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水土保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071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水土保持
分类号: TV871
页数: 2
页码: 114-115
摘要: 本文介绍了宁海县水土保持工作的情况。全县山地存在水土流失问题,主要分布在白溪、凫溪、中堡溪等流域。历史上,修梯田是水土保持的措施之一。建国后,通过植树造林和中堡溪流域的综合治理,有效改善了水土流失问题。中堡溪综合治理包括停垦还林、改直溪道、加固防洪堤、修建塘坝和拦砂谷坊、新建沿山渠道等措施。这些工程提高了防洪能力,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恢复了上游山坡植被,增加了蓄水量和灌溉面积,解决了内围低洼地排涝问题,提高了粮食产量。中堡溪下游地段的治理工程仍在继续。
关键词: 宁海县 水利 水土保持

内容

全县173.1万亩山地,水土流失面积达44.16万亩,主要分布在白溪、凫溪、中堡溪等流域。
  民国以前,山丘区水土保持治理措施之一是修梯田。梯田在山丘区有悠久历史,史书上记载,首见于12世纪南宋范大成《骖鸾集》:“袁州仰山岭阪之间皆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曰梯田。”宁海县从哪个朝代开始修梯田,无从考查。全县坡度在25度以上山丘地53万亩,已修成梯田8万余亩(大多是民国以前修筑)。类型有石坎梯田、土坎梯田、茶园、桔园、桑园等。山坡地修成梯田,可使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为三保田。
  建国38年来,在各大溪流上游开展植树造林,累计达100余万亩,占林业用地150.89万亩的64%,立木积累量达154.37万立方米。“寸树斗水丈地湿”,森林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控制与减轻水旱灾害发生,保持生态平衡都起了重要作用。在兴修堤防工程中,为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搞好水土保持,开展了中堡溪流域综合治理。中堡溪发源于茶山东麓的牛料岗,海拔756米,主河道长12.6公里,上中游有6米宽支流6条,1米以上沟壑41条,流域面积78.7平方公里,流经东仓、胡陈两乡入胡陈港。
  1969年统一规划过中堡溪的改溪工程,计划分年实施,至1978年完成上游段大国叶到岔路横溪桥下改溪工程,修建防洪堤,高2米以上。但张韩村前溪道,未按设计改道。1982年7月18日9号台风,3小时降雨172毫米,山洪暴发,冲毁防洪堤2596米,使东仓乡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损失,干部群众说:“东仓穷在山里,苦在水里。”1983年1月,为了贯彻全国第四次水土保持会议和浙江省农田水利建设会议精神,县水利局的调查组到东仓乡对中堡溪流域水土流失进行一个多月调查,制定综合治理五年规划,并帮助乡政府成立领导小组,经过四年实施,已取得的成果,分述如下:
  停垦还林,绿化荒山
  中堡溪上游的山坡,坡度在25度以上的开荒地和荒山,到1987年,有1220亩收归集体统一管理,种了杉、松、青梅等树苗;被滥砍滥伐5500亩山林,进行封山育林;沿溪18个村庄的2850亩荒山,采取集体与分户相结合,落实责任制,包干完成了绿化造林任务。
  改直溪道,加固防洪堤
  主溪道从发源地王家至张韩村为上游段,溪床平均宽度15米,长4700米;自张韩村仁济庙下至东胡为中游段,溪床平均宽50米,长4500米。上中游溪道共长9200米,中游地段溪床,原从白岩潭至内内坑,从山脚弯向张韩村前。在综合治理中,将弯曲溪道移至张韩村对面山脚,截弯取直650米,使溪道垂直(附图)。在两岸上中游修建高2.5米,顶宽4米防洪大堤7050米(其中岔路地段新建防洪堤1000米,修复水毁地段500米,完成0+000—0+600张韩地段的续建工程)。并对1050米的大坝压了3~4米宽的脚,清除溪床中淤积沙石4500立方米,新建减缓水流冲击的斜坡消力池1处。
  修建塘坝和拦砂谷坊
  在东王坑、王家坑、岙里王等主要支流上,修建了既可滞洪,又可灌溉的红岩、长山嘴等7处塘坝。在岙里王支流较陡的溪道上,兴建沙嘴石谷坊7处。
  新建沿山渠道
  位于胡陈港西岸内围海塘山脚。起自桐子山,到海头杨家溪出口,长850米,深1米,宽2.5米。中堡溪上游开荒地停垦还林后,为使粮食总产不减,对胡陈港内围3000亩海涂低洼地进行改造,沿山脚开了排水渠道。用土方加固沿港5500米海塘堤岸,(其中1500米外坡砌了块石)还在塘内开挖引水渠430米,排水渠2050米,交通桥1座,机耕桥7座,使内围耕地排除内涝,扩种一季春粮,达到旱涝保丰收,提高了粮食产量。
  上述工程共完成土石方22.6万立方米,投工30.8万工,总投资66.3万元,其中国家补助26.8万元。
  综合治理工程在防洪等方面已发挥了作用。1983年10月3日,1小时降雨95毫米,1984年6月24日一次较大洪水都未出险,使沿溪14个村2200亩耕地和一千余户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得到保障。群众说:“人民政府办了一件大好事,我们再也不要提心吊胆怕洪水。”上游山坡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涵养了水量。塘坝修复,增加蓄水量20万立方米,扩大灌溉面积1400亩;内围3000亩低洼地排涝问题解决了,1100亩棉花亩产从1983年19.5公斤,提高到1985年49公斤,1986年达到71公斤。当年增收春粮25万公斤;溪床截弯取直后,在乱石滩上改溪造地350余亩,已全部种上了黄桃。
  中堡溪下游地段治理工程正在继续施工。

知识出处

宁海县水利志

《宁海县水利志》

本书客观记述了浙江省宁海县水利工作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为各界人士了解宁海县的水利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