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返回金门故乡第一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957
颗粒名称: 搭上返回金门故乡第一船
分类号: K825
页数: 10
页码: 198-207
摘要: 金厦一水之隔,九龙江出海处南北两座太武山隔海相望,历半个世纪思乡路迢遥。2001年2月6日,我们从厦门和平码头,乘坐“鼓浪屿”号轮,满怀千缕思乡情,踏上咫尺天涯的故土,经2时又20分航程,由金门料罗港码头上岸,圆了52年思乡思亲梦。浯江风光似蓬莱,古岗美景赛瑶台,白日思乡空怅望,夜里涛声入梦来。金门,又名仙洲、浯江,其形状如仙人躺在海里,所谓“仙人倒地”。金门古岗湖曾是福建省十佳风景之一。漳州探亲老人都找到自己的亲人。长泰县陈巷许玲爱,17岁离开金门,当时其胞弟才3岁。因许玲爱一路晕船,经接待单位同意,让她弟弟接回家中。
关键词: 唐友平 传记 漳州

内容

金厦一水之隔,九龙江出海处南北两座太武山隔海相望,历半个世纪思乡路迢遥。2001年2月6日,我们从厦门和平码头,乘坐“鼓浪屿”号轮,满怀千缕思乡情,踏上咫尺天涯的故土,经2时又20分航程,由金门料罗港码头上岸,圆了52年思乡思亲梦。
  我从事水产工作,经常到龙海港尾一带,隔着海峡遥望对岸,思念之余,曾写下“望故乡”诗一首:
  浯江风光似蓬莱,古岗美景赛瑶台,
  白日思乡空怅望,夜里涛声入梦来。
  金门,又名仙洲、浯江,其形状如仙人躺在海里,所谓“仙人倒地”。在期盼中,我把故乡誉为仙境。金门古岗湖曾是福建省十佳风景之一。
  一、咫尺天涯盼月圆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是年,我在港尾镇大径村,筹建海水鱼类试验场。村里的人以许姓居多,他们说:对岸金门许氏是和我们同宗的;漳浦县前亭、佛昙一带沿海的杨姓,也与金门杨氏同源。也听到许多金门人来海汀、石码行船(从事航运)、或抗日战争避难留下来的,婚姻嫁娶的,长期因两岸隔离而长年音讯隔绝,饱赏生离别情之苦,我怀着长期思念亲人的千缕思念,满怀故乡的惦念之情,写了诗一首:
  九龙江畔望海天,南北太武脉相连,
  两岸几多相思苦,咫尺天涯盼月圆。
  1、两岸民众呼声高
  1995年中秋,漳州市金门同胞联谊会(下简称市金
  联),举办茶话会,并盛情地接待了来自金门故乡的亲人——金门爱心慈善基金会访漳团。两岸40多位乡亲,欢聚一堂,膝足谈心,相互倾诉对亲人的思念深情。访漳团许金龙团长发言:回金门后,我一定要会同有识之士,共同为争取在闽65岁以上金门乡亲直航探亲。他的话音刚落,博得了在座乡亲的阵阵掌声。会上,我代表漳州市金联,赠送象征两岸的国画,并题有我上述的小诗。
  本省成立金联会以来,一直不断地为争取直航探亲和三通而努力。
  5年来,金门许多民间团体,为两岸的文化交流,为直航探亲而极尽呼号奔走。
  这次返乡探亲前,省金联和四地市金联相约,倘若能顺利踏上故乡,一定要对金门商业会、华侨协会、爱心慈善基金会、书法学会、美术学会、长青会(老人协会)等民间团体进行回访、拜访。2、人为障碍何其多
  两岸民众饱经分离之苦,然而,台湾当局阻碍直航、阻碍双向探亲,规定许多严规戒律:三等亲无申请去金门探亲的权利;即使是:父母、夫妻、兄弟、姐妹的一等、二等亲,也要经港澳、台湾,再辗转折回金门,过四个机场,打了一个大圆圈,所谓:“一湾、三门、四机场。”去过金门探亲者,无不怨声载道。
  3、抱憾终身知多少
  原本2小时的水路,要长途换机、腾云驾雾二千多公里。劳民伤财,手续烦锁。多少老人在人生凋零时刻,多么盼望能见到日夜思念的亲人骨肉。多少失散家庭化为一幕又一幕的悲剧;多少孱弱老人经不起这种活活的折磨而心血枯竭;家住漳州市新华东的简政音乡亲,18岁嫁过来,一想到故乡亲人就以泪洗面。当我们帮她找到亲人,并及时来探亲,适逢她病故“七夕”(第7天);许柿,芗城卫生院职工,当为她找到亲人,她每逢见面就问,会长,什么时候领我们回故乡?我16岁跟亲人来漳州玩就回不去,我要买第一班船,去探亲!多么迫不可待,然而,刚年满65岁就离开人间。临终前,当我去医院探望,她说:我如果回不去,望会长到我家,说我日夜都在思念亲人。