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522 条
2021年
1139 条
2023年
1395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522 条
习俗
107条
交通
10条
人口
15条
人造景区
21条
公路
158条
关隘
1条
其他
111条
军事区
8条
农作物
27条
农牧区
12条
制度
7条
动物
38条
古迹遗址
20条
土地资源
61条
居住区
9条
工业产品
530条
工程
19条
技艺
13条
景物
17条
服饰
2条
植物
42条
植物病害
11条
民俗
90条
民俗文化
62条
水果
2条
水路
15条
渡口
67条
物产
1条
特产
6条
疾病
16条
矿产
143条
空路
1条
粮食
16条
美食
1条
自然景区
18条
自然资源
264条
艺术
66条
药物
1条
蔬菜
12条
街道
300条
谚语
8条
财政支出
47条
货币
13条
资源
1条
铁路
4条
驿站
1条

颗粒列表

共 2522 条 93 / 169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381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 类型: 传说、奇闻
杜重远(1898~1943年),吉林省怀德县人,曾为景德镇陶瓷工业的改革倾注了心血。 杜氏早年留学日本,专攻陶瓷,回国后曾在沈阳开办隆兴瓷业公司。1934年初,他应当时江西省政府的邀请,来到江西,并到景德镇调查,写出《景德镇瓷业调查记》的报...
1382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 类型: 传说、奇闻
高岭土是陶瓷制品的坯体和釉料以及粘土质耐火材料的重要原料。它以我国江西景德镇高岭村所产的高岭土(瓷土)而出名,并已成为全世界制瓷原料的通用术语。关于高岭土有个传说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高岭村住着一户姓高的穷汉,夫妻二人租种着地主的几分瘦田。...
1383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 类型: 传说、奇闻
美人祭简称做祭红,也写作霁红,又叫做积红,名称虽不同,其实都是同一物品。还有一种说法,讲它是过去祭品瓷器中的贵重瓷,所以叫做祭红。祭红釉色红而细腻润泽,色较轻淡,呈色安定而不流淌,是红釉中的上品,以明代所产为最珍贵。 为什么叫美人祭?有多种...
1384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 类型: 传说、奇闻
景德镇中山路老弄口,原来有个清汤(又名馄饨、扁食)馆,叫景春馆。这个馆原来叫金春馆,始建于乾隆年间,是个别有风味的小吃馆,“清汤泡糕”更是这个馆的传统名点。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来到景德镇。他到了御窑厂后,听说景德镇有个很有名的清汤(馄...
1385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 类型: 传说、奇闻
近百年来,景德镇都过着有特殊意义的中秋节。每当农历八月十五日夜晚,皎洁的圆月挂在空旷的地上却到处闪烁着火花,是镇上的传统风俗烧,“太平窑”。“太平窑”是一种类似圆筒的象征窑。它用一只只烧瓷器时用作垫底的圆瓷渣饼搭成,这种窑大的一丈高,小的也...
1386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 类型: 传说、奇闻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期间,有个外国传教士巴登,以传教为名,搜集中国做瓷烧窑的技术情报和搜刮中国名贵的古瓷。 一天,他游荡到报国寺,登上毗卢阁,抬头一看,迎面的一个神龛内,端端正正放着一尊瓷观音,釉色晶莹,绿衣披体。他偷偷掀起那观音的底端一瞄...
1387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 类型: 传说、奇闻
离景德镇约30公里的市郊等前村,有个吸引入的“龙池”。这个池呈四方形,石砌池畔,面积近20平方米,水色幽蓝深不见底。池后有个岩洞,洞内有口圆井,泉水悄悄渗入池中,池水终年不涸。 这里为什么叫龙池?传说很早以前,天上的玉皇巡视下界,到了浮梁地...
1388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略 | 类型: 传说、奇闻
1948年的冬天,国民党政府已频临全面崩溃,为了苟延残喘,反动力量拚命挣扎,加紧了对革命力量的反扑。 当时,在浮梁县(今景德镇市境)西湖茶宝山一带,有共产党领导的黄山支队游击队在活动,得到当地穷苦群众的拥护。可是土豪劣绅却暗中报告国民党当局...
1389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公路
珠山路位于市中心,以自然地理实体“珠山”命名。它是贯穿城区东西的主要干道。东起夜叉坞,西至兴华路。全长2466米,宽18米,大部分路段是水泥路面,东西有两小段沥青路面。除中段(中华路道口至珠山大桥)是在原有狭窄街道的基础上拓宽改建外,东西段...
1390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公路
珠山东路 东起夜叉坞新桥,西至新华书店门口。长950米,宽18米。新桥至市保险公司门口为水泥路面,保险公司至新华书店门口为沥青路面。 此路原为山间小道,1966年劈山开坡修成马路与东郊相连。1968年为东方红大道东段,1978年为珠山路东段...
1391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公路
东起景德镇饭店,西至珠山大桥东端沿江路道口,全长1666米。景德镇饭店至瓷城饭店段,宽18米,为水泥路面,瓷城饭店至珠山大桥段,宽11米,为沥青路面。路东段(莲社路——中华路)原为苏家弄,仅2米宽,1953年折弄拓宽,形成街道,始名主轴路,...
1392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公路
东起珠山大桥西端,西至兴华北路。长450米,宽15米,水泥路面。此路1982年与珠山大桥同时动工修建。名珠山西路。1984年铺设水泥路面。随着道路的修造,路旁新型建筑拔地而起。市人大常委会、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供电局、邮电大楼、瓷都...
1393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公路
北起观音阁,南至太白园花坛。全长5103米,宽8米,水泥路面。(韦陀桥至樟树弄,戴家弄以南为沥青路面)。 元代形成街道,明代随着瓷业发展,城区范围扩大。因靠近昌江,习称河街,又称正街。清代城区渐向南扩展,街道南北延伸长达十三华里,上自观音阁...
1394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公路
北起观音阁,南至珠山中路。长3621米,宽8米,水泥路面(韦陀桥至樟树弄为沥青路面)。 明清以来,此路是热闹的街市,商店密集,人口集中。南段(斗富弄至南门头)驻有百年老店种德堂,公和第一圃,北段粮店,木材行、小商小贩、及居民住宅较多。 此路...
1395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公路
南起太白园花坛,北至珠山中路。长1482米,宽8米。水泥路面(戴家弄以南为沥青路面)。 清至民国间,此路北段是商业、银行、钱庄、大瓷行密集地段,市场繁荣。南段制瓷作坊、窑场和居民住宅。 此路原为中山路南段,1983年分段取今名。途经太白园、...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