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归桑梓蕉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0966
颗粒名称: 魂归桑梓蕉林
其他题名: 五里沙建成林语堂纪念馆
分类号: K825
页数: 8
页码: 217-224
摘要: 秋高气爽,阳光灿烂。2001年10月8日,我国大陆首家林语堂纪念馆在他的故乡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五里沙村隆重开馆。纪念馆占地30亩,主体为半圆形二层建筑,借鉴台北林语堂故居的建筑格局,西式门窗上覆盖着中式琉璃瓦,反映了林语堂中西合璧的思想。馆舍正面墙上,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题写的“林语堂纪念馆”六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馆中底层包括接待室、贵宾厅和资料室等,楼上则主要是一个面积200多平方米的林语堂生平与创作展厅,展出许多珍贵的照片、书籍、研究资料及其他有关文物。纪念馆前81级花岗岩台阶,暗喻着林语堂享年81岁。林语堂研究会、芗城区政府和天宝镇政府多次讨论后认为,林语堂塑像应设计为坐式全身青石雕。
关键词: 许初鸣 纪念馆 漳州

内容

秋高气爽,阳光灿烂。2001年10月8日,我国大陆首家林语堂纪念馆在他的故乡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五里沙村隆重开馆。纪念馆占地30亩,主体为半圆形二层建筑,借鉴台北林语堂故居的建筑格局,西式门窗上覆盖着中式琉璃瓦,反映了林语堂中西合璧的思想。馆舍正面墙上,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题写的“林语堂纪念馆”六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馆中底层包括接待室、贵宾厅和资料室等,楼上则主要是一个面积200多平方米的林语堂生平与创作展厅,展出许多珍贵的照片、书籍、研究资料及其他有关文物。
  纪念馆前开阔院落中林语堂坐式全身塑像,形神兼备,体现出先生乐观幽默、闲适自在的性格特征。先生从容悠闲地倚坐在藤椅上,身着长衫,脚穿皮鞋,一手拿着烟斗,一手轻放在扶手上,面带微笑地环顾家乡如诗如画的景色,似乎又在构思一篇美文。纪念馆前81级花岗岩台阶,暗喻着林语堂享年81岁。参观者在台阶下就可以仰望到纪念馆,然后登上长长的坡道,一步一步走近林语堂,油然而生崇敬之情。纪念馆后二三十米处就是林语堂父母的长眠地。这座富有特色的纪念建筑座落在富有特色的自然环境——闽南重镇天宝特有的十里香蕉林中。
  一
  林语堂(1895—1976)是漳州人,祖籍芗城区天宝镇五里沙村,出生于平和县坂仔镇。他博学多才,以“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为己任,辛勤笔耕,在文学、历史、语言学和中外文化交流等众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曾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相当于世界作家协会副主席),并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在文学界和学术界都产生深远影响,拥有崇高地位。
  他一生大约写了60本书、上千篇文章。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出版的各种不同版本的林语堂著作约700种(不包括再版),其中中文版和外文版各300多种。林语堂著作的外文译本包括英文、日文、法文、德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等21种文字,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主要语种,其影响极为广泛。仅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大陆出版的不同版别的林语堂著作就超过100种。这在中国作家中可谓凤毛麟角,十分罕见。