省金联成立五周年,印发第二次通讯录,在泉州召开第三次代表会时,云霄县归桥陈李贵阅看了通讯录,一夜之间,他找到3位亲人,其中有一个胞妹,是他出南洋谋生前妹嫁过大陆的,同在大陆,而互不相知,他夜里叫我三次,报喜,他的寻亲之幸福感、快乐情,我至今记忆犹新,可他也过世五年了。新加坡金门会馆董事黄远志,曾回金门故乡探乡,到年青时水头村的好友家,才从义母陈萼口里,获悉其子即好友黄式池已到大陆,临别时,义母再三叮嘱、托咐,无论怎样也要寻找你好友,这么几十年没有音讯哇。1989年省金联许文辛会长出访新加坡金门会馆,黄先生拜托许会长,我根据所谈的线索,和“对岸渔船过来的”,就沿港尾、海汀、石码,任凭我对渔业界人士的熟悉,终于找到,可人已病故了。渔民说,黄生一女儿名秀兰,听说已嫁同安,当获具体地址,查明后,通知黄秀兰与金门的祖母联系,我们也复信新加坡黄远志先生。黄秀兰终于1991和1992年两次返回家乡探亲,老祖母见到孙女,又悲又喜,老人说:秀兰的脸形和式池小时候的脸形一模一样。你爸怎没有回来,可怜陈萼老大妈活到95岁还在盼儿归。类似这种悲剧,在金门乡亲中不胜枚举。座谈会中,许多老人相约牵手结伴回故乡;有向联谊会叮嘱,一定要乘第一班船,有秘密香港会亲(亲人是公务员)三个儿子只会面一个,有的离开金门,儿子还在妻子怀孕中,生来未见亲儿面,到八九十岁,仍盼不来返乡,而抱恨终身。
  二、喜登芬芳故土
  当我们接到金门长青会的邀请传真,我们这群65岁以上的返乡老人,无不心急,归心似箭,我在感慨之余,写了一首小诗:
  少小出金门,须白把家还,
  曲径云千里,春潮月一轮。
  我借用古人“云千里”和“月一轮”的诗句,以描述绕道三次乘机之苦;春潮,即春天的好潮水,明月伴我回故乡过元霄,欢度团圆节,其乐无穷。
  我们乘坐“鼓浪屿”号客轮,于2月6日上午10时,从厦门和平码头启航。当船靠近大、二担海面,金门方向驶来迎接、引航的“太武”号,相互鸣笛致意,于12时20分抵达料罗港。
  1、在码头举行隆重欢迎仪式
  在船徐徐靠近码头时,岸上烟火鞭炮振天响,锣鼓民乐齐鸣,彩旗迎风飞扬。欢迎人群有乡镇,各行业公会,民间团体,各中小学的队伍,穿着盛装,拉着标语:“热烈欢迎旅居福建地区金门乡亲返金省亲。”一群儿童为老人挂花。我们由十多年常到大陆的民间团体、知名人士簇拥着,上了大型旅行车。
  2、相逢相拥而泣
  在未出关前,在码头铁栏杆围墙外,来等候亲人的,有拿着相片;有高举亲人名字牌的;有见面激动而泣,倾诉着人间生别离之苦的,真是:
  相逢真情露,双眶热泪挥,乡人如潮涌,故土吐心扉。
  3、感谢长青会邀请
  我们乘坐的4部豪华大旅行车,前有交警开路,后有救护车和移动厕所车。每到一处参观,都见有悬挂欢迎标语。
  第一天中午,金门长青会在昔果山海鲜城为老乡亲设宴接风。我为感谢长青会(即老龄协会),以“长青老人”为冠首诗一首:
  长盼晚归舟,青山夕阳红,
  老来乡思切,人情皆相同。
  下午游览了古岗湖、飞机场、翟山氵冈。
  4、探望亲人时间过于短促
  三天中只有安排一个上午祭祖和探亲,其他都是集体参观,回到下榻饭店已是晚上8时以后。每天晚上,饭店大厅都已坐满亲人,或到宿舍,或由亲人带去老家或探亲。
  漳州探亲老人都找到自己的亲人。长泰县陈巷许玲爱,17岁离开金门,当时其胞弟才3岁。弟弟长大后,常常感受母亲生前的怀念,其母临终嘱咐:在大陆有你二姐..。几十年他一直辗转托人寻找。这次听说姐姐要回来,十分高兴。在爱心会许金龙先生的引见下,就抢先至长青会在昔果山海鲜城为探亲团接风洗尘的午宴上,姐弟相见,相拥而泣。因许玲爱一路晕船,经接待单位同意,让她弟弟接回家中。据说,玲爱的姐姐也从台湾赶来,这是许家50多年来三姐弟的大团圆。芗城离休老干部老陈,65年前离开金门到马来西亚,后于1948年返回祖国,一水之隔,让他有多少日日夜夜的思念。当船靠岸,老陈的2个侄儿(也已花甲之年),带着三代人到码头,有叫叔叔,有称叔公。亲人享到了迟到的团圆乐。薛翠莲(漳州四中老教师)是本次探亲团中最高龄者,年青时到厦门读书,毕业后留在大陆工作,她万万没有想到,时隔50年多年才回故乡。她的胞姐92岁住在台湾,执意要乘机来金门看胞妹,在子女劝阻下,改由其儿、孙到金门会亲。在台的老姐姐、老哥哥每天都通电话叙旧,相互倾诉骨肉离散的思情。我的大姑妈唐前音已89岁,姑丈91岁,以及堂叔、四姑、六姑等亲人,先后于三个晚上来探望,相逢话沧桑,尽享血浓于水的深情。临别,姑妈再三叮嘱,一定要携带你的牵手来看我。
