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405条
析出资源
943条
图表
201条
人物
4条
事件
1113条
地名
19条
专题
17条
作品
107条

检索条件

与 “惠安县” 相关
共 2405 条 26 / 161
376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78年福建惠安开始实行邮政编码的摸底、测算工作,1980年正式设立投递点19个,并组织推行邮政编码的宣传发动工作。1988-1989年,将邮政编码纳入邮件规格化指标进行把关,邮政编码书写率达到100%。
377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述了惠安县电信经济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了电报、电话等。
378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惠安的电报业务在民国时期开始发展,最初使用莫尔斯人工电报机,后来增加了电报汇票转汇业务。1949年后,电报业务量逐年增长,1978年后迅速增加。1959年开设惠安—泉州专线人工电报电路,1966年开始使用电传机。至1989年,电报...
379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惠安的电话业务在民国时期开始发展,1949年后增加了军政专线电话和免费“土地改革”电话。1952~1954年仅有少数地点开设长途电话和市话,1956年后逐渐增加。1985年2月1日开通惠安—香港的半自动电话业务。至1989年,长途...
380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惠安电报局民国时期只有一部原始电报机,1949年后增加多种业务,改革开放后电报通信业务量剧增,至1989年底拥有多种电报通信设备。
381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惠安已有军政专用无线电报,1950年后一般备用,1960年增设人工收发报机和无线电台,至1989年保持1条不变。
382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惠安开始代办长途电话业务,1949年后执行军政专线电话和免费“土地改革”电话,1956年长话交换从市内电话交换中分出,1985年开通惠安—香港半自动电话业务,至1989年长途电话出口业务量达20.42万张。
383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惠安已有电话班,小交换机由县府建设科管理,抗日战争爆发后迁至科山顶。1952年县邮电局设交换机40门,1986年开通纵横制交换设备1000门。1989年设备整治工作提高了设备完好率和电路接通率。
384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惠安农话在农村土改时期开始发展,1953年线路和用户数量增加。1979年农话交换机容量增至1000门,中继电缆69.4皮长公里,大队用户电缆225皮长公里,农话业务收入为12.95万元。
385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述了惠安县邮电企业管理的情况,其中包括了经营管理、思想教育等。
386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惠安邮电局重视企业管理,发挥职工主人翁精神,加强民主管理、业务管理、技术管理、质量和财务管理。1959年开展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运动,收集建议1068条,革新技术245项。1978年实现邮路运输和线路抢修摩托化。1983-1984...
387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惠安邮电局早期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围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共产党对职工的关怀。1978年改革开放后,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成为邮电企业的重要部分。1985年成立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次年发表论文。1989年制定制度和考核...
388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惠安商业集市的形成可追溯至明代以前,主要经营海产于制品、京果等南北货。民国时期商业受害严重,抗日战争胜利后商业不景气。1949年惠安县人民政府设立工商科,建立国营商业为主导、国营集体私营三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商业体系。1979年起实行...
389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惠安摊贩市场历史上多以零售为主,传统集市遍布各镇。城关集市是惠安市中心的商业中心,有各行各业的店铺,如药店、书店、理发店、金银首饰店等。洛阳集市位于洛阳桥头,依靠水上交通方便,常有来自附近地区的商贩采购货物。东岭集市最初是赤土埔上...
390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惠安市的集市历史悠久,传统的集市分布在各个镇上。除了惠安城关集市外,洛阳、东岭、崇武等地也是比较繁荣的集市。惠安城关集市在民国初期十分繁华,有各种行业的店铺如药店、书店、饮食店、理发店、金银首饰店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