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姿百态水仙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20004671
颗粒名称: 千姿百态水仙花
分类号: F326.12
页数: 2
页码: 78-79
摘要: 被誉为“凌波仙子”的水仙花,是漳州市市花,为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水仙品种分单瓣和重瓣两种,前者六片白色的花瓣向四边舒开,其中有一酒盏,深黄而金色,清香浓郁,名为“金盏银台”,俗称“酒盏水仙”;后者花片卷皱,密蹙一片之中,下轻黄而上淡白,如染一截,香味略逊,雅号“玉玲珑”,俗称“百叶水仙”。全世界的水仙花品种有九千多种,英国皇家水仙花协会将其归为九类,特把漳州水仙归为一类,称之为“中国多花水仙”。因为漳州水仙鳞茎大,一茎多花,其叶青翠,其花莹洁,其香清幽,驰名中外。新中国成立后,漳州水仙花于1956年恢复出口,途经香港转输英、法、美、加、澳、芬、荷及东南亚国家。
关键词: 介绍 漳州 水仙花

内容

被誉为“凌波仙子”的水仙花,是漳州市市花,为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水仙品种分单瓣和重瓣两种,前者六片白色的花瓣向四边舒开,其中有一酒盏,深黄而金色,清香浓郁,名为“金盏银台”,俗称“酒盏水仙”;后者花片卷皱,密蹙一片之中,下轻黄而上淡白,如染一截,香味略逊,雅号“玉玲珑”,俗称“百叶水仙”。全世界的水仙花品种有九千多种,英国皇家水仙花协会将其归为九类,特把漳州水仙归为一类,称之为“中国多花水仙”。因为漳州水仙鳞茎大,一茎多花,其叶青翠,其花莹洁,其香清幽,驰名中外。
  漳州水仙多种植于南郊圆山下九龙江畔,地理、气候得天独厚,既有圆山冬暖夏凉的天然屏,又有九龙江支流和山谷泉涧的充足水源;花田砂质土壤松软,地层有温泉经过,即使寒天腊月,也能保持适宜的地温,地理环境优越。加上花农积累了数百年丰富的种植经验和栽培技术,严格掌握节令,采用三年复种和人工阉刈等独特的处理方法,使水仙鳞茎大,花朵多,花期长,花味幽香。
  漳州水仙早在明朝隆庆三年(1569)就从月港成批出口外销。据清宣统三年厦门海关一份报告:“水仙球茎种植于圆山,靠近漳州城的南门,当地存在着引人注目的出口到美国、加拿大的水仙球茎贸易,1902年出口为168.7万粒,价值为33124海关两,1911年的出口增加到386.7万粒,价值为45353海关两。”清末民初,邑人陈九龙在香港开设专营漳州水仙花头“宜春行”,向世界各地经销。又据龙溪县建设科1934年4月农村调查统计:“漳州水仙每年出产5万担,10万笼,350万粒,价值40万元。由石码运往厦门分销上海、广东、香港、美洲等地。”
  新中国成立后,漳州水仙花于1956年恢复出口,途经香港转输英、法、美、加、澳、芬、荷及东南亚国家。从1956—1976年,年输出20万至28万粒左右。八十年代以后,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导下,水仙花生产和外销数量又迅猛发展。1989年种植面积跃上2800亩,生产花球1150万粒,外销210万粒,创汇130万美元;1992年种植面积提高到3500亩,年产花球1500万粒,外销350万粒,创汇185万美元,成为漳州出口创汇重要产品。

知识出处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

本书记述了漳州市文史资料,其中包括概况、历史遗迹、石雕牌坊、名寺古塔、名人古墓、烈士陵园、革命遗址、中国女排丰碑、名优特产、地方艺苑、花果之乡、侨台关系、风味小吃、民俗风情等。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让更多的海内外同胞和友人增进对芗城的了解,我们编纂《芗城风物》一书,敬请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题书名。它溶历史、古迹、文化、风物于一炉,对于帮助了解芗城的历史与现状必有裨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