  许多探亲老人都说,能在人生近黄昏时刻,与众多亲人会面,确实珍贵。有的说,这几天如梦如醒、如泣如诉、如诗如歌,亲情交融,那久违的乡土、久违的骨肉,总是相互牵挂,萦绕心头。
  阔别家乡五十秋,思乡思亲情意惆,
  归帆满怀乡思曲,游子宿愿今日酬。三、上元佳节团圆颂
  返金第二天,是新世纪第一个元霄节。上午由各乡镇带探亲团,按各自乡里,去祭祖。我得益于家住后浦金城镇之地利,由亲人带领,请准“独立行动”。堂叔开车,6时出发,先到祖屋,朝拜列祖列宗神位。大厅悬挂我祖父遗像,保留完好,我们行了三鞠躬,烧了香,并照了相。车又开到“金城镇公墓”,祭拜爷爷和外祖父。因有亲人带领,一切祭拜都周全。
  余下时间,由美术学会理事长傅子贞先生带我们是参观朱子祠,对朱熹(1130—1200)金门人历代都怀有尊崇之情。认为金门有文化岛之美称,海滨邹鲁的雅号,是与大儒的讲学教化分不开的。朱熹是于南宋绍兴年间,任同安县主簿,兼办学事,常到金门讲学,并建浯江书院。因而,自宋以来,金门士人论文章,讲理学,崇儒学蔚为风尚。从“朱子祠”,也可知大陆与金门文化的渊源确是源远流长。
  2001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340周年,国姓爷在金门训练水师十多年,后又是从金门料罗誓师扬帆,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宝岛台湾。傅子贞理事长说:“金门150平方公里,到处有郑公的胜迹。”昔日郑成功造船处就是在后浦船仔头,而后浦南郊下市,则是郑成功海上观兵处,1968年建“延平郡王祠”,水头村有点将台,北太武山有成功 ,小金门有公盟处、国姓井..这些史迹,是给祖国的历史长河增辉,为中华河山壮色。郑成功以金门为训练水师的基地,是祖国河山不可分割的象征,历史不容篡改的见证。
  元霄这一天,金城镇张灯结彩,舞狮、演街头戏。灯迷的技艺也较高,城隍庙的香火鼎盛,民间庆祝元霄佳节的传统气氛十分浓烈。许多民众看出我们是从大陆来的,端茶奉糕点,畅谈元霄习俗,体现了血浓于水的故园情。这一天,我的堂叔、表弟一直陪伴着。金城镇还举办元霄联欢晚会。
  四、参观、联谊、探亲忙
  第三天,乘船到列屿(即小金门),大家从海边可清晰见到厦门新建的环岛路。下午返回大金门,参观生态自然馆、“金合利”刀厂,和金门高粱酒厂。贡糖、菜刀、高梁酒等三宝是金门的特产。
  这次,我们还参观金门东、西两处不同风格的民居。一处是在山后,旅日金门华侨在清末民初(1900年)建造的十八幢具有闽南特色的古民居;另一处是在金门西边前水头村,是南洋金门华侨致富后回家乡建造的仿西欧洋房,或中西合璧的别墅式民居,当地民众流传:“有水头富也无水头厝。”意思是说:即使有水头人的财富,也没有水头人那样好的房厝。参观地下坑道。这次分两天,参观“马山”坑道,是长形的地下交通坑道,还有观察台、望远镜瞭望大陆大、小嶝。“翟山”是花岗岩挖成“U”字形、一口进、一口出,涨潮坑道内可停泊40多艘的登陆艇,以备装载粮食运往小金门。陪着我们参观的许金龙先生说:这些是留作历史遗迹,金门人要特别珍惜两岸的和平与统一。
  第四天,2月9日上午,我们还应邀参加金门红十字会成立大会和揭牌仪式。会议大厅挂着:“同根同源同发展;共兴共旺共繁荣。”的对联,正面的标语:“红十字族群携手迈向中国人的新世纪。”专程从台湾赶来参加庆祝活动的台湾红十字会秘书长,很亲切对我说:“我是龙溪人,几十年没有回故乡。”我与本会李振石副会长和他合影,并欢迎他回家乡探亲。
  在闽金门籍同胞探亲团于2月8日晚举办答谢宴会,福、厦、漳、泉金联与故乡长青会等民间社团互赠纪念品。
  2月9日中午,陈水在先生代表县府和各界,为探亲团举行盛大的饯行宴会。
  料罗港又是彩旗飘扬,锣鼓喧天,送行的热情家乡人,给我们留下依依惜别的亲情,船已启程十多分钟,码头上的亲人还在挥手。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九五”成就、风雨同舟、见闻实录、彰台同根、史林漫步、艺苑缀珠等几篇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唐友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