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图书馆
宁海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海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27154条
基础文献
46条
析出资源
5134条
图表
3500条
人物
17438条
机构
331条
事件
8条
地名
2条
专题
474条
作品
206条
实物
15条
知识出处
全部
宁海县工商行政管理志
宁海县电力工业志
宁海县建设志
宁海县民政志
宁海县财政税务志
白石村志
宁海县粮食志
宁海县水利志续编(1...
宁海南门村志
宁海城关镇志
宁海县志1987-2...
白溪水庫志
台甯胡氏宗譜
宁海县邮电志
旗山馮氏宗譜
高塘婁氏宗谱
程氏宗谱
嶺口村志
宁海盐政志
宁海县水利志
宁海县人民代表大会志
宁海县农村工作志
浙江大梁山集团志
大畈胡氏宗譜
宁海县交通志
东南溪村志
宁海县政协志
宁海县交通志
岭南村志
宁海县文化志
宁海县地名志
宁海县国土资源志
宁海县志
宁海北湖村志
宁海县文化志
宁海县工会志
宁海县民政志:198...
四明碧溪孙氏宗谱
宁海县茶山林场志
宁海县商业志
大里王氏宗譜
山头王氏宗谱
储氏大宗宗谱
寧海現代人物誌
宁海县教育志
宁海县政协志:200...
检索条件
共 27154 条
68
/
1811
1006
第三节 塘坝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塘坝工程的定义、特点及其在宁海县的发展历程。塘坝分为小(三)型水库(蓄水1万至10万立方米)和山塘(蓄水1万立方米以下),统称塘坝。这些工程具有规模小、投资省、结构简单、易于群众性自办的特点。到1987年,宁海县共建成蓄水量1—1...
1007
第八章 排灌工程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的农田排灌工程历史悠久,最早的人工开凿祖公河见于周显德三年。沿溪丘陵山田从宋朝开始兴建引水堰坝工程,无水可引的内陆平原则凿井搭拗栅提水灌溉,沿海地区修建水闸。堰坝工程在历代发展迅速,到新中国成立38年来已大幅增加。1955年...
1008
第一节 引水堰坝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引水堰坝的历史和发展。古时堰坝用于拦积溪水灌溉农田。宋朝时,范帮惠在溪南筑坝灌溉3700亩农田。民国时期,政府修筑穆家砩水利工程。建国后,旧堰得到整治,新堰不断建设,到1987年全县已有1771处引水灌溉堰坝工程。其中,浙江湖砩和...
1009
第二节 排灌河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从古代到民国,宁海县人工开凿、疏浚的河道,原本用于县城排积水、开辟水路航道和防御倭寇。建国后,为了改善农田排灌系统,兴建了多个堵港工程和河道疏浚工程。但部分农田仍存在涝灾问题,于是县人民政府决定疏浚河道,兴建农田排涝工程,其中包括...
1010
第三节 机电排灌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宁海县从民国以前到1987年的农田灌溉设施的发展历程。民国以前,全县无机电排灌设施,农田遇旱主要靠人工提水灌溉。建国后,机电排灌逐步代替了人力提水,到1987年全县已建成多座机电排灌机埠和喷灌设施,以及机井,提高了农田的灌溉效率和...
1011
第四节 水闸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水闸在农田灌溉和排涝中的作用,以及从明朝到1987年宁海县水闸的建设和发展情况。明朝正德年间曾修过万年塘斗门,是较早兴建的一座水闸。民国时期已有涵闸58座,建国后共建各类水闸128处,其中包括过水流量每秒100立方米以上的7处大型...
1012
第九章 堤防工程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宁海县防洪堤和标准海塘的建设历史与现状。防洪堤方面,宁海县因溪流众多且易受洪水袭击,历史上曾多次修筑防洪堤。建国后,政府加强了防洪堤的修建和加固工作,主要工程包括柘湖杨防洪堤、前童防洪堤、南门溪防洪堤和凫溪防洪堤等,这些堤坝有效保...
1013
第一节 防洪堤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防洪堤的修筑历史和发展,特别是在中国某县,该县拥有330条大小溪流,其中13条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主流长度达263.5公里。在民国以前,已建有299公里的防洪堤,但多为卵石砌成,矮小且难以抵御大洪水。
1014
第二节 标准海塘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宁海县沿海海塘(堤)的建设情况,为了提高抗台风暴雨和抗暴潮的能力,从1978年至1987年,宁海县已建成25.5公里的标准塘堤,主要工程包括伍山标准塘、前横标准塘、古渡标准塘和毛屿标准塘。这些标准塘堤的建设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
1015
第三节 水土保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宁海县水土保持工作的情况。全县山地存在水土流失问题,主要分布在白溪、凫溪、中堡溪等流域。历史上,修梯田是水土保持的措施之一。建国后,通过植树造林和中堡溪流域的综合治理,有效改善了水土流失问题。中堡溪综合治理包括停垦还林、改直溪道、...
1016
第十章 小水电工程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宁海县小水电工程的发展历程、水能资源、小水电发展及水电站分布情况。宁海县在1957年建设了第一座小水电站,之后小水电工程逐渐发展,但随着大电网的普及,部分小型水电站被淘汰。全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0.64万千瓦,可开发的水力资源...
1017
第一节 水能资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为10.64万千瓦,可开发总装机容量6.0万千瓦,年发电量1.83亿千瓦时,其中四大流域占比超90%。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民国时期已普遍使用水磨、水碓。随着小水电站的发展,这些传统工具逐渐被替...
1018
第二节 小水电发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57年宁海县建成第一座小水电站隔潭站。至1973年,全县已建成110处小水电站,解决了偏僻山区照明和农产品加工动力问题。随着大电网普及,部分小型水电站被淘汰,但新建和更新扩大了一批电站。至今全县共建小水电站185处,总装机容量...
1019
第三节 水电站分布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共有72座小水电站,其中50千瓦以上25座,总容量3984千瓦;50千瓦以下47座,总容量933千瓦。列举了杨梅岭电站、黄坛梯级电站(含Ⅰ级、Ⅱ级、Ⅲ级)、洞口庙电站(含上电站、下电站)、建设电站(含I级、Ⅱ级)、大泄潭电站...
1020
第十一章 围垦工程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自古在三门湾内围垦造田,历经唐至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围涂筑塘逐渐发展。三门湾和象山港淤泥质海岸为围垦提供了资源。宁海县海域总面积276.144平方公里,可围垦滩涂约21万亩。至1987年,全县共围成海塘99处,围区面积...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