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7154 条 68 / 1811
1006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塘坝工程的定义、特点及其在宁海县的发展历程。塘坝分为小(三)型水库(蓄水1万至10万立方米)和山塘(蓄水1万立方米以下),统称塘坝。这些工程具有规模小、投资省、结构简单、易于群众性自办的特点。到1987年,宁海县共建成蓄水量1—1...
1007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的农田排灌工程历史悠久,最早的人工开凿祖公河见于周显德三年。沿溪丘陵山田从宋朝开始兴建引水堰坝工程,无水可引的内陆平原则凿井搭拗栅提水灌溉,沿海地区修建水闸。堰坝工程在历代发展迅速,到新中国成立38年来已大幅增加。1955年...
1008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引水堰坝的历史和发展。古时堰坝用于拦积溪水灌溉农田。宋朝时,范帮惠在溪南筑坝灌溉3700亩农田。民国时期,政府修筑穆家砩水利工程。建国后,旧堰得到整治,新堰不断建设,到1987年全县已有1771处引水灌溉堰坝工程。其中,浙江湖砩和...
1009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从古代到民国,宁海县人工开凿、疏浚的河道,原本用于县城排积水、开辟水路航道和防御倭寇。建国后,为了改善农田排灌系统,兴建了多个堵港工程和河道疏浚工程。但部分农田仍存在涝灾问题,于是县人民政府决定疏浚河道,兴建农田排涝工程,其中包括...
1010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宁海县从民国以前到1987年的农田灌溉设施的发展历程。民国以前,全县无机电排灌设施,农田遇旱主要靠人工提水灌溉。建国后,机电排灌逐步代替了人力提水,到1987年全县已建成多座机电排灌机埠和喷灌设施,以及机井,提高了农田的灌溉效率和...
1011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水闸在农田灌溉和排涝中的作用,以及从明朝到1987年宁海县水闸的建设和发展情况。明朝正德年间曾修过万年塘斗门,是较早兴建的一座水闸。民国时期已有涵闸58座,建国后共建各类水闸128处,其中包括过水流量每秒100立方米以上的7处大型...
1012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宁海县防洪堤和标准海塘的建设历史与现状。防洪堤方面,宁海县因溪流众多且易受洪水袭击,历史上曾多次修筑防洪堤。建国后,政府加强了防洪堤的修建和加固工作,主要工程包括柘湖杨防洪堤、前童防洪堤、南门溪防洪堤和凫溪防洪堤等,这些堤坝有效保...
1013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防洪堤的修筑历史和发展,特别是在中国某县,该县拥有330条大小溪流,其中13条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主流长度达263.5公里。在民国以前,已建有299公里的防洪堤,但多为卵石砌成,矮小且难以抵御大洪水。
1014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宁海县沿海海塘(堤)的建设情况,为了提高抗台风暴雨和抗暴潮的能力,从1978年至1987年,宁海县已建成25.5公里的标准塘堤,主要工程包括伍山标准塘、前横标准塘、古渡标准塘和毛屿标准塘。这些标准塘堤的建设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
1015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宁海县水土保持工作的情况。全县山地存在水土流失问题,主要分布在白溪、凫溪、中堡溪等流域。历史上,修梯田是水土保持的措施之一。建国后,通过植树造林和中堡溪流域的综合治理,有效改善了水土流失问题。中堡溪综合治理包括停垦还林、改直溪道、...
1016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宁海县小水电工程的发展历程、水能资源、小水电发展及水电站分布情况。宁海县在1957年建设了第一座小水电站,之后小水电工程逐渐发展,但随着大电网的普及,部分小型水电站被淘汰。全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0.64万千瓦,可开发的水力资源...
1017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为10.64万千瓦,可开发总装机容量6.0万千瓦,年发电量1.83亿千瓦时,其中四大流域占比超90%。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民国时期已普遍使用水磨、水碓。随着小水电站的发展,这些传统工具逐渐被替...
1018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57年宁海县建成第一座小水电站隔潭站。至1973年,全县已建成110处小水电站,解决了偏僻山区照明和农产品加工动力问题。随着大电网普及,部分小型水电站被淘汰,但新建和更新扩大了一批电站。至今全县共建小水电站185处,总装机容量...
1019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共有72座小水电站,其中50千瓦以上25座,总容量3984千瓦;50千瓦以下47座,总容量933千瓦。列举了杨梅岭电站、黄坛梯级电站(含Ⅰ级、Ⅱ级、Ⅲ级)、洞口庙电站(含上电站、下电站)、建设电站(含I级、Ⅱ级)、大泄潭电站...
1020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自古在三门湾内围垦造田,历经唐至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围涂筑塘逐渐发展。三门湾和象山港淤泥质海岸为围垦提供了资源。宁海县海域总面积276.144平方公里,可围垦滩涂约21万亩。至1987年,全县共围成海塘99处,围区面积...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