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40152条
基础文献
142条
析出资源
9526条
图表
1975条
人物
16042条
机构
474条
事件
6420条
地名
324条
专题
1774条
作品
2603条
实物
872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40152 条 230 / 2677
3436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芗城,泛称漳州,由于地理条件优越,气候暖热湿润,终年夏秋连春。被誉为“四时花不谢,八节果长春”,是福建闻名的花果之乡。被誉为“凌波仙子”的水仙花,是漳州市市花,为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全世界的水仙花品种有九千多种,英国皇家水仙花协会将其归为...
3437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被誉为“凌波仙子”的水仙花,是漳州市市花,为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水仙品种分单瓣和重瓣两种,前者六片白色的花瓣向四边舒开,其中有一酒盏,深黄而金色,清香浓郁,名为“金盏银台”,俗称“酒盏水仙”;后者花片卷皱,密蹙一片之中,下轻黄而上淡白,如...
3438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芗城花卉历史悠久。唐开元二十四年,太傅陈邕在龙溪丹霞山兴建园林住宅,其女出家处辟为“南山寺庙”,绿化环境,种植梅花、含笑、米兰和菩提树等。宋代朱熹守漳,于芝山建开元寺、法济寺,开辟芝山园林景观。明永乐二年,在古龙溪城南,民间以培育花木为业的...
3439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芗城处于九龙江北溪和西溪之间冲积平原上,属南亚热带气候,四季常青,热带、亚热带果树种类繁多,果品终年不断,夏秋两季更旺。驰名中外的漳州水果,多出产于芗城及周边地带。其中,漳州芦柑、天宝香蕉、荔枝、龙眼、浦南文旦柚、福林绿橄榄、清热棕包梨等,...
3440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芗城区是我省著名侨乡,华侨出国历史悠久,人数众多,分布广泛。唐代已有个别漳州籍商贾、僧人出外经商、弘法。稽之史籍,当始于宋,元代已有漳州人往爪哇、苏门答腊、马六甲、巨港、吕宋等地定居,盛于明、清及近现代。这些出国的华侨多数因灾荒流寓海外,或...
3441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芗城区是我省著名侨乡,华侨出国历史悠久,人数众多,分布广泛。唐代已有个别漳州籍商贾、僧人出外经商、弘法。稽之史籍,当始于宋,元代已有漳州人往爪哇、苏门答腊、马六甲、巨港、吕宋等地定居,盛于明、清及近现代。这些出国的华侨多数因灾荒流寓海外,或...
3442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漳州与台湾一水之隔,早在3000年以前,居住在芗城一带的居民——古越人,已用竹伐渡海过澎湖、台湾,从事耕种、渔猎劳动。近百年来的台湾台北、高雄、台南、宜蓝等地发现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掘出的各种石锛、石斧、石镞……及印纹陶片、贝冢等,与芗城及...
3443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手抓面,是以面份裹着油榨豆干,抓在手掌里进食而得名。进食时还必须在面份上抹上芥辣、甜酱、蒜葺醋、沙茶酱,或花生酱辣酱等多种调味酱料,而这些酱料可根据个人爱好选调,混在一起以手抓着吃,香、甜、酸、辣,冰凉、滑润,从吃法到口味确是别具风味。手抓...
3444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芗城自古是闽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风情民俗大致与闽南各地相似;另方面,由于历代漳州郡、府治均设置于此,当时官吏交往甚多,也给当地的风俗和婚丧、喜庆带来了许多繁礼缛俗。以后,随着推广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束缚,提倡男女平等,特别是自新...
3445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芗城自古是闽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风情民俗大致与闽南各地相似;另方面,由于历代漳州郡、府治均设置于此,当时官吏交往甚多,也给当地的风俗和婚丧、喜庆带来了许多繁礼缛俗。以后,随着推广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束缚,提倡男女平等,特别是自新...
3446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芗城有畲、蒙、高山、朝鲜、满族等12个少数民族,其中畲族有其悠久的历史。现介绍畲族的渊源和风俗。畲族是城的主要少数民族。据1995年统计全区有3000多人。分布在天宝镇茶铺村钟姓923人;浦南镇松州村的松州、州尾2个自然村及宏道村钟姓190...
3447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在市区的民居中,有十多条街路都建有上楼下廊,俗称“五骹居”,其中以厦门路、北京路、始兴北路和香港路等更是整齐划一,道路虽不宽广,但交通却很通畅。芗城旧有民居中,有不少是单间而纵深直入,少则三进,多达六、七进,民间俗称它为“竹筒厝”。其中,以...
3448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谚语,是群众创作并在口头上广为流传的一种简练通俗而富有哲理性的定型化语句。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学艺术之一,它富有情威、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说、易记、易用,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实践经验的总结。人们往往以这样的谚语去教育指导自己的亲属待...
3449
封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封底
3450
封面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芗城文史资料 | 类型: 封面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