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洞司岩朱熹诗寺刻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5821
颗粒名称: 云洞司岩朱熹诗寺刻辨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1
页码: 12
摘要: 云洞岩众多的题刻中,有朱熹一首五言小诗。“文革”期间,我陪同沈雪夜老师、王作人先生在一次寻访题刻的活动中,不经意间在霞窝北侧之岩壁,发现了刻有署名“晦翁“的一首诗。当时借助西斜的日光,在淋上薄薄的一层水后,终于在依稀中辨读出全诗。诗云:“君家一编书,不自圯上得,石室倚云端,时来玩幽赜。”张栻的书楼建于潭州妙高峰上,是平时研习学问的所在,朱熹参观后十分欢喜,于是写下《书楼》一诗。明了《书楼》一诗的创作背景和时间,再与朱熹知漳之时代来衡量,可以判断,此诗并非朱熹守漳时为云洞题刻。因为作为一代名宦的朱熹是不会拿青年时期的旧作来刻在云洞的岩石上,更何况诗的内容与云洞又风牛马不相及。
关键词: 云洞司岩 朱熹诗 寺刻辨

内容

云洞岩众多的题刻中,有朱熹一首五言小诗。“文革”期间,我陪同沈雪夜老师、王作人先生在一次寻访题刻的活动中,不经意间在霞窝北侧之岩壁,发现了刻有署名“晦翁“的一首诗。当时借助西斜的日光,在淋上薄薄的一层水后,终于在依稀中辨读出全诗。诗云:“君家一编书,不自圯上得,石室倚云端,时来玩幽赜。”
  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思诗刻的来由,最后终于发现这首题于云洞岩的诗刻,竟是朱熹典牧漳州之二十二年前写于潭州之旧作。宋乾道三年(1167)八月,时三十八岁的朱熹到潭州造访张栻,并一道游历了潭州的名胜古迹。两人在游历中写了大量的诗作,互相唱和,朱熹于是写了《奉和敬夫兄城南之作》二十首,其中题为《书楼》的诗,正是刻于云洞石壁的一小诗。张栻的书楼建于潭州妙高峰上,是平时研习学问的所在,朱熹参观后十分欢喜,于是写下《书楼》一诗。该诗的第三句为“石室寄林端。”与云洞诗刻略有小异。
  明了《书楼》一诗的创作背景和时间,再与朱熹知漳之时代来衡量,可以判断,此诗并非朱熹守漳时为云洞题刻。因为作为一代名宦的朱熹是不会拿青年时期的旧作来刻在云洞的岩石上,更何况诗的内容与云洞又风牛马不相及。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系统介绍了漳州市芗城区的史料,其中包含故园踪影、往事寻踪、文革残忆、历史街区、星火拾遗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田丰
责任者
李竹深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