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市内电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惠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2042
颗粒名称: 二、市内电话
分类号: F626
页数: 1
页码: 47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惠安已有电话班,小交换机由县府建设科管理,抗日战争爆发后迁至科山顶。1952年县邮电局设交换机40门,1986年开通纵横制交换设备1000门。1989年设备整治工作提高了设备完好率和电路接通率。
关键词: 电信 惠安县 市内电话

内容

民国19年,县政府秘书室设一个电话班,有10门小交换机1部。民国27年,电话班改为电话室,由县府建设科管理,小交换机扩大到20门。抗日战争爆发后,小交换机迁设于科山顶,专供各科室通信联络。
  1949年8月23日,县人民政府对地方总机实行军管。1952年,县邮电局设交换机40门,市内杆路1.1杆公里,线路16.46线条公里,用户25户。1954年市话正式对外营业,1955年市话用户话机49部,1956年架设市内电缆4对公里,并增加交换容量20门,是年收入2300元。1957年,扩建市内电缆达122对公里,杆路由原来的47.55杆公里减少到4.99杆公里。1985年市话改制前夕,交换机容量达700门,实占门数628门,用户交换机110门,市话电缆长度为14.6皮长公里,杆路长度仅余0.5对公里,拥有用户437户,其中计费407户,以及电话机479部。1986年11月22日,为提高通信能力,开通纵横制交换设备1000门,并宣告结束单机手摇把历史。但由于经营意识不强,连续3年市话一直处于亏损局面。
  1989年10月,县大抓设备整治工作,提高设备完好率和电路接通率,保证电话通信质量,是年市话实际接通率达到71.8%。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