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圃人” 相关
共 22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 第二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回忆在1958年“春假”期间,与同学带学校球队到海澄县城关游玩,顺便与海澄一中球队比赛一场篮球的经历。比赛过程和作者的感受,以及当时漳浦和海澄县的分界岭和白水营的景象。
2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 第二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旧镇城是明嘉靖间旧镇居民为防寇患而建的城堡,后扩建西边城墙以防御清军。施邦曜在明崇祯间建旧镇铳城作为炮台,而非旧镇城。漳浦县志误将铳城记为旧镇城,需更正。
3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 第二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漳浦县城东门外的一座墓道碑,该碑因碑文末处有“高先生墓道”字样,且碑与榕树相处奇特,历来被认为是宋代贤人高登(号东溪)的墓道。但经过考证,该墓道碑主人为明代官员高耸,并非宋代高东溪。文章还提到了一些漳浦县的士绅吟诗作贺的情...
4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八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漳浦县韩姓的起源和发展,特别是韩厝社的韩姓历史和衰落情况。
5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八辑 | 类型: 正文
这篇文章是关于中国国子监的历史沿革和机构设置的详细介绍,涉及元、明、清三个时期国子监的建立、规模和官员设置等内容。文章还列举了明清两朝在国子监任职的漳州人的具体情况。
6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八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明代万历年间进士涂一榛的生平事迹、家乡贡献和家族历史,以及其著作和后代传承。
7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延禧堂寿言》的背景和内容,重点介绍了蔡新90寿辰时所收集的祝寿诗文,其中包括蔡新自己的谢恩札子、受业门人的徵诗启、以及众多人撰写的祝寿诗、寿序、寿联和纪晓岚的跋。全文着重描述了祝寿诗的内容及艺术价值,同时指出其中运用了许多历史典...
8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漳浦县城府第与祖祠包括府第、胡廷宴府第、“三世明经”府第、徐弼府第、林应聚府第、林梅府第等情况。
9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漳浦县署戒石和告示石碑是明清时期历史文物,记录了当时官员的戒律和民事诉讼的陋规。戒石铭文刻在石匾上,以戒饬官员,起源于五代后蜀孟昶的令箴,宋平蜀后太宗摘录其中4句颁于州县。漳浦县署戒石始立于明洪武三年,由知县张理建置,规制宏伟而完...
10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林功懋是明代嘉靖年间的进士,任广东省东莞县知县。他拒绝贿赂,严格执法,被外国商人感激,并在“番市”旁边建了一座“却金亭”来纪念他的清廉。另一位官员王太卿,也是明代嘉靖年间的人物,他生活简朴,以俭养廉,后来升任户部主事,同样廉洁奉公...
11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从厦门进兵台湾,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12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漳州龙文区云洞岩石刻的历史和建筑情况,特别关注了与漳浦人有关的石刻。这些石刻包括明代镇海卫人的石刻和与漳浦人有关的石刻,其中涉及了王慎中、林功懋、邱元高、林汝谐、林汝诏等人的活动和事迹。
13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黄道周在漳浦县的讲学处——文明书院(明诚堂)的由来和相关历史。
14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乌石地区各姓氏的变迁,反映了闽南地区自南宋以来世道沧桑的变化。
15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漳浦“三星”是明代万历年间同时出仕的三个官员,分别是南京礼部尚书林士章、南京工部尚书朱天球和户部左侍郎卢维祯。他们都是国家的高级官员,主持朝廷大事,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正副部长级官员。他们都有建立坊表和著作,但朱天球的手稿没有整理成...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