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电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惠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203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电报
分类号:
F626
页数:
1
页码:
472
摘要:
本节记述了惠安的电报业务在民国时期开始发展,最初使用莫尔斯人工电报机,后来增加了电报汇票转汇业务。1949年后,电报业务量逐年增长,1978年后迅速增加。1959年开设惠安—泉州专线人工电报电路,1966年开始使用电传机。至1989年,电报业务拥有多种设备和电路。无线电报在民国时期多为军政专用,1950年后备用,1960年增加人工收发报机和15瓦小型无线电台。
关键词:
电信
惠安县
电报
内容
一、有线电报
民国19年(1930年),惠安电报局只有一部原始的莫尔斯人工电报机,供商务使用。民国33年4月1日,开始受理电报汇票转汇业务。1949年8月,人民政府接管惠安电报局,电报增加防空、气象、特种水情、电汇等业务;是年出口电报500份,1950年出口电报增至8900份。
1959年1月17日,开设惠安—泉州专线人工电报电路,与长途电话分线;是年,出口电报4.2万份。1966年,开始使用电传机,提高电报通信质量;是年,全县出口电报达6.2万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电报通信业务量剧增;是年,出口电报量达10.66万份,收入为4.53万元。1987年增设插报机1部,并加入全国自动转报网。
至1989年底,电报业务共拥有电传电路2条,自动转报电路1条,电子电传机3部,55型电传打字机10部,64-40双机头发报机2部,4路插报机1部,汉字终端机1部和传真机1部。
二、无线电报
民国时期,惠安无线电报多为军政专用。民国32年,福建省电政管理局规定的分区接转的无线电播发通电局中,就已有泉州—惠安无线电台,山腰盐务局也有无线电台1部;1949年10月以后为泉州所接收。
1950年后,惠安的小型无线电台一般供备用,也就是说只在有线电路阻断或突发性事件时才使用。1954年增设手摇发电机1部。1960年,增加人工收发报机和15瓦小型无线电台1部,直接和泉州联络。至1989年,无线电报仍然保持1条不变。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