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40152条
基础文献
142条
析出资源
9526条
图表
1975条
人物
16042条
机构
474条
事件
6420条
地名
324条
专题
1774条
作品
2603条
实物
872条
知识出处
全部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二...
漳浦文史资料第六辑
漳州文史资料 第20...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
漳浦文史資料1-25...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华安文史资料第五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六...
東山岛文史第21-2...
南靖文史资料 第二十...
漳州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二...
龙海文史资料第一集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云霄文史资料第一辑
東山岛文史第25辑
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漳浦文史资料 第二十...
诏安文史资料
华安文史资料第四辑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七...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三...
龙海文史资料第五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八...
龙海文史资料第二集
南靖文史資料第三十三...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八辑
芗城文史资料
漳浦文史资料 第十四...
漳州府志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辑
华安文史資料第七缉
华安县文史资料第二辑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三...
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云霄文史资料第二辑
诏安文史资料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七...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华安文史資料第十九辑
芗城文史资料
南靖文史资料第二十八...
龙海文史资料第十三辑...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東山文史資料第六、七...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九...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南靖文史資料第19辑
雲霄文史資料第十五辑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芗城文史资料
华安文史資料第二十辑
漳州文史资料
华安文史资料第六辑
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薌城文史资料
华安文史资料第三辑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三辑
芗城文史资料
南靖文史资料第二十辑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华安文史資料第八辑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芗城文史资料
华安文史資料第十五辑
南靖文史資料第二十二...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第四...
漳州文史资料
東山文史資料第一辑
東山文史資料第十二辑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东山文史资料第二辑
東山島文史第24辑
南靖文史資料第二十九...
漳州文史资料1921...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19...
南靖文史资料第24辑
雲霄文史資料第十辑(...
华安文史资料第九辑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第15辑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五...
漳州文史资料选辑 第...
南靖文史资料 第十六...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
芗城文史资料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一...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東山文史資料第三辑
東山文史資料第十辑
龙海文史资料第三集
漳浦文史资料新第三辑
南靖文史资料第18辑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漳浦文史資料第十三辑
东山文史资料总第二十...
芗城文史资料
龙海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漳浦文史资料新第四辑
漳州文史资料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一缉
東山文史資料第十一辑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东山文史資料第十四·...
华安文史资料第二十六...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八...
芗城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漳州文史资料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漳浦文史資料1-25...
漳州文史资料
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诏安文史资料》第1...
南靖文史資料第十四辑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龙海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检索条件
共 40152 条
124
/
2677
1846
乡情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市委、市府十分重视利用这次展销机会,做好漳籍在京乡亲的联络工作,建立乡谊,关心和支持漳州建设。为此,要求在展期间,举行“漳州籍在京工作人员座谈会”。在展销开幕之后,我们就抽出专人进行筹备、并发送请柬。同时,对陈丕显、叶飞、彭冲、方毅、苏静、...
1847
两岸通商话铜山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东山港,旧称铜山港,位于福建最南端,介于厦门、汕头两大海港之间,距高雄港143海里,距澎湖港98海里。它位于东山湾内、漳江入海处,北有漳浦古雷半岛连线拱抱,南与广东南澳一水相牵,西以云霄梁山为屏障,东濒台湾海峡,形成一个口小腹大的天然良港。...
1848
漳州金门许氏共祖同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金门,原名浯洲,据说是以“同安海中山,可居者五”、该岛位列第五而得名,别称浯江、浯岛、浯海、沧浯等。金门之名,始于明洪武二十年,时置守御千户所,江夏侯周德兴筑城于浯洲,取其“固若金汤,雄镇海门”意,因而命名金门城。金门清属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
1849
搭上返回金门故乡第一船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金厦一水之隔,九龙江出海处南北两座太武山隔海相望,历半个世纪思乡路迢遥。2001年2月6日,我们从厦门和平码头,乘坐“鼓浪屿”号轮,满怀千缕思乡情,踏上咫尺天涯的故土,经2时又20分航程,由金门料罗港码头上岸,圆了52年思乡思亲梦。浯江风光...
