剧目中占有相当分量,这种剧目一丑一旦,节目短,演员少,易于上山下乡演出,而且剧情简单,唱词通俗易懂,大多为七字句式,琅琅上口,有如方言顺口溜,深受观众喜爱。
  竹马戏的表演风格古朴、粗犷,丑角的表演尤其突出,表演动作集中在上身扭动,突出脸部的眉目传情。这与“竹马戏“演员下身为画上马腿的垂幅所遮,靠上身和脸部表演有关。虽然如此,竹马戏旦角的表演仍然是粗中有细,严谨秀丽,有“手置前胸,脚行蹀步”的规定,还有碎步、移步、急步、磨步、摇步等科步,并有所谓“一句曲一种科步”,“做丑张猫眯,做旦使目箭”,生(举手)到肩,旦(举手)到乳”的戏谚留传下来。旦角还保留了“三步进,三步退”,“踏四门”等古老形式。
  竹马戏的行当以丑、旦为主,旦分桶盘旦(贴旦)、正旦,黑脸(净)、生角不多见。这些角色起初都是本色本装,没有什么装扮,到外地演出也不用带服装,临时向乡民借用即可。戏服和化装是本世纪二十年代到漳州、石码一带演出,受到外地剧种的影响才有的。但是,化装也极简单,旦角不涂粉,只在双颊略施些胭脂,丑角则于鼻梗上、唇上抹一抹白粉即可,保留了早期戏曲的朴实传统习惯。
  音乐曲调
  竹马戏的音乐曲调以民间歌谣如长工歌、病囝歌等多种小调和南曲为主,也吸收了四平戏与京剧的某些曲调。主要乐曲有:文场(即管弦乐)用琵琶(横抢的)、三弦、二弦、大吹、小吹、洞箫、拍板、双铃等;武场(即打击乐)用大锣、碗锣、大鼓、大钹等。锣鼓介有“一封书”,“一条鞭”,“三通”“紧战”等二十八种,起介绝介与其他剧种不同。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上册》

本书主要介绍了《漳浦文史资料》的出版情况及其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到,这些文史资料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空白,并对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资料共14辑每年编写一辑,已成为人民政协履行三大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时间跨度较长,资料残缺不全的问题给查阅带来了不便,因此政协文史委决定将历来的文史资料汇编、合订成册。这一工作得到了陈桂味副主席的负责和落实,经过重新打印编排和审校,最终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阅读

相关人物

黄以结
责任者
陈政
相关人物
陈元光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
陈淳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