  林语堂向中国读者介绍西方文化,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文化,深受读者喜爱。他的《生活的艺术》连续52个星期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成为1938年美国最畅销的书。自发行以来在美国已经重印40版以上,欧洲各国的版本也同样畅销,数十年而不衰,成为欧美各阶层老少的“枕上书”,形成了一股“林语堂热”,出现了一批“林语堂迷”,林语堂成了“追星族”心中的偶像。美国一位书评家这样写道:“读完这本书之后,令我想跑到唐人街,遇见一个中国人便向他鞠躬。”1989年2月,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对国会谈到他访问东亚的准备工作时,说他读了《生活的艺术》等书以后感触很深,认为:“林语堂讲的是数十年前中国的情形,但他的话今天对我们每一个美国人都很受用。”
  林语堂热爱家乡,在他的自传和许多著作中一再提到家乡,满怀深情地描绘家乡的山光水色和风俗人文。他在76岁时写的《我的家乡——漳州》中说:“家乡的景色,是我在纽约的高楼大厦之间听着车马喧嚣,恍然若有所失,我经常思念起自己儿时常去的河道,听河水流荡的声音,仰望高山,看山顶云彩的变幻。”“儿时我常在高山上俯看山下的村庄,是人们象是蚂蚁一样小,在山脚下那方寸之地上移动着。后来我每当看见人们奔忙、争夺时,我就觉得自己是在高山上看蚂蚁一祥。”他在许多文章里一再认为“山的力量巨大得不可抵抗”,说自己的
  “天真、率直、自然”的人品来自于大山,并自称是“山乡的孩子”。他还经常提到家乡的院子旁种着龙眼树、荔枝树、柿子树,提到家乡的兰花、夜百合、含笑、银角以及家乡的土特产白土粉、朱砂印泥、金箔等等,还说:“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漳州的‘虎渡桥’(按:即江东桥)”。
  林语堂曾从国外寄小麦、甘蔗等良种回家乡五里沙村,但由于当时家乡农民缺乏农业科学知识,没有认真试验培植推广。他为解决家乡缺水的问题,捐款在五里沙村中建了一口池塘。几十年过去了,现在这口池塘还在农业灌溉中发挥作用。他曾多方筹资要在家乡建一所小学,但因征地等问题长时间没有得到解决而未能如愿。如今,五里沙村的村民们提到林语堂,还怀着深深的崇敬和感激之情。他父母长眠地(合葬墓)一直受到妥善保护,即使在“文革”破四旧中也毫发无损,就可以说明家乡人民对林语堂的敬重。
  抗日战争时期,林语堂在国外,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写文章,宣传抗日,批评美国所谓的“中立家”立场。他发表《日本征服不了中国》、《日本必败论》等许多著名文章,对中国人民抗日斗争起了激励作用。他与旅美华侨一起,以各种方式支援祖国人民的正义斗争。他支持妻子廖翠凤参加救亡工作,为她出谋划策,还曾捐款4000多法郎抚养六个中国孤儿。这一时期创作的小说《京华烟云》主人公就是抗战前线的人民、勇士。小说结尾处一段歌词“不到山河重光,誓不回家乡”,正是林语堂当时的心声。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他在美国期间还多次痛斥美国某些人的“两个中国论”。
  二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林语堂。根据他的小说《京华烟云》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在海内外引起轰动。林语堂的著作受到出版商的青睐,各种版本的林语堂作品集和单行本争先恐后涌入书店,占领书市,成为十分抢手的畅销书。家乡的林语堂崇仰者和研究者,广大的文友、书友,各界有识之士,都希望能成立研究林语堂的组织,希望更广泛深入地开展林语堂研究活动,希望能兴建林语堂纪念馆。
  1999年10月,经过反复酝酿和认真筹备,一个旨在研究林语堂的学术团体——芗城林语堂学术研究会,在他的家乡漳州成立了。林语堂研究会努力收集林语堂学术研究的信息、文物及有关资料,加强与大陆各地和台、港、澳及海外林语堂学术研究者和研究机构的联系,编辑出版会刊,积极开展林语堂学术研究。《林语堂研究》每季出版一期,至2001年9月已经出了6期,还建立了网站,出版电子版,在海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时,兴建林语堂纪念馆的事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大家认为,应该为这位家乡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世界级名人建一座纪念馆,以志乡人对他的怀念,而且这也可以为林语堂研究提供一个固定场所。