1850
一、咫尺天涯盼月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是年,我在港尾镇大径村,筹建海水鱼类试验场。村里的人以许姓居多,他们说:对岸金门许氏是和我们同宗的;漳浦县前亭、佛昙一带沿海的杨姓,也与金门杨氏同源。也听到许多金门人来海汀、石码行船、或抗日战...
1851
二、喜登芬芳故土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当我们接到金门长青会的邀请传真,我们这群65岁以上的返乡老人,无不心急,归心似箭,我在感慨之余,写了一首小诗:。少小出金门,须白把家还,曲径云千里,春潮月一轮。我们乘坐“鼓浪屿”号客轮,于2月6日上午10时,从厦门和平码头启航。当船靠近大、...
1852
三、上元佳节团圆颂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返金第二天,是新世纪第一个元霄节。上午由各乡镇带探亲团,按各自乡里,去祭祖。我得益于家住后浦金城镇之地利,由亲人带领,请准“独立行动”。堂叔开车,6时出发,先到祖屋,朝拜列祖列宗神位。大厅悬挂我祖父遗像,保留完好,我们行了三鞠躬,烧了香,并...
1853
四、参观、联谊、探亲忙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第三天,乘船到列屿,大家从海边可清晰见到厦门新建的环岛路。下午返回大金门,参观生态自然馆、“金合利”刀厂,和金门高粱酒厂。贡糖、菜刀、高梁酒等三宝是金门的特产。这次,我们还参观金门东、西两处不同风格的民居。“翟山”是花岗岩挖成“U”字形、一...
1854
海峡两岸“会亲”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歌仔戏与芗剧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培育的戏剧,文人墨客把她们比喻成一对并蒂花,其实她俩更是维系两岸人民心里的一座无形的桥梁。1995年10月19日至21日由台湾财团法人民俗艺术基金会承办“海峡两岸歌仔戏学术研讨会”,会议假台湾大学思亮馆国际会议...
1855
一、首次“会亲”于台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1995年10月19日至21日由台湾财团法人民俗艺术基金会承办“海峡两岸歌仔戏学术研讨会”,会议假台湾大学思亮馆国际会议厅举行,会议厅悬挂着“同根同气论谈乡土剧,共生共荣开启艺术花”的对联。大陆派去9位专家学者,带去10篇论文参加研讨。这次...
1856
二、鹭岛再相逢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事隔两年,于1997年5月27日至29日,由台北市现代戏曲文教协会、福建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厦门中华文化联谊会、漳州歌仔戏艺术中心承办第二次“海峡两岸歌仔戏创作研讨会”,会议假厦门市万寿宾馆会议厅举行,会议期间对歌仔戏的编剧、导演、音乐、舞...
1857
三、再次渡海去宜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再隔四年,于2001年8月30日至9月4日第一阶段在台湾宜兰,第二阶段于9月9日至9月15日在漳州、厦门,由台湾财团法人廖琼枝歌仔戏文教基金会承办第三次海峡两岸歌仔戏发展交流研讨会,时值歌仔戏诞生百年之庆,研究探讨百年来歌仔戏的后50年在不...
1858
魂归桑梓蕉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秋高气爽,阳光灿烂。2001年10月8日,我国大陆首家林语堂纪念馆在他的故乡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五里沙村隆重开馆。纪念馆占地30亩,主体为半圆形二层建筑,借鉴台北林语堂故居的建筑格局,西式门窗上覆盖着中式琉璃瓦,反映了林语堂中西合璧的思想。馆...
1859
漳州镇海卫城钩沉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镇海卫位于龙海市隆教镇“五星山”,西南临海,地势险要。卫城面海处有浯屿、东碇、西碇、铜山等岛屿环布,扼闽海一隅,控东南航道,海防地位重要。镇海卫在打击倭寇、荷夷侵扰,平靖海氛起了很大作用,在武备之余也重视文教事业,办义学、书院,培养人才,故...
1860
“海防长城”重要一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明初,倭寇、海盗、西方殖民者开始横行海上,剽劫往来船舶,抢掠沿海城乡,海氛不靖。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奉命建置沿海卫所以防“海乱”,是年在镇海建镇海卫城,设卫指挥使司,辖六鳌、铜山、玄钟三个千户所,各筑所城。镇海卫城“全部用石砌成,周围87...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