  芗城区政府、天宝镇政府对兴建林语堂纪念馆十分重视,宣传文化部门更是对此倾注了大量心血。芗城区委宣传部部长陈燕松是一位颇有成就的作家,也是林语堂的崇拜者。他积极参与筹备组建芗城林语堂学术研究会以后,就紧接着与研究会的同仁一起研究兴建林语堂纪念馆的具体方案。陈燕松认为,建馆首先要选好址。他多次与天宝镇领导、林语堂研究会骨干在五里沙村认真踏勘。经过反复比较,决定把纪念馆建在国道319线的北侧一个种满香蕉的小山坡上。林语堂的父母长眠地就在这个小山坡上,距离馆址只有二三十米远。纪念馆不建在平地而建在高处,容易使参观者产生崇仰感。选定馆址以后就聘请专家设计。福建省著名的建筑学博士戴志坚在阅读了大量有关林语堂的资料以后,参考台北林语堂故居即后来的林语堂纪念图书馆,把馆舍设计成中西结合的半圆形二层建筑。设计图经林语堂研究会多次开会讨论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以后,确定下来了。
  2000年春天,林语堂纪念馆在社会各界的注目下隆重奠基。2001年4月底主体工程封顶以后,林语堂塑像的设计创作工作又紧接着手进行。林语堂研究会、芗城区政府和天宝镇政府多次讨论后认为,林语堂塑像应设计为坐式全身青石雕像,向雕塑艺术单位招标。厦门、泉州、漳州共有4家单位参与设计竞标,经过反复比较筛选,决定由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全国著名的雕塑家李维祀承担创作任务。与此同时,装饰布展工作也紧锣密鼓地进行,积极广泛向社会各界征集相关展品。为了提高布展水平,林语堂研究会和芗城、天宝的有关人员还专程到长乐冰心文学馆和厦门大学图书馆林语堂展室去参观取经。
  经过一年多各方的共同努力,林语堂纪念馆建成开放了。
  林语堂纪念馆的兴建,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鼎力支持。在建设过程中,中新社、《中国文化报》、《中国建设报》、福建电视台等许多新闻媒体都做了追踪报道。漳州许多作家和广大民众纷纷踊跃捐款捐物,外地也有一些林语堂的崇拜者汇款来赞助。有一个捐款者来信说:限于经济能力,我捐的款项微不足道,但我要贡献绵薄之力,以此来表达我对林语堂先生的崇敬之情。
  由于林语堂一生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海外,林语堂纪念馆征集相关展品较为困难。厦门大学图书馆等单位和个人无私提供大量有关的照片资料和各类展品,国内一些知名的林语堂研究专家还把自己撰写的林语堂传记、林语堂研究专著捐献给纪念馆。林语堂的侄孙女、厦门大学教授林梦海把她珍藏多年的林语堂著作和照片捐出来,还一再表示不要任何经济补偿。林语堂的侄女、上海财经大学教授林宝镶听说林语堂纪念馆征集相关文物,不顾路途遥远,把家中珍藏60多个春秋的林语堂用过的一副木制楹联,专程带来捐给纪念馆。这副楹联是清朝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的手迹,上联是“蝶欲试花犹护粉”,下联是“莺初学啭尚羞簧”,用贝壳镶嵌在两片各1米长、30厘米宽的红木板上。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林语堂在上海时得到这副楹联,视若珍宝,一直挂在厅堂中,1936年在离沪赴美时交给其二哥家保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霜雨露,特别是逃过“文革”大浩劫,这副木制楹联显得愈加珍贵。
  林语堂在美国的二女儿林太乙从大洋彼岸寄来林语堂在不同时期的照片,其中许多是一般读者所从未见过的,十分珍贵。三女儿林相如则寄来各种版本的林语堂著作,其中大多是外文版,目前在国内很难找到。现在,这些照片和书籍已经被纪念馆珍藏,有的则在展厅中展出。年过七旬的林太乙和林相如本来订好10月6日到厦门的机票,要来参加10月8日举行的林语堂纪念馆开馆典礼,后因病未能成行。但她们表示,来年春暖花开时节,待身体恢复以后一定要到祖籍地来看看父亲的纪念馆。
  林语堂是中国的骄傲,更是他的家乡漳州的骄傲。他留下的宝贵而丰富的文化遗产正在并将继续泽惠后人。家乡的人民、全国全世界崇仰林语堂的人,都会到这座作为名人丰碑的纪念馆来瞻仰他,缅怀他。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漳州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九五”成就、风雨同舟、见闻实录、彰台同根、史林漫步、艺苑缀珠等几篇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许初鸣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